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发布
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MCP广场
社区首页 >专栏 >从实验室到赛场:沈阳大学“机械创新设计实践室”的“智造”突围路

从实验室到赛场:沈阳大学“机械创新设计实践室”的“智造”突围路

原创
作者头像
网络运维和信息化
发布2025-05-16 15:20:12
发布2025-05-16 15:20:12
2380
举报

——看一支学生团队如何以创新为刃,锻造机械工程“硬核”力量

在沈阳大学机械工程学院的实验楼里,一台台3D打印机正吐出精密的机械零件,等比例缩小的实物样车前,学生团队围在电脑前调试设备代码——这里是机械创新设计实践室(简称“机创实践室”)的“战场”。从2019年成立至今,这支由本科生组建的团队以实验室为起点,以赛场为试金石,在机械创新、智能制造与产学研融合的赛道上,走出了一条“从创意到落地”的突围之路。

实践室:孵化创新的“试验田”

走进机创实践室,映入眼帘的是满墙的竞赛奖获证书、参赛海报和项目图纸。指导教师潘苏蓉指着一台正在组装的机器说:“这是学生团队自主设计的智能叶菜收获机,从机械结构设计到控制系统开发,全程由大三学生主导,带领大二大一学生协同完成。”

作为学院“全过程专业学业导师制”的实践载体,机创实践室构建了“老带新-项目制-竞赛化”三级培养体系。

大一“打地基”:通过SolidWorks建模、单片机编程等基础知识学习,学生自主完成“慧鱼套件”创意装配、3D打印创意设计等实践项目;

大二、大三“上战场”:以全国机械创新设计大赛、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等为靶场,学生团队在一年内完成从需求调研、方案设计到样机调试的全流程;

大四“接项目”:优选成员参与企业技术攻关,

“我们不是‘象牙塔’里的实验,而是用企业标准倒逼学生成长。”指导老师李莉介绍,团队参与沈阳机床集团、沈阳新松机器人等企业多项研发项目,其中“轻量化农机部件增材制造工艺”项目为企业降低生产成本。

赛场:淬炼人才的“熔炉”

在2023年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总决赛现场,机创实践室团队凭借“菠菜一体化智能收获机”这个项目斩获国家级二等奖。团队负责人阎思扬(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大三学生)回忆:“从省赛到国赛,我们经历了7次方案推翻重来,最终用动态模拟软件证实收获效率提升。”

这支由20多名本科生组成的团队,近年累计获得多个奖项:

- 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辽宁省金奖1项、铜奖4项);

- “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辽宁省铜奖3项);

- 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辽宁省一等奖2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5项);

- 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国家级二等奖2项、辽宁省特等奖2项);

- 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

- 获批国家级、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11项(国家级5项、省级6项);

- 申请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5项。

此外,实践室与多家企业合作进行技术攻关项目实践。

未来:打造“智造”人才生态圈

站在新的起点,机创实践室正谋划“三维升级”,建设“数字孪生实验室”,引入虚拟调试、AI辅助设计等新技术,面向全校招募跨专业学生,组建“机械+电子+计算机”复合型团队。

实践室成员在创新实践中不仅能提升专业素养,更能培养跨学科思维、团队合作能力及工程伦理意识。沈阳大学“机械创新设计实践室”凭借其卓越的科研实力、丰富的人才培养经验以及显著的成果产出,已成为学校机械创新设计方向的一支重要力量。展望未来,实践室将持续深化“以赛促学、以创育人”的理念,为培养新时代卓越工程师和行业领军人才贡献力量。

图1 团队参加2023年辽宁省机械创新设计大赛

图 3团队参加2024年辽宁省机械创新设计大赛

图 5团队队长阎思扬参加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辽宁赛区决赛路演答辩现场

图 6团队队长阎思扬带领本科生项目团队参加沈阳大学科研大会

图 7实践室受北京理工大学邀请参加2024年第17届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年度总决赛“龙鼎杯”的颁奖典礼

原创声明:本文系作者授权腾讯云开发者社区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原创声明:本文系作者授权腾讯云开发者社区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热度
最新
推荐阅读
领券
问题归档专栏文章快讯文章归档关键词归档开发者手册归档开发者手册 Section 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