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发布
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MCP广场
社区首页 >专栏 >疑似学术关系户?双非博士任985高校教职,网友:这才是“飞升疾走”

疑似学术关系户?双非博士任985高校教职,网友:这才是“飞升疾走”

作者头像
AI科技评论
发布于 2023-04-26 13:41:34
发布于 2023-04-26 13:41:34
5540
举报
文章被收录于专栏:AI科技评论AI科技评论

AI科技评论报道

并非阻挠双非院校博士追求高校任职,但一章一程要担得住社会公视。

双非陕科大本硕博连读博士生一毕业就到985院校当助理教授 ,诸多网友质疑当事人为学术关系户。

  • 求证其在陕西科技大学博士期间的SCI发表情况,并未查到CNS大子刊论文,连Nature Communications层级的都没看到,仅有一篇10分+的论文,如此学术水平引发网友猜测,为何并非国际、国内高水平大学毕业且无质优量多的文章却顺利入职西工大?
  • 博士毕业7月即与西工大院士合作提交论文手稿,8月正式入职西工大,在9月份新学期之前办妥任职事宜,事前是否早已做好新作选题、开题准备,当事人在这篇论文中做了什么重要的贡献?如此紧密的时间线,是按任职节奏推进还是早已规划清晰?
  • 如果以上的时间线并无问题,为何论文中并未出现作者原单位陕西科技大学,难不成与前不久湖大与湘大的舱外航天服设计成果归属争议如出一辙?
  • 早在去年8月入职西工大,今年6月才出现在西工大研究生院官网公布的2021年新增硕导名单中。仅一文公示,却在西工大的教师名单以及二级学院柔性电子研究院教师名单里查无此人?甚至在教师主页的信息时有时无。

今日,知乎话题“陕科大双非无子刊博士李瑞梓入职西北工业大学院士团队助理教授,并与院士共同担任论文通讯作者”,已上升为热榜第一,引发网友热烈讨论。截至发稿前,已有3958万热度。

图注:该话题已经在知乎热榜排名第1

据了解,这篇引发争议的综述论文于今年1月14日在材料科学期刊Advanced Materials上发表,题为“3D Printed Flexible Strain Sensors: From Printing to Devices and Signals”,通讯作者为南京工业大学朱纪欣教授、西北工业大学李瑞梓助理教授和黄维院士。

然而西工大入职标准早有白纸黑字:入职助理教授前需先做两年博士后

知乎西工大某二级学院的内部人员表示:引进准聘副教授已经有名额限制了,鼓励引进助理教授。

“事实上,官方对外发布的确实是有助理教授这个岗位的。但是从大部分学院(除人文经管马克思以及太仓校区)内部而言,这个岗位已经停了两年多了。对于达到助理教授水平,又希望来校工作的,需要做两年师资博士后。”

以下这则规定是2019年7月左右发布的:

而李瑞梓还能在2020年入职西北工业大学院士团队助理教授,此举引起了申请者对学校聘用政策的质疑,有人在知乎留言:

或许在破四唯方面,西北工业大学走在了全国前列?

2020年中国教育部和科技部联合发文,要求各大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合理的科研考核标准,也被称为"破四唯",破除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倾向。有网友总结学术圈现状,或许在破四唯方面,西北工业大学走在了全国前列。

同时也有网友表示:科研圈也是社会圈,并非没有名利场

俗话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因此,社会公众依据各自需求形成各种规模的特色圈子是一种社会现象,不应该盲目谴责。但是如果学术借着新政策安插新人并任人唯亲,带有明显个人圈子私利,严重干扰我国高等教育和科学技术的良性发展的,或许应该好好讨论一番。

随着网友讨论愈加火热,当事人的家人背景也被扒出:

对于这件事的讨论,知乎还只是开了个头。事情到底如何,且让子弹飞一会儿。

参考链接: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81401794

由于微信公众号试行乱序推送,您可能不再能准时收到AI科技评论的推送。为了第一时间收到AI科技评论的报道, 请将“AI科技评论”设为星标账号,以及常点文末右下角的“在看”。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同步曝光计划,分享自微信公众号。
原始发表:2021-08-26,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分享自 AI科技评论 微信公众号,前往查看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同步曝光计划  ,欢迎热爱写作的你一起参与!

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热度
最新
推荐阅读
领券
问题归档专栏文章快讯文章归档关键词归档开发者手册归档开发者手册 Section 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