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发布
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MCP广场
社区首页 >专栏 >车联网技术

车联网技术

作者头像
用户8851743
发布2025-06-04 15:31:09
发布2025-06-04 15:31:09
3320
举报

21世纪以来,以信息革命和工业革命的代表产品信息技术正与传统汽车加速融合。

2009年,被誉为中国车联网发展的元年。从最早的安吉星系统,到如今搭载着眼花缭乱功能的智能汽车。互联网巨头、传统硬件厂商以及车企都纷纷整合资源,依托各自优势进军车联网领域。

本篇将重点介绍车联网行业概况,以及中国车联网的发展近况和重要参与者。一篇带你走进车联网!

车联网的概念

广义概念:车联网(InternetofVehicles)指按照一定的通信协议和数据交互标准,在“人-车-路-云“之间进行信息交换的网络。即首先实现汽车智能网联化,再利用各种传感技术,感知车辆状态信息,并借助无线通信网络与大数据分析技术实现交通的智能化管理。整体而言,车联网产业是汽车、电子、信息通信、道路交通运输等行业深度融合的新型产业形态。

狭义概念:车联网是智能网联汽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通过搭载先进传感器、控制器、执行器等装置,运用信息通信、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具有部分或完全自动驾驶功能,由单纯交通运输工具逐步向智能移动空间转变的新一代汽车。智能汽车通常也被称为智能网联汽车、自动驾驶汽车、无人驾驶汽车等。

广义车联网

从用户体验角度来看:车联网实现了人们“第二空间”汽车的智能化,同时也是万物智联中的一部分,汽车不再是冰冷的机器,而是有感情、温度的智能硬件。车联网在推动汽车产品升级的同时,数字技术的演进,同样赋予了汽车感知和智慧,让汽车从交通工具向智能终端进化,具有了交互和服务的能力。

车联网产品驱动因素

车联网的发展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美国部分私营公司开始为汽车研发自动控制系统。到了60年代,美国政府交通部门开始研究电子路径引导系统。日本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中期,相继完成了路一一车通信系统(RACS),交通信息通信系统(TLCS)、超智能车辆系统(SSVS)、安全车辆系统(ASV)等方面的研究。

1996年,通用汽车推出了OnStar,是最早导入车联网功能的汽车制造商。中国车联网技术及相关研究同样离不开OnStar系统的引入。2009年11月,由通用汽车、上汽集团以及上海通用汽车合资组建的上海安吉星信息服务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并宣布将于2009年12月起全面启动其在中国市场的车载信息服务。

车联网发展的三个阶段

从全球车联网发展趋势来看,按照时间节点,可分为三个重要阶段:车载信息服务阶段、智能网联汽车阶段以及智慧出行阶段。目前,中国车联网产业链已经从单纯的车载信息服务迈入了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黄金阶段。

  • 政策指导

中国车联网商业模式落地,离不开国家相关政策的指导。2020年2月,11部委联合出台《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作为标志性事件,意味着车联网产业将在中国获得高速发展重大机遇。汽车产业发展需要创新的商业模式和数据开放模式。尤其是和金融保险、出行服务等行业的深度融合,以及解决好汽车产业涉及的数据所有权、使用权、经营权问题,将有可能探索出崭新的市场空间。

(2017年-2020年)中国车联网主要政策盘点

  • 技术驱动

科技日新月异以及与传统产业的创新融合,进一步加速中国车联网商业化进程。尤其是车载高精度传感器、车规级芯片、智能操作系统、车载智能终端、智能计算平台等产品研发与产业化,逐步形成了以智能汽车关键零部件为核心的产业集群。极大的推动了中国车联网商业化落地。

2019年车联网专利全球分布情况

车联网是实现汽车的智能化和网联化是基础、关键的一步,通过搭载先进的车载传感器、控制器等装置,并融合现代通信与网络技术,实现车与人、车、路、后台等智能信息交换共享,让人类的出行更加安全、舒适、节能、高效。按照智能网联汽车技术逻辑结构划分,“信息感知”和“决策控制”是智能网联汽车的技术核心。

智能网联汽车技术逻辑结构

车载操作系统是车载硬件与上层软件的接口。其功能包括管理车载系统的硬件、软件及数据资源,控制程序运行,改善人机界面,为上层软件提供支持,让车机系统的资源,以及接收到数据、信号、音频、视频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提供各种形式的用户界面(UI),使驾驶员有一个好的驾驶环境,并有效的提供辅助驾驶、半自动驾驶、甚至自动驾驶。

车载操作系统已经成为了智能网联汽车的标准配件,承载应用产品的基础技术,同时也是驱动车联网商业模式落地的核心平台软件。虽然中国在操作系统领域未掌握核心技术,但是车联网的发展加速中国企业在车载操作系统领域的研究。像BAT等互联网企业,已经成为了中国车载操作系统的领军企业,依托用户与数据生态进行车联网生态布局。

智能网联汽车产品物理结构

5G(第五代通信技术)是实现万物智联的重要通信网络,是新时期拉动投资、实现产业升级、发展新经济的新通道和新平台,已成为各国数字经济战略的优先发展领域。5G具有的高可靠、低时延、大带宽等特性,能实现车与车、车与路、车与人之间的实时通信,是车联网的重要通信网络,推动智能网联化,丰富更多车联网应用场景。

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历程

车用无线通信技术(VehicletoEverything,V2X)是将车辆与一切事物相连接的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其中“V”代表车辆,“X”代表任何与车交互信息的对象,当前“X”主要包含车、人、交通路侧基础设施和网络。全球车联网标准主要分为两大体系:一是欧美国家推崇的DSRC(DedicatedShortRangeCommunication,专用短程通信技术);二是中国积极推动的C-V2X(基于蜂窝技术)。

C-V2X拥有清晰的、具有前向兼容性的5G演进路线,利用5G技术的低延时、高可靠性、高速率、大容量等特点,不仅可以帮助车辆之间进行位置、速度、驾驶方向和驾驶意图的交流,还可以用在道路环境感知、远程驾驶、编队驾驶等方面。

C-V2X标准研究进展

  • 车企战略

汽车从单纯的代步工具转为“移动智能生活空间”

从当前技术水平来看,新车预装车联网功能相对容易,智能网联汽车的产量正在迅速增长。根据HIS数据及预测,2017年前装智能联网汽车总量为1430万辆,预计2022年达到7838万辆,渗透率由2017年的15%,增长到2022年的69%。

全球智能网联汽车销量情况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预测,2025年、2030年我国销售新车联网比率将分别达到80%、100%,联网汽车销售规模将分别达到2800万辆、3800万辆,智能网联汽车即将迎来快速发展。

车企布局车联网产业已经成为趋势

传统汽车厂商与互联网企业、科技企业强强联合,构建互联网汽车生态体系已经成为车联网发展主流趋势。

2015年,阿里与上汽集团共同出资成立斑马网络,到2018年7月,腾讯和长安汽车共同合资成立了梧桐车联,其中TINNOVEOS是由梧桐车联研发的汽车智能系统,其第一代产品最早搭载在2019年3月正式上市的长安CS85COUPE车型上。

2020年,上汽集团为了推进公司“软件定义汽车”战略落地实施,并落实相关改革要求,对公司组织机构进行调整,设立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软件分公司,进一步推进集团智能网联化战略方针。

5G智能汽车已经成为车企布局前沿科技的制高点

2020年5月,华为联合一汽红旗、一汽奔腾、一汽解放、上汽乘用车、上汽通用五菱、广汽新能源、比亚迪、长安汽车、长城汽车、东风小康、东风乘用车、北汽新能源、江淮汽车、宇通客车、奇瑞控股、金康赛力斯、南京依维柯、T3出行等首批18家车企,正式成立“5G汽车生态圈”,加速5G技术在汽车产业的商用进程,共同打造消费者感知的5G汽车。

华为打造“5G汽车生态圈”

亿欧汽车认为,2020年全球智能网联汽车总量将超过2亿辆,60%的新车将是智能网联汽车。随着5G商用,各大车企的5G智能汽车相继落地,2020年将是中国5G智能汽车爆发的元年。

未完.......

本文系转载,前往查看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系转载前往查看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评论
作者已关闭评论
0 条评论
热度
最新
推荐阅读
领券
问题归档专栏文章快讯文章归档关键词归档开发者手册归档开发者手册 Section 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