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发布
社区首页 >专栏 >【C++】AVL树的概念及实现(万字图文超详解)

【C++】AVL树的概念及实现(万字图文超详解)

作者头像
羚羊角
发布2025-06-12 16:35:02
发布2025-06-12 16:35:02
2540
举报
本篇我们来说一下AVL树——平衡搜索二叉树。

1. AVL的概念

  • AVL树是最先发明的⾃平衡⼆叉查找树,AVL是⼀颗空树,或者具备下列性质的⼆叉搜索树:它的左右⼦树都是AVL树,且左右⼦树的⾼度差的绝对值不超过1。AVL树是⼀颗⾼度平衡搜索⼆叉树,通过控制⾼度差去控制平衡。
  • AVL树得名于它的发明者G. M. Adelson-Velsky和E. M. Landis是两个前苏联的科学家,他们在1962年的论⽂《An algorithm for the organization of information》中发表了它。

思考⼀下为什么AVL树是⾼度平衡搜索⼆叉树,要求⾼度差不超过1,⽽不是⾼度差是0呢?0不是更好的平衡吗?画画图分析我们发现,不是不想这样设计,⽽是有些情况是做不到⾼度差是0的。

⽐如⼀棵树是2个结点,4个结点等情况下,⾼度差最好就是1,⽆法做到⾼度差是0。

AVL树整体结点数量和分布 和完全⼆叉树类似 ,⾼度可以控制在log N ,那么增删查改的效率也可以控制在 O(log N) ,相⽐⼆叉搜索树有了本质的提升。

AVL树实现这⾥我们引⼊⼀个 平衡因⼦(balance factor) 的概念,每个结点都有⼀个平衡因⼦,任何结点的平衡因⼦等于 右⼦树的⾼度减去左⼦树的⾼度 (默认右减左,也可以是左减右) ,也就是说任何结点的平衡因⼦等于 0/1/-1

AVL树并 不是必须要平衡因 ⼦,但是有了平衡因⼦可以更⽅便我们去进⾏观察和控制树是否平衡,有的AVL树实现的时候并没有引入。

如果我现在在这棵树的基础上插入一个节点,如下。

此时平衡就会被破坏,因为这个10节点的平衡因子变成了2,这棵树就不是AVL树了。这棵树不平衡了怎么办?通过旋转,让他变平衡。

2. AVL树的实现

创建一个.h文件,起名为AVLTree.h,再创建一个源文件,起名为test.cpp。

AVL树的实现是在搜索二叉树的基础上完成的,实现详解在:【C++】二叉搜索树(搜索二叉树)

2.1 AVL树的结构

相比之前实现的搜索二叉树,AVL树的结构会多一个parent指针,以及控制平衡的平衡因子。

AVLTree.h中实现AVL树的结构,整体框架如下。

代码语言:javascript
复制
template<class K, class V>
struct AVLTreeNode
{
	pair<K, V> _kv;
	AVLTreeNode<K, V>* _left;  //左子树
	AVLTreeNode<K, V>* _right; //右子树
	AVLTreeNode<K, V>* _parent;//当前节点的父节点
	int _bf;//平衡因子

	AVLTreeNode(const pair<K, V>& kv)
		:_kv(kv)
		,_left(nullptr)
		, _right(nullptr)
		, _parent(nullptr)
		, _bf(0)
	{ }
};

template<class K, class V>
class AVLTree
{
	typedef AVLTreeNode<K, V> Node;
public:
	//...
private:
	Node* _root = nullptr;
};

2.2 insert 插入

AVL树插⼊⼀个值的⼤概过程如下:

  1. 插⼊⼀个值按⼆叉搜索树规则进⾏插⼊。
  2. 新增结点以后,只会影响祖先结点的⾼度,也就是可能会影响部分祖先结点的平衡因⼦(不一定会影响所有祖先),所以更新从 新增结点->根结点 路径上的平衡因⼦,实际中最坏情况下要更新到根,有些情况更新到中间就可以停⽌了,具体情况我们下⾯再详细分析。
  3. 更新平衡因⼦过程中没有出现问题,则插⼊结束。
  4. 更新平衡因⼦过程中出现不平衡,对不平衡⼦树旋转,旋转后本质调平衡的同时,本质降低了⼦树的⾼度,不会再影响上⼀层,所以插⼊结束。

先把二叉搜索树中的插入逻辑拿过来,改动一下。

代码语言:javascript
复制
bool insert(const pair<K, V>& kv)
{
	if (_root == nullptr)
	{
		_root = new Node(kv);
		return true;
	}

	Node* cur = _root;
	Node* parent = nullptr;
	while (cur)
	{
		if (cur->_kv.first > kv.first)
		{
			parent = cur;
			cur = cur->_left;
		}
		else if (cur->_kv.first < kv.first)
		{
			parent = cur;
			cur = cur->_right;
		}
		else  //不允许值冗余
        {
			return false;
        }
	}
	cur = new Node(kv);
	if (parent->_kv.first > kv.first)
	{
		parent->_left = cur;
	}
	else
	{
		parent->_right = cur;
	}
	cur->_parent = parent;  //链接_parent
	
	//下面是更新平衡因子的逻辑
	// ...	

    return true;
}

可以看出插入后影响的是祖先节点的高度,以及祖先节点的平衡因子。

平衡因子更新原则:

  • 平衡因⼦ = 右⼦树⾼度-左⼦树⾼度
  • 只有⼦树⾼度变化才会影响当前结点平衡因⼦。
  • 插⼊结点,会增加⾼度,所以新增结点在parent的右⼦树,parent的平衡因⼦++,新增结点在parent的左⼦树,parent平衡因⼦--。
  • parent所在⼦树的⾼度是否变化决定了是否会继续往上更新。

更新停⽌条件:

  • 更新后parent的平衡因⼦等于0,更新中parent的平衡因⼦变化为-1->0 或者 1->0,说明更新前parent⼦树⼀边⾼⼀边低,新增的结点插⼊在低的那边,插⼊后parent所在的⼦树⾼度不变,不会影响parent的⽗亲结点的平衡因⼦,更新结束
  • 更新后parent的平衡因⼦等于1 或 -1,更新前更新中parent的平衡因⼦变化为0->1 或者 0->-1,说明更新前parent⼦树两边⼀样⾼,新增的插⼊结点后,parent所在的⼦树⼀边⾼⼀边低,parent所在的⼦树符合平衡要求,但是⾼度增加了1,会影响parent的⽗亲结点的平衡因⼦,所以要继续向上更新
  • 更新后parent的平衡因⼦等于2 或 -2,更新前更新中parent的平衡因⼦变化为1->2 或者 -1->-2,说明更新前parent⼦树⼀边⾼⼀边低,新增的插⼊结点在⾼的那边,parent所在的⼦树⾼的那边更⾼了,破坏了平衡,parent所在的⼦树不符合平衡要求,需要旋转处理,旋转的⽬标有两个:1、把parent⼦树旋转平衡 2、降低parent⼦树的⾼度,恢复到插⼊结点以前的⾼度。所以旋转后也不需要继续往上更新,插⼊结束。
  • 不断更新,更新到,根的平衡因⼦是1或-1也停⽌了。
代码语言:javascript
复制
bool insert(const pair<K, V>& kv)
{	
    //...
    //上面是插入逻辑

    //更新平衡因子
	while (parent) //parent为空时证明更新到根节点了
	{
		if (cur == parent->_left) //链接在左边
		{
			parent->_bf--;
		}
		else  //链接在右边
		{
			parent->_bf++;
		}

		if (parent->_bf == 0)
		{
			break;
		}
		else if(parent->_bf == 1 || parent->_bf == -1)
		{
			cur = parent;
			parent = parent->_parent;
		}
		else if (parent->_bf == 2 || parent->_bf == -2)
		{
			//旋转,旋转后直接退出
			//...
			break;
		}
		else
		{
			assert(false);
		}
	}
	return true;
}

插入的逻辑大框架就实现好了,我们前面一直提到的旋转到底是什么?接下来我们来说说旋转。

2.3 旋转

2.3.1 旋转的原则

  1. 保持搜索树的规则。
  2. 让旋转的树从不满⾜ 变 平衡.
  3. 降低旋转树的⾼度。

旋转总共分为四种,左单旋 / 右单旋 / 左右双旋 / 右左双旋。

2.3.2 右单旋

在a⼦树中插⼊⼀个新结点,导致a⼦树的⾼度从h变成h+1,不断向上更新平衡因⼦,导致10的平 衡因⼦从-1变成 -2 ,10为根的树左右⾼度差超过1, 违反平衡规则

10为根的树左边太⾼了,需要 往右边旋转 ,控制两棵树的平衡,这就是 右单旋

本图展⽰的是10为根的树,有a/b/c抽象为三棵⾼度为h的⼦树(h>=0),a/b/c均符合AVL树的要求。

10可能是整棵树的根,也可能是⼀个整棵树中局部的⼦树的根

这⾥a/b/c是⾼度为h的⼦树,是⼀种概括抽象表⽰,他代表了所有右单旋的场景,实际右单旋形态有很多种,后面会详细介绍。

  • 旋转核⼼步骤,因为5 < b⼦树的值 < 10,将b变成10的左⼦树,10变成5的右⼦树,5变成这棵树新的,符合搜索树的规则。
  • 控制了平衡,同时这棵的⾼度恢复到了插⼊之前的h+2,符合旋转原则。

如果插⼊之前10整棵树的⼀个局部⼦树,旋转后不会再影响上⼀层,插⼊结束了。

上面是抽象地概括子树高度为h,现在我们来详细看看这些情况。

插入前a/b/c子树的高度h为0,a子树新增,高度h从0->1,然后更新节点5和节点10的平衡因子。

更新完后节点10的平衡因子变为-2,这棵树不平衡,左边高,要进行右旋。按照旋转的规则,把5的右边给10的左边,10变成5的右边,5成了这棵树的新根。

插入前a/b/c子树的高度h为1,a子树新增,高度h从0->1,然后更新节点1,5和10的平衡因子。

更新完后节点10的平衡因子变为-2,这棵树不平衡,左边高,要进行右旋。按照旋转的规则,将5的右边给10的左边,10变成5的右边,5成了新的根。

插入前a/b/c子树时高度h为2AVL子树,情况就特别多了,下面3种就是高度为2的子树,a/b/c可以是以下x/y/z的任意一种。

如果我们插入后想要引发10节点不平衡,a这棵树只能是x的样子,b/c可以随意。

此时不平衡了,要进行旋转,还是和前面一样的。

a/b/c的高度h为2的情况计算的话有 3*3*4 = 36 种。h更高情况会更多,这里就不细说了,反正都是一样的。

我们来代码实现一下这个右旋。(图中黄色的往回指的箭头代表连接的相应父节点)

首先把这个parent的左子树记为subL,把这个subL的右子树记为subLR。

代码语言:javascript
复制
void rotateR(Node* parent) //右旋
{
	Node* subL = parent->_left;
	Node* subLR = subL->_right;

}

先让这个b变成10的左边。但是subLR的parent还是指向5的,我们还要改变b的_parent。

代码语言:javascript
复制
void rotateR(Node* parent) //右旋
{
	Node* subL = parent->_left;
	Node* subLR = subL->_right;

	parent->_left = subLR; //改变指向
	subLR->_parent = parent;//更新b的_parent
}

然后让10变成5的右边。

代码语言:javascript
复制
void rotateR(Node* parent) //右旋
{
	Node* subL = parent->_left;
	Node* subLR = subL->_right;

	parent->_left = subLR;
	subLR->_parent = parent;

	subL->_right = parent;  //改变指向
	parent->_parent = subL;//更新10的_parent
}

5的_parent需要分情况讨论:

旋转后5为整棵树的根节点时,直接让他的_parent置空。

如果旋转后节点5不是整棵树的根,证明节点10有_parent连接着,更新后这个parent的_parent要链接节点5,节点5的_parent要链接这个parent的_parent。

所以在改变parent的指向之前,我们要先把parent的_parent记录下来。

代码语言:javascript
复制
void rotateR(Node* parent) //右旋
{
	Node* subL = parent->_left;
	Node* subLR = subL->_right;
	
	parent->_left = subLR;
	subLR->_parent = parent;

	Node* pParent = parent->_parent; //先记录旋转前parent的父节点

	subL->_right = parent;
	parent->_parent = subL;
	if (pParent == nullptr) //旋转前parent为根节点
	{
		_root = subL;
		subL->_parent = nullptr;
	}
	else //旋转前parent不为根节点
	{

	}
		
}

节点10如果是这棵树的子树,又要分情况讨论:节点10为他的父亲的左节点,或者节点10为他的父亲的右节点。

代码语言:javascript
复制
void rotateR(Node* parent) //右旋
{
	Node* subL = parent->_left;
	Node* subLR = subL->_right;
	
	parent->_left = subLR;
	subLR->_parent = parent;

	Node* pParent = parent->_parent; //先记录旋转前parent的父节点

	subL->_right = parent;
	parent->_parent = subL;
	if (pParent == nullptr) //旋转前parent为根节点
	{
		_root = subL;
		subL->_parent = nullptr;
	}
	else //旋转前parent不为根节点
	{
		subL->_parent = pParent;
		if (pParent->_left == parent)
		{
			pParent->_left = subL;
		}
		else
		{
			pParent->_right = subL;
		}
	}
		
}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这个b/c子树为空,如果为空的话是不可以对其解引用的,所以我们要加个判断。

代码语言:javascript
复制
void rotateR(Node* parent) //右旋
{
	Node* subL = parent->_left;
	Node* subLR = subL->_right;
	
	parent->_left = subLR;
	if(subLR) //防止对空指针解引用
		subLR->_parent = parent;

	Node* pParent = parent->_parent; //先记录旋转前parent的父节点

	subL->_right = parent;
	parent->_parent = subL;
	if (pParent == nullptr) //旋转前parent为根节点
	{
		_root = subL;
		subL->_parent = nullptr;
	}
	else //旋转前parent不为根节点
	{
		subL->_parent = pParent;
		if (pParent->_left == parent)
		{
			pParent->_left = subL;
		}
		else
		{
			pParent->_right = subL;
		}
	}
}

旋转完成后还要更新平衡因子。 只有高度变化才会影响平衡因子,子树a/b/c整体的高度并没有发生改变,所以平衡因子也不需要变,需要变得就是节点10和节点5,也就是parent和subL,更新成0就可以了。

代码语言:javascript
复制
void rotateR(Node* parent) //右旋
{
    //旋转逻辑
	//...

	//更新平衡因子
	subL->_bf = 0;
	parent->_bf = 0;
}

这个右旋就写好了。细节比较多,要仔细。

2.3.3 左单旋

左单旋其实和右单旋差不多,如下图,a新增子树,高度h变为h+1,更新15和10的平衡因子,更新之后10的平衡因子变为2,这棵树变得不平衡,右边高,要往左旋。

因为 10 < b⼦树的值 < 15,以10为旋转点进行左旋,将b变成10的右⼦树,10变成15的左⼦树,15变成这棵树新的,符合搜索树的规则。

上图就是旋转后的样子,和右单旋是差不多的。我们就不做详细分析,直接写代码。

首先把这个parent的右子树记为subR,把这个subR的左子树记为subRL。

代码语言:javascript
复制
void rotateL(Node* parent) //左旋
{
	Node* subR = parent->_right;
	Node* subRL = subR->_left;

}

先让b变成10的左树,不要忘了更新b的_parent。b可能为空树,在解引用之前要判断一下。

代码语言:javascript
复制
void rotateL(Node* parent) //左旋
{
	Node* subR = parent->_right;
	Node* subRL = subR->_left;

	parent->_right = subRL; 
    if(subRL)
	    subRL->_parent = parent;
}

然后让10变成15的右子树,在更新parent的指向之前要先记录parent的_parent。

代码语言:javascript
复制
void rotateL(Node* parent) //左旋
{
	Node* subR = parent->_right;
	Node* subRL = subR->_left;

	parent->_right = subRL; 
	if(subRL)
		subRL->_parent = parent;

	Node* pParent = parent->_parent; //记录parent的_parent
	subR->_left = parent;
	parent->_parent = subR;

}

然后要新的根节点与前面的树连接起来,这里分情况讨论,如果parent就是整棵树的根,直接置空_parent,如果不是整棵树的根,还要分parent是他父节点的左子树还是右子树。

代码语言:javascript
复制
void rotateL(Node* parent) //左旋
{
	Node* subR = parent->_right;
	Node* subRL = subR->_left;

	parent->_right = subRL; 
	if(subRL)
		subRL->_parent = parent;

	Node* pParent = parent->_parent; //记录parent的_parent
	subR->_left = parent;
	parent->_parent = subR;

	if (pParent == nullptr)//更新前的parent是整棵树根节点
	{
		_root = subR;
		subR->_parent = nullptr;
	}
	else
	{
		if (pParent->_left == parent)
			pParent->_left = subR;
		else
			pParent->_right = subR;

		subR->_parent = pParent;
	}

	subR->_bf = 0; //更新平衡因子
	parent->_bf = 0;
}

最后更新平衡因子。左单旋就写好了。

2.3.4 左右双旋

b子树 新增节点,导致这棵树变得不平衡,10的平衡因子变成了-2,10的左边高,如果进行右旋,5的右边给10的左边,10变成5的右边,变完后就像下面这样毫无作用

这种情况下就不能进行简单的右旋,10为跟的⼦树不再是单纯的左边⾼,对于10是左边⾼,但是对于5是右边⾼,需要⽤两次旋转才能解决。

先以5为旋转点进行左旋,让8的左边给5的右边,5变成8的左边。

旋转好后这棵树就变成了单纯的左边高,再以10为旋转点进行右旋,把8的右边给10的左边,10变成8的右边。

这样就旋转好了,旋转部分的代码也是特别简单,复杂的是平衡因子的更新。

代码语言:javascript
复制
void rotateLR(Node* parent) //左右双旋
{
	rotateL(parent->_left); //先左旋
	rotateR(parent); //再右旋

}

平衡因子的更新情况有很多种。上面我们是插入一个节点9在节点8的右边,如果我们插入一个6,插入在8的左边,也是会触发双旋的情况的。

先以5为旋转点进行左旋,把8的左边给5的右边,把5给8的左边。

然后以10为旋转点进行右旋,先把8的右边给10的左边,把10给8的右边。

我们对比一下插入在8的左边和右边旋转后的结果图。

从结果图可以看出,左右双旋就是 把圈1给8的左边,圈2给8的右边,而如果是8的左子树,就分给圈1的右边,如果是8的右子树,就分给圈2的左边。

在这样的情况下,8的平衡因子是0,这是确定的,不确定的就是5和10的平衡因子。

我们从抽象图来分析一下。

对子树b进行展开,有3种情况。

情况一:h >= 1时,新增结点插⼊在e⼦树,e⼦树⾼度从h-1并为h并不断更新8->5->10平衡因⼦,

引发旋转,其中8的平衡因⼦为-1,旋转后8和5平衡因⼦为0,10平衡因⼦为1。

从这个抽象图看,就是以5为旋转点先进行左单旋,再以10为旋转点进行右单旋,e变成5的右边,f变成10的左边,8成这棵树的新根。

这种情况下subLR和subL的平衡因子是0,parent是1。

情况二:h >= 1时,新增结点插⼊在f⼦树,f⼦树⾼度从h-1变为h并不断更新8->5->10平衡因⼦,引发旋转,其中8的平衡因⼦为1,旋转后8和10平衡因⼦为0,5平衡因⼦为-1。

这种情况下subLR和parent的平衡因子是0,subL是-1。

情况三:h == 0时,a/b/c都是空树,b⾃⼰就是⼀个新增结点,不断更新5->10平衡因⼦,引发旋

转,其中8的平衡因⼦为0,旋转后8和10和5平衡因⼦均为0。

这种情况下subLR、subL和parent的平衡因子都是0。

来进行代码实现。

先记录一下subL和subLR,以及旋转前subLR的平衡因子。

代码语言:javascript
复制
void rotateLR(Node* parent) //左右双旋
{
	Node* subL = parent->_left;
	Node* subLR = subL->_right;
	int bf = subLR->_bf;

	rotateL(parent->_left); //先左旋
	rotateR(parent); //再右旋

}

然后分类讨论就行了。

代码语言:javascript
复制
void rotateLR(Node* parent) //左右双旋
{
	Node* subL = parent->_left;
	Node* subLR = subL->_right;
	int bf = subLR->_bf;

	rotateL(parent->_left); //先左旋
	rotateR(parent); //再右旋

	if (bf == -1)
	{
		subL->_bf = subLR->_bf = 0;
		parent->_bf = 1;
	}
	else if (bf == 1)
	{
		subLR->_bf = parent->_bf = 0;
		subL->_bf = -1;
	}
	else if (bf == 0)
	{
		subLR->_bf = parent->_bf = subL->_bf = 0;
	}
	else
		assert(false);
}

这个左右双旋就实现好了。

2.3.5 右左双旋

跟左右双旋类似,下⾯我们将a/b/c⼦树抽象为⾼度h的AVL⼦树进⾏分析。

另外我们需要把b⼦树的细节进⼀步展开为12和左⼦树⾼度为h-1的e和f⼦树,因为我们要对b的⽗亲15为旋转点进⾏右旋,右单旋需要动b树中的右⼦树。

b⼦树中新增结点的位置不同,平衡因⼦更新的细节也不同,通过观察12的平衡因⼦不同,这⾥我们要分三个场景讨论。

情况一: h >= 1时,新增结点插⼊在e⼦树,e⼦树⾼度从h-1变为h并不断更新12->15->10平衡因 ⼦,引发旋转,其中12的平衡因⼦为-1,旋转后10和12平衡因⼦为0,15平衡因⼦为1。

情况二:h >= 1时,新增结点插⼊在f⼦树,f⼦树⾼度从h-1变为h并不断更新12->15->10平衡因⼦,引发旋转,其中12的平衡因⼦为1,旋转后15和12平衡因⼦为0,10平衡因⼦为-1。

情况三: h == 0时,a/b/c都是空树,b⾃⼰就是⼀个新增结点,不断更新15->10平衡因⼦,引发旋

转,其中12的平衡因⼦为0,旋转后10和12和15平衡因⼦均为0。

代码实现如下。

代码语言:javascript
复制
void rotateRL(Node* parent)
{
	Node* subR = parent->_right;
	Node* subRL = subR->_left;
	int bf = subRL->_bf;

	rotateR(parent->_right); //先右旋
	rotateL(parent);  //再左旋

	if (bf == 1)
	{
		subR->_bf = subRL->_bf = 0;
		parent->_bf = -1;
	}
	else if (bf == -1)
	{
		subRL->_bf = parent->_bf = 0;
		subR->_bf = 1;
	}
	else if (bf == 0)
	{
		subRL->_bf = parent->_bf = subR->_bf = 0;
	}
	else
		assert(false);
}
2.3.6 完善insert的代码

旋转的代码写完后,就可以把插入的逻辑完善起来了。

代码语言:javascript
复制
bool insert(const pair<K, V>& kv)
{
	//...
    //上面是插入逻辑
	
	//更新平衡因子
	while (parent) //parent为空时证明更新到根节点了
	{
		if (cur == parent->_left) //链接在左边
		{
			parent->_bf--;
		}
		else  //链接在右边
		{
			parent->_bf++;
		}

		if (parent->_bf == 0)
		{
			break;
		}
		else if(parent->_bf == 1 || parent->_bf == -1)
		{
			cur = parent;
			parent = parent->_parent;
		}
		else if (parent->_bf == 2 || parent->_bf == -2)
		{
			//旋转逻辑
			if (parent->_bf == -2 && cur->_bf == -1) //右旋
				rotateR(parent);
			else if (parent->_bf == 2 && cur->_bf == 1)//左旋
				rotateL(parent);
			else if (parent->_bf == -2 && cur->_bf == 1)//左右双旋
				rotateLR(parent);
			else if (parent->_bf == 2 && cur->_bf == -1)//右左双旋
				rotateRL(parent);
			else
				assert(false);
			break;
		}
		else
		{
			assert(false);
		}
	}
	return true;
}

2.4 find 查找

按照⼆叉搜索树逻辑实现即可,搜索效率为 O(logN)

代码语言:javascript
复制
Node* Find(const K& key)
{
	Node* cur = _root;
	while (cur)
	{
		if (cur->_kv.first < key)
		{
			cur = cur->_right;
		}
		else if (cur->_kv.first > key)
		{
			cur = cur->_left;
		}
		else
		{
			return cur;
		}
	}
	return nullptr;
}

2.5 AVL树的检测

首先我们把中序遍历写出来,这里中序的实现方式和二叉搜索树中的实现方式一样的。在AVLTree类里private实现,代码如下。

代码语言:javascript
复制
void _Inorder(const Node* root) 
{
	if (root == nullptr)
		return;
	_Inorder(root->_left);
	cout << root->_kv.first  << ":" << root->_kv.second << ' ';
	_Inorder(root->_right);
}

由于根节点_root是私有的,在类外不能访问,但是在类内可以,所以我们在AVLTree类里public实现下面这个函数。

代码语言:javascript
复制
void Inoder() //中序遍历
{
	_Inorder(_root);
	cout << endl;
}

我们通过检查左右⼦树⾼度差的的程序进⾏反向验证,同时检查⼀下结点的平衡因⼦更新是否出现了问题。下面有一段检测代码可供检测。

AVLTree类private实现如下三个函数。

代码语言:javascript
复制
int _Height(Node* root)
{
	if (root == nullptr)
		return 0;
	int leftHeight = _Height(root->_left);
	int rightHeight = _Height(root->_right);
	return leftHeight > rightHeight ? leftHeight + 1 : rightHeight + 1;
}
代码语言:javascript
复制
bool _IsBalanceTree(Node* root)
{
	// 空树也是AVL树
	if (nullptr == root)
		return true;
	// 计算pRoot结点的平衡因⼦:即pRoot左右⼦树的⾼度差
	int leftHeight = _Height(root->_left);
	int rightHeight = _Height(root->_right);
	int diff = rightHeight - leftHeight;
	// 如果计算出的平衡因⼦与pRoot的平衡因⼦不相等,或者
	// pRoot平衡因⼦的绝对值超过1,则⼀定不是AVL树
	if (abs(diff) >= 2)
	{
		cout << root->_kv.first << "高度差异常" << endl;
		return false;
	}
	if (root->_bf != diff)
	{
		cout << root->_kv.first << "平衡因子异常" << endl;
		return false;
	}
	// pRoot的左和右如果都是AVL树,则该树⼀定是AVL树
	return _IsBalanceTree(root->_left) && _IsBalanceTree(root->_right);
}
代码语言:javascript
复制
int _Size(Node* root)
{
	if (root == nullptr)
		return 0;
    //左节点个数+右节点个数+自己(1)
	return _Size(root->_left) + _Size(root->_right) + 1; 
}

AVLTree类里public实现如下三个函数。

代码语言:javascript
复制
int Height()
{
	return _Height(_root);
}
代码语言:javascript
复制
bool IsBalanceTree()
{
	return _IsBalanceTree(_root);
}
代码语言:javascript
复制
int Size()
{
	return _Size(_root);
}

这样做的原因前面已经说过了。

2.5.1 测试样例一

test.cpp中进行检测。这个样例有两组数据,我们先测常规的。

代码语言:javascript
复制
#include "AVLTree.h" //包含头文件
void TestAVLTree1()
{
	AVLTree<int, int> t;
	// 常规的测试⽤例
	int a[] = { 16, 3, 7, 11, 9, 26, 18, 14, 15 };

	// 特殊的带有双旋场景的测试⽤例
	//int a[] = { 4, 2, 6, 1, 3, 5, 15, 7, 16, 14 };
	for (auto e : a)
	{
		t.insert({ e, e });
	}
	t.Inoder();
	cout << t.IsBalanceTree() << endl;
}
int main()
{
	TestAVLTree1();
	return 0;
}

这里测试结果没问题,初步说明我们的AVL树写对了,来测第二组特殊的值,进一步验证。

结果也是没问题。

2.5.2 测试样例二

这个测试样例可以检测当我们插入一大堆随机值时,AVL树的插入和查找的效率,以及数的高度。

代码语言:javascript
复制
#include "AVLTree.h"
#include <vector>
void TestAVLTree2()
{
	const int N = 100000;
	vector<int> v;
	v.reserve(N);
	srand(time(0));
	for (size_t i = 0; i < N; i++)
	{
		v.push_back(rand() + i);
	}
	size_t begin2 = clock();
	AVLTree<int, int> t;
	for (auto e : v)
	{
		t.insert(make_pair(e, e));
	}
	size_t end2 = clock();
	cout << "Insert:" << end2 - begin2 << endl;
	cout << t.IsBalanceTree() << endl;
	cout << "Height:" << t.Height() << endl;
	cout << "Size:" << t.Size() << endl;
	size_t begin1 = clock();
	
	for (size_t i = 0; i < N; i++)
	{
		t.Find((rand() + i));
	}
	size_t end1 = clock();
	cout << "Find:" << end1 - begin1 << endl;
}
int main()
{
	TestAVLTree2();
	return 0;
}

这个结果就是说,我们插入66531个数,用了25ms,查找数的时间为16ms,这棵树的高度为19。

如果把N改成百万级别的数,看下结果。

代码语言:javascript
复制
const int N = 1000000;

我们插入635680个数,用了206ms,查找数的时间为202ms,这棵树的高度为22。 这个测试样例每次的结果都不一样,因为插入的是随机数,查找的也是随机值。

AVL树到这里就结束了,AVL树的删除不做讲解,有兴趣的可参考:《殷⼈昆 数据结构:⽤⾯向对象⽅法与C++语⾔描述》中讲解。

本次分享就到这里了,我们下篇再见~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同步曝光计划,分享自作者个人站点/博客。
原始发表:2025-06-04,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分享自 作者个人站点/博客 前往查看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同步曝光计划  ,欢迎热爱写作的你一起参与!

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热度
最新
推荐阅读
目录
  • 1. AVL的概念
  • 2. AVL树的实现
    • 2.1 AVL树的结构
    • 2.2 insert 插入
    • 2.3 旋转
      • 2.3.1 旋转的原则
      • 2.3.2 右单旋
      • 2.3.3 左单旋
      • 2.3.4 左右双旋
      • 2.3.5 右左双旋
      • 2.3.6 完善insert的代码
    • 2.4 find 查找
    • 2.5 AVL树的检测
      • 2.5.1 测试样例一
      • 2.5.2 测试样例二
领券
问题归档专栏文章快讯文章归档关键词归档开发者手册归档开发者手册 Section 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