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发布
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MCP广场
社区首页 >专栏 >一张包浆图引发的架构思考

一张包浆图引发的架构思考

原创
作者头像
Delphi Shen
修改2025-07-18 10:53:04
修改2025-07-18 10:53:04
2111
举报
文章被收录于专栏:腾讯云TVP腾讯云TVP

今天某个CIO群里大家都在找一个PPT,因为其中一页做的很棒。

一张包浆图
一张包浆图

仔细看了一下这张图。

这个图最棒的是“分层非常清晰”。其实在日常工作中,分层分类是一种特别强的技能,一旦完成分层分类,问题就被合并了,就被抽象了,这样以后碰到类似的问题只需要确认他是那一层哪一类,就可以快速的套用适用的方法去解决。对效率的提高不是一点半点。每个行业都有自己的分类体系,这张图厉害就在于把实际业务和IT操作做了对应的分层关系,而且普适性很强。

要说不足,就是他每一层间的关联关系没有被抽象,在某些场景下,跨层跨类的逻辑关系没法体现。

如果以这张图为例子,基于这个逻辑关系设计软件,一定是很优雅,很清晰的。

随后我扔给AI分析了一下这张图:(斜体字部分均为AI生成)

《流程化组织构建:从战略到动作的落地之路》

这张图围绕 “以客户需求为导向,构建流程化组织” ,从 “流程模型” 视角解析企业运营体系,可分 “左侧模型框架”“流程实例表”“流程分级与系统映射” 三部分拆解:

一、左侧:企业模型的维度划分

左侧红色导航栏列出企业 17 类模型(经营、工厂、管理、战略、价值、流程等),当前聚焦 “流程模型” ,体现企业从战略→执行资源→效率的多维度管理逻辑,流程模型是串联各模块的 “执行纽带”。

二、上方:流程实例 ——“来料检验” 的标准化设计

“来料检验” 流程(编号 305002020) 为例,表格拆解流程的核心要素:

维度

细节解析

业务目标

基于体系 / 技术文件,确保来料质量稳定,降低生产风险(如规格、环保合规性)。

输入 / 输出

输入:抽样方案、报检单、检验指导书等;输出:样品代码、检验报告、物料状态标识(闭环管理)。

主要活动

分三步:抽样(按方案执行)→检测(依作业指导书操作)→结果判断(记录 + 合规判定),体现流程的步骤颗粒度。

关键逻辑

抽样规则、检验标准、记录审核机制(如 “零部 / 插件检验” 的合规判定),确保质量可追溯。

职责与系统

检验员执行,主管审核;系统依赖 QMS(质量管理系统)+ PLM(产品生命周期管理) ,实现数据化管控。

三、下方:流程分级与系统层级的 “双维度映射”

通过 “L1-L7 流程分级”“S1-S7 系统层级” ,构建 “战略→执行” 的落地路径,结合 5W2H(Why/What/Where/When/Who/How/Howmuch) 梳理流程逻辑:

1. 流程分级(L1-L7):从 “战略” 到 “动作” 的拆解

1. L1(企业运营级):主价值链(如市场营销、研发管理),定义企业核心价值流。

2. L2(管控级):业务模块(如战略规划、供应链计划),承上启下的管理单元。

3. L3(部门间级):跨部门活动(如供应商开发、需求预测),聚焦协作。

4. L4(团队协作级):团队内执行(如采购查询、质量异常处理),强调分工。

5. L5(岗位执行级):岗位作业(如原材料收货、检验),对应具体动作。

6. L6(用户动作级):用户操作(如扫码、录入数据),最末端的人机交互。

7. L7(业务支撑级):验证方法(如条码校验、单据信息获取),保障流程合规。

2. 系统层级(S1-S7):从 “规划” 到 “功能” 的支撑

8. S1(战略制定级):战略规划(如流程架构设计),定义方向。

9. S2(流程规划级):流程再造(如优化方案),设计规则。

10. S3(系统应用级):系统模块(如 QMS 的检验模块),承载流程。

11. S4(整合应用级):作业界面(如检验员操作页面),人机交互。

12. S5(操作界面):基础界面(如按钮、表单),直接操作。

13. S6(功能按钮级):基础功能(如 “提交检验结果” 按钮),执行动作。

14. S7(业务支撑级):验证方法(如条码校验逻辑),保障数据准确。

3. 5W2H 的作用

通过 “为什么做(Why)、做什么(What)、在哪做(Where)、何时做(When)、谁来做(Who)、怎么做(How)、成本 / 耗时(Howmuch)” ,为每个流程分级明确逻辑,确保 “流程可解释、可执行、可监控”

核心逻辑:流程化组织的构建密码

这张图本质是 “流程驱动的管理体系”

15. 从 战略(S1/L1)动作(S6/L6) ,层层拆解,让抽象目标落地为具体操作;

16. 从 系统规划(S3)功能按钮(S6) ,实现 “流程→系统” 的无缝衔接,避免管理与 IT 脱节;

17. 以 客户需求 为原点,通过标准化流程(如来料检验的质量管控)保障产品 / 服务一致性,最终提升企业运营效率和竞争力。

简单说,这是一套 “把战略拆成动作,让系统支撑流程” 的管理方法论,适合制造业(如来料检验场景)或复杂流程型企业落地。

希望今天通过对这张包浆图的拆解,让我们知道分层分类的抽象非常优美,有了对美的认知,就能在架构师的道路上越走越宽。

原创声明:本文系作者授权腾讯云开发者社区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原创声明:本文系作者授权腾讯云开发者社区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热度
最新
推荐阅读
目录
  • 一、左侧:企业模型的维度划分
  • 二、上方:流程实例 ——“来料检验” 的标准化设计
  • 三、下方:流程分级与系统层级的 “双维度映射”
    • 1. 流程分级(L1-L7):从 “战略” 到 “动作” 的拆解
    • 2. 系统层级(S1-S7):从 “规划” 到 “功能” 的支撑
    • 3. 5W2H 的作用
  • 核心逻辑:流程化组织的构建密码
领券
问题归档专栏文章快讯文章归档关键词归档开发者手册归档开发者手册 Section 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