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构师之路:架构设计中的100个知识点》
79.Cache Aside Pattern
有不少朋友问我,缓存到底怎么操作?
有些成熟的技术方案,用不着创新,固化下来的模式(pattern),学就完了。Cache Aside Pattern 就是旁路缓存的行业最佳实践。大部分情况下,照着用就完了。
什么是“Cache Aside Pattern”?
旁路缓存方案的经验实践,这个实践又分读实践,写实践。
画外音:与旁路缓存对应的,是穿透缓存。
读实践是怎么样的?
对于读请求:
1. 先读cache,再读db;
2. 如果,cache hit,则直接返回数据;
3. 如果,cache miss,则访问db,并将数据set回缓存;
写实践是怎么样的?
对于写请求:
1. 淘汰缓存,而不是更新缓存;
2. 先操作数据库,再淘汰缓存;
Cache Aside Pattern为什么建议淘汰缓存,而不是更新缓存?
如果更新缓存,在并发写时,可能出现数据不一致。
如上图所示,如果采用set缓存。
在1和2两个并发写发生时,由于无法保证时序,此时不管先操作缓存还是先操作数据库,都可能出现:
1. 请求1先操作数据库,请求2后操作数据库;
2. 请求2先set了缓存,请求1后set了缓存;
导致,数据库与缓存之间的数据不一致。
所以,Cache Aside Pattern建议,delete缓存,而不是set缓存。
Cache Aside Pattern为什么建议先操作数据库,再操作缓存?
如果先操作缓存,在读写并发时,可能出现数据不一致。
如上图所示,如果先操作缓存。
在1和2并发读写发生时,由于无法保证时序,可能出现:
1. 写请求淘汰了缓存;
2. 写请求操作了数据库(主从同步没有完成);
3. 读请求读了缓存(cache miss);
4. 读请求读了从库(读了一个旧数据);
5. 读请求set回缓存(set了一个旧数据);
6. 数据库主从同步完成;
导致,数据库与缓存的数据不一致。
所以,Cache Aside Pattern建议,先操作数据库,再操作缓存。
Cache Aside Pattern方案存在什么问题?
如果先操作数据库,再淘汰缓存,在原子性被破坏时:
1. 修改数据库成功了;
2. 淘汰缓存失败了;
导致,数据库与缓存的数据不一致。
Cache Aside Pattern总结:
对于读请求:
1. 先读cache,再读db;
2. 如果,cache hit,则直接返回数据;
3. 如果,cache miss,则访问db,并将数据set回缓存;
对于写请求:
1. 淘汰缓存,而不是更新缓存;
2. 先操作数据库,再淘汰缓存;
潜在问题:
写操作原子性被破坏时,数据库与缓存的数据不一致。
知其然,知其所以然。
思路比结论更重要。
==全文完==
做过架构合集吗?
《流量从10万到10亿,一定会遇到的80个架构问题(8000字长文)》
沈老师,发文频率怎么降低了?
额,我仍是日更,平台更新了推送规则,即使关注也收不到推送。
解决办法:【点架构师之路>点右上角“…”>设为星标】,这样就能第一时间收到啦。
近期架构好文,第一时间收到了吗?
最近在做什么?
创业ing,一年至少50场活动,欢迎大家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