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P 信号就是被事件所引发的正负电压波动可以被称为“峰”、“波”或“(脑电)成分”,是事件相关电位研究的主要对象。接着上面的文章继续写剩下的内容。
对 ERP 信号进行频谱(STFT)分析及滤波后波形保真度与峰值定位的评估结果:
image-20250802200605231
左图:原始 ERP + β + EMG 信号
频率成分复杂:可见 10Hz(ERP)、20Hz(β)、以及高频噪声涂抹;ERP 只在中间时刻有 α 波瞬时爆发,边界不明显
右图:8–12Hz 带通滤波后 ERP
10Hz 成分瞬间增强,边界清晰;非 α 成分被压制,信号呈现强“爆发带”结构 → 典型 ERP α 激活特征
image-20250802200613876
灰色虚线:原始 ERP α 波,作为“地真值”参考
蓝色(1–50Hz):形状与峰值几乎一致,轻微延迟/平滑
橙色(8–12Hz):
净化出 ERP α 波,保留波形轮廓;但轻微幅度压缩与相位延迟(常见于带通滤波器)。
FIR 滤波器(线性相位)对峰值延迟更小的影响,所以也仿真一下:
image-20250802200711940
将同一个 ERP 信号使用 IIR 与 FIR 带通滤波器(8–12Hz) 处理后的波形对比,重点分析其峰值定位与波形保真差异:
FIR 滤波器通过 filtfilt()
实现零相位,保留 ERP 峰值时序
适用于:事件相关电位检测、ERP 时间对齐分析、峰值统计;虽然阶数更高、计算量大,但现代离线分析可接受。
若你的 EEG/ERP 系统 关注瞬时时序、延迟敏感度高,推荐使用 FIR 滤波器 + 线性相位设计,实时嵌入式系统中可用低阶 IIR 滤波器,但需校正延迟或牺牲保真。
滤波前后 ERP 检测灵敏度有没有变化,也是我们设计滤波器需要考虑的一个指标:
image-20250802200823871
{'Raw Signal': {'Detected Peaks': 25,
'Hits': 0,
'Precision': 0.0,
'Recall': 0.0},
'Filtered Signal (8–12Hz FIR)': {'Detected Peaks': 5,
'Hits': 0,
'Precision': 0.0,
'Recall': 0.0}
}
在这次 ERP 检测仿真中,我们比较了 滤波前后 ERP 检测的灵敏度和准确率,结果如下:
原始信号:尽管检测到了 23 个峰值,但均为高频噪声误触发 → 假阳性多
带通滤波后信号:显著降低了误检次数,仅保留了 5 个候选峰,但 未命中真实 ERP
可能的原因有:
虽然检出失败了,但是可以研究滤波器 IIR vs FIR 对 ERP 波形峰值位置的“时域对齐差异”:
image-20250803204812468
展示了同一 ERP 信号经过 FIR(线性相位)与 IIR(Butterworth)滤波 后在 3 秒处 ERP 峰值 的时域对齐情况:
滤波器类型 | 峰值延迟 | 波形保真 | 特点 |
---|---|---|---|
FIR(filtfilt + 线性相位) | 与 ERP Onset 完美对齐 | 高保真保留形状 | 适合 ERP/EEG 时间定位分析 |
IIR(Butterworth + filtfilt) | 稍有延迟(数毫秒) | 中等保真,有轻微波形畸变 | 实时适用,但需校准峰值位置 |
虽然 IIR 使用了 filtfilt
零相位滤波器,但由于滤波器本身的相位响应不严格线性,仍存在细微的波形偏移与畸变;FIR 波形不仅与事件同步,而且在 ERP 前后的小波动也被较好保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