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及无人机,大疆的名字必定如雷贯耳。自 2006 年成立以来,大疆在无人机领域一路高歌猛进,凭借着卓越的技术实力和创新精神,迅速成长为全球无人机行业的领军者。其市场份额一度超过 70%,在全球范围内拥有广泛的用户群体和极高的品牌知名度。毫不夸张地说,大疆已然成为了无人机的代名词,在消费级和专业级无人机市场都占据着霸主地位。
大疆的成功绝非偶然,而是源于其对核心技术的执着追求和持续投入。在旋翼芯片技术上,大疆实现了对旋翼电机的精确调节,赋予无人机超强的抗风能力和悬停能力,使其在复杂环境中也能稳定飞行,这一技术优势让大疆无人机在性能上远超众多竞争对手。飞控系统技术更是大疆的一大王牌,它如同无人机的 “大脑”,能够精准控制飞行姿态、航向、速度、高度等参数,实现自动返航、避障、跟随、手势控制等一系列智能化功能 ,极大地提升了用户操作的便捷性和安全性。而飞行安全保障系统则像一位尽职的 “保镖”,时刻监测无人机的飞行状态、电池电量、信号强度等数据,一旦出现异常,便会通过声光提示或自动控制来避免危险发生,还能根据地理位置和法律规定限制无人机在特定区域或高度飞行,全方位保障飞行安全。
在市场开拓方面,大疆同样表现出色。它不仅满足了消费者对于娱乐和摄影的需求,推出一系列适合普通用户的消费级无人机,让航拍变得触手可及;还积极拓展工业级无人机市场,如农业植保、电力巡检、测绘、消防、救援等领域。以农业植保为例,大疆的 Agras 系列农业植保无人机能够自动规划飞行路线和喷洒量,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深受广大农户的欢迎。同时,大疆通过与微软、Facebook、联合国等多个行业和领域的合作伙伴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共同探索无人机的更多应用和价值,进一步扩大了市场份额。

成立于 2016 年的宇树科技,在机器人领域已然崭露头角,成为国内高性能四足 / 人形机器人领域的独角兽企业。它专注于消费级和行业级高性能通用足式 / 人形机器人以及灵巧机械臂的自主研发、生产和销售 ,与多家科技新锐企业被合称为 “杭州六小龙”。
在产品布局上,宇树科技成果颇丰。机器狗方面,B2-W 机器狗堪称明星产品。从宇树科技发布的视频中,我们可以看到它解锁了诸多令人惊叹的新技能。它能完成托马斯全旋、侧空翻等高难度动作,运动能力十分出色;在地形适应上,无论是陡峭山坡快速滑下、浅水中疾行,还是溪流中逆流爬坡,都不在话下;甚至还能从 2.8 米高的楼顶跳下,负载 40 公斤前进爬坡,驮起一名成年男子前行。从性能参数来看,B2-W 机器狗重约 75 公斤(整机,含电池约 12 公斤),可进行轮足替换变形,最大移动速度达到 20 公里 / 小时,最大站立负载 120 公斤,持续行走负载超过 40 公斤 ,最大水平拉力可达 100 千克,轮子的最大扭矩为 50N.m,直径 22.5 厘米,最大转速达到 57 rad/s(约 9 转 / 秒),40 千克负载时最大续航里程为 50 公里,最高速度可达 20km/h,还能够跳跃宽度约为两米的深堑。这些卓越的性能,为其在巡检、消防救援等领域的广泛应用提供了有力支持。目前宇树机器狗占据全球近 70% 销量,在消费、科研及行业级场景都有广泛覆盖。
人形机器人领域,宇树科技同样成绩斐然。2023 年 8 月 15 日,首款通用人形机器人 H1 正式发布,具备当时全球近似规格最高动力性能,身高 180 厘米、重量约 47 公斤,其关节系统赋予了它超强的灵活性和运动能力,最大奔跑速度可达到 3.3 米每秒,甚至有潜力超过 5 米每秒 。它还能够高效使用普通手工具,胜任细致的操作任务,同时具备在非结构化环境中工作的能力。在 2025 年蛇年央视春晚舞台上,H1 身着花坎肩,表演扭秧歌、转手绢,成功破圈,让更多人认识到了宇树科技的实力。2024 年 5 月 13 日推出的 G1,起售价 9.9 万元,将人形机器人售价拉至 10 万元以内,进一步降低了用户的门槛。G1 采用先进的软硬件一体化设计,拥有 23 到 43 个灵活关节,最大关节扭矩高达 120N.m,使其能够执行复杂的动态动作,如快速行走、跳跃和完成多种日常生活小技能,行走速度可达每秒 2 米。其力控灵活手集成了力位混合控制,提供了更为自然的人机交互体验。G1 一经推出,便在教育、展会及安全等行业展现出强大的应用潜力,很多教育机构引入它作为 AI 科普的 “明星助教”,激发孩子们对科技创新的热情;在展会上,它也吸引了大量客流,提升了品牌的市场影响力 。
既然大疆在无人机领域成就斐然,宇树科技在机器人领域发展迅猛,那宇树科技能否成为中国未来的大疆呢?不妨将二者从多个维度进行对比,一探究竟。
在技术研发上,大疆和宇树科技都极为重视。大疆在无人机的飞控、影像、电池等核心技术上不断深耕,拥有 1.2 万多项专利,技术实力毋庸置疑 。宇树科技同样不遑多让,在机器人的电机、控制算法、动力学等方面持续创新,申请专利超过 400 项。比如其自研的高扭矩密度电机和行星减速器,单腿成本较外购方案降低 40%,为产品的高性价比提供了有力支撑,还基于强化学习开发的步态算法,响应延迟短、支持动态平衡,显著提升了机器人的运动性能。可以说,二者在各自领域的技术研发能力都相当出色,难分伯仲。
从产品类型来看,二者各有侧重。大疆专注于无人机产品,覆盖消费级、专业级、行业级等多个领域,满足不同用户的航拍、测绘、巡检等需求。宇树科技则聚焦于足式机器人和人形机器人,产品可用于教育、科研、娱乐、工业、安防巡检、勘测探索、公共救援等多个场景,如 Go 系列机器狗能成为家庭宠物、玩具,B 系列机器狗可用于电力巡检、地质灾害救援,H1、G1 等人形机器人在教育、展会等行业发挥作用。
在市场定位方面,大疆凭借高性价比和创新技术,在消费级无人机市场占据主导地位,同时也积极拓展工业级市场,产品畅销全球 100 多个国家和地区 。宇树科技同样以高性价比产品切入市场,在消费级和行业级机器人市场齐头并进,机器狗产品占据全球近 70% 销量,产品覆盖欧美、日韩等 50 多个国家,海外收入占比超过 60% ,并与亚马逊、BestBuy 等主流平台建立了渠道合作关系。
商业模式上,大疆构建了从研发、生产到销售的完整产业链生态,通过销售产品、提供售后服务及与合作伙伴开展联合项目获取收益。宇树科技除了产品销售和服务,还通过与供应商深度合作,如与金发科技合作高性能工程塑料,与地平线合作定制边缘计算模块,共同推动产品研发和生产,同时积极拓展应用场景,探索更多商业机会。

宇树科技虽发展态势良好,但前行之路并非一帆风顺,面临着诸多挑战。在技术成熟度方面,尽管宇树科技在机器人技术上取得了不少突破,可人形机器人要实现像人类一样灵活、智能地完成复杂任务,仍有很长的路要走。像复杂环境下的自主决策、精确的触觉反馈等技术,还需要持续攻关 。以在复杂地形中执行救援任务为例,机器人需要精准判断环境状况,自主规划行动路径,目前的技术还难以完全满足这样高难度的要求。
市场竞争同样激烈,机器人市场潜力巨大,吸引了众多企业纷纷入局。除了国内的优必选等强劲对手,还有特斯拉等国际巨头推出的人形机器人,如特斯拉的 Optimus,凭借其在电动汽车领域积累的技术和品牌优势,在人形机器人市场迅速崭露头角,给宇树科技带来了不小的竞争压力。
供应链方面,机器人生产涉及众多零部件和复杂的技术,确保供应链的稳定和高效至关重要。一旦某个关键零部件供应出现问题,就可能影响产品的生产和交付。比如,若传感器供应商出现生产故障或供应延迟,宇树科技的机器人生产进度就会受到影响。而且,国际形势的变化、贸易摩擦等因素,也可能给供应链带来不确定性。
不过,宇树科技也迎来了诸多难得的机遇。AI 技术的迅猛发展,为机器人的智能化升级提供了强大助力。借助先进的 AI 算法,机器人能够更好地理解和适应环境,提升决策能力和执行任务的效率。例如,通过深度学习算法,机器人可以快速识别各种物体和场景,实现更精准的操作 。
随着人们对智能化设备需求的不断增长,机器人市场前景广阔。在工业领域,机器人可以用于生产制造、物流仓储等环节,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在服务业,可用于医疗护理、餐饮服务、教育陪伴等场景,满足人们日益多样化的需求。据市场研究机构预测,全球机器人市场规模在未来几年将保持较高的增长率,这为宇树科技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综合来看,宇树科技虽然与大疆在发展路径和产品领域上有所不同,但它具备成为中国机器人领域 “大疆” 的潜力。宇树科技在技术创新、产品性价比和市场拓展上的出色表现,使其在机器人市场中占据了一席之地。随着技术的不断突破和市场的逐步成熟,宇树科技有望在机器人领域续写辉煌,成为中国科技行业的又一张闪亮名片。
当然,这一过程并非坦途,宇树科技需要持续加大技术研发投入,提升产品性能和稳定性,拓展更多应用场景,进一步完善供应链体系,以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各种挑战。让我们共同期待宇树科技在未来的发展中,能够不断创造惊喜,为中国机器人产业的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也期待中国机器人产业能涌现出更多像大疆、宇树科技这样的优秀企业,在全球科技舞台上大放异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