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可以使用lsblk
命令来查询系统中的块设备,包括磁盘、分区和挂载点。
lsblk
返回结果如下图所示:
fdisk 是一个用于管理分区的工具,可以用来查看磁盘及其分区。使用 -l 选项可以列出所有磁盘和分区。
fdisk -l
返回结果如下图所示:
可以看到每个磁盘和分区的详细信息,我们可以根据 MOUNTPOINT 来判断哪些分区已经挂载,哪些分区尚未挂载。
我们可以根据需要创建相应挂载点,一般会将磁盘挂载至/mnt或者/data目录下。
这里我们创建一个名为data的挂载点。
mkdir /mnt/data
fdisk 是一个常用的分区工具,适用于 MBR(主引导记录)分区表管理。适用于较小的磁盘(小于 2TB)。
使用 lsblk
或 fdisk -l
来查看当前系统中的磁盘和分区信息:
lsblk
或者:
fdisk -l
根据返回信息找到我们需要分区的磁盘例如,假设磁盘是 /dev/sdb。
使用fdisk
命令管理磁盘,选中需要分区的磁盘:
fdisk /dev/sdb
返回如下图所示:
这里就会进入fdisk
的交互模式。
在 fdisk 提示符下,使用以下命令进行操作:
1. 创建新分区:
输入n(new)来创建新分区。
Command (m for help): n
这里我们会被要求选择创建主分区还是扩展分区。通常主分区输入 p,然后根据需要选择分区号(默认是从 1 开始),以及分区的起始和结束位置。如果要分配整个磁盘,直接按回车使用默认值。
2. 选择分区类型(可选):
默认情况下,fdisk 会创建Linux 分区(83 类型)。如果需要更改分区类型,比如要创建交换分区,使用t修改分区类型。
Command (m for help): t
输入对应的分区类型代码。例如,Linux 的 ext4 使用类型 83,Linux swap 使用类型 82。这里我们使用LVM,将类型设置为8E。
3. 保存并退出:
输入 w 保存更改并退出 fdisk。
Command (m for help): w
这条命令表示写入分区表并退出。
mkfs.ext4 /dev/vdb
如果创建了交换分区,则需要格式化为swap类型:
mkswap /dev/vdb
创建分区并格式化后,可以挂载分区到某个目录,例如 /mnt/data:
mkdir /mnt/data
mount /dev/vdb /mnt/data
parted支持 GPT(GUID 分区表),适合大于2TB的磁盘。它的功能比fdisk更强大,支持更多的文件系统类型。
sudo apt update
sudo apt install parted
parted /dev/sdb
如果磁盘尚未分区,需要创建GPT分区表。则执行以下命令:
mklabel gpt
1. 创建新分区:
使用mkpart命令创建分区,指定分区的起始和结束位置。
例如,创建一个从1MB到100GB的ext4分区:
mkpart primary ext4 1MiB 100GiB
这里的 primary 是分区类型,ext4 是文件系统类型。
2. 查看分区
输入 print 查看磁盘分区情况。
print
3. 退出 parted
完成后,输入quit 退出parted。
quit
和 fdisk 一样,创建分区后需要格式化。
mkfs.ext4 /dev/vdb
mkdir /mnt/data
mount /dev/vdb /mnt/data
要如果让分区在系统启动时自动挂载,我们需要编辑/etc/fstab文件。
blkid
输出结果如图:
复制UUID值(例如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vi /etc/fstab
UUID=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mnt/data ext4 defaults 0 2
常见挂载选项说明
• defaults:这是一个组合选项,包含一组默认挂载选项,如rw(读写)、relatime(减少inode访问时间更新次数)等。
• 0和2:这些值分别控制是否需要备份和文件系统检查顺序。通常第一个值为 0(不备份),第二个值为1或2(1用于根文件系统,其他文件系统用2)。
mount -a
如果没有错误信息,说明配置正确,分区将在下次系统启动时自动挂载。
原创声明:本文系作者授权腾讯云开发者社区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原创声明:本文系作者授权腾讯云开发者社区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