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汇编语言是很多相关课程(如数据结构、操作系统、微机原理)的重要基础。但仅仅从课程的角度出发就太片面了,其实学习汇编语言可以深入理解计算机底层工作原理,提升代码效率,尤其在嵌入式系统和性能优化方面有重要作用。此外,它在逆向工程和安全领域不可或缺,帮助分析软件运行机制并增强漏洞修复能力。 本专栏的汇编语言学习章节主要是依据王爽老师的《汇编语言》来写的,和书中一样为了使学习的过程容易展开,我们采用以8086CPU为中央处理器的PC机来进行学习。
jcxz指令为有条件转移指令,所有的有条件转移指令都是短转移,在对应的机器码中包含转移的位移,而不是目的地址。
对IP的修改范围都为-128~127。
指令格式:jcxz 标号(如果(cx)=0,则转移到标号处执行。)
"jcxz 标号"指令操作:
我们从 jcxz的功能中可以看出,指令“jcxz 标号”的功能相当于: if((cx)==0) jmp short 标号; (这种用C语言和汇编语言进行的综合描述,或许能使你对有条件指令理解得更加清楚。)
loop指令为循环指令,所有的循环指令都是短转移,在对应的机器码中包含转移的位移,而不是目的地址。
对IP的修改范围都为-128~127。
指令格式:loop 标号((cx))=(cx)-1,如果(cx)≠0,转移到标号处执行。)
"loop 标号"指令操作:
(1)(cx)=(cx)-1;
(2)如果(cx)≠0,(IP)=(IP)+8位位移。
我们从loop的功能中可以看出,指令“loop 标号”的功能相当于: (cx)–; if((cx)≠0) jmp short 标号;
前面我们讲到:
jmp short 标号
jmp near ptr 标号
jcxz 标号
loop 标号
等几种汇编指令,它们对 IP的修改是根据转移目的地址和转移起始地址之间的位移来进行的。
在它们对应的机器码中不包含转移的目的地址,而包含的是到目的地址的位移距离。
这样设计,方便了程序段在内存中的浮动装配。
例如:
这段程序装在内存中的不同位置都可正确执行,因为 loop s 在执行时只涉及到s的位移( - 4,前移 4个字节,补码表示为FCH),而不是s的地址。
如果loop s的机器码中包含的是s的地址,则就对程序段在内存中的偏移地址有了严格的限制;因为机器码中包含的是 s 的地址,如果 s 处的指令不在目的地址处,程序的执行就会出错。
而loop s的机器码中包含的是转移的位移,就不存在这个问题了;因为,无论 s 处的指令的实际地址是多少,loop指令的转移位移是不变的。
注意,根据位移进行转移的指令,它们的转移范围受到转移位移的限制,如果在源程序中出现了转移范围超界的问题,在编译的时候,编译器将报错。
比如,下面的程序将引起编译错误:
assume cs:code
code segment
start: jmp short s
db 128 dup(0)
s: mov ax,0ffffh
code ends
end start
报错如下:
jmp shorts的转移范围是-128~127,IP最多向后移动127 个字节,
我们在前面的文章中讲到的形如“jmp 2000:0100
”的转移指令,是在 Debug 中使用的汇编指令,汇编编译器并不认识。如果在源程序中使用,编译时也会报错。
今天的分享到这里就结束啦!如果觉得文章还不错的话,可以三连支持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