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据库应用开发中,MySQL 的查询性能直接影响系统的响应速度和用户体验。当数据量达到百万级甚至千万级时,一个未经优化的 SQL 语句可能导致查询耗时从毫秒级飙升至秒级,严重时甚至引发数据库雪崩。本文将从索引设计、查询结构优化、执行计划分析三个维度,结合实际案例讲解 MySQL 查询性能优化的核心技术。
索引优化:性能提升的基石
索引是 MySQL 加速查询的核心机制,但不合理的索引设计反而会降低性能。B + 树索引作为 MySQL 的默认索引类型,其查询效率与索引字段的选择密切相关。
在设计索引时,需遵循最左前缀匹配原则。例如对用户表(user)的 name 和 age 字段建立联合索引(name,age),那么以下查询能有效利用索引:
TypeScript取消自动换行复制
SELECT * FROM user WHERE name='张三' AND age=25;
SELECT * FROM user WHERE name='张三';
但SELECT * FROM user WHERE age=25无法使用该联合索引,因为跳过了左侧的 name 字段。
对于字符串字段,可通过前缀索引减少索引体积。如对邮箱字段建立前缀索引:
TypeScript取消自动换行复制
ALTER TABLE user ADD INDEX idx_email (email(10));
这会仅使用邮箱的前 10 个字符创建索引,在保证区分度的同时降低存储空间占用。
需要警惕过度索引的问题。每张表的索引数量建议控制在 5 个以内,因为索引会降低 INSERT、UPDATE、DELETE 操作的性能 —— 每次数据变更都需要同步更新索引结构。

原创声明:本文系作者授权腾讯云开发者社区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原创声明:本文系作者授权腾讯云开发者社区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