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发布
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MCP广场
社区首页 >专栏 >[排序算法]–冒泡排序的三种实现(Java)

[排序算法]–冒泡排序的三种实现(Java)

作者头像
全栈程序员站长
发布2022-06-25 14:08:21
发布2022-06-25 14:08:21
23600
代码可运行
举报
运行总次数:0
代码可运行

大家好,又见面了,我是你们的朋友全栈君。

冒泡排序是非常好理解的,以从小到大排序为例,每一轮排序就找出未排序序列中最大值放在最后。

设数组的长度为N: (1)比较前后相邻的二个数据,如果前面数据大于后面的数据,就将这二个数据交换。

(2)这样对数组的第0个数据到N-1个数据进行一次遍历后,最大的一个数据就“沉”到数组第N-1个位置。

(3)N=N-1,如果N不为0就重复前面二步,否则排序完成。

以上就是冒泡排序的基本思想,按照这个定义很快就能写出代码:

代码语言:javascript
代码运行次数:0
运行
复制
/** * 冒泡排序的第一种实现, 没有任何优化 * @param a * @param n */
public static void bubbleSort1(int [] a, int n){
    int i, j;

    for(i=0; i<n; i++){
  
  //表示n次排序过程。
        for(j=1; j<n-i; j++){
            if(a[j-1] > a[j]){
  
  //前面的数字大于后面的数字就交换
                //交换a[j-1]和a[j]
                int temp;
                temp = a[j-1];
                a[j-1] = a[j];
                a[j]=temp;
            }
        }
    }
}// end

给出一个测试代码:

代码语言:javascript
代码运行次数:0
运行
复制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int[] arr = {
  
  1,1,2,0,9,3,12,7,8,3,4,65,22};

    BubbleSort.bubbleSort1(arr, arr.length);

    for(int i:arr){
        System.out.print(i+",");
    }
}

运行结果:

代码语言:javascript
代码运行次数:0
运行
复制
0,1,1,2,3,3,4,7,8,9,12,22,65,

下面开始考虑优化,如果对于一个本身有序的序列,或则序列后面一大部分都是有序的序列,上面的算法就会浪费很多的时间开销,这里设置一个标志flag,如果这一趟发生了交换,则为true,否则为false。明显如果有一趟没有发生交换,说明排序已经完成。

代码语言:javascript
代码运行次数:0
运行
复制
/** * 设置一个标志,如果这一趟发生了交换,则为true,否则为false。明显如果有一趟没有发生交换,说明排序已经完成。 * @param a * @param n */
public static void bubbleSort2(int [] a, int n){
    int j, k = n;
    boolean flag = true;//发生了交换就为true, 没发生就为false,第一次判断时必须标志位true。
    while (flag){
        flag=false;//每次开始排序前,都设置flag为未排序过
        for(j=1; j<k; j++){
            if(a[j-1] > a[j]){
  
  //前面的数字大于后面的数字就交换
                //交换a[j-1]和a[j]
                int temp;
                temp = a[j-1];
                a[j-1] = a[j];
                a[j]=temp;

                //表示交换过数据;
                flag = true;
            }
        }
        k--;//减小一次排序的尾边界
    }//end while
}//end

运行测试main函数结果:

代码语言:javascript
代码运行次数:0
运行
复制
0,1,1,2,3,3,4,7,8,9,12,22,65,

再进一步做优化。比如,现在有一个包含1000个数的数组,仅前面100个无序,后面900个都已排好序且都大于前面100个数字,那么在第一趟遍历后,最后发生交换的位置必定小于100,且这个位置之后的数据必定已经有序了,也就是这个位置以后的数据不需要再排序了,于是记录下这位置,第二次只要从数组头部遍历到这个位置就可以了。如果是对于上面的冒泡排序算法2来说,虽然也只排序100次,但是前面的100次排序每次都要对后面的900个数据进行比较,而对于现在的排序算法3,只需要有一次比较后面的900个数据,之后就会设置尾边界,保证后面的900个数据不再被排序。

代码语言:javascript
代码运行次数:0
运行
复制
public static void bubbleSort3(int [] a, int n){
    int j , k;
    int flag = n ;//flag来记录最后交换的位置,也就是排序的尾边界

    while (flag > 0){
  
  //排序未结束标志
        k = flag; //k 来记录遍历的尾边界
        flag = 0;

        for(j=1; j<k; j++){
            if(a[j-1] > a[j]){
  
  //前面的数字大于后面的数字就交换
                //交换a[j-1]和a[j]
                int temp;
                temp = a[j-1];
                a[j-1] = a[j];
                a[j]=temp;

                //表示交换过数据;
                flag = j;//记录最新的尾边界.
            }
        }
    }
}

这种方法是我看到的最优化的冒泡排序了。 运行测试例子结果:

代码语言:javascript
代码运行次数:0
运行
复制
0,1,1,2,3,3,4,7,8,9,12,22,65,

可知运行结果正确。

本文所有代码的github地址: https://github.com/leetcode-hust/leetcode/blob/master/louyuting/src/leetcode/Algorithm/BubbleSort.java

发布者:全栈程序员栈长,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javaforall.cn/152155.html原文链接:https://javaforall.cn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同步曝光计划,分享自作者个人站点/博客。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分享自 作者个人站点/博客 前往查看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同步曝光计划  ,欢迎热爱写作的你一起参与!

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热度
最新
推荐阅读
领券
问题归档专栏文章快讯文章归档关键词归档开发者手册归档开发者手册 Section 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