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开始今天的分享之前,我想先推荐一篇非常精彩的文章。 文章就是《渗透测试文件包含漏洞原理与验证(1)——文件包含概述》🚀🌟🚀🌟🚀🌟 链接是:点击这里。 这篇文章详细解释了文件包含漏洞的原理,以及如何在实际的 Web 应用程序中发现和验证这类漏洞。它提到,文件包含漏洞通常发生在 PHP 等脚本语言中,当开发者在引入文件时没有对文件名进行充分的校验,就可能导致意外的文件泄露或恶意代码注入。 文章还介绍了几种 PHP 中的文件包含函数,包括
include()
、include_once()
、require()
和require_once()
,以及它们在找不到文件时的不同行为。此外,文章还探讨了利用文件包含漏洞的条件,比如函数通过动态变量引入文件,以及用户能够控制这个动态变量。 通过一些实际的示例,文章展示了如何通过修改文件扩展名来绕过某些安全限制,以及如何通过修改 URL 参数来实现文件包含攻击。 这篇文章不仅提供了丰富的技术细节,还强调了合法合规的重要性。它提醒我们,所有的渗透测试活动都应该在获得明确授权的情况下进行,并且要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如果你对 Web 安全感兴趣,或者想要提高你的 Web 应用程序的安全性,我强烈推荐你阅读这篇文章。它不仅能够提供实用的技术知识,还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安全领域的法律和道德规范。让我们一起在合法合规的前提下,探索和提升 Web 安全吧!
在现代办公环境中,Excel 作为一种强大的电子表格软件,被广泛应用于数据分析和处理。它不仅能够帮助我们进行数据的整理和计算,还能通过公式和函数实现复杂的数据分析。
在 Excel 中,求和是最常见的操作之一。例如,=C18+C19+C20+C21+C22+C23
和 =C4+C5+C6+C7+C8+C9
这样的公式,可以快速计算出某一列中连续单元格的总和。这种基本的求和公式适用于任何需要累加数值的场景,如计算销售额、成本等。
=C17/(C17+C18+C19+C20+C21+C22+C23)
=C18/(C17+C18+C19+C20+C21+C22+C23)
=C19/(C17+C18+C19+C20+C21+C22+C23)
=C20/(C17+C18+C19+C20+C21+C22+C23)
=C21/(C17+C18+C19+C20+C21+C22+C23)
=C22/(C17+C18+C19+C20+C21+C22+C23)
=C23/(C17+C18+C19+C20+C21+C22+C23)
=D18+D19+D20+D21+D22+D23
有时,我们需要对不同列的数据进行求和。例如,=D4+D5+D6+D7+D8+D9
这样的公式,可以计算出 D 列中特定行的总和。这种跨列求和在处理多维度数据时非常有用,比如在财务报表中汇总不同类别的费用。
在数据分析中,我们经常需要计算某个数值占总数值的比例。例如,=G7/(G3+G4+G5+G6+G7+G8+G9)
这个公式,可以计算出 G7 单元格的值占 G3 到 G9 单元格总和的比例。这种比例计算在评估绩效、市场份额等方面非常有用。
在更复杂的数据分析中,我们可能需要先对多列数据进行求和,然后再计算比例。例如,=C4/(C3+C4+C5+C6+C7+C8+C9)
这样的公式,先计算 C3 到 C9 的总和,然后计算 C4 占这个总和的比例。这种公式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各个部分对整体的贡献度。
在处理分组数据时,我们可能需要对每个组内的元素进行比例计算。如上文所示,=C4/(C3+C4+C5+C6+C7+C8+C9)
这样的公式被多次使用,分别计算 C4 到 C9 每个单元格占总和的比例。这种分组比例计算有助于我们分析各组内部的分布情况。
在某些情况下,我们需要先计算总和,然后再计算某个数值占这个总和的比例。例如,=C17/(C17+C18+C19+C20+C21+C22+C23)
这样的公式,先计算 C17 到 C23 的总和,然后计算 C17 占这个总和的比例。这种计算方式在处理加权平均、百分比分布等问题时非常有用。
最后,=D18+D19+D20+D21+D22+D23
这样的公式,可以计算出 D 列中特定几个单元格的总和。这种跨列求和与比例计算的结合,可以帮助我们在处理大量数据时,快速得到所需的结果。
原创声明:本文系作者授权腾讯云开发者社区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原创声明:本文系作者授权腾讯云开发者社区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