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搞电化学嘛,这些片子接触了不少,终于轮到领慧了!我其实一开始是不知道,后来评论区有人推荐这个,“凭借着良好的关系🤣”我拿到了数据手册,综合看下来觉得非常不错。
事实上宣传之初写的是血糖监测,其实不尽然,强大的硬件设计可以满足绝大多数的测量工作,这里小小的批评一下~
事实上也没有什么错,设计的时候就是做这个CGM的,这个也是一个新词,我们传统的血糖都是单点采样,只能说明一瞬间的时间。而CGM就是长时间的测量。
技术要点,传感器的长时稳定性,低功耗,小体积,价格低廉。
CGM 读数可能与指尖釆血读数有所不同。 指尖釆血测量的是血液中的葡萄糖水平。 CGM 测量的是组织液中的葡萄糖水平。 组织液指体内细胞之间的液体。
就是CGM会更深入
长长的针
我在网上也找不到更加清楚的拆机图了
另外雅培于2017年推出了首款辅理善瞬感®扫描式血糖监测系统,该系统无需采血针和试纸,通过扫描贴在手臂上的持续血糖监测传感器(CGM Sensor),即可轻松检测人体血糖。然后,雅培于2018年推出了具有14天长周期佩戴时间的FreeStyle Libre新一代产品,大大降低了用户的使用成本。雅培采用基于第二代电化学检测原理的“连线酶”技术,具有低电位反应、不依赖氧气以及限制性的外膜、干扰物少、信号稳定等特点,生产成本可能相对更低。
雅培在17年的时候推出的这个东西,用料满满的
这MCU也是很猛,而且PCB上面的料看着别的也不便宜
港大去年也做了一个差不多的东西,不过看着就像水光针。
表面贴装
爆炸图
这东西叫OECT
三电极
系统挺小巧,这是什么硬币?香港的?这个使用了ADUCM355
系统蛮简单
信号链系统
其实还是做了一种传感器,还是蛮好的工作。港大原来也搞这些东西。
继续说我们的芯片:
这种产品现在来看,就是很稳定的设计了,BLE+AFE+传感器,没有什么好变的。
合泰的
目前是WLCSP的,实在太小了,很快也会有QFN的,体积不敏感的情况下可以使用。
因为这些产品比较特殊的缘故,我也不会暴露过多的芯片内容,不过一般使用的参数我都会写。
01只有一路的TIA,在关键的路径上面都有开关,可以在不使用的时候关闭或者是按需的打开一些开关,来以较低功耗维持反应环境,因为这个反应环境的稳定还是要时间的。DAC的精度也高,12bit很细腻了。
好的,很棒
虽然都最大有10M了,但是可能还会更好,也可以在RC这里接大电阻,属于这些产品的基本操作。
这里有个设计比较有意思,一般TIA是单路输出电压,这里可以看到是一个差分的样式,N引脚加了一个缓冲器,和别人的设计不一样。
这里
同时采集,做差
差分信号通过两根导线传输,且两者的相位相反。外部噪声(如地线噪声、电磁干扰)会同时作用于两根导线,并在后续电路中被抵消(如仪表放大器的共模抑制比 CMRR)。
若地线存在 10mV 的噪声电压,单端输出的信号会被污染;而差分输出的正负端均叠加 10mV 噪声,差值 VP−VN 仍保持原始信号。
在多通道系统中( MUX 选择不同传感器信号时),差分信号可通过物理隔离(如双绞线)降低通道间的串扰。人家都是芯片了,我就不知道了。。。
TIA0_P/TIA0_N 与 TIA1_P/TIA1_N 采用差分走线,可避免相邻信号间的耦合。
单端输出需要一个公共参考地(如接地),但地电位差异可能导致偏移电压;差分输出无需共享参考地,适用于长距离传输或浮动电源系统。
反正这个设计挺好的,提高了测量精度。
这么多通道都是MUX切换的
最后配合一个FIFO进一步的解放MCU,满足更低功耗的设计。
芯片是好芯片,设计也不错,继续加油!
https://www.science.org/doi/10.1126/sciadv.adl18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