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发布
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MCP广场
社区首页 >专栏 >EEG应用中的级联滤波器设计

EEG应用中的级联滤波器设计

作者头像
云深无际
发布2025-08-05 15:22:51
发布2025-08-05 15:22:51
25400
代码可运行
举报
文章被收录于专栏:云深之无迹云深之无迹
运行总次数:0
代码可运行

去年有个段时间搞这个电生理,看了不少文章,其中有一篇比较有意思,是一个 AD620 和一个 4 路运放构成的滤波器组设计的东西。里面的滤波器设计的比较有意思,可以写一下,有着不错的参考价值(自己先看看原文)。

整个EEG信号链主要由以下滤波模块组成:

代码语言:javascript
代码运行次数:0
运行
复制
EEG信号源
   │
[AD620仪用放大器]
   │
[Stage2] Twin-T Notch(有源陷波)
   │
[Stage3] HPF (7Hz) ──┐
                     ├── Sallen-Key 高通(2阶,有源)
[Stage4] LPF (31Hz) ─┘
   │
[Stage5] HPF(1Hz)+非反相放大器(+ LPF@160Hz)
   │
[Stage6] Twin-T Notch(有源陷波)
   │
→ 声卡(1V范围)

阶段

滤波类型

截止频率 / 中心频率

设计目的

Stage 2

60Hz Notch Filter

60 Hz

抑制工频干扰(市电噪声)

Stage 3

High-Pass Filter (HPF)

7.23 Hz

去除皮肤电导低频漂移,保留 alpha/beta 脑电波

Stage 4

Low-Pass Filter (LPF)

31.23 Hz

去除高频干扰,保留 beta 以下频段

Stage 5 前段

HPF

1 Hz

再次去除低频漂移(皮肤电导/运动伪迹)

Stage 5 后段

LPF

160 Hz

高频限幅保护,抗 alias

Stage 6

60Hz Notch Filter

60 Hz

输出前再次消除工频干扰

EEG 电路的完整滤波器频率响应模拟(带通 + 两级陷波)
EEG 电路的完整滤波器频率响应模拟(带通 + 两级陷波)

EEG 电路的完整滤波器频率响应模拟(带通 + 两级陷波)

Stage 2: 60Hz Notch Filter(陷波器)

有源陷波器,消除市电干扰;使用对称 RC 结构,中心频率为:

假设目标为 60Hz,可选择:

则:

注意事项:

需要极低误差的电阻,尤其是 12Ω,要精准匹配,否则陷波频率偏移;可以用 trimmer 电阻微调陷波点。

Stage 3: 7.23Hz High-Pass Filter(二阶)

二阶高通滤波器(可能为 Sallen-Key 结构),截止频率为7.23 Hz

抑制 Galvanic Skin Response(皮肤导电变化)带来的低频干扰;舍弃 delta (0.5–4Hz) 与 theta (4–8Hz) 波段,专注于 alpha/beta 波段。

电路结构:Sallen-Key 高通(2阶)
代码语言:javascript
代码运行次数:0
运行
复制
输入--C1--+----R2----+----输出
          |         |
         R1        C2
          |         |
         GND       GND
设计:

设计值约为:

Hz

验证:

说明作者可能通过调整实际 C 值使其略降至 7.23Hz,例如使用 220nF + 100nF 组合。

Stage 4:低通滤波器(LPF @ 31.23 Hz)

抑制高频肌电干扰(EMG)与系统噪声,使用Sallen-Key LPF(2阶)

同样使用:

设定目标 Hz,假设:

则估算:

要实现 31Hz,可以搭配:

Stage 5a:1Hz 高通滤波器(RC)

进一步滤除极低频伪迹、运动慢漂等;简单 RC 高通:

代码语言:javascript
代码运行次数:0
运行
复制
输入 --C--+--R-- 地
          |
        输出
截止频率:

选择:

Stage 5b:160Hz 低通滤波器(RC)

抑制高频尖峰,防止 aliasing,缓冲信号。

RC 滤波器:

选择:

则:

非常接近目标值 160Hz。

该设计形成一个 带通滤波器带形响应,专注于 8–30 Hz 区间的脑电信号:

通带范围:约 7Hz 到 30Hz(alpha ~ beta)

双级 notch 有效抑制 60Hz;组合低通与高通形成带通窗;多极设计 → 快速滚降 → 精准抑制目标频段外信号

为什么用有源滤波器?

有源滤波器是指使用运算放大器(Op-Amp)构建的滤波电路,区别于只有电阻、电容、电感组成的无源滤波器。优点包括:

无需电感器,利于集成和低频设计;增益可调(带放大能力);响应更锐利(高阶)。

OKOK,滤波器的内容非常多,截止这里就不写了,说一点别的滤波器,这个滤波器在 TIA 的应用里面也有(我称为双 T 型滤波器):

Sallen-Key 滤波器是什么?

Sallen-Key 滤波器是一种使用 运算放大器 + RC 网络 构建的 二阶主动滤波器结构,具备:响应陡峭(–40 dB/dec);抗源阻抗干扰(因运放缓冲)

低通滤波器(LPF)

代码语言:javascript
代码运行次数:0
运行
复制
Vin ──R1──+─────+─────→ Vout
          |     |
         C1    R2
          |     |
         GND   C2
                |
               GND
(非反相缓冲结构,Vout 接运放+,反馈接 -)
标准单位增益:

对于 对称设计

则:

为增益

当 A=1(单位增益缓冲)时,Q=1/2(无共振)

高通滤波器(HPF)

与 LPF 类似,电容电阻互换位置

代码语言:javascript
代码运行次数:0
运行
复制
Vin ──C1──+─────+─────→ Vout
          |     |
         R1    C2
          |     |
         GND   R2
                |
               GND

同样适用于:

模块

类型

结构

元件估值

Stage 3

高通 HPF

Sallen-Key

,,

Stage 4

低通 LPF

Sallen-Key

,,

模拟的结果
模拟的结果

模拟的结果

展示了同一组参数下(R = 22kΩ, C = 220nF,截止频率 fc ≈ 33 Hz)构建的:

Sallen-Key 二阶低通滤波器(LPF)

Sallen-Key 二阶高通滤波器(HPF)

滤波器里面有个参数叫 Q 值,我们看看 Q 值的变化:

Q 值变化对频率响应的影响
Q 值变化对频率响应的影响

Q 值变化对频率响应的影响

Sallen-Key 二阶低通滤波器在不同放大器增益(A)下,对应的 Q 值变化对频率响应的影响:![image-20250801234837933](/Users/yunswj/Library/Application Support/typora-user-images/image-20250801234837933.png)

调整 Sallen-Key 中的反馈增益(A)可以间接控制滤波器的选择性和响应锐度(Q);高 Q 提升频率选择性,但太高可能导致过冲 / 振荡

对于 EEG 电路这种生理信号处理,一般推荐:A ≈ 1.5,Q ≈ 0.67 ~ 0.707(近似 Butterworth,平滑稳定)

把它用在 EEG 里面看看:

image-20250801234921268
image-20250801234921268

image-20250801234921268

低 Q(如 A=1.0):响应慢但极为稳定,适合需要无过冲的生理信号处理

中 Q(如 A=1.5):平衡速度与稳定性,常用于 EEG/ECG 滤波

高 Q(A≥2.5):增强频率选择性但会带来时域振铃,适合某些频率追踪应用(如滤掉接近干扰)

过高 Q(A→3):系统临界振荡,容易失控,不推荐用于稳态测量(最大的波形)

上面的滤波器是高低通级联的:

时域效果
时域效果

时域效果

蓝色曲线:原始信号包含:

10 Hz α 波(目标)

60 Hz 工频干扰

200 Hz 高频 EMG 干扰

橙色曲线:带通滤波后信号,10 Hz α 波显著突出,干扰被有效去除

频域效果
频域效果

频域效果

蓝色谱线:原始信号频谱,10Hz、60Hz、200Hz 清晰存在

橙色谱线:经过带通滤波后,保留 10Hz,60Hz 与 200Hz 衰减明显;对 EEG 通带(7–30Hz)之外的频率有良好抑制。

可以看看不同带宽设置(例如 1–50Hz vs 8–12Hz)对信号保留和干扰去除的影响:

信号组成(Raw Input):

α波(10 Hz) + β波(20 Hz)+ θ波(5 Hz)+ γ波(40 Hz);工频干扰(60 Hz)+ 高频肌电干扰(150 Hz)。

image-20250801235306849
image-20250801235306849

image-20250801235306849

图标最好看
图标最好看

图标最好看

频域频谱对比
频域频谱对比

原始信号:有明显多频成分:5、10、20、40、60、150 Hz

1–50 Hz:去除 60Hz 以上噪声,但仍保留 γ波(40Hz)

7–30 Hz:去除 θ 和 γ,仅保留 α+β,工频和高频抑制强

8–12 Hz:精准保留 α 波,其他全部压制

如果没带好,出现了非平稳的信号,对这个滤波器如何影响?

时域响应
时域响应

时域响应

模拟的“ERP(事件相关电位)”突发信号在不同带通滤波器下的,具体说明如下:

输入信号组成:

ERP 脉冲信号:中心频率为 10Hz、由高斯窗调制的 α 波(模拟短时诱发反应)

持续 β 波(20Hz):背景节律

EMG 噪声:随机高频成分(模拟真实脑电背景干扰)

https://www.instructables.com/DIY-EEG-and-ECG-Circuit/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同步曝光计划,分享自微信公众号。
原始发表:2025-08-02,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分享自 云深之无迹 微信公众号,前往查看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同步曝光计划  ,欢迎热爱写作的你一起参与!

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热度
最新
推荐阅读
目录
  • Stage 2: 60Hz Notch Filter(陷波器)
    • 注意事项:
    • 电路结构:Sallen-Key 高通(2阶)
    • 设计:
  • Stage 4:低通滤波器(LPF @ 31.23 Hz)
  • Stage 5a:1Hz 高通滤波器(RC)
    • 截止频率:
  • Stage 5b:160Hz 低通滤波器(RC)
    • RC 滤波器:
  • 为什么用有源滤波器?
  • Sallen-Key 滤波器是什么?
    • 低通滤波器(LPF)
      • 标准单位增益:
    • 高通滤波器(HPF)
  • 信号组成(Raw Input):
  • 输入信号组成:
领券
问题归档专栏文章快讯文章归档关键词归档开发者手册归档开发者手册 Section 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