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发布
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MCP广场
社区首页 >专栏 >抽象思维的炼金术:从设计模式到日常编码的思维跃迁

抽象思维的炼金术:从设计模式到日常编码的思维跃迁

作者头像
孟君
发布2025-07-24 17:51:51
发布2025-07-24 17:51:51
13500
代码可运行
举报
运行总次数:0
代码可运行
早前在一次设计模式分享会上,一位同事在我讲解策略模式时,突然发问:

“老师,您是怎么想到把这部分逻辑抽象成接口的?我就总想不到这种做法……”

这个问题像一把钥匙,打开了我对“抽象思维”的一次思考。 这不是一个技术细节问题,而是认知方式的区别。

今天,我写下这篇文章,分享我的理解:抽象,是每位工程师必须修炼的核心思维肌肉。

01

💭 抽象是什么?不是“提取重复代码”而已

许多初学者理解抽象是“把重复代码抽成一个方法”。 这当然没错,但却只是较浅的表层。

真正的抽象,有三个核心能力:

识别模式:在表面不同中看到结构相似

分离变化与不变:把“可能变的”抽出来

构建层级结构:建立“代码-模块-系统”之间的边界感

👀 举个简单例子:

代码语言:javascript
代码运行次数:0
运行
复制
// 未抽象的结构
public class ReportService {
    public void generatePDF() { 
       /* PDF逻辑 */ 
    }

    public void generateExcel() { 
       /* Excel逻辑 */ 
    }
}


// 抽象思维后的结构
public interface ReportGenerator {
    void generate(ReportData data);
}

public class PDFReportGenerator 
           implements ReportGenerator { ... }

public class ExcelReportGenerator 
           implements ReportGenerator { ... }


这里的重点不是用了接口,而是你意识到“文件格式是会变化的”,而生成流程是通用的

02

🧗 抽象思维的成长路径

🛠️ 阶段一:反向工程你的“抽象力”

临摹成熟项目,反推作者“为什么要抽象”

📌 建议练习:

选择Spring、MyBatis源码片段

手动画出类图、接口结构

写下作者“当时为什么这样设计”的可能思路

📘 反推训练笔记模板:

代码语言:javascript
代码运行次数:0
运行
复制
项目:订单导出模块  
问题:PDF和Excel生成逻辑耦合  
抽象点:格式变化 → 策略模式  
重构后收益:支持新增格式不影响主流程


🔍 阶段二:刻意训练模式识别

看到代码的“异味”,立刻联想到可用的设计模式

📒 四步法:

  1. 记录“重复/臃肿/混乱”的代码段
  2. 联想可用的设计模式
  3. 手动画出重构前后对比
  4. 实际验证是否更可维护

✅ 真实训练样例:

代码语言:javascript
代码运行次数:0
运行
复制
日期:2023-11-15  
场景:用户注册流程有多种校验规则  
模式匹配:策略模式 + 责任链模式  
重构思路:抽象成 ValidationStrategy 接口  
结果:可插拔、可配置校验规则,重构后代码减少40%


🧠 阶段三:抽象的多维度思考
💡 数据抽象

提取出“订单”“商品”“用户”等业务核心模型

⚙️ 流程抽象

将业务流程(如支付)抽象为一系列职责分离的步骤

⏱️ 时间抽象

区分同步/异步、批处理/实时、幂等/非幂等处理

🧯 异常抽象

建立统一异常处理机制(全局异常 + 错误码体系)

📦 电商支付系统示例:

维度

抽象方式

应用模式

支付行为

抽象成策略

策略模式

状态流转

分离状态管理

状态模式

动态增强

增加风控/日志

装饰器模式

消息通知

解耦事件处理

观察者模式

03

🧰 抽象思维的日常训练工具箱

🧱 1. 代码卡点练习

每周选取100行业务代码,执行:

  • 抽象评分(1-5分)
  • 标出潜在抽象点
  • UML图 + 抽象方案推演

🎴 2. 设计模式扑克牌

抽卡3种设计模式 → 尝试在现有项目中组合应用

示例练习题:

抽中:策略模式 + 工厂模式 + 装饰器模式 在你负责的项目中,是否存在可以组合这些模式的场景? 如何在不引入复杂度的前提下提升可扩展性?

🗼 3. 抽象层级金字塔

代码语言:javascript
代码运行次数:0
运行
复制

第五层:系统架构 [微服务/单体]
          ↓
第四层:组件设计 [模块划分]
          ↓
第三层:设计模式 [策略/工厂等]
          ↓
第二层:代码结构 [类/方法]
          ↓
第一层:具体实现 [代码行]


练习题: 任选一层,尝试向上或向下推导系统设计结构。

04

🧨 抽象的四个陷阱

  1. 过度抽象:YAGNI原则(不要为未来可能性设计)
  2. 过早抽象:不要在第一次重复时就抽象,三次后再考虑
  3. 抽象泄漏:调用方被迫理解实现细节,破坏封装
  4. 性能牺牲:接口层级过多、动态代理等影响性能

🧭 我的抽象思维演进轨迹

💡 顿悟时刻:第一次明白“多态”的意义不是语法,而是通过接口解耦

🧠 模式识别:不同项目中看到了同一模式的变体

🔄 业务抽象:从技术层面抽象提升到业务规则建模

🔭 方法论沉淀:形成“识别变化 → 提炼接口 → 设定边界”的抽象三部曲

🎯 结语:抽象,是程序员的元能力

抽象不是玄学,不是天赋,而是可以训练的结构化认知能力

从今天开始,你可以:

  • 建立【抽象思维训练日志】
  • 每周2小时刻意训练
  • 和同事组成“抽象小组”,互相拆解架构设计
  • 每次写新功能前问自己:是否存在“未来变化”的可能?

坚持下来,你会发现: 你的代码不仅可读、可复用、可扩展,还具备“未来感”。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同步曝光计划,分享自微信公众号。
原始发表:2025-07-23,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分享自 孟君的编程札记 微信公众号,前往查看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同步曝光计划  ,欢迎热爱写作的你一起参与!

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热度
最新
推荐阅读
目录
  • 💭 抽象是什么?不是“提取重复代码”而已
  • 🧗 抽象思维的成长路径
  • 🛠️ 阶段一:反向工程你的“抽象力”
  • 🔍 阶段二:刻意训练模式识别
    • 💡 数据抽象
    • ⚙️ 流程抽象
    • ⏱️ 时间抽象
    • 🧯 异常抽象
  • 🧰 抽象思维的日常训练工具箱
  • 🧱 1. 代码卡点练习
  • 🎴 2. 设计模式扑克牌
  • 🗼 3. 抽象层级金字塔
  • 🧨 抽象的四个陷阱
  • 🧭 我的抽象思维演进轨迹
  • 🎯 结语:抽象,是程序员的元能力
领券
问题归档专栏文章快讯文章归档关键词归档开发者手册归档开发者手册 Section 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