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想法,从出现、落地到上线需要几步? 传统的实现方式下,离不开"产品(产品经理) + 设计(设计师) + 研发(程序员)"三方协同配合,产品经理负责梳理需求,设计师负责画产品原型,程序员则开发实现,每一步都环环相扣,缺一不可。
产品经理了解需求却不懂设计,设计师会设计却无法实现,程序员可以实现却需要依赖实际需求,三者相互依赖,却又各自为战,流程越长,阻力越大。 除了彼此间对需求的理解需要频繁沟通的时间成本外,更有甚至者容易出现:信息传递不对称、理解误差,导致反复修改返工,严重拖慢了项目进度。
那么,有没有一种工具,能够突破三者之间的壁垒,实现产品、设计、研发之间无缝的共生环境,实现一个想法从出现到落地的一站式交付呢?
CodeBuddy IDE应运而生,作为全球首个产研设于一体的"AI"全栈工程师,CodeBuddy IDE打破了传统模式下产品、设计、研发之间的固有壁垒,构建了一个产品、设计、研发之间可以无缝协作的共生环境。基于它,一个想法的出现到落地,不再依赖于多角色的反复传递和沟通,用户只需要提出需求,AI即可自动完成需求的拆解、原型的生成、界面设计和代码实现的全过程,并且过程中支持不断修正,以达到用户需要最终效果。
基于此,产品的开发不再局限于技术,甚至用户不懂技术也能从0到1开发成一个完整的产品,让"所想即所得"真正成为可能,大大降低产品的开发成本、缩短产品的开发周期。
当然CodeBuddy IDE的作用不仅限于此,无论是学生、个人开发者或者企业,都可以使用CodeBuddy,它集成了市面上主流的AI智能,可以更好地帮助用户提升工作效率和解决疑惑。 如:帮我优化代码,找出代码中的错误等等,CodeBuddy更像是我们身边一位"无所不能"的导师,帮助我们解决工作、生活中遇到的一切疑难杂症。
开发环节 | 传统项目开发流程 | 使用 CodeBuddy IDE 后的流程 | 差异亮点 |
---|---|---|---|
需求分析 | 产品经理与设计、业务方反复沟通,手动撰写PRD文档,易遗漏或误解 | 用户仅需用自然语言描述需求,AI自动生成清晰的PRD文档 | ✅ 提效80%,降低沟通与文档撰写成本 |
原型设计 | 需产品经理或设计师绘制原型图,耗时较长 | AI 根据 PRD 自动生成交互原型 | ✅ 快速出图,无需手动画原型 |
UI 设计稿制作 | 需专业设计师出图,并与前端对接,还可能有返工 | 用户上传参考图,AI 解析并生成标准组件化设计稿 | ✅ 减少设计返工时间,输出结构化组件 |
技术选型与框架搭建 | 前端工程师选择组件库、搭建页面框架 | AI 自动根据项目选择(如 TDesign、MUI、Shadcn)生成对应 UI 页面结构 | ✅ 标准化、高复用,节省搭建时间 |
前端编码 | 手写代码,需求变动需重写,周期长 | AI 自动生成初版页面代码,支持持续更新 | ✅ 初版上线速度提升3-5倍 |
后端接口联调 | 开发需等前端完成 UI,再开始接口开发和调试 | 基于 PRD 可自动生成接口文档,前后端并行开发 | ✅ 降低前后端依赖,提高并行效率 |
产品迭代上线 | 每轮迭代需重新评审/撰写文档/调试,周期长 | AI 可辅助版本管理与变更记录,快速生成新版本 PRD 与 UI | ✅ 快速迭代,支撑敏捷开发 |
简而言之,传统开发方式是"靠人堆时间",CodeBuddy开发是"AI 沉淀知识,高速落地"。 传统模式下无论换什么开发框架、设计模式,开发瓶颈还是在人,始终存在:需求理解不一致、设计交付周期长、开发重复性高、协作效率低下等问题。
而CodeBuddy开发方式则充分利用AI,将AI深度嵌入产品设计、交互原型、代码生成等全流程,实现从“想法”到“产品”真正的自动化落地。人不再是效率瓶颈,AI成为知识复用与开发提效的核心引擎。这不仅是工具的革新,更是开发模式的升级。
维度 | 传统流程 | 使用 CodeBuddy |
---|---|---|
沟通成本 | 高 | 极低 |
文档产出 | 人工撰写,易遗漏 | AI 自动生成 |
UI 输出 | 设计师出图 | AI 自动组件化生成 |
开发效率 | 慢、需多人协作 | 快、单人也可完成大部分流程 |
整体周期 | 2-4 周起步 | 1-3 天即可初版上线 |
基于想法生成PRD文档: 用户仅需用自然语言描述产品构想如:我想要设计一个智能客服系统,想要拥有XXX功能,请帮我生成结构化的PRD文档,Al即可辅助进行深度需求拆解,自动生成结构化的需求文档(PRD)
自然语言生成: 基于用户需求描述快速将抽象文字转化为可交互产品原型,支持用户不断修正,如:请基于上面生成的需求文档,给我生成对应功能的设计稿,界面风格偏向清新和科技感
图像化生成: 支持上传手绘草图或参考图片,智能识别并生成高保真设计稿
组件化生成: 基于组件库(目前已内置TDesign、MUI、Shadcn,持续更新中),快速拼装生成符合规范的设计稿
AI视觉优化: 允许用户通过自然语言指令对原型/设计稿进行修正和优化,如:让将按钮调成红色,让界面风格更有科幻感
设计稿一键转代码(内置Figma深度融合): 可直接将前面生成的设计稿转化为前后端可维护源码,打通从设计到开"发的"最后一公里"
全能AI编程助手:
支持自主完成多文件代码生成和改写,处理代码bug和优化代码程序
实时代码续写,基于上下文理解及编辑行为,实时预测下一个改动点,有效提升开发效率
无需离开编辑器或终端,直接与AI对话获取实时帮助,解决代码、命令行问题或执行脚本
目标:基于CodeBuddy IDE,快速开发一个客服工单系统
1、基于需求生成需求文档PRD
1、请帮我生成一个客服工单系统的需求文档,要求包含日常客服功能系统的常见功能,每个功能点添加需求描述,使用中文回答。
2、请将上诉文档转换成原生的markdown格式,用于导出
2、基于需求文档生成设计稿
请基于上面的需求文档,给我生成对应功能的设计界面,界面风格偏向清新和科技感
3、基于设计稿一键生成代码
请基于上面的设计稿,直接转换成前后端可维护代码,前端使用vue技术栈,后端使用springboot、mysql
通过上述的真实案例可以看出,CodeBuddy已基本实现了"所想即所见,所见即所得"(某些步骤可能需要人为提示修正,才能得到更好的呈现效果)。 从使用者来讲,它已不仅仅是一个工具,更像是对传统产品开发模式的一次彻底变革。它成功打破了产品经理、设计师、研发人员之间的壁垒,实现了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产研设一体化协作平台。
在这个技术日新月异的时代背景下,无论你是学生、产品、设计、开发,甚至是完全没有技术基础的小白,了解和学习如何使用CodeBuddy,对你来说都是百益而无一害,它能让你以全新的视角去看待AI、学习AI、使用AI,真正的借助AI来提高工作的效率,解决生活中的疑惑。
原创声明:本文系作者授权腾讯云开发者社区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原创声明:本文系作者授权腾讯云开发者社区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