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前一张网出行服务系统纳入了高速公路基础设施数字化转型升级实施方案中,那么此类方案的通用解决思路是什么样的?本文做一个简单探讨。”
2025年全国交通运输工作会议提出,要加快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转型升级,推进创新应用场景规模化落地;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加快建设交通强国。
3月底在青岛即将召开的 2025 高速公路信息化大会,一张网出行服务系统也是重要的核心议题之一,预计将由部省级的出行服务系统推出或者正式发布。
近年来,高速公路出行服务系统不断建设和完善,但是数字化水平仍然不高,目前一张网出行服务系统也纳入了高速公路基础设施数字化转型升级实施方案中,部分目标设定为服务满意度不低于98%。
那么此类方案的通用解决思路是什么样的?本文做一个简单探讨。
01-统一服务出口逐步实现 |
---|
各省将统一服务出口。
基于目前车端的限制,2025年最快落地的方案就是建设省级出行小程序,部分省份会与导航软件深度合作,打造深度服务的高速公路出行服务体验。
还有就是我们可以看到与新能源车企的合作机会,目前来看车企也是非常愿意合作的。
整体来说,面对C端基本就是上面途径,另外就是加密路网的信息发布措施,包括情报报、定向广播、V2X基站、ETC2.0天线的主动推送等,这些高速公路沿线信息发布设施的展示也将组成展会的一个大板块。
我们可以看到一些信息发布主动防护类的产品。
以上来说,将逐步形成规范或技术要求,有助于提升高速服务的统一性和便捷性。
02-出行服务资源更加多源 |
---|
以往的出行服务数据来源大多是监控系统数据,随着智慧高速的不断建设,信息资源不断扩充,将涵盖路网、应急、管养、站点、服务区、隧道等各个方面。
路网运行监测:这是传统的重要数据来源,包括实时路况、高速气象、异常事件、管控信息等。在路警一体化方面,将深度融合,不断推出各类协同联动机制。
应急指挥调度:依旧是重要的服务板块,在应急救援的基础上,将完善事件影响范围的研判、事件预计消除时间的分析等方面发力。
数字化管养:在原有简单的施工通报的基础上,更加精细化播报,包括施工范围、占道情况、养护周期及路况印象分析。
将施工播报更加提前,让出行者提前规划合理路线。
智慧站点:在收费站开闭的情况下也是进行精细化的完善,包括车道级的开闭、收费站排队情况及特种车辆的管控措施。
整体来说,还是信息更加精准。
智慧服务区:在原有的基础上,将新能源的供给情况、服务区特色进行发布。
智慧隧道:主要是隧道养护方面,与数字化管养一样,将隧道施工占道情况进行发布,同时对隧道拥堵、管控信息等进行播报。
整体来说,大家的信息资源一样,只是分析维度和数据精度有所差异,但是在展会上,估计也是看资料了解。
03-信息共享与交互更加开放 |
---|
出行服务系统将与全国路网客户服务数据中心、各类会员制管理系统、新媒体等打通,实现信息交互与共享。
目前来说,智慧高速的建设成果就是在出行服务系统进行最终体现,所以多系统信息共享与交互,必定有助于提升服务的协同性和效率。
同时高速公路将与城市交通的融合更加彻底,尤其是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成渝等经济圈,跨部门的数据交换将不断涌现,也将成长新的创新示范领域。
04-基于AI的信息处理(重点) |
---|
出行服务系统的核心需求是什么。
用户在出行时需要什么?导航肯定是最重要的,毕竟出行离不开“去哪里”“怎么去”。
除了导航,用户可能还需要知道路况、天气、景点信息、服务区设施这些动态信息。如果是商用车用户,可能还需要货车的限行规则或者各类管控措施的详细资料。
AI的优势在于它能处理大量数据、理解自然语言、识别图像或语音这些“人的语言”,依托AI技术的不断突破和发展,出行服务系统的交互将跟目前大模型交互界面类似,通过文字或语音沟通,实现图文并茂、伴随式服务信息的智能生成。
每个人的出行需求都不一样,有些人关心景点信息,有些人关心附近的餐厅和服务区。
AI可以根据用户的偏好、历史行为和当前情境来推送定制化的信息。比如,如果系统知道用户是个新能源车辆使用者,可能会推荐有充电桩的服务区;如果用户最近总是去某个地方,系统可以自动规划经常走的路线。这种个性化服务可能是传统系统做不到的。
我们在展会预计会看到,给出行者带来的感受是更加精准、更加个性化、更加有意思。
05-结语 |
---|
目前来说,出行服务系统对出行者的感受并不友好,仍然是高速信息化建设亟待加强的板块。
随着AI技术的不断进步,服务交互更加智能和友好,展会上将看到各种基于大模型的服务形式。
整体来说,大家还是在样式上有所差异,但是出行服务系统将在2025年完成转型并深度服务于出行者。
让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