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发布
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MCP广场
社区首页 >专栏 >架构师篇:AI助力10X效能实践

架构师篇:AI助力10X效能实践

原创
作者头像
Delphi Shen
发布2025-05-26 17:49:06
发布2025-05-26 17:49:06
4.9K0
举报

哎呀,快去下载,XX出了新版本,更好用了!

其实这不并是架构师应该重点关注的问题。

工具的确很重要,但是在内卷的今天,并不存在说某一个工具比其他竞品能提高十倍的效率。我把个人理解AI的几个阶段和大家做一个分享:

看过倚天屠龙记的小朋友应该知道,独孤求败的剑法有几个阶段:

  • 利剑:代表剑法的基础,依靠锋利的剑来杀敌。
  • 软剑:强调剑的灵活性和速度,能够以巧劲取胜。
  • 重剑:不再依赖剑的锋利,而是通过内力和技巧来施展剑法。
  • 木剑:象征着用简单的工具(如树枝)来进行战斗,体现出剑法的精髓。
  • 无剑:达到无剑的境界,剑法已然融入自身,超越了物质的剑具。

所以类似的,我们也有AI认知的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看AI就是AI

第二阶段:看AI不是AI

第三阶段:看AI还是AI

第四阶段:看什么都是AI

  • 第一阶段比较有意思,大家每次看新的AI技术发布会,我们到底在看什么?应该怎么看?

我认为,看AI就是AI的意思是指我们要用好一样东西,就必须清楚的明白它的“边界”,这里的边界有两重含义,其一是指在具体解决问题时基于边界来选择何种知识,例如我们要计算物体的运动,我们用牛顿力学就可以了,但是一旦这个物体的速度接近光速,我们要用相对论才能得到更准确的结果;其次,在具体使用知识时,也要考虑到知识的边界是否符合实际情况:轻的球和重的球的确是会同时落地,但是羽毛和石子的落地谁快,就要考虑到空气阻力。

我们说发布会又发布了新的XX工具,这个“新”就意味着新的边界拓展,这才是我们作为架构师应该关注的重点。

所以,我们作为架构师,看AI就是AI,核心是了解它的“边界”,独孤求败的利剑、软剑,都是在剑本身的边界之内发挥最大的作用。

  • 第二阶段和独孤求败的重剑一样,无锋意味着已经跨越了剑的边界,从AI落地的角度而言就是,AI真的要用好,不仅仅靠工具,而是有更多的周边因素:例如AI对应的知识库是否已经整理好?数据和知识的权限是否已经处理好?安全是否已经做好?我们会发现有很多比单纯的AI工具选型更重要的事情要去做,所以,表面上看你是在应用AI,其实你做的更多工作都和AI没有直接关系,我们称之为:看AI不是AI。

为什么?因为我们在第一阶段已经了解了AI的边界,知道有哪些事情他是做不了的,哪些事情是AI落地的重要前置因素,不做好的话,AI不可能发挥好的效果。

  • 进入第三阶段,我们正式部署落地的时候,涉及到一个AI工具的搭配、组织、选型,这时候我们还是会回归到AI工具本身,但是经过前两个阶段,我们应该已经对AI祛魅了,就和独孤求败一样,一柄木剑,回归本质,我们已经不在乎AI工具的排名,什么Humanity's Last Exam的几分差异,和具体AI落地并没有那么大关系,我们怎么把AI和其他工作更好的结合,更好的优化流程,才能将企业级AI的价值进行体现。

在这个阶段,我们更重视的是AI和其他工具、流程、制度的搭配,就好像一个高手,哪怕只用EXCEL,也能比花了几个亿上SAP的企业管理的更好。

  • 第四个阶段比较复杂,需要我们有更高维度的思考,一旦明白万物皆可做剑,达到无剑的层次,也就意味着我们不仅是将AI当成一个工具看待:AI其实已经融入我们工作生活,已经是环境的一部分。一个人类能够做的事情,除了纯体力劳动,基本都可以用“AI + 一个弱一些的人”来进行替代,AI在其中扮演的是一个思考角色,因为AI成本更低,记忆力更好,遵从性更强。这样,我们就给AI应用赋予了更广泛的空间,从而做到:看什么都是AI。

以上,给大家分享了AI应用的四个境界,希望各位架构师跳出工具本身的圈子,从“架构”层面把握和理解AI对人类带来的改变,从而在工作中更加游刃有余。

最后,有一段演讲的视频,可以给大家一些参考。

一把手的Deepseeker革命 - 腾讯云开发者社区-腾讯云

原创声明:本文系作者授权腾讯云开发者社区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原创声明:本文系作者授权腾讯云开发者社区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热度
最新
推荐阅读
领券
问题归档专栏文章快讯文章归档关键词归档开发者手册归档开发者手册 Section 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