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今年AI工具的爆发式增长来看,原型设计领域也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新玩法。前几天给大家介绍和分析了AI生成原型图的优势与局限,并探讨了它是否真的能应用于实际开发项目中。不过在那次分享中,我忽略了一项值得关注的功能,那就是:HTML转可编辑原型。在最近的几次测试中,我逐渐get到了这一新能力的实际价值,相信这样的能力是有助于产品经理更高效地产出原型图的。
那么本文将从HTML转原型的实现方式、支持该能力的原型工具,以及产品经理如何掌握这些新玩法这几个角度,带你深入了解这项技术在日常工作中的应用价值。
这个实现逻辑其实并不复杂。市面上已有一些工具插件具备类似的功能,可以将已有页面转化为原型图,但搬到原型设计工具中就有些繁琐。而现在,像墨刀这种具代表性的原型工具已经开放了这项能力,对于产品经理而言,是个不小的帮助。以下是我以一个真实测试原型为例,借助DeepSeek展示如何实现HTML转原型的过程:
首先,向DeepSeek提出产品需求指令,来生成目标页面的HTML结构。测试指令如下:
请你生成一个SaaS产品的落地页原型HTML:页面顶部应有引人注目的主标题、副标题和明确的“立即注册”按钮。下方依次展示产品核心功能介绍(可图文结合)、客户评价或成功案例、清晰的价格套餐对比,以及页脚的联系方式和链接。整体风格需专业、可信。
DeepSeek接收到指令后,会快速梳理页面结构,自动为产品拟定名称和类型,并输出完整的HTML代码。如果你的产品设想更具体,也可以进一步丰富指令内容,提升生成的准确性。(这段HTML代码可以先运行看看效果,确认是否满足预期)
复制刚刚生成的HTML代码,打开墨刀原型工作台,在首页选择“HTML转墨刀原型”功能。你可以将代码粘贴到指定区域,也可以直接上传HTML文件,点击“转换”即可。几秒钟后,就能自动生成一份完整可以编辑的产品原型图,页面结构与HTML代码对应。
生成后的原型图支持自由修改,无论是组件、图标、文案、图片还是页面布局,都可以像普通原型一样编辑、添加交互逻辑,可以根据产品的具体需求进行优化。
通过以上3步,可以实现直接将HTML代码转换为可编辑的原型图,可以节省产品经理在初期绘图的时间。
以下是目前支持“HTML转可编辑原型图”的部分工具,产品经理们可以结合自身使用习惯进行了解和尝试:
前文的演示就是通过墨刀的“HTML转原型”功能实现的。墨刀在提供高效原型设计体验的同时,也不断拓展AI相关能力,目前支持:
相对而言,墨刀提供了较为全面的选择,满足产品经理在原型设计中的不同使用场景与效率需求。
有朋友反馈Figma也能实现类似功能,方式是通过安装“html to design”插件。该插件可以将HTML文件导入并自动转化为可编辑的设计稿,方便后续修改。
此外,通过Figma插件生态,还可以与Axure等其他原型工具协同使用,例如将导入的HTML设计稿导出后进一步导入Axure进行交互补充。不过这一方法笔者尚未亲测,如有熟悉的朋友欢迎补充分享更多实操经验。
不仅仅是“HTML转原型”,随着AI与设计工具的深度融合,产品经理还将持续面临着原型设计领域层出不穷的新技术、新方法。面对这些快速变化,我们应该如何适应并掌握,才能真正发挥工具的价值,提升工作效率?以下是几点小的建议:
通过将结构化的HTML代码“还原”为可编辑的原型界面,在实际工作中确实能大大提升原型制作的效率。现在,产品经理的能力边界还在不断拓展,各类高效工具就像一个个加速器,稍不留神就有可能变得落后,能不能驾驭好这些工具或许是未来职场竞争力的一大体现。
原创声明:本文系作者授权腾讯云开发者社区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原创声明:本文系作者授权腾讯云开发者社区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