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病毒是网络安全中
令人谈之色变的一个存在
HOWEVER!!
史上第一款电脑病毒,是由防御技术专家Fred Cohen亲手设计出来的。他创造电脑病毒的目的仅仅是为了证明程序对电脑感染的可行性,从未希望借此对电脑造成任何危害。但这款程序却能够对电脑进行感染,并且能通过软盘等移动介质在不同计算机之间进行传播,因而命名为病毒。后来,他又创造出一种主动式电脑病毒,主要目的是帮助电脑用户找到未受感染可执行文件。
02
作为学习计算机相关专业的我们
在写代码的时候最害怕的
就是程序中出现了bug
但我们大多数都没有了解过
在程序中bug一词用于技术错误。这一术语最初由爱迪生在1878年提出的,但当时并没有流行起来。后来,美国上将Grace Hopper在她的日志本中,写下了她在Mark II电脑上发现的一项bug。不过实际上,她说的真的是“虫子”问题。某天工作时发现,电脑不能正常运行了,一番检查之后才发现是由于电脑内部飞入了一只飞蛾,她写道“这是我在电脑上发现的第一个bug”。于是她索性把程序故障这种状况统称为“臭虫”也就是英文的“BUG”。
03
大家打开计算机寻找某个文件时
会看到就有C、D、E,甚至F盘
会不会有这样一个疑问
其实
计算机是有A盘和B盘的
在PC电脑刚诞生时
A盘和B盘主要为软盘而使用
虽然后来软盘慢慢被淘汰
被硬盘所取代
但人们早已习惯C盘是系统盘的设定
而后就一直延续了下来
04
现在我们使用电脑时用的键盘
全部都是以QWER为顺序的字母排列
而是看似“反人类”的QWERT
早期打字机键盘是完全按照英文字母表顺序排列,这样人们就能轻松记住字母的位置,打字速度非常的快。要知道世界上没有那么多的完美,在打字速度快的同时,问题也来了,当时的机械工艺不成熟,打字速度一快,相邻两个字母的长杆和字锤就会卡在一起,发生“卡键”的故障。最令人难以相信的是,当时的人们没有去考虑如何解决“卡键”的问题,而是想办法让人们降低打字速度。
于是,打字机发明者肖尔斯把常见相邻字母,比如S和T,在键盘上拉开较远的距离,并且把常使用的字母放在不灵活的手指下面,强迫打字员降低速度。这些“反效率”设计的应用,最终形成了“QWERTY”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