什么是 DataOps?
这几年,企业里对“数据”的需求越来越急、越来越杂。新项目要用数据,老系统要改造,分析师催报表,数据科学家等数据集,结果一到交付环节,总是慢、乱、出错。很多时候,不是技术不行,而是流程太复杂、环节太多、协作不顺畅。
DataOps,就是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而出现的。它的理念和 DevOps 有点像,只不过 DevOps 管的是软件交付,而 DataOps 管的是数据交付。
简单说,就是把数据的采集、集成、转换、验证、发布、监控这些环节串成一条“流水线”,用自动化和标准化的办法,让数据能又快又稳地送到需要的人手里。
Gartner 的定义是:DataOps 是一种协作性的数据管理实践,重点是改善沟通、实现持续集成和自动化、加强可观测性,并优化数据流的运维,让数据团队和业务团队在交付数据时配合得更好。
DataOps 能做什么?
成熟的 DataOps 工具,大致会有几个关键能力:
有了这些能力,数据团队不再陷在重复、低效的维护工作里,可以把更多精力用在提升数据价值上。
为什么企业需要 DataOps?
很多公司引入 DataOps 后,变化是立竿见影的。 有一家企业在用上合适的 DataOps 工具后,月度管道发布次数从 4 次提升到 120 次;数据质量问题明显减少,运维人员的加班次数也降了不少。
归纳起来,DataOps 带来的好处主要有:
DataOps 的发展趋势
1. 市场还在快速扩张
Gartner 预计,到 2026 年,采用 DataOps 的团队生产力将是未采用团队的 10 倍。现在全球 DataOps 工具市场规模在 20-40 亿美元之间,未来几年还会保持增长。
厂商大致分三类:
2. 与现有数据平台融合
越来越多的数据集成、数据质量、主数据管理(MDM)厂商,把 DataOps 功能嵌进了自己的产品。这既方便企业快速用起来,也可能带来工具功能重复、选择困难的问题。
3. 与数据可观测性融合
DataOps 的可观测性目前多集中在自己管理的管道,而专业的数据可观测性工具覆盖更广的端到端监控。未来两者会更紧密地结合成一套解决方案。
4. 更智能的自动化
生成式 AI 正开始进入 DataOps 工具,用来自动生成数据质量规则、检测异常、生成管道脚本、模拟测试数据。虽然现在还在早期,但潜力很大。
5. 支持多云与混合环境
现在很多企业同时用本地机房、私有云和公有云,DataOps 工具必须能跨平台管理和编排任务,这会成为标配能力。
6. 行业定制化
一些厂商开始针对特定行业(金融、制造、医疗等)做定制化的 DataOps 平台,直接内置行业常见的数据处理模式,加快落地速度。
企业落地建议
国内 DataOps 产品与厂商概况
虽然 DataOps 这个概念最早在海外流行,但近两年在国内也开始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尤其是在数据集成、数据质量、数据可观测性这些领域积累较深的厂商,正把原有能力延伸到 DataOps 方向。
目前国内的 DataOps 相关产品,大致有两种发展路径:
相比国际厂商,国内 DataOps 产品的特点是:
随着企业对数据交付效率和稳定性的要求提高,国内 DataOps 市场有望在未来两三年快速扩张,尤其是在金融、制造、能源等对数据质量和交付稳定性要求极高的行业里,DataOps 会逐渐成为标配。
总结
DataOps 不只是一个新名词,而是让数据团队摆脱低效和混乱的重要方法。它把数据交付当成一个可持续优化的过程,用自动化和协作来解决“慢、乱、错”的老毛病。
未来,随着技术成熟、工具融合、部署场景更多,DataOps 很可能会像 DevOps 一样,成为数据驱动型企业的基础能力。
原创声明:本文系作者授权腾讯云开发者社区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原创声明:本文系作者授权腾讯云开发者社区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