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发布
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MCP广场
社区首页 >专栏 >AI时代MCP+上下文工程能否替代AI智能体+Workflow工作流编排

AI时代MCP+上下文工程能否替代AI智能体+Workflow工作流编排

作者头像
人月聊IT
发布2025-07-24 10:26:10
发布2025-07-24 10:26:10
13200
代码可运行
举报
运行总次数:0
代码可运行
图片
图片

大家好,我是人月聊IT,今天接着聊AI和大模型方面的话题。

前段时间我在看了关于上下文工程的资料以后,我就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就是我们把提示词升级到上下文工程以后,再结合MCP协议生态,能不能更好的去替代我们现在用AI智能体+Workflow做的这么一个事情。

图片
图片

所以说基于这个疑问,我刚好昨天也用Google的DeepResearch做了一次深度研究,我的问题很简单,就是上下文工程加上MCP能不能替代AI智能体,整个深度研究报告输出来以后,他也给我做了详细的一个梳理和分析,最终的结论还是至少在当前这个阶段没有办法做到完全的一个替代。

图片
图片

在深度研究报告中对两种模式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对比,并提出AI智能体在任务的规划分解,在反思、在记忆、在精确规则的处理上面仍然有巨大的一些优势。

对于我们常说的MCP协议,上下文工程底层的大模型,它更多的是底层能力和技术组件的提供,但是这些组件怎么用,怎么样去编排,怎么样通过精确的控制规则来满足你业务需求。在相当前诸多复杂的场景下面,我们仍然是需要通过AI Agent加Workflow去把这个事情做完。

但是我提出这个想法,我不是一时心血来潮,所以为了我验证我这个想法,我也做了一个简单的测试和验证。

大家都知道我们有一个最常见的结合AI的自动化场景。

就是每天提取当天的热点新闻,提取完了以后再形成一个文档,或者是形成一个邮件发送给大家,这个是一个很典型的多步骤处理,往往我们用AI智能体编排来实现的这么一个工程。

那么这个简单场景能否通过大模型+上下文工程+MCP公开你赶紧来做一个完整的实现呢?在这里我刚好就借助Trae+MCP工具来对这个场景做一个简单的验证和测试。

即我在不用AI Agent的情况下,对我需要做的事情做了相关的流程化的分解,每一步处理流程我又做了详细的规则的约束。

第一步我是你要去用相关的获取网页的MCP的工具,到某个特定的网站去获取相关的热点新闻信息,你还需要进到第二页里面获取到详细内容,并把它总结为摘要。

第二步我需要你将过去的信息形成一个本地的markdown文件。

第三步在形成了文件以后,我还需要你把这个文件转成一个PDF文档,我去把相关的步骤去做了详细的分解。

我们首先来看下我定义的完整提示语md文件。

代码语言:javascript
代码运行次数:0
运行
复制
自动抓取和总结新闻Agent

任务目标:
⦁获取热点新闻网站新闻内容并生成本地markdown格式新闻文件

使用工具:
⦁我需要你使用 newsnews_scraper.py 程序对网页信息进行获取
⦁我需要你使用Sequencial Thinking MCP 工具分步骤对内容进行执行

具体流程步骤
流程1-爬取网站热点技术新闻信息和总结
⦁step1: 访问 https://rebang.today/tech 获取科技热点信息,并获取新闻标题和新闻详细页面链接
⦁step2: 打开每个热点新闻获取新闻的具体内容网页,获取文字内容,并将文字内容总结为150字内的总结
⦁rule1: 只访问最多前10条热点科技新闻

流程2-将新闻内容写入到markdown文件中
⦁step1: 将process1获取到的新闻标题和内容概要写入到当前目录下一个新创建的markdown文件中
⦁rule1: 新创建的markdown文件名为 YYYY年MM月DD日热点新闻,具体字母用当日具体的日期值替换
⦁rule2:  标题为  YYYY年MM月DD日热点新闻,具体字母用当日具体的日期值替换,采用一级标题
⦁rule3:新闻标题采用二级标题,热点新闻内容为正文内容。

流程3-将markdown文件内容生成一个独立的pdf文件
⦁step1: 运行当前目录下的 md2pdf.py 程序,将上一个流程生成的markdown文件转化为一个独立的pdf文件
⦁rule1: 新生成的pdf文件直接存储在当前目录下
⦁rule2:如果已经存在同名pdf文件,需要你先删除历史文件

然后我结合Trae提供的Sequencial MCP工具,这个工具本来就是一个按顺序分步骤思考和执行的一个MCP工具,所以说他拿到了这个详细的提示语以后,他一样的他就会按我的步骤详细去做这个事情,包括去爬取网页的信息,去总结摘要,去形成markdown格式文档。

包括将markdown格式文档再去转成PDF的过程中,他还自己去写了一段Python程序,去执行这个动作,最后完完整整的输出了一个PDF文档给我。最终在执行完成后给出的总结如下:

基于执行完成的输出的PDF文档效果如下:

所以通过这个简单的验证,我仍然是坚持我的观点,就是随着MCP协议生态的成熟,我们的上下文工程加MCP工具,再加上本地生成的精确处理问题的Python的代码,这三者加起来是一定可以代替大部分当前的AI智能体加Work flow的。

我始终坚信这么一个观点,大家可以思考一下我为什么这样讲?我们讲的一些深度思考推理能力,我们可以用刚才我说到的Sequencial MCP工具来完成。

我需要去爬取网页,有爬取网页的MCP的工具,我需要去精确的处理一些文件内容,我可以形成本地化的Python代码,我需要把处理完的内容存到我的数据库,还有连接本地数据库的MCP的工具,所有的东西其实都可以在本地更加高效,通过上下文工程提示语来把它完成掉。

图片
图片

通过这个小场景测试,也基本验证了我前面提出的关键思路,即:

其一:不涉及到精确算法,精确规则,精确步骤处理的场景,都不需要用Agent去实现。直接用大模型+MCP+上下文工程的思路大部分问题都能够解决。而且要注意自己提示词的结构化处理,方便后续管理和维护。

其二:就是涉及到精确处理的场景,不是去做大量的信息孤岛的Agent,而是应该在当前已有的IT应用整体架构,技术架构上纳入大模型技术底座的能力,将大模型的能力作为API开放给上层IT系统使用。那么你不应该去开发一个个独立的Agent,而是对当前已有的IT系统功能进行新增或优化变更,你新增的功能是自然融入到当前整体IT应用架构的,而不是游离在外面的要给孤岛。

好了,这个就是我个人的一些观点,今天的简单分享就到这里。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同步曝光计划,分享自微信公众号。
原始发表:2025-07-21,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分享自 人月聊IT 微信公众号,前往查看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同步曝光计划  ,欢迎热爱写作的你一起参与!

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热度
最新
推荐阅读
领券
问题归档专栏文章快讯文章归档关键词归档开发者手册归档开发者手册 Section 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