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可穿戴感知与人机交互研究中,“看向哪里”往往比“做了什么”更能揭示用户的真实意图与注意力分配。来自德国柏林的 Pupil Labs 凭借开放生态、模块化硬件与端到端算法,为科研人员和开发者带来了灵活的移动眼动追踪解决方案。本文围绕 Pupil Labs 的核心产品线——Neon 模块化系统、Pupil Core 与 Pupil Invisible,从硬件特性、软件生态到科研落地场景,梳理出一套清晰的上手路径。
Pupil Labs 所有设备遵循“硬件可拆、软件可编、数据可控”三大设计逻辑:
产品 | 形态 | 核心参数 | 典型应用 |
---|---|---|---|
Neon Module | 模块化镜框 | 眼动 200Hz,IMU 110Hz,双摄同步 | AR/VR 实验、驾驶行为研究 |
Pupil Core | 轻量头戴 | 可更换镜头,USB 实时采集 | 实验室认知研究、教育心理 |
Pupil Invisible | 无需校准眼镜 | 深度学习估计 gaze,移动端存储 | 用户体验评估、线下零售调研 |
选型建议:
数据类型 | Neon | Core | Invisible |
---|---|---|---|
注视点频率 | 200Hz | 60–120Hz | 66Hz(AI估计) |
场景视频 | 30fps | 最多120fps | 30fps |
IMU | 110Hz | 可选 | 不支持 |
同步方式 | 内部时钟+自动对齐 | USB 时间戳 | AI校准 |
存储方式 | 手机或PC录制 | 直连PC | 手机本地存储 |
Pupil Labs 系列支持 gaze、场景视频、IMU 的三方同步,适用于需要精确时间对齐的多模态实验。
工具 | 功能 | 适用产品 |
---|---|---|
Pupil Capture | 实时采集与标定,支持插件 | Core |
Companion App | 录制数据、可视化采集结果 | Neon、Invisible |
Unity SDK | 实时注视点驱动 XR 交互 | Neon |
ROS 接口 | 实时 gaze 发布与机器人集成 | Neon、Core |
Python API | 离线 gaze 重建与分析 | 全平台通用 |
示例:Unity 中实时注视获取
Vector2 gaze = NeonXR.Instance.GetLatestGazePoint();
优势 | 挑战 |
---|---|
模块化设计,适配灵活 | 设备价格偏高 |
支持 200Hz 高速注视数据 | Neon 场景视频帧率较低 |
全平台 SDK 与离线工具链 | Invisible 不支持自定义开发 |
多模态接口丰富(IMU、音频) | 对初学者略有学习门槛 |
无论你是首次接触眼动追踪的新手,还是需要将注视数据嵌入 XR/机器人系统的资深研究者,Pupil Labs 系列产品都能提供足够的灵活性与专业度。借助其高频采样能力、完整的软件工具链与可拓展接口,科研人员可实现从原型构建、实验部署到数据分析的一体化工作流。
如果你希望在下一个项目中引入真实视线感知,那么,从 Pupil Labs 开始,正是时候。
如需获取本篇配套的工具包(包括 Python 分析脚本、Unity 示例工程、注视热图模板等),可留言联系获取。
原创声明:本文系作者授权腾讯云开发者社区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原创声明:本文系作者授权腾讯云开发者社区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