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本文由远行AI赋能研究团队李蜀毅供稿
在科技飞速发展与日俱新的当下,AI 不会淘汰人类,但掌握 AI 技能的人才会很快淘汰抵触 AI、看低 AI、不会使用 AI 的同行。
认知层次 | 描述 | 风险等级 |
|---|---|---|
🔴 危险认知 | 认为 AI 只能在线上做 QA 问答 | 被淘汰边缘 |
🔴 危险认知 | 认为 AI 只能做简单的代码补全和修复 | 非常危险 |
在数智化转型的浪潮下,AI 技术正从单一工具演变为贯穿软件开发生命周期的核心驱动力。
graph LR
A[需求分析] --> B[系统设计]
B --> C[代码开发]
C --> D[测试验证]
D --> E[部署运维]
A -.-> AI1[AI 需求挖掘]
B -.-> AI2[AI 架构设计]
C -.-> AI3[AI 代码生成]
D -.-> AI4[AI 自动测试]
E -.-> AI5[AI 运维监控]
本文档旨在帮助大家加深对 AI 的认知,通过 AI 赋能日常工作,实现从客户潜在需求意愿到实施交付的全栈端到端技能提升。
💡 重要提醒:本文档仅是抛砖引玉,AI 的能力远超本文档范畴!希望大家通过本文档打开思路、驾驭 AI,让 AI 成为自己的最佳助手!
时代特征 | 软件交付 1.0 时代 | 软件交付 2.0 时代 |
|---|---|---|
核心理念 | "Talk is cheap. Show me the code" | "Prompt is the new code" |
开发方式 | 纯手工编写代码 | AI 辅助智能生成 |
效率水平 | 传统人工效率 | 10-100 倍效率提升 |
核心技能 | 编程语言掌握 | 提示词工程能力 |
在 2.0 时代,AI 可以快速填平人类的知识短板和产生高效可用的交付物,而做到这一切的核心技能就是掌握让 AI 听话的咒语——提示词工程(Prompt Engineering)。
🔑 核心理念:Prompt 是激活大模型能力的核心密钥,正如《阿凡达》中纳威人通过神经辫子与潘多拉星球的生态网络共振,Prompt 正是人类与 AI 系统深度协作的神经接口——它不仅是发送指令的'连接线',更是激发大模型思维潜能的'意识共鸣器'!
🏷️ 规则 | 📝 描述 | 🎯 目标 |
|---|---|---|
📋 规范化格式 | 结构清晰,层次分明 | 提升可读性与维护性 |
🔧 可扩展结构 | 支持自定义模块和元素 | 适应不同场景需求 |
✅ 明确完整 | 指令清晰,避免歧义 | 减少 AI 理解偏差 |
💬 语言灵活 | 保持自然语言的表达力 | 降低使用门槛 |
🔍 评估维度 | 📋 评估要点 | ⭐ 重要程度 |
|---|---|---|
🏗️ 系统性 | 是否有完整的框架结构 | ⭐⭐⭐⭐⭐ |
🔄 灵活性 | 是否支持变量和自定义 | ⭐⭐⭐⭐ |
👥 友好性 | 是否易于学习和使用 | ⭐⭐⭐⭐ |
⚡ 有效性 | 是否能激发大模型最佳性能 | ⭐⭐⭐⭐⭐ |
步骤 | 🎯 核心任务 | 📝 具体内容 |
|---|---|---|
1️⃣ | 统一开发模板 | 定义符合团队技术栈的标准化开发模板 |
2️⃣ | 元提示词设计 | 设计按照统一开发模板生成的元提示词(Meta Prompt) |
3️⃣ | 提示词分层 | 区分 System Prompt 和 User Prompt 及迭代优化 |
4️⃣ | 提示词链路 | 建立提示词链(Prompt Chain)实现复杂任务分解 |
graph TD
A[业务需求] --> B[需求分析提示词]
B --> C[架构设计提示词]
C --> D[代码生成提示词]
D --> E[测试用例提示词]
E --> F[文档生成提示词]
B --> B1[System Prompt]
B --> B2[User Prompt]
C --> C1[System Prompt]
C --> C2[User Prompt]
传统开发模式 | AI 时代开发模式 |
|---|---|
🧠 核心能力:代码功底(算法、调试) | 🤖 核心能力:Prompt 设计与 AI 协作 |
✍️ 工作方式:编写逻辑代码 | 🎯 工作方式:定义问题与需求 |
🔧 技能要求:编程语言精通 | 🧠 技能要求:需求转化为结构化指令 |
🐛 调试方式:手动调试排错 | 🔄 调试方式:验证与迭代优化 |
💡 核心理念:开发者需从"编写逻辑"转向"定义问题",将业务需求转化为结构化指令,并具备验证与迭代能力,使 AI 工具成为高效协作的"第二大脑"。
⭐ 重要提示:本章节为当前团队的核心精华,未来将持续迭代优化!
🏷️ 约束类型 | 📄 文档链接 | 📝 说明 |
|---|---|---|
👥 团队开发规约 | Simbest_DEV_Rules | 基于团队技术栈的通用开发约束与规范 |
📋 团队测试规约 | Simbest_TEST_Rules | 基于团队技术栈的通用测试约束与规范 |
\docs\rules🔢 序号 | 📄 规范文档 | 📝 说明 |
|---|---|---|
1️⃣ | 1-组织人员RBAC与群组决策项定义规范.md | 定义权限控制与组织架构的标准化实现方式 |
2️⃣ | 2-框架统一领域对象字段规范.md | 统一实体类字段命名与结构设计标准 |
3️⃣ | 3-框架统一持久层接口规范.md | 数据访问层的标准化接口设计与实现规范 |
4️⃣ | 4-框架统一服务层接口规范.md | 业务逻辑层的接口设计与服务实现标准 |
5️⃣ | 5-框架统一控制器层接口规范.md | API 接口层的标准化设计与实现规范 |
6️⃣ | 6-框架统一通用工具类接口规范.md | 公共工具类的设计与使用标准 |
7️⃣ | 7-文件与附件及数据字典接口规范.md | 文件上传下载与数据字典的标准化处理方式 |
8️⃣ | 8-系统内置与UUMS主数据微服务交互API接口规范.md | 后端微服务间的标准化交互接口定义 |
9️⃣ | 9-系统内置与UUMS主数据微服务前端请求接口规范.md | 前端与微服务交互的标准化接口规范 |
\docs\prompts🏷️ 模板类型 | 📄 文件名 | 🎯 用途 |
|---|---|---|
🏗️ 基础代码生成 | Simbest_Java_Gen.md | 用于生成标准化后端代码结构的 AI 提示词模板 |
🧠 复杂业务实现 | Simbest_Java_Dev.md | 用于实现复杂业务逻辑的 AI 提示词指导模板 |
🏷️ 文档类型 | 📁 文件路径 | 📝 说明 |
|---|---|---|
📄 项目用户需求说明书模板 | \docs\项目用户需求说明书.md | 前后端共享的标准化需求文档模板,确保需求描述的一致性和完整性 |
📄 项目系统需求说明书模板 | \docs\项目系统需求说明书.md | 前后端共享的标准化需求文档模板,确保需求描述的一致性和完整性 |
📚 [上下文引用] + 🎯 [明确任务] + ⚠️ [约束条件] + 📤 [输出要求]
@docs\路径 让 AI 学习项目规范根据数据字典快速生成项目静态常量类,避免手动编写重复代码。
@docs\01-开发规范 请先认真学习并理解上述文件夹中的文件内容,后续所有开发工作,均严格遵循。
按照《Project_Rules.mdc》所涉及的系统相关数据字典定义,创建本系统常量。静态常量即可,不要使用开发规约中的数据字典对象!
@docs\01-开发规范**:让 AI 学习项目规范维度 | 传统手工方式 | AI 辅助方式 | 提升效果 |
|---|---|---|---|
时间成本 | 2-4 小时 | 5-10 分钟 | 提升 20-50 倍 |
错误率 | 10-15% | <2% | 降低 80%以上 |
一致性 | 中等 | 高 | 显著提升 |
维护性 | 困难 | 简单 | 大幅改善 |
通过这个提示词,AI 能够:
根据业务需求文档中的领域对象定义,快速生成符合项目规范的实体类代码,包括字段定义、注解配置和数据库映射。
按照《Simbest_Java_Gen.mdc》的规范定义,根据《Project_Rules.mdc》所涉及的四个领域对象,注意模块名称、对象级别、对象名称,然后生成领域对象实体。生成过程中严格遵循《Simbest_Java_Gen.mdc》规范中<Examples> 示例生成字段和注解。注意:实体对象和数据库表均已Us开头,且实体对象属性若出现文件或附件属性时,均使用开发规约中的SySFile对象作为该属性。
维度 | 传统手工方式 | AI 辅助方式 | 提升效果 |
|---|---|---|---|
时间成本 | 1-2 天 | 10-20 分钟 | 提升 50-100 倍 |
错误率 | 15-20% | <3% | 降低 85%以上 |
规范性 | 中等 | 高 | 显著提升 |
一致性 | 困难 | 优秀 | 大幅改善 |
通过这个提示词,AI 能够:
基于已有的 Controller 代码自动生成标准化的 API 接口文档和 Postman 测试集合,避免手动编写接口文档的重复劳动。
@backend\controller 请分析当前目录下的所有Controller文件,根据Spring Boot注解和方法签名,生成完整的API接口文档。要求如下:
1、生成docs目录下的API接口文档.md文件,包含接口路径、请求方法、参数说明、响应格式
2、生成可导入Postman的测试集合.json文件,包含所有接口的测试用例
3、严格按照RESTful API规范描述接口
4、为每个接口添加请求示例和响应示例
5、按模块分组整理接口文档
维度 | 传统手工方式 | AI 辅助方式 | 提升效果 |
|---|---|---|---|
时间成本 | 1-2 天 | 5-15 分钟 | 提升 100-200 倍 |
错误率 | 25-30% | <5% | 降低 85%以上 |
同步性 | 经常滞后 | 实时同步 | 显著提升 |
测试覆盖 | 部分接口 | 全量接口 | 大幅改善 |
通过这个提示词,AI 能够:
根据需求文档和接口定义,自动设计测试用例、生成测试文档、执行测试并生成测试报告,实现测试流程的全自动化。
@docs\需求文档.md @backend\controller 请根据需求文档和接口定义,设计完整的测试用例。要求如下:
1、生成测试用例文档.md文件,包含功能测试、边界测试、异常测试用例
2、按照测试用例执行接口测试,记录测试结果
3、生成测试报告.md文件,包含测试覆盖率、通过率、失败原因分析
4、测试用例需覆盖正常流程、异常流程、边界条件
5、提供测试数据准备和清理脚本
维度 | 传统手工方式 | AI 辅助方式 | 提升效果 |
|---|---|---|---|
时间成本 | 3-5 天 | 1-2 小时 | 提升 30-50 倍 |
测试覆盖 | 60-70% | 90%+ | 显著提升 |
用例质量 | 中等 | 高 | 大幅改善 |
报告完整性 | 简单 | 详细 | 显著提升 |
通过这个提示词,AI 能够:
基于后端接口文档和 Postman 测试文件,自动生成前端 API 接口调用客户端代码,实现前后端接口的快速对接。
@docs\API接口文档.md @postman\测试集合.json 请分析后端接口文档和Postman测试文件,生成前端API接口调用客户端。要求如下:
1、生成TypeScript接口定义文件,包含请求参数和响应数据类型
2、生成API调用客户端类,包含所有接口的调用方法
3、集成axios或fetch进行HTTP请求处理
4、添加请求拦截器和响应拦截器,处理通用逻辑
5、提供错误处理和重试机制
6、按模块分组组织API客户端代码
维度 | 传统手工方式 | AI 辅助方式 | 提升效果 |
|---|---|---|---|
时间成本 | 2-3 天 | 20-30 分钟 | 提升 100-150 倍 |
错误率 | 15-20% | <3% | 降低 85%以上 |
类型安全 | 部分 | 完整 | 显著提升 |
代码规范 | 不一致 | 统一 | 大幅改善 |
通过这个提示词,AI 能够:
从 BPMN2.0 标准流程图文件中自动提取流程环节信息,生成流程文档和常量类,避免手动梳理流程的繁琐工作。
@服务支撑流程.xml 该xml文件为bpmn2标准流程图文件,<bpmn2:userTask 与 </bpmn2:userTask> 代表一个环节,id=环节ID,name=环节名称,文件中一共16个环节。请为我在docs目录输出一个内容为表格的服务支撑流程.md文件,要求如下:
1、序号:自增长
2、环节ID
3、环节名称
要求如下:
1、表格内容不重复,总数与服务支撑流程.xml文件中</bpmn2:userTask>保持一致
2、表格中环节ID、环节名称与服务支撑流程.xml文件中<bpmn2:userTask>元素一一对应
3、为当前目录创建一个常量类,并将环节ID作为常量,环节名称作为常量注释
维度 | 传统手工方式 | AI 辅助方式 | 提升效果 |
|---|---|---|---|
时间成本 | 2-3 小时 | 3-5 分钟 | 提升 30-60 倍 |
错误率 | 20-25% | <1% | 降低 95%以上 |
一致性 | 困难 | 完美 | 显著提升 |
可维护性 | 手动更新 | 自动同步 | 大幅改善 |
通过这个提示词,AI 能够: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 选择合适的 AI 编程工具是高效开发的第一步
AI 编程相关的工具多装几个,一个搞不定时,马上切换另外一个!最佳实践为:VSCode 写代码,相关插件加持写代码更流畅、更丝滑;IDEA+JRebel 运行代码,支持 Class 级别热更新,调试更高效;cursor 和 VSCode 的 augment 插件使用 Agent 模式,自己写代码、自己执行代码、自己验证结果,端到端打通!
💡 核心理念:AI 编程不是简单的"人机对话",而是一套系统化的协作方法论。掌握这些最佳实践,能让你的 AI 编程效率提升 10 倍以上!
🎯 策略 | 📝 描述 | ✅ 最佳实践 |
|---|---|---|
多需求并行 | 为每个功能创建独立分支 | 功能完成后立即提交 |
合并时机 | 需求完全实现并测试通过 | 再合并到主分支 |
回滚保障 | 确保每次提交都可工作 | 便于快速回滚 |
⚠️ 问题 | 🔧 解决方案 | 💡 技巧 |
|---|---|---|
代码质量下降 | 及时止损,立即终止 | 不要硬撑 |
生成效果不佳 | 利用 AI "记忆能力" | 二次生成效果更好 |
修改对比 | 善用 Git diff | 对比修改前后差异 |
🎯 阶段 | 📋 核心任务 | 🔧 实施方法 |
|---|---|---|
需求澄清 | 与 AI 充分沟通 | 确保需求理解一致 |
任务分解 | TodoList 拆解 | 一个 AI 拆解,另一个执行 |
上下文管理 | 信息丢失处理 | 支持任务中断恢复 |
🔍 检查项 | 📝 执行方式 | 🎯 目标 |
|---|---|---|
自我检查 | AI 自我验证 | 每完成一个 TodoList |
预期对比 | 明确验收标准 | AI 自主判断达标 |
成本优化 | 减少人工介入 | 节省 Token 消耗 |
Ctrl+Shift+P → Reload Window 快速重新加载🎯 实践要点:这些最佳实践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关联的系统性方法。建议从基础的工具配置开始,逐步建立完整的 AI 编程工作流程,最终形成适合自己和团队的最佳实践体系。
上述 IDE 除了 VSCode 外,其他 IDE 的安装配置都相对简单,可以说拆箱即用。因此,下文重点介绍一下 VSCode,未来也是手动编写代码的主要 IDE。
{
"redhat.telemetry.enabled": false,
"workbench.settings.applyToAllProfiles": [],
"settingsSync.ignoredSettings": ["-maven.executable.path"],
//"java.jdt.ls.java.home": "C:\\Java\\jdk1.8.0_181",
"maven.path": "D:\\02_Dev\\apache-maven-3.5.4",
"maven.executable.path": "D:\\02_Dev\\Programs\\apache-maven-3.5.4\\bin\\mvn.cmd",
"java.configuration.maven.globalSettings": "D:\\02_Dev\\Programs\\apache-maven-3.5.4\\conf\\settings.xml",
"java.configuration.maven.userSettings": "D:\\02_Dev\\Programs\\apache-maven-3.5.4\\conf\\settings.xml",
"workbench.iconTheme": "vscode-icons",
"roo-cline.allowedCommands": [
"npm test",
"npm install",
"tsc",
"git log",
"git diff",
"git show"
],
"workbench.editor.enablePreview": false,
"maven.settingsFile": "",
"maven.executable.preferMavenWrapper": false,
"vsicons.dontShowNewVersionMessage": true,
"editor.minimap.enabled": false,
"javascript.suggestionActions.enabled": false,
"editor.codeActions.triggerOnFocusChange": true,
"files.autoSave": "onFocusChange",
"workbench.editor.splitInGroupLayout": "vertical",
"workbench.editor.wrapTabs": true,
"workbench.editor.tabSizing": "shrink",
"workbench.editor.verticalTabLayout": "wrap",
"java.autobuild.enabled": false,
"window.restoreWindows": "none",
"diffEditor.renderSideBySide": true,
"[jsonc]": {
"editor.defaultFormatter": "esbenp.prettier-vscode"
},
"java.jdt.ls.vmargs": "--add-opens=jdk.jdi/com.sun.tools.jdi=ALL-UNNAMED -XX:+UseParallelGC -XX:GCTimeRatio=4 -XX:AdaptiveSizePolicyWeight=90 -Dsun.zip.disableMemoryMapping=true -Xmx2G -Xms100m -Xlog:disable",
"github.copilot.enable": {
"*": false
},
"augment.completions.enableAutomaticCompletions": true,
"explorer.confirmDelete": false,
"specstory.helpUsImprove": false,
"files.exclude": {
".idea": true,
"**/.idea": true,
"boot_app_logs": true,
"build": true,
"node_modules": true,
"springboottmp": true,
"target": true,
"tmp": true
},
"search.exclude": {
".idea": true,
"boot_app_logs": true,
"build": true,
"node_modules": true,
"springboottmp": true,
"target": true,
"tmp": true
},
"editor.codeActionsOnSave": {
"source.organizeImports": "explicit"
},
// 添加以下配置
"java.saveActions.organizeImports": true,
"editor.formatOnSave": true,
"java.format.enabled": true,
"java.completion.enabled": true,
"java.cleanup.actions": ["organizeImports"]
}
"redhat.telemetry.enabled": false
禁用Red Hat扩展的遥测数据收集功能,保护隐私。
"workbench.settings.applyToAllProfiles": []
控制设置是否应用于所有配置文件(如用户、工作区),留空表示不统一应用。
"settingsSync.ignoredSettings": ["-maven.executable.path"]
在设置同步时忽略maven.executable.path参数,避免不同设备路径冲突。
"maven.path": "D:\\02_Dev\\apache-maven-3.5.4"
指定Maven的安装路径,用于项目构建和依赖管理。
"maven.executable.path": "D:\\02_Dev\\Programs\\apache-maven-3.5.4\\bin\\mvn.cmd"
明确Maven可执行文件路径,确保命令行工具可用。
"java.configuration.maven.globalSettings": "D:\\02_Dev\\Programs\\apache-maven-3.5.4\\conf\\settings.xml"
指定全局Maven配置文件,统一仓库镜像、插件等设置。
"java.jdt.ls.vmargs": "--add-opens=..."
调整Java语言服务器的JVM参数,优化内存和GC策略,解决模块化访问警告。
"workbench.iconTheme": "vscode-icons"
启用文件图标主题,提升文件类型辨识度。
"editor.minimap.enabled": false
禁用右侧代码缩略图,减少视觉干扰。
"workbench.editor.wrapTabs": true
允许编辑器标签页自动换行,避免标签过多时被隐藏。
"diffEditor.renderSideBySide": true
差异对比时并排显示修改内容,便于代码审查。
"editor.formatOnSave": true
保存时自动格式化代码,保持代码风格统一。
"editor.codeActionsOnSave": { "source.organizeImports": "explicit" }
保存时自动整理Java导入语句,移除无用引用。
"java.saveActions.organizeImports": true
与上一条配合,确保导入优化功能生效。
"files.autoSave": "onFocusChange"
编辑器失去焦点时自动保存文件,防止意外丢失修改。
"files.exclude" & "search.exclude"
排除node_modules、target等生成目录,提升文件浏览和搜索效率。
"explorer.confirmDelete": false
删除文件时不弹确认框,简化操作流程。
"github.copilot.enable": { "*": false }
全局禁用GitHub Copilot的AI代码补全功能。
"roo-cline.allowedCommands": [...]
限制Roo-Cline插件可执行的命令,增强安全性。
"vsicons.dontShowNewVersionMessage": true
禁止vscode-icons图标主题的新版本提示。
"window.restoreWindows": "none"
启动VSCode时不恢复上次会话的窗口,加快启动速度。
Maven路径配置:需确保路径与实际安装位置一致,否则会导致构建失败。
Java格式化:若需自定义规则,可配置java.format.settings.url指向Eclipse或Google风格文件。
排除目录:建议根据项目类型调整,例如前端项目可添加dist、build等。
注意:这里只提供了四家国内 AI 提供商,每个提供商的 BaseURL 请求地址目前是固定的,但是模型 Model 只列举了很小一部分,更多模型发现请在官网自行发掘
Kilo Code 是一个新兴的 AI 编程助手插件,专注于提供简洁易用的 AI 编程体验。相比其他 AI 插件,Kilo Code 的优势在于界面简洁、配置简单、上手容易。
插件安装
基础配置
API 密钥配置
{
"kilocode.apiKey": "your-api-key-here",
"kilocode.model": "gpt-4",
"kilocode.autoComplete": true,
"kilocode.enableInlineChat": true
}
Ctrl+K 快捷键唤起 AI 助手Ctrl+. 获取修复建议{
"kilocode.completionDelay": 300,
"kilocode.maxCompletionLength": 100,
"kilocode.enableCodeLens": true,
"kilocode.showInlineCompletion": true,
"kilocode.enableDiagnostics": true
}
优势总结:
VSCode 运行 SpringBoot(有条件的话 IDEA+JRbel 启动,VSCode 进行代码编写)
我们的 SpringBoot 项目基于 maven 和 SpringBoot 的 profile 功能,定义了很多不同的启动环境,如 uat 测试环境、prd 生成环境。因此,无论是通过 VSCode、IDEA 的开发工具,或者打包部署,profile 的指定都是至关重要的。在 VSCode 中,运行 SpringBoot 项目如下图所示,需要创建一个 launch.json 文件,而由于需要指定 profile,因此还需要创建一个 tasks.json 文件。
tasks.json 文件定义如下,这里-Pdev 表示激活开发环境,-Puat 表示激活用户参与验收的测试环境:
{
"version": "2.0.0",
"tasks": [
{
"label": "compile-dev",
"type": "shell",
"command": "mvn",
"args": ["compile", "'-Dmaven.test.skip=true'", "-Pdev"],
"problemMatcher": [],
"group": "build"
},
{
"label": "compile-uat",
"type": "shell",
"command": "mvn",
"args": ["compile", "'-Dmaven.test.skip=true'", "-Puat"],
"dependsOrder": "sequence",
"problemMatcher": [],
"group": "build"
}
]
}
launch.json 文件定义如下,这里 preLaunchTask 对应上面 tasks 的 label,--spring.profiles.active=uat 对应上面 tasks 的 label 所定义的 profile 环境。projectName 根据当前项目 appcode 修改。
{
"version": "0.2.0",
"configurations": [
{
"type": "java",
"name": "SimbestApplication",
"request": "launch",
"mainClass": "com.simbest.boot.SimbestApplication",
"vmArgs": "-XXaltjvm=dcevm -XX:+AllowEnhancedClassRedefinition",
"preLaunchTask": "compile-uat",
"args": "--spring.profiles.active=uat --server.port=8080",
"projectName": "lawai",
"env": {
"spring.profiles.active": "uat",
"spring.devtools.restart.enabled": "true"
}
}
]
}
一个不错的 AI 编程实践 - 来源:全栈开发实战指南
AI 编程工具的出现,为开发者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便利和效率提升。通过自然语言处理(NLP)和机器学习(ML),这些工具能够:
👥 开发者类型 | 🎯 主要收益 | 📈 效率提升 |
|---|---|---|
经验丰富的开发者 | 提升开发效率,专注架构设计 | 3-5 倍 |
初学者 | 快速上手,学习最佳实践 | 10-20 倍 |
跨领域开发者 | 快速掌握新技术栈 | 5-10 倍 |
一规划、二文档、三工具、四技术,分步拆解、模板复用、调试组合、顺利交付
graph LR
A[1️⃣ 规划] --> B[2️⃣ 文档]
B --> C[3️⃣ 工具]
C --> D[4️⃣ 技术]
D --> E[5️⃣ 拆解]
E --> F[6️⃣ 复用]
F --> G[7️⃣ 调试]
G --> H[8️⃣ 交付]
常见问题:直接让 AI 写完整应用,需求不清,结果反复返工。
推荐方法:
结论:明确范围,限定目标,减少 AI 误判空间。
常见问题:缺少清晰的产品和技术文档,AI 只能"盲写代码"。
解决方案:使用 CodeGuide 或 Notion,搭建以下五大文档:
建议:文档规范越细致,AI 代码生成效果越稳定。
基于实测,以下工具在 AI 协作开发中表现优秀,推荐给大家:
为了提升 AI 开发效果,推荐以下黄金技术栈:
优势:成熟稳定,且 AI 对这些技术栈的理解度更高,生成代码准确性更好。
常见误区:直接让 AI 开发完整模块,导致质量不佳、难以维护。
建议做法:人工拆解 50+原子任务,再逐步交由 AI 执行。
示例:
总结:粒度越小,AI 执行效果越好,项目更易调试和维护。
低效方法:粘贴报错信息,AI 难以准确定位。
高效建议:为 AI 提供上下文与范围限制:
效果:AI 排查更精准,调试效率显著提升。
提示:合理选择模型,充分发挥 AI 优势,避免"一把梭哈"用单一模型。
推荐方法:
收益:缩短开发周期,减少重复性工作。
真实数据反馈: 即使 AI 辅助,每个项目平均仍需修复 100+小型错误,背后的原因多与"文档不清""任务拆解粗糙"相关。
关键建议:
行动起来比一切都重要,打破恐惧、抛弃偏见、即刻行动!
传统编程时代 | AI 编程时代 |
|---|---|
编程能力 > 逻辑能力 | 逻辑能力 >> 编程能力 |
手写代码为主 | 与 AI 协作为主 |
独立解决问题 | 人机协同解决问题 |
pie title AI 编程时间分配
"与 AI 讨论方案" : 40
"设定规约标准" : 30
"验收确认" : 20
"观察 AI 编程" : 10
🌟 AI时代高速发展,AI 不会取代程序员,但掌握 AI 的程序员会取代不会使用 AI 的程序员! 让我们一起拥抱 AI 时代,成为更高效、更智能的开发者!
📅 文档版本:v2.0
🔄 最后更新:2025 年 6 月
👥 维护团队:AI 赋能开发团队
注:本文由远行AI赋能研究团队李蜀毅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