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发布
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MCP广场
社区首页 >专栏 >谷歌Willow量子芯片逆天出世!5分钟颠覆10亿亿亿计算极限,马斯克奥特曼惊叹

谷歌Willow量子芯片逆天出世!5分钟颠覆10亿亿亿计算极限,马斯克奥特曼惊叹

作者头像
新智元
发布于 2025-02-15 06:41:05
发布于 2025-02-15 06:41:05
1140
举报
文章被收录于专栏:新智元新智元

新智元报道

编辑:编辑部 HYj

【新智元导读】谷歌团队再创量子计算里程碑!全新量子芯片Willow,仅用不到5分就完成了当今最强超算,需要10^25年这个天文数字般的计算。困扰人类近30年量子计算纠错问题,终于被攻克了!

这一刻,注定将被载入史册!

今天,谷歌重磅推出全新的量子芯片——Willow(共105个量子比特),在AI圈掀起了海啸级巨震。

在一个标准基准计算任务,Willow用时不到5分钟(300秒)神速完成。

而如今,世界上最快超算Frontier要完成同样任务,则需要10亿亿亿年,也就是1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年。

这一天文般的数字,远远超过了宇宙的年龄(138亿年)!

Willow不仅仅是速度的胜利,更取得了量子计算领域决定性的技术突破——

随着量子比特数量的增加,这款芯片的误差也呈指数级下降。这种精度提升的速率超出了一个关键阈值。

这意味着,曾困扰量子计算近30年的纠错问题,终于迎来曙光。

谷歌量子团队的最新研究,已经刊登在今天的Nature期刊上。

论文地址: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4-08449-y

原本,这又是OpenAI谷歌激烈交战的一天,却在𝕏上呈现出一切祥和的另一面,劈柴奥特曼两人开始了「商业互吹」。

劈柴亲自官宣这一消息后,奥特曼第一时间送上祝贺。

他对此回应道——「量子+AI的多重宇宙未来将至,也恭喜o1发布!」

这边,劈柴还畅想了与马斯克星舰的联动——有朝一日,我们应该借助Starship在太空中建造一个量子集群。

马斯克回应,这很可能实现。

谷歌罕见地敞开了话匣子,在发布前特意召开媒体说明会。

谷歌量子AI团队的大佬们——创始人兼负责人Hartmut Neven、研究科学家Michael Newman、量子硬件主管Julian Kelly和总监兼首席运营官Carina Chou,个个亲自上阵,足见这项研究的分量。

破解30年重大难题,谷歌再创历史

Willow是在谷歌位于圣巴巴拉的最先进制造设施中生产的——这是全球为数不多的、为量子芯片量身定制的、从零开始建的工厂之一。

量子芯片的设计可不是简单的拼拼图,所有组件——从单比特门、双比特门到量子比特复位和读出——都需要精密设计与无缝集成,缺一不可。只要其中一个组件卡壳,整个系统就会掉链子。

Willow目前有105个量子比特,在量子纠错和随机电路采样这两项基准测试中表现出同类最佳的性能。

值得一提的是,Willow的T1时间(量子比特保持激发状态的时间)达到了近100微秒,比上一代约提升了5倍——这是量子计算的关键资源。

如果想跨平台比较量子硬件性能,以下是一些关键数据:

对于谷歌来说,Willow具有划时代意义。

它将成为构建有用量子计算的第一步,未来在药物发现、核聚变、电池设计等诸多领域中,带去不可估量的研究潜力。

首次实现「低于阈值」

为了让量子计算更可靠,谷歌将量子比特分组协同工作,以实现纠正错误。

每个分组形成一个d×d的量子比特网格,称为表面码,每个表面码代表一个编码的或「逻辑」量子比特。

随着晶格的增大,系统能容忍的错误也更多,理论上逻辑量子比特的保护性和性能都会提高。

随规模增加的表面码逻辑量子比特,每个都能够比前一个纠正更多的错误;编码的量子状态存储在数据量子比特阵列(黄色)上;测量量子比特(红色、青色、蓝色)用于检测相邻数据量子比特上的错误

然而,增加晶格也意味着更多的出错风险。

如果物理量子比特的错误率过高,额外增加的错误会多过纠正的错误,增加晶格反而可能拖慢处理器性能。

只有当错误率低到足够的程度,错误纠正才能发挥作用,并实现指数级的错误率下降——这就是所谓的阈值。低于阈值时,量子错误纠正从有害变为有益。

首先将数据量子比特(金色)初始化为一个已知状态,并重复进行奇偶校验检查以检测并标记错误(红色、紫色、蓝色、绿色);最后,测量数据量子比特并解码测量数据,从而得到一个经过错误纠正的逻辑测量结果

谷歌的Willow芯片打破了这个瓶颈:它不仅增加了量子比特的数量,还成功减少了误差,实现了误差率的指数级下降。

在Willow中,随着量子比特从3x3的表面码扩展到5x5、7x7,编码错误率每次减少2.14倍,实现了误差率的指数级下降。

逻辑量子比特性能随表面码规模的扩展而提升:从3×3(红色)扩展到5×5(蓝绿色)再到7×7(蓝色)时,逻辑错误概率大幅下降;Willow上的7×7逻辑量子比特的寿命是其最佳物理量子比特(绿色)的2倍,同时也是谷歌之前在Sycamore(灰色、黑色)上表面码的20倍

这个历史性的成就被领域内称为「低于阈值」——即在扩展量子比特数量时,能够降低误差率。这是量子计算领域追求了近30年的里程碑。

自1995年提出以来,「低于阈值」一直被认为是构建大规模量子计算机的关键。

更重要的是,这是首个在超导量子系统中进行实时误差修正的成功案例——这一点对任何有用的计算至关重要,因为如果无法足够快速地修正误差,计算在完成之前就会被破坏。

而且,这是首个「超越盈亏点」的演示,其中量子比特阵列的寿命超越了单个比特的寿命。这证明量子误差修正确实有效,正在全面改善系统。

Willow是首个「低于阈值」的系统,也是最强有力的可扩展量子比特原型,证明超大规模量子计算机真的能造。它让我们离那些传统计算机无法完成的实用算法更近了一大步!

5分钟计算,世界最快超算却用10亿亿亿年

为了测试Willow的性能,研究团队使用了随机电路采样(RCS)基准测试。

RCS是当前量子计算机上可以完成的计算中最难的基准测试,可以将其视为量子计算的入门测试——它检查量子计算机是否能做一些经典计算机无法做到的事情。

Willow在这个基准上的表现令人震惊:它在不到五分钟的时间内完成了一个计算,而这个计算如果由今天最快的超级计算机Frontier来完成,将需要10^25年,也就是1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年。

这个令人难以置信的数字超出了物理学中已知的时间尺度,远远超过了宇宙的年龄。

它支持了量子计算发生在多个平行宇宙中的观点,这与我们生活在多元宇宙中的理论相一致,这一预测最早由大卫·德意志提出。

这些最新的Willow结果,如下图所示,是迄今为止取得的的最佳成绩,而且它还将继续进步。

计算成本受可用内存的影响很大。因此,我们的估算考虑了多种情况,从理想的无限内存环境(▲)到在GPU上实现的更实际、易于并行化的方案(⬤)

研究团队对Willow超越经典超级计算机Frontier的评估,建立在保守假设之上,比如假设Frontier拥有无带宽限制的二级存储——这显然是个不现实的理想假设。

虽然经典计算机会继续进步,但快速扩大的差距表明,量子计算正以双重指数级速度拉开差距,随着规模扩大,量子计算机将继续遥不可及地领先。

300多人,12年心血

Hartmut Neven在博客中写道:「当我在2012年创办谷歌量子AI时,我们的愿景是构建一台实用的大规模量子计算机,利用量子力学——我们今天所理解的自然操作系统——来造福社会,推动科学发现、开发有益的应用,并解决一些社会面临的重大挑战。」

Willow,是这个长期愿景中关键的一步,也是朝着商业化量子计算迈进的重要里程碑。

今天,谷歌量子AI团队拥有约300名成员,并计划扩展。他们还在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UCSB)建立了自己的制造设施。

如今,AI和量子计算都将被证明是我们这个时代最具变革性的技术。

特别是,先进的AI技术将在量子计算的支持下取得显著突破,而这也是谷歌将实验室命名为Quantum AI的原因。

正如在随机电路采样中所观察到的,量子算法在基本的扩展定律(Scaling Law)上具有显著优势。对于很多基础的计算任务,这些扩展优势同样适用,而这些任务对AI来说至关重要。

因此,量子计算将在以下方面将不可或缺:

  • 收集经典计算机无法获取的训练数据
  • 训练和优化某些学习架构
  • 建模量子效应重要的系统

具体来说,包括帮助我们发现新药物、设计更高效的电动车电池,以及加速聚变和新能源替代品的研究进展。

这些未来改变游戏规则的应用,有很多在经典计算机上是无法实现的——它们都在等待通过量子计算来解锁。

展望未来

一旦突破阈值,设备的小幅改进将通过量子纠错被指数级放大。

例如,虽然Willow的操作保真度大约是Sycamore的2倍,但其编码错误率却改善了大约20倍。

能否构建一个近乎完美的编码量子比特?

量子错误纠正现在看起来已经初见成效,但从今天的千分之一错误率到未来所需的万亿分之一错误率之间仍然存在巨大差距。

那么,会不会是我们遇到了新的物理现象,从而阻碍我们构建量子计算机的进程呢?

为了回答这个问题,谷歌开发了一种「重复码」。

与保护所有(局部)量子错误的表面码不同,重复码仅专注于比特翻转错误,但效率更高。通过运行重复码实验并忽略其他错误类型,谷歌在采用许多与表面码相同的错误纠正原则的同时,实现了更低的编码错误率。

通俗地讲,重复码就像一个先行侦察兵,用于验证错误纠正是否能够持续降低到最终需要的近乎完美的编码错误率。

在Willow上运行重复码时,谷歌能够实现约100亿次错误纠正循环而未发现任何错误。然而,当尝试通过进一步增加编码规模来降低编码错误率时,却发现错误率停滞不前。

重复码性能随重复码规模的扩展而提升:与Sycamore相比,实现了10000倍的性能改进,但逻辑错误率在每循环约10⁻¹⁰时达到了一个瓶颈

如何提升纠错量子计算机的速度?

与正在使用的经典设备相比,纠错量子计算机的速度实际上非常之慢。

即便是超导量子计算机——目前最快的量子比特技术之一,其测量时间也长达约一微秒。相比之下,经典计算的亚纳秒级操作时间则快了超过1000倍。

而量子纠错操作,就更慢了。部分原因在于,现在还需要依靠「量子错误解码器」这一经典软件来解释测量结果进而识别错误。

在超导量子比特领域,谷歌首次展示了能够与设备同步实时解码测量信息的能力。但即使解码速度能够跟上设备,对于某些纠错操作,解码器仍可能拖慢整体速度。

目前,谷歌在设备上测得解码延迟时间为50至100微秒,并预计这种延迟会随着晶格规模的增大而进一步增加。这种延迟可能会显著影响纠错操作的速度。

如果想让量子计算机成为一种能够用于科学发现的实用工具,就必须对此加以改进。

接下来是什么?

通过量子纠错,我们原则上已经能够扩展系统,实现近乎完美的量子计算。

然而在实践中,这并不容易——距离构建大规模、容错的量子计算机的目标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在逐步改进的处理器上,实现了逻辑量子比特,每次升级时物理量子比特的数量翻倍,且处理器规模逐渐增大。红色和蓝色方块表示用于检测附近错误的奇偶性检查。这些处理器分别能够可靠地执行大约50次、10³次、10⁶次和10¹²次循环

以当前的物理错误率来看,要实现相对适中的编码错误率(10⁻⁶),我们可能需要每个表面码网格使用超过一千个物理量子比特。

目前,所有这些都是在一个拥有105个量子比特的处理器上实现的。那么,我们是否能够在拥有1000个量子比特的处理器上实现相同的性能?如果是拥有一百万个量子比特的处理器呢?

虽然面临的工程挑战是前所未有的,但进展也令人瞩目。毕竟,量子纠错所带来的改进是指数级的。

自去年以来,谷歌的编码性能已经提升了20倍——还需要多少个这样的20倍,才能运行大规模的量子算法?

或许,答案比我们想象中要少得多。

参考资料:

https://research.google/blog/making-quantum-error-correction-work/

https://blog.google/technology/research/google-willow-quantum-chip/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同步曝光计划,分享自微信公众号。
原始发表:2024-12-10,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分享自 新智元 微信公众号,前往查看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同步曝光计划  ,欢迎热爱写作的你一起参与!

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
暂无评论
推荐阅读
编辑精选文章
换一批
论文精读(一)| 量子计算系统软件研究综述
诸位技术同仁: 本系列将系统精读的方式,深入剖析计算机科学顶级期刊/会议论文,聚焦前沿突破的核心机理与工程实现。
Pocker_Spades_A
2025/07/11
980
论文精读(一)| 量子计算系统软件研究综述
5分钟完成最强超算10^25年工作,谷歌量子芯片重大突破,马斯克、奥特曼齐祝贺
12 月 10 日凌晨,在 OpenAI 的 Sora 吸引 AI 社区眼球的同时,谷歌宣布了一个重大突破:他们新的量子计算芯片 Willow 可通过规模扩展来降低错误率 —— 其 5 分钟就能完成超级计算机 10^25 年才能完成的计算。这是 Scaling Law 开始在量子计算领域应验了吗?
机器之心
2025/02/14
1010
5分钟完成最强超算10^25年工作,谷歌量子芯片重大突破,马斯克、奥特曼齐祝贺
量子计算第二里程碑!谷歌实现量子纠错突破,150多位作者成果登Nature
---- 新智元报道   编辑:编辑部 【新智元导读】继三年前实现「量子霸权」后,谷歌今天宣称,首次通过增加量子比特来降低计算错误率,创下第二个里程碑。 2019年,谷歌首次宣称实现量子霸权,创下首个里程碑。 3年之后,这家公司宣布已经达到通往构建大型量子计算机道路上的第二个关键里程碑(M2)。 即有史以来首次通过增加量子比特来降低计算错误率! 官方博客称,量子纠错(QEC)通过多个物理量子比特,即「逻辑量子比特」,对信息进行编码。 这一方法被认为是大型量子计算机降低错误率来进行计算的唯一方法。 最
新智元
2023/02/24
2170
量子计算第二里程碑!谷歌实现量子纠错突破,150多位作者成果登Nature
谷歌纠错量子计算机新里程碑,逻辑量子比特原型登上Nature
机器之心报道 编辑:杜伟、蛋酱 谷歌 CEO 皮查伊表示,「这项新突破让我们离大规模量子计算机更近了一步。」 谷歌量子 AI 团队又取得新进展! 今日,谷歌 CEO 桑达尔・皮查伊撰写博客,介绍了公司量子计算又向前迈了一大步。谷歌量子 AI 团队有史以来首次通过实验证明:可以通过增加量子比特的数量来减少错误。 我们知道,在量子计算中,量子比特是量子信息的基本单元,可以呈现出超越 0 和 1 的更丰富状态。谷歌今天的突破代表了操作量子计算机方式的重大转变 —— 不再一个一个地处理量子处理器上的物理量子比特,而
机器之心
2023/02/23
3970
谷歌纠错量子计算机新里程碑,逻辑量子比特原型登上Nature
谷歌重磅:全球首个72量子比特处理器,有望实现机器学习硬件加速
大数据文摘作品 作者:魏子敏、龙牧雪 当地时间3月5日,谷歌在美国洛杉矶举行的美国物理学会年会上介绍了最新研究成果,新量子处理器Bristlecone。谷歌研究中心同时发布博文,宣布了谷歌量子AI实验室的这一研究进展。 谷歌称,这一最新的处理器将为谷歌研究量子比特技术的系统错误率以及可拓展性提供一个测试平台,其也将在机器学习上有很好的应用。 谷歌对量子计算的研究由来已久,早在2016年8月,谷歌的工程师就曾经低调发布了一篇论文《Characterizing Quantum Supremacy in Near
大数据文摘
2018/05/23
4310
谷歌公布72位量子比特处理器,吹响量子霸权冲锋号
AI 科技评论按:谷歌量子 AI 实验室今天发布了新的 72 位量子比特的量子处理器 Bristlecone。虽然目前还没有看到具体的实验结果,但这块芯片的未来有很大潜力,很有可能达成量子计算领域内的重要里程碑。谷歌也在研究博客发表了一篇介绍文章,雷锋网 AI 科技评论全文翻译如下。 谷歌量子 AI 实验室(Google Quantum AI lab)的目标是建造可以用于解决真实世界问题的量子计算机,他们的研究策略是在可以和大规模、通用化、可纠错的量子计算机向前兼容的系统上探索短期解决方案。为了让量子处理器
AI科技评论
2018/03/07
7000
谷歌公布72位量子比特处理器,吹响量子霸权冲锋号
诺奖得主哈萨比斯新作登Nature,AlphaQubit解码出更可靠量子计算机
今天凌晨,新晋诺贝尔化学奖得主、DeepMind 创始人哈萨比斯参与撰写的新论文登上了 Nature,主题是如何更准确地识别并纠正量子计算机内部的错误。
机器之心
2025/02/14
720
诺奖得主哈萨比斯新作登Nature,AlphaQubit解码出更可靠量子计算机
业界 | 谷歌推出72-qubit量子处理器Bristlecone,意图实现「量子霸权」
选自Google Research Blog 作者:Julian Kelly 机器之心编译 参与:黄小天、刘晓坤 今天,谷歌在洛杉矶举办的美国物理学会年度会议上推出了他们的 72-qubit 超导量子处理器 Bristlecone。本文介绍了他们的成果、近期目标和未来展望。 谷歌量子 AI 实验室的目标是构建一个可以解决实际问题的量子计算机,其策略是使用与大规模通用纠错量子计算机向前兼容的系统探索近期应用。为了使量子处理器可运行超出经典模拟能力之外的算法,仅有大量的量子比特是不够的。关键的是,处理器在读出
机器之心
2018/05/09
7210
Bristlecone| 量子处理器| Google Quantum AI Lab| 技术前沿
Google Quantum AI实验室的目标是构建一个可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量子计算机。 我们的策略是使用能够与大规模通用纠错量子计算机兼容的系统来开发短期内可以使用的应用。为了使量子处理器能够运行超出经典计算范围的算法,它不仅需要大量的量子位,更重要的是处理器在读出和逻辑运算(比如单、双比特门)时必须具有很低的错误率。
用户7623498
2020/08/04
8060
Bristlecone| 量子处理器| Google Quantum AI Lab| 技术前沿
量子态太「脆弱」如何纠错?MIT教授Peter Shor多年研究得到验证
1994 年,任职于新泽西州贝尔实验室(Bell Labs)的数学家 Peter Shor 证实,量子计算机解决一些问题的速度较经典计算机呈现指数级的提升。但问题在于:这样的量子计算机能造出来吗?怀疑论者认为,量子态太「脆弱」了,环境将不可避免地混淆量子计算机中的信息,使其根本不成为量子。
机器之心
2021/11/30
4570
量子态太「脆弱」如何纠错?MIT教授Peter Shor多年研究得到验证
《量子AI:突破量子比特稳定性与容错性的关键瓶颈》
在量子计算的发展进程中,量子比特的稳定性和容错性问题一直是阻碍其走向广泛应用的关键障碍。量子AI作为前沿技术,正积极探索各种途径来攻克这些难题。
程序员阿伟
2025/01/02
1190
是什么让量子计算如此难以解释?
作者 | Scott Aaronson 译者 | Sambodhi 策划 | 刘燕 直到我们开始讨论这些计算机的潜在应用,才需要理解它们背后的物理原理。 你也许听说过,量子计算机是一台神奇的超级机器,它通过尝试不同平行宇宙中所有可能的答案,将很快治愈癌症,遏制全球变暖。15 年来,在我的博客(https://www.scottaaronson.com/blog/)和其他地方,我一直在抨击这种“卡通化”的观点,试图解释我所看到的更为微妙而又具有讽刺意味的真相。作为一名量子计算研究者,我将此视为一项公共服务,几
深度学习与Python
2023/04/01
3480
是什么让量子计算如此难以解释?
量子计算可靠性提升800倍!微软开启2级弹性量子计算新时代
——近日,微软联合Quantinuum,向全世界展示了有史以来最可靠的逻辑量子比特。
新智元
2024/04/12
2040
量子计算可靠性提升800倍!微软开启2级弹性量子计算新时代
量子摩尔定律问世!量子体积每年翻番,10年内实现量子霸权
IBM今天宣布量子计算新里程碑:迄今为止最高的量子体积!与此同时,IBM发布了量子性能的“摩尔定律”,宣布其“量子霸权”时间表:为了在10年内实现量子霸权,需要每年将量子体积至少增加一倍。
IT派
2019/06/10
6490
量子摩尔定律问世!量子体积每年翻番,10年内实现量子霸权
首款高容错通用量子计算机原型登上Nature
机器之心报道 编辑:泽南 复杂性增加,但准确性也增加了。 理论上,量子计算机可以解决常规计算机在宇宙生命周期时间内也无法解决的问题。然而,我们需要大量的工程和技术才能将其「理论上」的能力兑现,制造出实用化的量子设备。 首先,量子计算机必须能够克服自身对错误的脆弱性。在新研究中,研究人员已经成功开发出一种技术,可以用所谓「容错」的方式执行任何可能的量子计算。 在经典计算机上,我们以晶体管的开启和关闭状态表示数据符号的 1 或 0,而量子计算机使用「量子比特」,由于量子物理层面上的特殊性质,它们可以存在 1
机器之心
2022/06/07
2120
首款高容错通用量子计算机原型登上Nature
微软利用新型芯片取得量子计算突破
微软在拓扑量子比特及其自主研发的量子芯片Majorana 1方面的突破,可能超越谷歌的蛮力方法。
云云众生s
2025/02/20
1710
微软利用新型芯片取得量子计算突破
谷歌实现量子霸权论文曝光,圈内人士:量子计算的里程碑事件
9 月 20 日,据《财富》、《金融时报》等多家外媒报道,谷歌已经利用一台 53 量子比特的量子计算机实现了传统架构计算机无法完成的任务,即在世界第一超算需要计算 1 万年的实验中,谷歌的量子计算机只用了 3 分 20 秒。
机器之心
2019/09/24
5510
谷歌实现量子霸权论文曝光,圈内人士:量子计算的里程碑事件
【震撼】谷歌发布全球首个72量子比特通用量子计算机,量子霸权威慑IBM、微软
研究科学家Marissa Giustina在圣芭芭拉谷歌量子AI实验室安装Bristlecone芯片。来源:Google Quantum AI Lab ---- 新智元报道 来源:Google Blog,Nature等 作者:闻菲,小潘 【新智元导读】谷歌今天宣布推出一款72个量子比特的最新量子计算机Bristlecone,实现了1%的低错误率,与9个量子比特的量子计算机持平。谷歌认为使用Bristlecone可以实现量子霸权。上周IBM才曝光了其50个量子比特量子原型机内部构造。谷歌在量子比
新智元
2018/03/12
8600
【震撼】谷歌发布全球首个72量子比特通用量子计算机,量子霸权威慑IBM、微软
谷歌72位量子计算机面世,比特币还安全吗?
在今年于洛杉矶举办的美国物理学会年会上,谷歌放了一个大招,发布全球首个 72 位量子比特通用的量子计算机 Bristlecon,实现 1% 的低错误率,与谷歌之前涉及的 9 量子比特通用的量子计算机持
FB客服
2018/03/22
7690
谷歌72位量子计算机面世,比特币还安全吗?
量子计算新里程碑登Nature封面!100+量子比特无需纠错,超越经典计算
四年前,谷歌声称自家量子计算机已经实现了「量子霸权」,但只是在没有实际应用的小众计算方面取得突破。
新智元
2023/08/05
2430
量子计算新里程碑登Nature封面!100+量子比特无需纠错,超越经典计算
推荐阅读
论文精读(一)| 量子计算系统软件研究综述
980
5分钟完成最强超算10^25年工作,谷歌量子芯片重大突破,马斯克、奥特曼齐祝贺
1010
量子计算第二里程碑!谷歌实现量子纠错突破,150多位作者成果登Nature
2170
谷歌纠错量子计算机新里程碑,逻辑量子比特原型登上Nature
3970
谷歌重磅:全球首个72量子比特处理器,有望实现机器学习硬件加速
4310
谷歌公布72位量子比特处理器,吹响量子霸权冲锋号
7000
诺奖得主哈萨比斯新作登Nature,AlphaQubit解码出更可靠量子计算机
720
业界 | 谷歌推出72-qubit量子处理器Bristlecone,意图实现「量子霸权」
7210
Bristlecone| 量子处理器| Google Quantum AI Lab| 技术前沿
8060
量子态太「脆弱」如何纠错?MIT教授Peter Shor多年研究得到验证
4570
《量子AI:突破量子比特稳定性与容错性的关键瓶颈》
1190
是什么让量子计算如此难以解释?
3480
量子计算可靠性提升800倍!微软开启2级弹性量子计算新时代
2040
量子摩尔定律问世!量子体积每年翻番,10年内实现量子霸权
6490
首款高容错通用量子计算机原型登上Nature
2120
微软利用新型芯片取得量子计算突破
1710
谷歌实现量子霸权论文曝光,圈内人士:量子计算的里程碑事件
5510
【震撼】谷歌发布全球首个72量子比特通用量子计算机,量子霸权威慑IBM、微软
8600
谷歌72位量子计算机面世,比特币还安全吗?
7690
量子计算新里程碑登Nature封面!100+量子比特无需纠错,超越经典计算
2430
相关推荐
论文精读(一)| 量子计算系统软件研究综述
更多 >
交个朋友
加入腾讯云官网粉丝站
蹲全网底价单品 享第一手活动信息
领券
问题归档专栏文章快讯文章归档关键词归档开发者手册归档开发者手册 Section 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