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发布
社区首页 >专栏 >1分钟搭建满血版 DeepSeek R1 个人知识库

1分钟搭建满血版 DeepSeek R1 个人知识库

作者头像
Yunjie Ge
发布2025-02-21 13:45:29
发布2025-02-21 13:45:29
3350
举报
文章被收录于专栏:数据库与编程数据库与编程

网上DeepSeek搭建知识库的文章非常多,这里给一个不折腾快速搭建满血版DeepSeek知识库的方法。

1、下载 ima.copilot

打开以下网址:

代码语言:javascript
复制
https://ima.qq.com/

根据自己的电脑下载相应的版本。我这里选择的是Mac客户端。

3、安装 ima.copilot

下载后,正常安装启动 ima.copilot,并使用微信登录。

4、设置

点击头像,会打开设置界面。

在设置界面的首选大模型中选择 DeepSeek

5、创建个人知识库

点击下图中的知识库图标。

进入到个人知识库界面。可以将个人知识文档直接拖到此界面中即可使用DeepSeek R1满血版。

也可点击下图的“+”图标创建共享知识库。输入名称,点确定即可。

下以是我上传的相关文档。点击下图所示的“...”可以对知识库权限进行管理。

以提问框中也可以选择用哪个模型回复。

从大模型的回复中可以看到,它使用到了我上传的知识库文档。

回复的内容也是像那么回事

以下是DeepSeek R1回复的全文,准备参加软考的可以行动起来了,呵呵:

论信息系统项目的风险管理


摘要 2021年7月,我作为项目经理主导某汽车制造集团“智慧工厂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项目。项目投资规模1.2亿元,覆盖工厂的数据采集、生产执行、供应链管理及信息安全四大系统,建设周期18个月。项目采用基于物联网和云计算的新型架构,需对接200余种设备、8家供应商,技术复杂度高且需求边界模糊。作为该项目负责人,我通过科学的项目风险管理方法,识别并应对了关键风险,最终使项目提前10天上线,获得客户高度认可。本文以该项目为例,结合风险管理理论,从风险识别、应对及风险登记册实践三方面展开论述。


一、项目概述

项目背景 为响应国家“智能制造2025”战略,某汽车制造集团需建设智慧工厂以提升产能与监管效率。项目包括工业互联网平台搭建、数据采集系统开发、多业务系统集成等模块,涉及5个甲方部门及18家软硬件供应商。项目于2021年7月启动,计划于2023年1月交付。

组织结构 团队由需求工程师、开发工程师、测试工程师等共32人组成。我作为项目经理,负责资源协调、风险管控及全生命周期管理。

项目挑战

  1. 技术复杂度高:需兼容异构设备协议,开发成本估算偏差风险大;
  2. 需求不明确:部分业务流程需在实施中迭代优化;
  3. 进度压力:客户要求两年内完成验收,关键路径延期风险显著。

二、风险管理实践

(一)风险识别与应对

1. 风险识别方法 采用“RBS框架+多维度分析”策略:

  • RBS框架:参照公司《风险分类表》,明确技术、管理、外部、内部四大风险类别;
  • 头脑风暴:召集项目组、客户代表及外部专家,共识别75条风险(如表1);
  • SWOT分析:结合项目目标,发现硬件供货延迟(威胁)与申报政府补贴(机会)的关联性。

2. 风险应对策略

  • 技术风险:数据采集设备兼容性问题(概率60%,影响严重)。采取转移策略:外包至经验丰富的第三方团队,合同约定违约金条款。
  • 进度风险:业务流程变更导致开发延期(概率40%,影响中等)。采取减轻策略:预留15%的应急储备,每日站会同步进展。
  • 外部风险:进口设备物流受阻(概率30%,影响高)。采取规避策略:替换为国产替代方案,提前签署备用供应商协议。
  • 机会风险:客户申报专项补贴(概率80%,正向影响)。采取开拓策略:指派专人协助撰写材料,增加项目隐性收益。

表1 风险登记册(部分)

风险ID

描述

类别

概率

影响

应对策略

RISK01

硬件供货延迟

外部

50%

合同约束+备选方案

RISK02

多设备协议兼容性不足

技术

60%

严重

外包转移

RISK03

政府补贴申报支持不足

机会

80%

主动协助


(二)风险登记册的完善过程

风险登记册是动态更新的核心文档,其实践演进如下:

  1. 规划阶段:记录初始风险清单,明确责任人及应对方向;
  2. 执行阶段
    • 定性分析后增加优先级排序,将RISK01列为“严重级”;
    • 定量分析后补充预期货币价值(EMV),例如RISK01的EMV=50万(延期成本);
  3. 监控阶段
    • 更新风险状态:RISK01因供应商协调解决,标记为“已关闭”;
    • 新增风险用户培训不足,动态补充应对计划。

关键改进点

  • 采用在线协作工具(Jira)实时更新风险状态,关联任务与干系人;
  • 每月生成风险态势报告,向管理层同步TOP5风险及缓解措施。

三、总结与经验

项目成果 通过系统化的风险管理,项目成功避免因硬件延迟导致的3个月工期损失,协助客户获得800万元政府补贴。2023年1月系统上线后,工厂生产效率提升23%,能源成本下降15%。

心得启示

  1. 全员参与:风险识别需打破部门壁垒,融合技术与业务视角;
  2. 动态管控:风险登记册应随项目阶段迭代,避免“一次性清单”;
  3. 平衡应对成本:对于低概率风险,可采用接受策略,集中资源解决关键问题。

未来,我将进一步探索量化分析工具(如蒙特卡洛模拟)与敏捷风险管理的结合,提升风险应对的精准性。

:本文所述项目为真实案例,因保密要求,部分信息已做匿名化处理。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同步曝光计划,分享自微信公众号。
原始发表:2025-02-20,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分享自 山东Oracle用户组 微信公众号,前往查看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同步曝光计划  ,欢迎热爱写作的你一起参与!

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热度
最新
推荐阅读
目录
  • 一、项目概述
  • 二、风险管理实践
    • (一)风险识别与应对
    • (二)风险登记册的完善过程
  • 三、总结与经验
领券
问题归档专栏文章快讯文章归档关键词归档开发者手册归档开发者手册 Section 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