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发布
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MCP广场
社区首页 >专栏 >华为,为何成为领导者?- Gartner

华为,为何成为领导者?- Gartner

作者头像
通往ICT之路
发布2025-04-09 14:22:21
发布2025-04-09 14:22:21
3170
举报
文章被收录于专栏:6G6G

Gartner发布了其数据中心交换机领域的首个魔力象限研究报告,用于取代此前的数据中心交换机市场指南。

  • Leader(领导者):Arista Networks(美国)、思科(美国)、华为(中国)、Juniper Networks(美国);
  • Challenger(挑战者):惠普(美国)、英伟达(美国,收购Mellanox后进入网络市场);
  • Niche Player(特定领域玩家,有翻译成“利基者”):阿尔卡特朗讯(Alcatel-Lucent,法国/美国,后被诺基亚收购)、Extreme Networks (美国)、新华三(H3C,中国);
  • Visionary(远见者):戴尔(美国)、诺基亚(Nokia,芬兰)。

备注:数据中心交换机指部署于数据中心环境的以太网交换机,主要功能是为各类终端设备提供连接支持,包括服务器、防火墙、四层至七层设备以及大型主机等。

下面我们结合上面的魔力象限来具体分析相关企业。

阿尔卡特朗讯(ALE)

阿尔卡特朗讯(ALE)在本魔力象限中被定位为“特定领域玩家”。其产品包括OmniSwitch 6900和9900交换机、AOS网络操作系统(NOS)以及OmniVista管理平台。

此外,ALE还通过Fleet Supervision提供基本的库存管理功能,并通过其聊天机器人OmniVista Network Advisor提供额外功能。ALE的业务覆盖全球,客户主要是政府、医疗和交通等行业的中型企业。Gartner预计ALE将专注于扩展硬件平台以及增强其AI代理的功能和集成性。

优势

  • ALE为寻求统一园区/数据中心基础设施的中型企业提供了可靠的解决方案,这些基础设施运行在相同的NOS上,并通过同一控制台进行管理。
  • ALE的OmniFabric支持多种数据平面技术(SPB、EVPN、MPLS),并通过单管理平台和NOS提供灵活性。
  • ALE于2024年底推出了Fleet Supervision,满足了客户的关键库存管理需求,作为服务提供且对客户免费。

注意事项

  • ALE在推出400G/800G接口交换机方面落后于市场,限制了其在高密度或高性能AI网络中的应用能力。
  • ALE专注于园区网络,这与部署AI网络或寻求基于SONiC的基础设施的企业需求不匹配。
  • 由于ALE是一家由华信邮电技术控股的私营公司,其长期可行性存在不确定性。

Arista Networks

Arista Networks在本魔力象限中被定位为“领导者”。其产品包括7000系列交换机、EOS NOS和CloudVision管理平台。其业务覆盖全球,客户主要是各行业的大型企业。Gartner预计该供应商将专注于软件/硬件可靠性,并扩展其应对AI工作负载日益增长的规模和性能需求的能力。

优势

  • 客户对Arista的产品组合和CloudVision平台的满意度较高。
  • 该供应商的产品路线图与企业对高性能网络的需求高度契合。
  • Arista始终展现出市场响应能力,能够及时交付新的硬件和软件功能。

注意事项

  • 与其他魔力象限中的供应商相比,Arista对非英语语言的支持有限,技术支持覆盖的国家较少。
  • Arista的销售和地理策略较为狭窄,限制了其吸引企业客户的能力。
  • 随着供应商的增长和产品组合的扩展,其与现有技术合作伙伴的竞争将加剧,可能限制其增长能力。

思科(Cisco)

思科在本魔力象限中被定位为“领导者”。其产品包括Nexus 9000系列交换机、NX-OS和基于ACI的网络,均由Nexus Dashboard管理。此外,思科还通过8000系列硬件平台提供额外功能。其业务覆盖全球,客户包括各行业的各种规模企业。Gartner预计思科将专注于简化操作管理、将安全功能嵌入交换网络以及AI网络。

优势

  • 思科的产品能够满足从中小型企业到大型企业数据中心的全范围数据中心交换使用场景,包括开放网络和AI以太网网络。
  • 思科拥有雄心勃勃的产品路线图和愿景,旨在简化操作、增强安全性和应对高性能使用场景。
  • 该供应商拥有庞大的训练有素的工程师基础和广泛的渠道支持,能够为全球客户提供支持。

注意事项

  • 根据Gartner客户咨询和Peer Insights评论,思科客户普遍对产品组合的复杂性和定价表示担忧。
  • 思科数据中心交换产品之间的集成不足是一个问题,其产品路线图并未完全解决这一问题。
  • 与其他研究中的供应商相比,思科在Nexus产品组合中宣布支持800G接口的时间较晚。

戴尔(Dell Technologies)

戴尔科技在本魔力象限中被定位为“远见者”。其产品包括PowerSwitch系列交换机、SONiC和OS10 NOS,以及SmartFabric Manager。此外,戴尔还通过其PowerEdge服务器平台的模块提供额外的数据中心网络交换功能。其业务覆盖全球,客户主要是各行业的中型和大型企业。我们预计戴尔科技将专注于高性能AI网络和开放架构(包括Omnia和SONiC)的市场投资。

优势

  • 戴尔拥有一套可靠的硬件和软件能力,能够支持AI以太网网络。
  • 该供应商在开放网络领域的市场创新方面有明确的记录,并继续在Omnia和SONiC上进行大量投资。
  • 戴尔在这一市场的战略和路线图专注于应对企业新兴使用场景,包括AI网络和开放网络。

注意事项

  • Gartner估计,戴尔的SmartFabric Manager在企业中的采用率有限(不到100个客户)。
  • 戴尔科技对高性能网络的关注将限制其在传统数据中心交换环境中的有效性。
  • 该供应商在Gartner客户中的数据中心交换市场可见性有限,这可能阻碍其市场增长能力。

Extreme Networks

Extreme Networks在本魔力象限中被定位为“特定领域玩家”。其产品包括Extreme IP Fabric和Extreme Fabric Connect等多种网络选项。在硬件方面,其产品主要包括Extreme 7000、8000和SLX9000系列交换机。在软件方面,该供应商提供SLX-OS和VOSS NOS,以及ExtremeCloud Orchestrator和ExtremeCloud IQ管理平台。其业务覆盖全球,客户主要是各行业的中型和大型企业。Gartner预计Extreme Networks将投资于扩展硬件平台,并将其数据中心组合集成到Platform ONE统一云管理平台中。

优势

  • Fabric Connect为寻求通过同一控制台管理园区/数据中心基础设施的中型企业提供了可靠的解决方案。
  • 该供应商致力于将其整个网络组合的所有管理功能作为服务提供,从而简化客户管理。
  • 多家运营商部署了Extreme Networks的数据中心产品,证明了其在大规模环境中提供成本效益的能力。

注意事项

  • Extreme Networks在推出400G接口方面落后于市场,截至本文撰写时,尚未提供支持800G接口的交换机。
  • 该供应商的产品与部署AI网络或寻求基于SONiC的基础设施的企业需求不匹配。
  • 与其他魔力象限中的供应商相比,Extreme Networks在过去24个月中对面向企业数据中心的销售关注较少。

新华三(H3C)

新华三(H3C)在本魔力象限中被定位为“特定领域玩家”。其产品包括S系列交换机和Comware NOS,被称为应用驱动数据中心(AD-DC)网络。SeerEngine和SeerAnalyzer产品提供管理和监控软件。其业务主要集中在亚洲,客户主要是各行业的大型组织。Gartner预计H3C将专注于扩展硬件平台,并增强性能和扩展能力,以优化基于以太网的AI网络。

优势

  • SeerEngine和SeerAnalyzer为数据中心网络提供了有效的监控、故障排除和分析功能。
  • 该供应商的产品组合与部署大规模和AI以太网网络的客户需求高度契合。
  • 与其他研究中的供应商相比,H3C的整体解决方案(包括硬件、软件和支持)在设备生命周期内具有很高的成本效益。

注意事项

  • 根据Gartner的分析,H3C计划的创新与企业及中型客户的需求相比,与其他供应商相比对齐度较低。
  • 该供应商在Gartner企业客户中的可见性有限,这可能阻碍其市场增长能力。
  • H3C的销售和营销策略不太可能在亚太地区以外推动企业市场影响力。

惠普(HPE)

惠普(HPE)在本魔力象限中被定位为“挑战者”。其产品包括HPE Aruba Networking CX系列交换机、AOS-CX NOS,以及通过HPE Aruba Networking Fabric Composer和HPE Aruba Networking Central提供的网络管理软件。其他产品包括由智能管理中心(IMC)管理的基于Comware的交换机。HPE的业务覆盖全球,客户主要是各行业的中型和大型企业。Gartner预计该供应商将继续投资于增强可观测性和管理统一性,并将安全功能嵌入交换网络。

HPE于2024年1月9日宣布收购瞻博网络(Juniper Networks)。在分析和发布时,HPE符合入选标准,并作为独立法人实体运营。

优势

  • HPE拥有可靠的产品组合,能够满足传统更新、AI网络和嵌入式微分段的企业使用场景。
  • HPE在这一市场中大力投资,这将有助于扩展其产品组合并改善功能,以更好地满足企业需求。
  • 该供应商拥有庞大的数据中心基础设施客户基础和广泛的渠道支持,能够为全球客户提供支持。

注意事项

  • 与其他魔力象限中的供应商相比,HPE计划的创新不太可能颠覆企业市场或推动企业影响力。
  • HPE不支持在其硬件或网络管理平台上商用SONiC。
  • 与本研究中包括的其他供应商相比,HPE在Gartner客户中的市场可见性和知名度有限。

华为

华为在本魔力象限中被定位为“领导者”。其产品包括CloudEngine系列交换机、Yunshan OS NOS和iMaster NCE管理平台。此外,iMaster NCE FabricInsights提供了高级可见性功能。华为的业务主要集中在非洲、亚洲、欧洲和拉丁美洲,客户主要是各行业的大型企业。Gartner预计该供应商将继续投资于增强其硬件和软件能力,以提高AI以太网网络的性能和扩展性。

优势

  • 华为的产品路线图与企业新兴需求高度契合。
  • 华为拥有广泛的硬件和软件能力,能够满足几乎所有企业使用场景。
  • 华为的网络管理软件具有深入的管理和故障排除功能、直观的用户界面以及高级预测能力。

注意事项

  • 华为在运行SONiC的企业客户方面经验有限。
  • 该供应商的安装基础有限,销售集中在几个地理区域(包括北美和西欧),这限制了其接触和支持这些客户的能力,并限制了市场增长潜力。
  • 与其他竞争对手相比,华为的营销计划效果有限,限制了其市场增长潜力。

Juniper Networks

Juniper在本魔力象限中被定位为“领导者”。其产品包括QFX、PTX和EX系列交换机、Junos NOS,以及Apstra管理平台。额外功能可通过Apstra云服务选择性提供,以增强可见性和管理能力。其业务覆盖全球,客户主要是各行业的大型企业。Gartner预计Juniper将继续投资于增强其硬件和软件能力,以应对AI工作负载相关的新兴规模和性能需求。

HPE于2024年1月9日宣布收购Juniper。在分析和发布时,Juniper符合入选标准,并作为独立法人实体运营。

优势

  • 该供应商的Apstra具有强大的网络管理功能,并支持非瞻博设备,这在多供应商环境中简化了管理。
  • Juniper的产品创新与企业客户的新兴需求高度契合。
  • Juniper提供了强大的客户体验,这通过多个输入(包括Gartner客户咨询、参考调查和Gartner Peer Insights评论)得到衡量。

注意事项

  • 在Gartner客户咨询中,Juniper客户报告Apstra的软件许可成本较高。
  • Juniper的产品路线图与不专注于构建高性能AI网络的小型组织需求对齐度较低。
  • Juniper客户对其即将被HPE收购以及由此产生的不确定性表示担忧。

诺基亚(Nokia)

诺基亚在本魔力象限中被定位为“远见者”。其产品包括7000系列交换机、服务路由器(SR)Linux和/或SONiC NOS,以及事件驱动自动化(EDA)管理平台。其业务覆盖全球,客户主要是具有成熟自动化能力的服务提供商和大型企业。我们预计诺基亚将扩展其数据中心交换产品,增加企业功能,同时保持对软件可靠性的高度关注。

优势

  • 诺基亚的硬件和软件能力组合满足了传统环境和高性能网络中的企业客户需求。
  • 诺基亚通过在其网络管理器中引入“应用商店”架构,并在其中嵌入数字沙盒,推动了近期的产品级市场创新。
  • 该供应商拥有积极且明确的营销和销售策略,这将有助于其在市场中增长。

注意事项

  • 诺基亚缺乏市场中其他供应商常见的某些关键能力,例如端点路径跟踪和基于组的策略管理。
  • 该供应商在Gartner客户中的可见性有限,这可能阻碍其市场增长能力。
  • 与其他研究中的供应商相比,诺基亚作为企业数据中心交换市场的新进入者,客户安装基础较小,专业能力有限。

英伟达(NVIDIA)

英伟达在本魔力象限中被定位为“挑战者”。其产品包括Spectrum交换机和Cumulus Linux或SONiC NOS,由NetQ管理。额外功能通过Air(仿真/测试)、RCP(AI集群内的网络配置)和NVUE(通过CLI/API的设备/配置)提供。其业务覆盖全球,客户包括各行业的各种规模企业。我们预计英伟达将专注于AI网络的新兴性能和扩展需求。

优势

  • 英伟达的产品组合与部署高性能工作负载(包括AI以太网网络)的企业需求高度契合。
  • 该供应商的产品路线图和计划创新与在数据中心部署AI工作负载的客户需求高度契合。
  • 英伟达具有强大的财务可行性,这有助于其在市场中的投资和增长能力。

注意事项

  • 英伟达在与高性能无关的传统企业数据中心交换环境中关注和专业能力有限。
  • 由于专注于高性能使用场景,该供应商的定价高于大多数竞争对手。
  • 英伟达的网络管理器在交换设备生命周期管理方面落后于竞争对手,导致客户需要在其产品组合中使用多种工具来解决交换机生命周期管理问题。

总的来说,由于对AI基础设施的兴趣增加,数据中心交换市场在过去18个月中经历了重大变化。Gartne预计到2028年,使用现有数据中心交换机支持AI/生成式AI(GenAI)工作负载的组织将浪费至少30%的处理能力。到2027年,在大型数据中心网络(超过250台交换机)中运行SONiC的企业数量将翻倍,达到10%。

来源:https://www.gartner.com/doc/reprints?id=1-2KO6FB9C&ct=250402&st=sb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同步曝光计划,分享自微信公众号。
原始发表:2025-04-07,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分享自 通信百科 微信公众号,前往查看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同步曝光计划  ,欢迎热爱写作的你一起参与!

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热度
最新
推荐阅读
目录
  • 阿尔卡特朗讯(ALE)
  • Arista Networks
  • 思科(Cisco)
  • 戴尔(Dell Technologies)
  • Extreme Networks
  • 新华三(H3C)
  • 惠普(HPE)
  • 华为
  • Juniper Networks
  • 诺基亚(Nokia)
  • 英伟达(NVIDIA)
领券
问题归档专栏文章快讯文章归档关键词归档开发者手册归档开发者手册 Section 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