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1995-2008年报告漏洞数量增长趋势
现代网络安全架构建立在三个核心支柱之上:
维度 | 渗透测试(PT) | 漏洞管理(VM) |
---|---|---|
主要目标 | 模拟攻击验证防护有效性 | 识别和量化系统漏洞 |
执行方式 | 主动漏洞利用 | 被动扫描检测 |
输出结果 | 实际攻击路径证明 | 潜在风险清单 |
质疑1:"我们从未被入侵,为何需要渗透测试?"
▶ 应答策略:
质疑2:"已有完善物理/虚拟控制措施"
▶ 应答重点:
主流VM工具核心功能对比:
案例启示:某医疗客户通过渗透测试发现病历系统存在SQL注入漏洞,攻击者可获取全部患者敏感信息。该漏洞在常规漏洞扫描中未被标记为高危。
通过专业渗透测试,企业可提前发现攻击者视角的安全缺陷,将安全建设从"合规驱动"转变为"风险驱动"模式。定期渗透测试应成为企业安全成熟度评估的核心环节。
原创声明:本文系作者授权腾讯云开发者社区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原创声明:本文系作者授权腾讯云开发者社区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