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昨天要在WSL2(Ubuntu20.04)设置一个代理,为了能开机后自动配置,我就把设置代理的命令写到了.profile文件里面,通过MobaXterm连接Ubuntu的时候是可以工作的,但是Ubuntu上的VScode去尝试通过代理下载一些东西的时候发现代理不可用,我不理解为什么,但是尝试性地又讲设置代理的命令写到.bashrc文件中,发现VScode里面也能使用代理了。
老实说,我从工作开始就跟Linux打交道,到目前也6年了,但是一直没有细究过.profile和.bashrc这两个文件有什么区别。
我就想问一下大模型这个问题,我同时问了GPT4-32k,通义千问和文心一言4.0,下面是具体的过程和结果。
我给每个模型都设定一模一样的角色,prompt如下:
你是一个Linux专家,精通Linux开发、使用和维护,并且善于向别人讲解Linux的知识,请你完成我交给你的任务
问题也都是一样的,如下:
Linux中.profile和.bashrc的有什么区别和相似的地方?作用分别是什么 ?
三个大模型的回答分别如下:
.bashrc 和 .profile 都是在启动新的 bash shell 时执行的脚本,但它们在何时被执行以及应用于什么样的场景上有所不同。
.bashrc: 这个文件主要被非登录shell读取。每当你在现有的 bash shell 中开启新的 shell(例如通过“xterm”或者“gnome-terminal”等程序开启新的终端窗口),.bashrc 就会被读取并执行。因此,.bashrc 主要用于包含你希望在每个新的子 shell 中都能应用的设置,如别名和函数。
.profile: 这个文件只在你登录系统时(也就是说,当你开机后输入用户名和密码进入系统,或者使用“su - username”切换用户)被读取一次。通常,.profile 用于包含那些你希望只在登录时执行一次的命令,如环境变量的设置。
两者的相似之处在于,它们都用于自定义用户的 shell 环境。而不同之处在于执行的时间和场合不同。
开发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在这两个文件中定义相应的内容。例如,如果你想要定义一些在所有情况下都需要的别名,你可能会选择在 .bashrc 文件中定义;而如果你需要设置一些全局环境变量,由于环境变量在子 shell 中会被继承,你可能会选择在 .profile 文件中设置这些变量。
在Linux环境中,.profile 和 .bashrc 文件都用于配置用户的shell环境,但它们的作用范围和加载时机有所不同。
.profile
~/.profile)。.profile 是 Bourne Shell(包括其衍生版本如 sh 和 bash)的一个通用配置文件,用于为登录Shell设置环境变量、别名和其他启动项。.profile 可以设置那些需要在所有类型的shell初始化时都要生效的全局环境变量,例如 PATH、USER、HOME 等。.bashrc
~/.bashrc)。.bashrc 则是针对交互式非登录Bash Shell的个性化配置文件。.bashrc 会被读取和执行。相似之处:
总结:
.profile 主要负责系统登录时一次性初始化用户的整个桌面环境或者命令行环境,影响范围更广。.bashrc 更专注于单个交互式Bash shell的个性化设置,它会在每次启动新的bash shell时被激活,对于频繁使用的功能和个性化设置更为常用。同时,在.bash_profile 中常常会看到调用.bashrc 的命令,确保在登录shell时也能应用到这些个性化设置。在Linux中,.profile和.bashrc是两个常用于配置用户环境的文件,但它们在使用时机、作用以及加载方式上存在一些区别和相似之处。
~/.profile。.profile都会被执行。~/.bashrc。.bashrc都会被执行。这包括通过bash命令启动的子shell、通过SSH登录并请求非登录shell的情况等。.profile在登录时执行,而.bashrc在每次启动bash shell时执行。.profile更适合设置登录相关的环境变量,而.bashrc更适合配置bash shell的行为和外观。.profile在用户登录时只执行一次,而.bashrc可能在同一次会话中执行多次(每次启动新的bash shell时)。.profile中。.bashrc中。.profile中调用.bashrc来共享某些配置。这可以通过在.profile中添加类似if [ -f ~/.bashrc ]; then . ~/.bashrc; fi的代码来实现。但请注意,这样做可能会导致在登录shell中多次执行.bashrc中的命令(如果.bashrc已经被其他方式加载了的话)。因此,在做出这样的决策时需要谨慎考虑。可以看到,不管哪个模型,回答的都还不错,起码能让人看得懂,而且我后来去搜其他资料验证,这些描述基本都正确。
考虑到文心一言4.0和GPT4-32K都是要钱才能使用的,这样对比一下,通义千问是比较好的选择。
其实我最近十多天开始比较多地使用通义千问,因为效果真的不错,而且免费,响应速度也很不错。
说了这么多,再回到标题:你或许真的不如大模型。
我工作了6年多,对于这个问题还不清楚,我也问了几个更加资深的同事,没有一个能讲的清楚.profile和.bashrc这两个文件的作用和区别的,对于这种不需要思考和判断的问题,纯粹的知识点类的内容,人类可能真的比不过大模型。
虽然从上面的例子来看,大模型很厉害,但短期内我觉得工程师们也不用担心会不会被大模型取代的问题,不过,不使用大模型的工程师倒是很可能会被会使用和善于使用大模型的工程师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