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发布
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MCP广场
社区首页 >专栏 >古河电工:硅光技术赋能未来自动驾驶车载光网络

古河电工:硅光技术赋能未来自动驾驶车载光网络

作者头像
光芯
发布2025-06-25 09:49:09
发布2025-06-25 09:49:09
3530
举报
文章被收录于专栏:光芯前沿光芯前沿

1. 研究背景与目标

1.1 自动驾驶对车载通信的需求

      在汽车行业向自动驾驶转型的进程中,车载通信架构正经历深刻的技术革新。自动驾驶车辆配备了大量传感器,如4K摄像头、LiDAR(激光雷达)和雷达等,这些传感器产生海量数据,要求车载网络具备高带宽(超100 Gbps)和低延迟特性,以确保车辆的安全与高效运行。

图片
图片

      传统车载网络面临诸多挑战,如线束重量大,随着车辆电子设备的增加,线束成本和重量问题愈发突出;在电动汽车中,电磁兼容性(EMC)要求极为严苛,普通电路易受电磁场影响,需使用电磁屏蔽电缆,但其存在重量和灵活性问题,且在长距离干线传播中,传播损耗严重,难以扩展带宽。

图片
图片

1.2 现有光通信技术的局限与硅光子技术的优势

      为解决传统车载网络的问题,光通信技术被引入车载领域。目前,已有25/50G BASE - AU(IEEE802.3cz,多千兆位车载光以太网,即OMEGA)作为车载光网络标准。然而,OMEGA应用的980 nm垂直腔面发射激光器(VCSEL)在恶劣汽车环境中,存在系统可靠性下降的问题。硅光子技术则展现出独特优势,它能将光波导和电子电路集成到硅衬底上,实现高速、大容量、低功耗传输,成为解决车载通信难题的潜在方案。

2. SiPhON系统概念与架构

2.1 SiPhON系统概述

图片
图片

      SiPhON系统是一种基于硅光子学的车载光网络系统,其核心是独立分布连续波激光器,并将集成有光调制器和探测器的硅光子器件以环形连接,实现车辆内部的通信。该系统由MASTER设备和Gateway设备构成,MASTER设备作为系统的核心,负责整体控制和信号处理;Gateway设备分布在车辆的各个区域,作为传感器的接口,将区域内集成的信号传输至MASTER设备。

图片
图片

2.2 设备组成

2.2.1 MASTER设备

      MASTER设备集成了多种关键组件。其中,连续波光源采用DFB激光器,具有高稳定性和长寿命的特点。此外,设备内部还包含与MZM光调制器和光开关集成的光探测器,以及用于接收光信号的光探测器。MASTER设备具备通过光开关切换到冗余系统的功能,大大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在SiPhON系统中,有传输同步信号的控制平面(C平面)和传输容量不超过10 Gbps的数据平面(D平面),每个设备由FPGA控制,确保系统的灵活运行和高效管理。

2.2.2 Gateway设备

       Gateway设备配备了调制和检测(MD)光电路。MD光电路是集成了调制器和探测器的器件,且为光调制器和PD各配备2个通道以确保冗余。通过一对偏置值(高/低)的组合,MD光电路可改变消光特性,基于电压控制实现三模式操作:

图片
图片

1. 直通Thru操作:Gateway设备抑制光功率衰减,将光信号传递给下一个Gateway设备,保证信号在环形网络中的稳定传输。

2. 接收Listen操作:Gateway设备接收从MASTER设备传输的光信号,以便获取系统控制信息和相关数据。

3. 发送Talk操作:Gateway设备通过光调制器对连续光进行调制,将本地传感器数据加载到光信号上并传输,实现数据的上传。

3. SiPhON系统优势

3.1 系统可靠性

图片
图片

      从EMC性能和传播距离的角度,光信号传输在区域式汽车通信网络中优势明显。与OMEGA相比,SiPhON系统在可靠性方面表现突出。

      在OMEGA的菊花链网络配置中,若配备五个Gateway设备,为保持冗余需2条通道的光网络,整个系统将安装20个VCSEL。由于发光器件寿命受温度和电流密度影响显著,VCSEL在恶劣温度环境和自发热情况下,寿命会大幅缩短。

      而在SiPhON系统中,DFB激光器仅集中在MASTER设备中,通过控制其工作温度在25 - 50°C之间,可极大延长激光器寿命。经计算,SiPhON系统在100 Gbps传输容量下,平均故障间隔时间(MTTF)超100年;而OMEGA网络中,当Gateway设备环境温度达80°C时,系统寿命不足一年。

3.2 低延迟性能

图片
图片

      通过计算机仿真,对比了以太网系统中菊花链式系统与SiPhON系统的低延迟性能。当6个摄像机向行车记录仪传输未压缩的4K 60p图像时,以太网系统(基于“AVB + TSN”规范配置)从摄像机6到行车记录仪的视频流量最小延迟为34 µs,最大延迟为90 µs;而SiPhON系统的最小延迟为3.5 µs,最大延迟为12 µs。此外,SiPhON系统通过优化时隙分配模式,可实现50 Gbps或更高的传输性能,能更好地满足自动驾驶中对实时数据传输的低延迟要求。

图片
图片

4. 原型制备及其评估

4.1 MD光模块设计

图片
图片

      MD光模块采用低温共烧陶瓷(LTCC)封装,LTCC适合构建多层结构,有利于实现高密度封装,且能形成空腔,减少引线键合引起的寄生电感。模块中,使用硅衬底(厚度300 µm)作为隔板调整MD光电路的光轴高度。

图片
图片

      模块除MD光电器件外,还集成了跨阻放大器(TIA)和电容。其光端口为250 µm间距的8芯结构(2芯用于信号输入,2芯用于输出,4芯用于定位),单模光纤以对接结构连接到光波导。经测试,MD光模块在直通操作时插入损耗为–10 dB,发送操作时消光比为5.5 dB,Listen操作时即使从后置放大器输出也能确认良好的眼图,展现出良好的性能。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4.2 车载光缆与电源系统

图片
图片

      为满足车载光网络的布线需求,开发了灵活的车载信号和电源统一线路系统(FASPULS)。该系统集成了电源线和信号线,能够通过2极50 A电源提供高达100 A的电源,布线采用铝线减轻重量。在电缆中心,安装了4线OFS制造的Micro - Links(µlinx)航空光纤电缆作为通信线路。µlinx电缆具有出色的性能,工作温度范围为–65至150°C,远超车载部件要求标准。同时,该电缆通过了ISO标准中规定的振动测试(ISO16750 - 3),在汽车环境中具有良好的可靠性和环境耐受性。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5. 演示测试

图片
图片

      2024年3月,在庆应大学八神校区研究大楼进行了SiPhON系统的演示测试。测试系统中,MASTER设备和4个Gateway通过光链路连接,两个4K摄像机、一个LiDAR和一个控制器局域网(CAN)接口的雷达通过以太网交换机连接到Gateway,所有信息汇总到MASTER设备。

      测试过程中,监视器A上的虚拟驾驶场景由4K摄像机拍摄,数据通过SiPhON系统传输到执行图像处理的计算机,最后场景投影到监视器B上。各设备通过FASPULS链接,实现了电源供应和数据通信的一体化,成功验证了SiPhON系统在自动驾驶场景中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图片
图片

6. 未来展望

      尽管SiPhON系统已取得阶段性成果,但为实现实际应用和推广,仍面临诸多挑战。未来需要增加Gateway设备的链接级数,以扩展系统规模;降低调制器器件的损耗,维持损耗预算;开发针对发热的热控制技术,确保系统在复杂环境下稳定运行;探索先进的经济生产技术,降低成本。预计到2036年左右,随着车载光通信带宽需求提升至不少于50 Gbps,SiPhON系统有望通过持续优化,在自动驾驶车辆中得到广泛应用,为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提供强大支撑。

(原文链接如下:http://furukawa.co.jp/en/rd/review/fr056/fr56_12.pdf)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同步曝光计划,分享自微信公众号。
原始发表:2025-06-24,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分享自 光芯 微信公众号,前往查看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同步曝光计划  ,欢迎热爱写作的你一起参与!

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热度
最新
推荐阅读
领券
问题归档专栏文章快讯文章归档关键词归档开发者手册归档开发者手册 Section 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