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MathJax]/jax/output/CommonHTML/config.js
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发布
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MCP广场
社区首页 >专栏 >Nat. Commun. | 病毒3C蛋白酶mRNA疗法实现多癌种广谱治疗

Nat. Commun. | 病毒3C蛋白酶mRNA疗法实现多癌种广谱治疗

作者头像
DrugOne
发布于 2025-05-17 06:31:00
发布于 2025-05-17 06:31:00
1880
举报
文章被收录于专栏:DrugOneDrugOne

在癌症治疗领域,基因疗法一直备受关注。2025年5月8日,一项发表于《Nature Communications》的研究成果为我们带来了新的希望。该研究由军事医学研究院钟武,曹瑞源,李松团队完成,题为 “Gene Therapy with Enterovirus 3 C Protease: A Promising Strategy for Various Solid Tumors”,揭示了利用肠道病毒 3C 蛋白酶的基因疗法在多种实体瘤治疗中的巨大潜力。

研究背景

溶瘤病毒对肿瘤细胞具有高效杀伤活性,但这种基于活毒的抗肿瘤策略存在预存抗体、细胞因子风暴等潜在疗效和安全性隐患,从而限制了其在临床中的应用。而病毒中的非结构蛋白酶是关键的毒力因子,它可以靶向识别并切割特定的宿主蛋白,从而干扰细胞的生理功能,导致细胞自噬、细胞凋亡等病理后果。然而,这些非结构蛋白酶在抗肿瘤治疗中的潜力尚未得到充分挖掘和验证。

基于mRNA的治疗策略是近年来基因治疗的主要实现手段之一。该策略通过体外转录 (in vitro transcription, IVT) 技术合成与天然成熟mRNA相似的分子,并借助脂质纳米颗粒等递送系统将这些分子递送至靶器官,利用细胞翻译机器产生效应蛋白后,进而发挥药效学活性。基于mRNA的肿瘤治疗虽然进展显著,但目前的mRNA肿瘤疫苗以及mRNA肿瘤治疗药物主要是通过激发免疫反应所介导的肿瘤细胞杀伤作用起到抗肿瘤效果,并且在临床上存在着一定的免疫相关不良事件。因此,探索新型mRNA,以实现直接的、选择性的肿瘤杀伤作用,对于扩展mRNA肿瘤疗法至关重要。

研究内容

研究团队创新性地将编码病毒3C蛋白酶的mRNA装载进脂质纳米颗粒 (3C-LNPs),通过多种给药途径(颅内、皮下和静脉注射)在多种实体瘤模型中展开研究,包括胶质母细胞瘤、乳腺癌和肝细胞癌模型。实验结果令人振奋,3C-LNPs 能够高效抑制肿瘤生长,延长肿瘤负荷小鼠的生存时间。在胶质母细胞瘤模型中,与对照组相比,接受 3C-LNPs 治疗的小鼠肿瘤生长显著受到抑制,生存率得到显著提高(图1);在乳腺癌模型中,皮下注射 3C-LNPs 可减少肿瘤体积,抑制肿瘤血管生成(图2);而在肝细胞癌模型中,静脉注射 3C-LNPs 不仅抑制了肿瘤生长和血管生成,还延长了小鼠的生存时间(图3)。同时,研究采取多种体内模型证实,将3C-LNP以上述多种给药途径注射入正常小鼠体内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图1 3C-LNPs对胶质母细胞瘤小鼠模型的抑制作用[1]

图2 3C-LNPs对乳腺肿瘤小鼠模型的抑制作用[1]

图3 3C-LNPs对肝肿瘤小鼠模型的抑制作用[1]

T/B/NK细胞耗竭实验进一步证实了3C-LNPs的抗肿瘤效果是不依赖免疫系统(图4)。通过对肿瘤体积的连续监测结果显示,研究人员发现,T/B/NK免疫细胞的耗竭并没有对3C-LNPs的抗肿瘤效果产生任何负面影响。这一发现表明,3C-LNPs的抗肿瘤活性可能独立于这些特定的免疫细胞群体,暗示了其可能通过其他机制直接对肿瘤细胞产生杀伤作用。

图4 3C-LNPs的抗肿瘤活性不依赖于肿瘤免疫反应[1]

通过质谱分析和切割位点预测实验,研究人员发现异质性核糖核蛋白 A1 (hnRNP A1) 是 3C 蛋白酶的主要降解靶点。这一发现进一步揭示了该基因疗法的潜在作用机制,即 3C 蛋白酶通过特异性切割 hnRNP A1 蛋白,发挥其抗肿瘤效果。对本研究的总结如示意图5,肠道病毒3C蛋白酶mRNA可诱导细胞凋亡从而抑制肿瘤的生长。携带肠道病毒3C蛋白酶mRNA的LNPs进入细胞后,所表达的3C蛋白酶通过直接切割下调hnRNP A1,解除hnRNP A1对Apaf-1的抑制,激活Caspase-3,上调Cleaved-caspase-3,从而有效地诱导肿瘤细胞的凋亡。颅内原位给药、皮下给药以及尾静脉给药三种给药途径在不同的小鼠肿瘤模型中均显示出较高的体内疗效。

图5 3C-mRNA诱导细胞凋亡和肿瘤消退的示意图[1]

总结

本研究不仅为实体瘤治疗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基因疗法策略,还极大地拓宽了 mRNA-LNP 抗肿瘤应用的范围。该策略的优势在于其直接作用于肿瘤细胞,不依赖于机体免疫反应,因此对于免疫功能受损的患者也具有潜在的治疗价值。此外,3C-LNPs 的广谱性抗肿瘤活性使其在多种实体瘤,尤其是难治性肿瘤的治疗中展现出巨大的潜力。

清华大学与军事医学研究院联合培养的博士生杨晓童为第一作者,军事医学研究院钟武研究员、李松研究员、曹瑞源副研究员为共同通讯作者。未来,研究团队将继续探索该疗法在临床应用中的潜力,为癌症患者带来更多的希望。

参考文献

[1] Yang X, Li W, Yang S. et al. Gene Therapy with Enterovirus 3 C Protease: A Promising Strategy for Various Solid Tumors. Nature Communications. 2025, 16(1): 1-15.

编辑:汤荣凡

华东师范大学药学院/人工智能新药创智中心/李洪林教授课题组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同步曝光计划,分享自微信公众号。
原始发表:2025-05-15,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分享自 DrugAI 微信公众号,前往查看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同步曝光计划  ,欢迎热爱写作的你一起参与!

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
暂无评论
推荐阅读
编辑精选文章
换一批
知识扩展--细胞因子在癌症中的作用
===============================================================
追风少年i
2025/10/21
850
知识扩展--细胞因子在癌症中的作用
蛋白酶抑制剂 Cocktail 的 IP实验 WB实验参考文献 | MCE
蛋白酶抑制剂 Cocktail (EDTA-Free, 100× in DMSO) 可以用于细胞或组织提取物用来增加蛋白稳定性。在稳定环境下内源性蛋白的产生和降解通常处于动态平衡,在细胞水平上趋于稳定。而在体外研究中,蛋白的降解风险会增加,为防止蛋白降解,可以添加小分子抑制剂来阻断蛋白降解,货号:HY-K0010(官网搜索货号了解详情)。
MedChemExpress
2025/09/22
1400
蛋白酶抑制剂 Cocktail 的 IP实验 WB实验参考文献 | MCE
干货解析 MG-132:从作用机制到科研实践应用 | MCE
MG-132,化学名称为 Z - Leu - Leu - Leu - al,是一种在科研领域应用广泛的化合物,具有多种重要的生物学活性。
MedChemExpress
2025/08/12
5910
干货解析 MG-132:从作用机制到科研实践应用 | MCE
AbMole小课堂 | 盘点那些在高分文章中大放异彩的天然产物—来源于动物植物的宝藏
大自然是丰富的生物活性分子宝库,为科学研究提供了无数结构独特、功能多样的天然产物。这些天然产物因为多样而高效的生物活性,成为揭示生命现象、探索疾病机制不可或缺的研究工具。它们在细胞信号转导研究、疾病模型构建与机理探索、干细胞和类器研究等多个前沿领域展现出独特的价值。
用户11892597
2025/10/31
270
Science & Nature 双开花:改善过继性免疫细胞疗法的新手段 - MedChemExpress
过继性免疫细胞疗法 (Adoptive Cell Transfer Therapy, ACT) 是指将收集的患者的自己免疫细胞 (杀伤性 T 细胞),在体外培养改造后,使其靶向杀伤功能增强,再回输到患者体内,从而来消灭肿瘤细胞。过继性免疫细胞疗法可分为工程 T 细胞受体 (TCR) 治疗、嵌合抗原受体 (CAR) T 细胞治疗、自然杀伤细胞(NK)治疗和肿瘤浸润淋巴细胞 (TIL) 治疗。
MedChemExpress
2022/12/28
5360
Science & Nature 双开花:改善过继性免疫细胞疗法的新手段 - MedChemExpress
靶向肿瘤微环境 丨“冷”肿瘤如何变“热”- MedChemExpress
根据肿瘤生长特征及对机体危害程度的不同,可分为 “恶性” 和 “良性” 两大类。肿瘤的冷热又该如何划分?
MedChemExpress
2023/01/03
7140
靶向肿瘤微环境 丨“冷”肿瘤如何变“热”- MedChemExpress
孰优孰劣?CAR-T疗法与双特异性T细胞桥接抗体疗法的对比
这两种疗法可以说各有千秋,在肿瘤治疗领域都很有前景,相信大家看完了这些之后对它们也有了更深的理解。下面分享一下我的看法(仅代表个人观点),
Chris生命科学小站
2023/02/28
8180
孰优孰劣?CAR-T疗法与双特异性T细胞桥接抗体疗法的对比
结合胆固醇的吲哚莫德前药修饰的载米托蒽醌的脂质体可在多种实体瘤中实现有效的化学免疫治疗
本文开发了一种定制设计的脂质体载体,用于共同递送强效免疫原性细胞死亡(ICD)刺激物和IDO-1抑制剂,以实现针对实体瘤的化学免疫治疗。将蒽醌类化学治疗剂米托蒽醌(MTO)载入了脂质体,并在脂质双分子层中进一步修饰了与胆固醇结合的吲哚莫德(IND)前药。
JoJo_Beatles
2021/02/04
6690
结合胆固醇的吲哚莫德前药修饰的载米托蒽醌的脂质体可在多种实体瘤中实现有效的化学免疫治疗
陈小元/杨振/范文培Nat Biomed Eng:膜联蛋白A5在肿瘤中的突释通过阻断凋亡细胞的吞噬作用增强细胞毒性T细胞反应
癌症免疫疗法,尤其是治疗性疫苗接种,通常不会产生强大的抗肿瘤免疫反应。在此,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陈小元、杨震(标题处姓名有误,特此更正,深表歉意)和中国药科大学范文培实现了在肿瘤中从二硒化物桥连的有机硅制成的静脉注射中空纳米颗粒中爆发释放膜联蛋白A5,通过利用原发肿瘤作为抗原库而产生了强大的抗肿瘤免疫。膜联蛋白A5通过与垂死的肿瘤细胞上的吞噬标记磷脂酰丝氨酸结合,阻断免疫抑制细胞凋亡并促进免疫刺激性继发性坏死。
JoJo_Beatles
2021/02/04
1.6K0
陈小元/杨振/范文培Nat Biomed Eng:膜联蛋白A5在肿瘤中的突释通过阻断凋亡细胞的吞噬作用增强细胞毒性T细胞反应
课前准备----癌症基础总论
随着癌症生长,营养通过直接扩散的方式从血液中获取。 一些酶(如蛋白酶)能够破坏邻近组织,有利于肿瘤的局部生长。 随着癌症体积的增加,癌症可能会释放血管生成因子,例如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促进进一步生长所需的新血管的形成。
追风少年i
2024/09/13
2220
课前准备----癌症基础总论
Nat. Commun. | 英矽智能AI助力发现靶向ENPP1的肿瘤免疫新策略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为肿瘤治疗带来范式变革,使得多种恶性肿瘤患者获益。然而,接受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的患者中仅有10%-35%可以获得显著持久的治疗效果,亟需创新治疗策略。
DrugOne
2025/05/27
4100
Nat. Commun. | 英矽智能AI助力发现靶向ENPP1的肿瘤免疫新策略
BM:肿瘤中过表达的组织蛋白酶B激活的阿霉素前药纳米粒诱导有效的免疫应答且毒性极小
化疗药物阿霉素(DOX)可在化疗期间诱导免疫原性细胞死亡(ICD)并产生额外的抗肿瘤免疫反应。然而,它往往也会引起严重的副作用和全身免疫抑制,这些问题也严重阻碍了其进一步的临床应用。在此,高丽大学Kwangmeyung Kim和韩国科学技术院Ju Hee Ryu通过将可被组织蛋白酶B切割的肽(FRRG)与阿霉素(DOX)相结合以制备FRRG-DOX,它可通过自组装以形成被肿瘤激活的阿霉素前药纳米粒CAP-NPs。
JoJo_Beatles
2022/08/15
8730
BM:肿瘤中过表达的组织蛋白酶B激活的阿霉素前药纳米粒诱导有效的免疫应答且毒性极小
Theranostics(IF>11)| ILT4抑制增强抗PD-L1治疗NSCLC的疗效
针对PD-1 / PD-L1通路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中显示出有限的成功,特别是在具有激活性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的患者中。迫切需要阐明EGFR介导的肿瘤免疫逃逸的机制和开发有效的免疫疗法。免疫球蛋白样转录本(ILT)4是最初在骨髓细胞中鉴定的关键免疫抑制分子,在实体肿瘤细胞中富集并促进NSCLC的恶性行为。然而,ILT4过表达的上游调控及其在EGFR激活NSCLC肿瘤免疫中的作用尚不清楚。
DoubleHelix
2022/12/16
1K0
Theranostics(IF>11)| ILT4抑制增强抗PD-L1治疗NSCLC的疗效
质谱流式联合单细胞免疫分析鉴定胶质母细胞瘤的组合治疗靶点
CTLA-4 和PD-1/PD-L1 的免疫检查点疗法已经彻底改变了许多实体瘤的治疗。然而,免疫检查点疗法的临床疗效仅限于具有特定肿瘤类型. 多项联合免疫检查点策略的临床试验正在进行中;然而,免疫检查点的肿瘤特异性靶向的机制原理是难以捉摸的。为了深入了解肿瘤特异性免疫调节靶点,我们分析了代表五种不同癌症类型的 94 名患者,包括对免疫检查点治疗反应相对较好的患者和对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前列腺癌和结肠直肠癌反应不佳的患者。通过质谱流式细胞仪和单细胞 RNA 测序,我们确定了一个独特的 CD73 hi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中的巨噬细胞在抗 PD-1 治疗后持续存在。为了测试靶向CD73对于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的成功组合策略是否重要,我们使用CD73 -/-小鼠进行了研究。发现,在用抗 CTLA-4 和抗 PD-1 治疗的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小鼠模型中,CD73 的缺失提高了存活率。我们的数据将 CD73 确定为一种特异性免疫治疗靶点,可改善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对免疫检查点治疗的抗肿瘤免疫反应,并证明全面的人体和反向转化研究可用于合理设计组合免疫检查点策略。
生信技能树jimmy
2022/04/20
7710
质谱流式联合单细胞免疫分析鉴定胶质母细胞瘤的组合治疗靶点
2022年抗癌行业研究报告
抗癌药是指抵抗癌症的药品,目前全球各国已批准上市的抗癌药物大约有130 ~150种,用这些药物配制成的各种抗癌药物制剂大约有1300~1500种。此外,全球正在研究之中但尚未获得批准上市的抗癌新药约有800多种,其中属于小分子的化学抗癌药物约400种。这些抗癌新药将是人类未来20年~ 50年内与癌症抗争的新型武器,也代表了目前人类抗癌药物研究的最高水准。
资产信息网
2022/03/25
9060
2022年抗癌行业研究报告
Nat. Mater. | 利用机器学习和组合化学加速发现可电离脂质mRNA传递
今天为大家介绍的是来自Robert S. Langer与Daniel G. Anderson团队的一篇论文。为了充分发挥信使RNA(mRNA)疗法的潜力,扩大脂质纳米粒子的工具库至关重要。然而,脂质纳米粒子开发的一个关键瓶颈是识别新的可离子化脂质。在本文中,作者描述了一种加速发现用于mRNA递送的有效可离子化脂质的方法,该方法结合了机器学习和先进的组合化学工具。作者从一个简单的四组分反应平台开始,创建了一个化学多样性的584种可离子化脂质库。作者筛选了包含这些脂质的脂质纳米粒子的mRNA转染效率,并使用这些数据作为训练各种机器学习模型的基础数据集。作者选择了表现最佳的模型来探查一个包含40,000种脂质的扩展虚拟库,合成并实验评估了其中表现突出的16种脂质。作者得到了脂质119-23,它在多种组织中的肌肉和免疫细胞转染中表现优于已建立的基准脂质。该方法促进了多用途可离子化脂质库的创建和评估,推进了精确mRNA递送的脂质纳米粒子配方的发展。
DrugOne
2024/06/18
4450
Nat. Mater. | 利用机器学习和组合化学加速发现可电离脂质mRNA传递
喻志强/姚广裕/王康男Adv Sci:AIE 分子的非辐射和辐射衰减的动态调整加强 NIR-II 成像介导的光热治疗和免疫治疗
关键词:AIE、CD39-CD73-A2AR、免疫原性细胞死亡、NIR-II、光热疗法
JoJo_Beatles
2022/08/15
1.4K0
喻志强/姚广裕/王康男Adv Sci:AIE 分子的非辐射和辐射衰减的动态调整加强 NIR-II 成像介导的光热治疗和免疫治疗
癌症起源和治疗中的细胞死亡
细胞死亡,或更准确地讲,细胞自杀是对人类健康至关重要的过程。在我们的一生中,每秒将会产生超过一百万个细胞。当生物体生长停止后,为了平衡细胞分裂,必须有相似数量的细胞去除,这就需要通过激活已经进化的分子机制来实现,从而使细胞可以自我破坏。其中第一个线索来自研究与癌症相关的基因,特别是BCL-2的基因。随后的研究表明,抑制细胞死亡的突变或其他缺陷使细胞得以聚集,阻止DNA受损的细胞去除,并增加了恶性细胞对化学疗法的抵抗力。对这种机制的了解使药物开发成为可能,可以通过直接激活细胞死亡机制,并与常规化学疗法及靶向药物协同作用来杀死癌细胞,从而为癌症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效果。
生信技能树jimmy
2021/03/10
1.5K0
癌症起源和治疗中的细胞死亡
综述精读 | 中性粒细胞从保护到致病的多种作用 | Nat.Immunol.
生信菜鸟团
2024/12/27
1.9K0
综述精读 | 中性粒细胞从保护到致病的多种作用 | Nat.Immunol.
【汇总】上海药物所李亚平老师在肿瘤免疫治疗领域的研究成果
1. Science Immunology:肿瘤微环境激活型抗体纳米粒用于免疫联合治疗
JoJo_Beatles
2021/02/04
8800
【汇总】上海药物所李亚平老师在肿瘤免疫治疗领域的研究成果
推荐阅读
知识扩展--细胞因子在癌症中的作用
850
蛋白酶抑制剂 Cocktail 的 IP实验 WB实验参考文献 | MCE
1400
干货解析 MG-132:从作用机制到科研实践应用 | MCE
5910
AbMole小课堂 | 盘点那些在高分文章中大放异彩的天然产物—来源于动物植物的宝藏
270
Science & Nature 双开花:改善过继性免疫细胞疗法的新手段 - MedChemExpress
5360
靶向肿瘤微环境 丨“冷”肿瘤如何变“热”- MedChemExpress
7140
孰优孰劣?CAR-T疗法与双特异性T细胞桥接抗体疗法的对比
8180
结合胆固醇的吲哚莫德前药修饰的载米托蒽醌的脂质体可在多种实体瘤中实现有效的化学免疫治疗
6690
陈小元/杨振/范文培Nat Biomed Eng:膜联蛋白A5在肿瘤中的突释通过阻断凋亡细胞的吞噬作用增强细胞毒性T细胞反应
1.6K0
课前准备----癌症基础总论
2220
Nat. Commun. | 英矽智能AI助力发现靶向ENPP1的肿瘤免疫新策略
4100
BM:肿瘤中过表达的组织蛋白酶B激活的阿霉素前药纳米粒诱导有效的免疫应答且毒性极小
8730
Theranostics(IF>11)| ILT4抑制增强抗PD-L1治疗NSCLC的疗效
1K0
质谱流式联合单细胞免疫分析鉴定胶质母细胞瘤的组合治疗靶点
7710
2022年抗癌行业研究报告
9060
Nat. Mater. | 利用机器学习和组合化学加速发现可电离脂质mRNA传递
4450
喻志强/姚广裕/王康男Adv Sci:AIE 分子的非辐射和辐射衰减的动态调整加强 NIR-II 成像介导的光热治疗和免疫治疗
1.4K0
癌症起源和治疗中的细胞死亡
1.5K0
综述精读 | 中性粒细胞从保护到致病的多种作用 | Nat.Immunol.
1.9K0
【汇总】上海药物所李亚平老师在肿瘤免疫治疗领域的研究成果
8800
相关推荐
知识扩展--细胞因子在癌症中的作用
更多 >
领券
问题归档专栏文章快讯文章归档关键词归档开发者手册归档开发者手册 Section 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