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在调研一些技术产品时发现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国内众多个人开发者或小型公司,在项目中采用了相对宽松的开源协议,如 MIT、BSD 等。然而,他们并未完整地开源所有代码,部分未开源的代码需要用户通过加入付费星球或添加微信并付费的方式获取 。这种行为看似利用了开源协议的宽松性,实则对开源生态造成了诸多不良影响。以采用 MIT 许可证的项目为例,该许可证虽宽松自由,但也要求保留原作者版权声明,且默认代码应自由传播。这些开发者的有偿提供未开源代码行为,违背了开源协议促进代码共享与传播的初衷,阻碍了其他开发者对项目的学习、改进与二次开发。对于使用 BSD 许可证的情况,同样如此。原本旨在平衡开源与商业需求的 BSD 许可证,被这些开发者曲解利用。他们保留关键代码进行收费,使得基于该项目的后续开发受到限制,无法形成良好的开源社区协作氛围。
首先声明,个人尊重知识付费或者产品付费;只不过有太多利用开源来作为流量入口,为自己商业产品提供引流的做法是否值得商榷。另外笔者之前也有认识类似的个人和团体,在大多数情况下开源版本提供的代码是无法提供基本服务能力的,包括核心文档和功能;在沟通时得出的结论是:在 github 声称开源就是为了引流。
因此笔者也想借此来科普一篇关于开源协议相关的文章,来介绍这个 守护开源生态的规则之书。
在开源软件这片充满活力的广袤天地里,开源协议宛如一套精妙绝伦的导航系统,为开发者和企业照亮前行之路。它以清晰明确的规则,界定了代码使用、修改及分发的权限,使得全球数百万开发者能够放心地投身代码贡献。据统计,超过 80% 的软件项目直接或间接依赖开源代码。企业通过开源软件,不仅缩短了研发周期,还降低了开发成本。而对于技术社区,开源协议更像知识共享的“加速器”,推动了行业的蓬勃发展。
本文将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剖析主流开源协议的发展历程、产生背景、适用场景、法律约束与局限性。
20 世纪 80 年代,软件行业被私有版权垄断,修改和共享软件几乎不可能。理查德·斯托曼(Richard Stallman),开源运动的先驱者,因为一次打印机驱动无法修改的经历,愤然掀起了“自由软件运动”。他在 1984 年创立 GNU 项目,1989 年推出了 GNU General Public License(GPL),开创了开源协议的先河。
GPL 是一种“病毒性协议”,要求任何基于 GPL 的软件及其衍生品都必须开源。这个规则虽然争议颇多,却成为 Linux 崛起的关键原因。Linux 创始人 Linus Torvalds 选择了 GPL 协议,让全球超过 10 万名开发者为 Linux 内核贡献代码,推动它成为最具影响力的开源操作系统内核之一。
尽管 GPL 取得了巨大成功,但它对衍生项目强制开源的要求,让商业开发者望而却步。为了让开源类库在商业领域得到广泛使用,GNU 社区在 1991 年发布了 Lesser General Public License(LGPL)。
LGPL 的诞生源于开发者的实际需求,就像一块“软垫”,让开源与闭源开发可以共存。以 MySQL 的部分组件为例,采用 LGPL 协议让企业既能使用开源类库,又能保留自身项目的闭源属性,最终实现双赢。
20 世纪 90 年代,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开源项目在服务器领域崭露头角。Apache 软件基金会在 1999 年发布了 Apache License,为开发者提供了更灵活的选择。
Apache 协议允许闭源使用,同时包含专利授权条款,保护了企业免受侵权诉讼。这种设计深受企业青睐。比如,Hadoop 借助 Apache 协议迅速崛起,成为全球大数据处理的标杆,吸引了阿里巴巴、Facebook 等巨头的积极参与。
与 GPL 的“严苛”不同,MIT License 简洁而自由。它只有几行条款,却让代码像风一样自由传播。
MIT 许可证的特点是宽松且易用,开发者只需保留版权声明即可。React.js 和 Vue.js 等热门前端框架正是基于 MIT 协议,让数十万开发者快速采用并构建自己的项目。有人戏称 MIT 协议是一封简单的邀请函:“你可以随意用,但记得说声谢谢!”
BSD License 起源于 20 世纪 80 年代的伯克利大学。与 MIT 许可证类似,BSD 允许用户自由使用和修改代码,但附加了一些条款。BSD 3-Clause(新 BSD 许可证)增加了禁止用贡献者名义进行推广的条款,避免了不必要的纠纷。FreeBSD 和 OpenSSL 是 BSD 协议的经典案例,其高度灵活的使用规则广泛应用于金融和电信领域。
Mozilla 基金会在开发 Firefox 浏览器时,面临开源与闭源组件共存的问题。于是,推出了 Mozilla Public License(MPL)。它允许部分代码闭源,同时要求修改后的文件必须开源。这种折中方式让 Firefox 在吸引开发者的同时,也能保留企业的商业利益,为用户带来了优质的浏览体验。
协议 | 适用场景 | 典型案例 | 反例分析 |
---|---|---|---|
GPL | 操作系统、工具类软件 | Linux 内核 | 某公司闭源使用 Linux,被社区抵制后被迫开源代码。 |
LGPL | 软件库 | MySQL 类库 | 某公司未开源修改部分,被起诉后支付巨额赔偿。 |
Apache | 企业级开源项目 | Hadoop、Kubernetes | 某公司未标注版权信息,被 Apache 基金会警告。 |
MIT | 前端框架、工具库 | React、Vue | 某项目未保留版权声明,导致开发团队声誉受损。 |
BSD | 系统软件、协议栈 | FreeBSD、OpenSSL | 某企业未遵守免责条款,因系统故障承担巨额赔偿责任。 |
MPL | 开源与闭源混合的项目 | Firefox 浏览器 | 某开发者未开源修改部分,引发社区强烈抗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