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发布
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MCP广场
社区首页 >专栏 >AiPy 大模型测评:Claude 霸榜,Grok-4、Kimi-K2 显短板

AiPy 大模型测评:Claude 霸榜,Grok-4、Kimi-K2 显短板

原创
作者头像
用户11707012
发布2025-07-17 16:17:27
发布2025-07-17 16:17:27
3990
举报
文章被收录于专栏:AiPy实用案例AiPy实用案例

​背景说明

为了让AiPy用户获得更卓越的AI体验,我们持续关注并评测市场上最新的大语言模型。在首期测评获得用户广泛认可后,AiPy大模型适配度测评第二期如约而至!

本期测评特别纳入了近期发布的重磅模型——包括备受瞩目的Kimi-K2、Google最新的Gemini-2.5 Pro、马斯克团队的Grok-4,以及Anthropic的Claude-4系列。这些新锐模型与首期表现优异的DeepSeek-V3、豆包等模型同台竞技,通过多维度、全方位的测试,为用户呈现最客观、最实用的性能对比分析。

相较于首期测评,我们显著丰富了评估维度,将任务执行轮数和Token消耗成本纳入综合计分体系,力求为用户提供更加全面、客观的模型性能参考,助力AiPy平台选择最适配、最高效的LLM模型。

测评概况

本次测评围绕系统分析、可视化分析、数据处理、交互操作和信息获取五大核心场景,从成功率(80%)、Token 消耗(10%)、时间效率(5%)和执行轮数(5%)四个维度进行综合评分,全面检验模型的实际应用能力。

9 款模型平均测试时间 281 秒,平均执行 5.0 轮,平均消耗 Tokens 52196,整体成功率 82.2%。但不同模型的表现差异显著,尤其是 Grok-4 和 Kimi-K2 与头部模型的差距较为明显。

综合排名:头部模型断层领先,Grok-4、Kimi-K2 位次靠后

基于成功率(80%)、Tokens消耗(10%)、时间效率(5%)和执行轮数(5%)四个维度的综合评分,Claude Opus 4以卓越的92.1分夺得桂冠,展现了Anthropic在大模型领域的技术实力。紧随其后的Claude Sonnet 4和Doubao Seed 1.6分别以91.3分和84.6分占据亚军和季军位置。

各模型成功率对比分析

成功率是衡量模型实际应用价值的核心指标。从测试结果看,头部模型在任务完成能力上表现出显著优势,Claude系列模型均保持了100%的完美成功率,体现了其稳定可靠的性能表现。Doubao系列和其它主流模型也展现了良好的任务执行能力。

各模型执行时间对比分析

执行效率直接关系到用户体验质量。测试数据显示,Doubao Seed 1.6 Flash以其优化的架构在响应速度上领先群雄,平均执行时间仅需73秒。Claude系列在成功率上表现卓越,响应速度上也表现良好。Doubao Seed 1.6成功率满分,速度却相对较慢,这种差异反映了不同模型在速度与精度之间的权衡策略。

各模型执行轮数对比分析

执行轮数反映了模型的思维逻辑效率和任务理解能力。优秀的模型能够在更少的交互轮次中准确理解并完成复杂任务。从数据来看,Claude Sonnet 4凭借其强大的推理能力,在平均执行轮数上表现最优,仅需3.6轮即可完成大部分任务。Kimi K2交互轮数最多,平均需要6.8轮,展现了不同模型的分步骤处理和调错能力。

各模型消耗Tokens对比分析

Tokens消耗直接影响使用成本,是企业级用户重要的考量因素。在本次评分体系中,我们首次将Tokens消耗纳入评估标准,更加重视成本效益。Gemini 2.5 pro和DeepSeek在Tokens消耗方面最节省。Qwen Max消耗较多,平均任务消耗约104945个tokens。

各模型在不同任务类型表现热力图

不同类型任务对模型能力的要求各异,热力图清晰展示了各模型的专业领域优势。Claude系列和Double Seed 1.6在综合能力上表现卓越,Grok系列在系统分析、可视化分析、数据处理和信息获取方面均表现良好,Gemini更擅长可视化分析、数据处理和信息获取任务,Kimi K2更擅长系统分析、可视化分析和信息获取类任务。交互操作类是本地智能体最看重的能力,仅Claude系列和Doubao Seed 1.6经受住挑战。

多维度性能雷达图

通过雷达图可以直观地观察各个顶尖模型在不同维度上的表现特征。Claude Opus 4在各维度上都保持了均衡的高水平表现,展现出全面发展的技术实力。其它模型则各有特色:Doubao在成功率方面优势明显,Gemini 2.5 Pro在时间效率和Tokens消耗方面表现良好。

测试任务类型分布

为确保测评的全面性和公平性,本次测试精心设计了涵盖五大应用场景的标准任务集。信息获取类任务占比最高(30%),反映了用户对智能搜索和知识查询的强烈需求。系统分析、可视化分析、数据处理类任务各占20%,体现了AI在专业工作场景中的重要作用。

深度洞察

🏆 性能冠军:Claude Opus 4继续领跑群雄

Claude Opus 4以92.1分的综合得分稳居榜首,其100%的完美成功率和最优的执行轮数控制(3.8轮)展现了Anthropic在大模型技术方面的深厚积淀。特别在系统分析和复杂推理任务上,表现出了超越其它模型的理解能力和执行精度。

✨ 亮点发现:新星入围,格局更趋激烈

  • Doubao Seed 1.6依然保持稳定的发挥,两次测评中均达到100%成功率,展现出极佳的稳定性
  • Grok 4作为马斯克团队的力作,在创新性任务处理上表现亮眼,成功率达到90%,有望跻身前三
  • Gemini 2.5 Pro在可视化分析任务中表现优异,体现了Google在多模态理解方面的技术优势
  • Kimi K2作为新加入的模型,首次参评即获得69.5分,展现了月之暗面在大模型领域的技术积累

📈 改进建议:差异化发展策略

  • 建议Kimi K2优化推理链路,减少不必要的执行轮数,提升用户交互体验
  • Doubao Seed 1.6 Flash虽然速度领先,但在复杂任务成功率上仍有很大提升空间,建议加强模型训练
  • Qwen Max可通过优化算法架构进一步提升在复杂推理任务上的表现
  • 各模型可考虑针对特定应用场景进行垂直优化,发挥各自技术特色

❌ 失败原因分析

通过对失败案例的深入分析,我们发现模型失败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理解这些失败模式有助于模型开发者明确优化方向。

  • "代码质量问题" - 出现6次,占失败案例的37.5%
  • "代码块标记不遵循提示词问题" - 出现2次,占失败案例的12.5%
  • "没有自主决策方案" - 出现2次,占失败案例的12.5%
  • "任务异常中断" - 出现2次,占失败案例的12.5%
  • "风险问题拒绝" - 出现2次,占失败案例的12.5%
  • "拒绝执行" - 出现2次,占失败案例的12.5%

📋 测试任务分类表

以下展示本次测评使用的核心标准任务样本,这些任务经过精心设计,覆盖了AI助手在实际应用中的主要场景。每个任务均具备明确的评价标准,确保测评结果的客观性和可重复性。

🚀 测评总结

核心发现

  • Claude系列确立技术领先地位:Claude Opus 4和Claude Sonnet 4分别以92.1分和91.3分占据前两名,展现了Anthropic在大模型领域的技术实力
  • 中国模型表现亮眼:Doubao Seed 1.6以84.6分稳居季军,Qwen Max首次参评获得60.5分,DeepSeek V3和Kimi K2也展现了不俗实力,体现了中国AI技术的快速发展
  • 成本效益成为关键考量: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Token消耗和执行效率日益成为企业级用户的重要选择标准
  • 垂直领域特色明显:各模型在不同任务类型上表现出差异化优势,为细分应用场景提供了更精准的选择依据

原创声明:本文系作者授权腾讯云开发者社区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原创声明:本文系作者授权腾讯云开发者社区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热度
最新
推荐阅读
目录
  • 测评概况
  • 综合排名:头部模型断层领先,Grok-4、Kimi-K2 位次靠后
  • 各模型成功率对比分析
  • 各模型执行时间对比分析
  • 各模型执行轮数对比分析
  • 各模型消耗Tokens对比分析
  • 各模型在不同任务类型表现热力图
  • 多维度性能雷达图
  • 测试任务类型分布
  • 深度洞察
    • 🏆 性能冠军:Claude Opus 4继续领跑群雄
    • ✨ 亮点发现:新星入围,格局更趋激烈
    • 📈 改进建议:差异化发展策略
  • ❌ 失败原因分析
  • 📋 测试任务分类表
  • 🚀 测评总结
    • 核心发现
领券
问题归档专栏文章快讯文章归档关键词归档开发者手册归档开发者手册 Section 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