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巴塞罗那MWC2025通信展,爱立信和诺基亚等一众厂商各种“黑科技”纷纷亮相,从AI-RAN到只能调度,潜心观察你会发现通信行业正在悄悄变天。大屏幕上循环播放的“自治网络”宣传片里,AI系统正在代替工程师编写代码,O-RAN云基站像积木一样自动组装,整个场景仿佛科幻电影。

诺基亚云与网络服务CTO Jitin Bhandari的采访揭开了谜底。这位印度裔技术负责人用三个关键词描述诺记通信行业的未来:“生态、AI、云”。但最让我注意的是,他在U管的20分钟访谈里18次提到“合作伙伴”,这个细节暴露了诺基亚的战略重心转移。
行业规则:
5G新时代从单打独斗到团队作战的转变
01
诺基亚的解决方案带着互联网公司的思维:把网络变成能力超市。通过行业通用的API标准,全球50多家运营商正在把网络功能打包成可调用的接口,就像云计算公司开放存储服务那样。物流公司可以直接申请低延迟网络来调度无人车,云游戏厂商能动态使用边缘计算资源——这种“网络即服务”模式,让传统通信公司摸到了互联网行业的门道。
AI实践转型:
从实验室模型走向基站应用
02
说到AI应用,Jitin展示了对比数据:传统智能运维系统需要3个月训练,新方案只用7天。这要归功于诺基亚与AMD、思科合作开发的AI平台,他们采用了类似谷歌的智能算法,让AI既能理解复杂网络特征,又避免成为“黑盒子”。
这种技术在实际场景很实用。以前工程师要手动标记上百种基站故障特征,现在新系统通过自主学习,直接从网络数据中发现“信号干扰导致连接异常”等57种隐藏问题,准确率提高40%,模型体积反而缩小四分之三。
云架构平衡术:
既要灵活又要安全
03
“混合云不是选择题,而是必选项。”Jitin这句话点破行业痛点。当5G核心网68%都上云后,运营商发现:公有云的弹性和私有云的安全难以兼得。
诺基亚的解决方案很巧妙——用智能调度软件实现“两头兼顾”:日常数据存在私有云,遇到流量高峰时自动借用公有云资源,这种设计让资源利用率达到92%,网络延迟波动不超过3毫秒。
更厉害的是“联合学习”系统。各家运营商的AI模型在本地训练,只共享学习成果不共享原始数据,既打破数据隔离,又保护隐私安全。这套系统已经在欧洲某运营商使用,使跨区域故障处理速度提升6倍。
生态建设:
拆除技术围墙
04
谈到如何建立生态时,Jitin分享了三个关键点:
这种开放策略已经见效。德国某创业公司用诺基亚接口开发的设备维护系统,不仅拿下汽车厂商订单,他们的算法还被用到诺基亚基站系统,形成“共同进步”的良性循环。
未来网络:
会自我升级的智能网络系统
05
在U管采访的最后,Jitin透露了一个彩蛋:诺基亚正在实验室测试“会学习的网络”。这套基于智能算法的系统,白天在模拟环境经历数百万次网络攻击,晚上自动把防御策略更新到现实网络。这种“自主进化”的能力,可能就是6G网络的雏形。
在视频中记者离开展台时,诺基亚把合作伙伴的logo墙做成了可转动的魔方造型——这个设计或许暗示:在5G新时代,真正的赢家不是技术最强的公司,而是最会组建技术联盟的玩家。当CTO们开始认真经营“朋友圈”,通信行业的生态竞争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