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我们已经给大家介绍过来自 nature communicattions 杂志的高颜值小提琴图:《NC杂志同款高颜值小提琴图》,这篇文章里面还有很多其他高颜值科研绘图,今天来看看这个三元图吧!文献还是《A highly conserved core bacterial microbiota with nitrogen-fixation capacity inhabits the xylem sap in maize plants》,图片如下:
图注:
图2 玉米细菌群落沿土壤-植物连续体的组成。 f. 三种施肥处理下木质部汁液中OTU的三元图。每个点的大小表示OTU的相对丰度。位置由三种施肥处理对总相对丰度的贡献决定,靠近某个顶点表示该OTU在该施肥处理下富集。圆圈的颜色对应不同的属。灰色圆圈表示丰度没有显著差异的OTU。
全称:操作分类单元(Operational Taxonomic Units,OTUs)
1. 定义 操作分类单元(OTUs)是一种在微生物生态学和分子生物学中常用的术语,用于对微生物群落中的微生物进行分类和分析。OTUs是基于微生物的遗传特征(通常是16S rRNA基因序列)将微生物划分为不同的“分类单元”,而不是基于传统的形态学分类。 2. 背景 在微生物生态学研究中,直接观察和鉴定微生物的种类往往非常困难,因为许多微生物无法在实验室中培养,或者其形态特征不足以区分不同的物种。因此,科学家们通常通过分析微生物的基因序列来推断其种类和多样性。16S rRNA基因是细菌和古菌中高度保守的基因,其序列的差异可以用来区分不同的微生物种类。 3. OTUs的划分方法 OTUs通常是通过将微生物的基因序列进行聚类分析来划分的。具体步骤如下:
4. OTUs的意义 OTUs在微生物生态学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
5. OTUs的局限性 尽管OTUs是一种非常有用的工具,但它也有一些局限性:
6. OTUs与其他分类方法的比较
不同施肥处理下的微生物相对丰度:
Fig2/Tern_data.txt数据每列的含义:
size
:每个OTU(操作分类单元)的相对丰度或大小Kingdom
:表示微生物所属的界(Kingdom)。如,Bacteria
表示细菌界。Phylum
:表示微生物所属的门(Phylum)。如,Gammaproteobacteria
表示γ-变形菌门。Class
:表示微生物所属的纲(Class)。如,Gammaproteobacteria
表示γ-变形菌纲。Order
:表示微生物所属的目(Order)。如,Burkholderiales
表示伯克霍尔德菌目。Family
:表示微生物所属的科(Family)。如,Burkholderiaceae
表示伯克霍尔德菌科。Genus
:表示微生物所属的属(Genus)。如,NotSig
可能表示该OTU在属的分类上没有显著差异或未被明确分类。enrich
:表示该OTU在不同施肥处理下的富集情况。如,NotSig
可能表示该OTU在不同处理下没有显著的富集差异。这个数据展示了微生物分类信息和相对丰度,从界(Kingdom)到属(Genus)的分类信息,用于描述每个OTU的分类地位。enrich
标记OTU在不同处理下的富集情况。
rm(list=ls())
library(ggtern)
plot_data = read.table("Fig2/Tern_data.txt", header=T, row.names= 1, sep="\t", comment.char = "")
head(plot_data)
str(plot_data)
p <- ggtern(data=plot_data, aes(x=CK, y=NPK, z=NPKM)) +
geom_mask() + # 创建手动裁剪蒙版
geom_point(aes(size=size, color=Genus),alpha=0.8) +
scale_size(range = c(0, 10)) +
scale_color_manual(values = c('#E31A1C','#228B22','#1F78B4', '#FDB462', '#8B658B', '#4876FF', '#00BFFF', '#EE82EE','#8B8682','#CDC9C9'),
limits = c('Klebsiella','Pseudomonas','Enterobacteriaceae_unclassified','Rosenbergiella','Oxalobacteraceae_unclassified','Sphingobacterium','Lactococcus','Erwinia','Others','NotSig')
) +
guides(size="none") +
theme_bw() +
theme(axis.text=element_blank(), axis.ticks=element_blank())
p
ggsave(filename = "Fig2f.pdf", width = 9, height = 8)
结果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