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发布
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MCP广场
社区首页 >专栏 >唠唠芯片设计软件EDA,为啥美国禁止华为用美国人的EDA,锁喉

唠唠芯片设计软件EDA,为啥美国禁止华为用美国人的EDA,锁喉

作者头像
用户2760455
发布2022-06-08 13:45:47
发布2022-06-08 13:45:47
1.3K0
举报
文章被收录于专栏:芯片工艺技术芯片工艺技术

还记得研究生时期,第一次玩全定制芯片版图设计,一个搞物理学的去研究芯片设计,也是摸着石头过河,熬夜学习Cadence,完成作业。没想到最近EDA也要进入大家挣的焦点了。

自美国启动对华为制裁以来,芯片成为全民关注的焦点。

人类社会的进步,根源在于科技的进步,当一个国家科技落后时,即使你GDP再多,也很容易被挨打。清王朝的GDP超过了世界的三分之一,轻松被英帝的坚船利炮轰开了国门;今天中国的GDP居世界第二,面对美帝的芯片战,依然全面被动。

芯片国产化的已是大势所趋,只有中国的芯片产业强大起来,中国的制造业与综合国力,才算真正强大起来,才有实力去挑战美帝,否则会一直会被美帝抓住软肋。

今天就来说说芯片行业之母—EDA行业

在芯片行业里,大家讨论的最多的就是光刻机了,因为ASML垄断光刻机,全球最大最好的芯片制造厂商台积电已经实现5纳米工艺制式的量产,而大陆最好的芯片制造公司中芯国际,刚刚完成14纳米的量产,最大的差距就在光刻机上,因为瓦尔森协议限制了中国购买最新的芯片设备。

但是在芯片制造设计上,最为重要的还是EDA工具,没有它芯片产业将寸步难行。

EDA是芯片之母,被誉为是芯片产业皇冠上的明珠。

EDA软件工具涵盖了IC设计、布线、验证和仿真等所有方面。 EDA是集成电路设计必需、也是最重要的软件工具,EDA产业是IC设计最上游、最高端的产业,就如同建筑领域的CAD,摄影行业的Photoshop一样重要。

EDA行业从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的百家争鸣发展到如今,已形成了美国的新思科技(Synopsys)、同样是来自美国的楷登电子科技(Cadence)、2016年被德国西门子收购的明导国际(Mentor Graphics)三足鼎立之势。

2017年全球EDA行业总收入的70%都装进了三巨头的腰包。而在中国市场,集中度更高,EDA销售额的95%由以上三家瓜分。

我国EDA软件发展落后,多年来国产EDA 在数字实现领域依旧一片死寂,EDA成为中国芯片崛起的阿喀琉斯之踵,被美帝卡得死死的。

究其原因是EDA是人才密集型行业,需要尖端的科技人才,这些人不是被挖去国外的EDA公司,就是去了BAT等互联网公司,同时EDA公司经过几十年的打磨,三大巨头也不过千亿市值,而互联网企业三五年就能达到这个水平,资本更愿意投资他们。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国内开始投入EDA研发算起,1993年国产首套EDA熊猫系统问世,国内EDA行业发展可谓曲折而缓慢。

本土EDA企业有华大九天、芯禾科技、广立微电子、博达微科技、概伦电子、蓝海微科技、奥卡思微电等七家。 这些企业虽然产品不够齐全、集成度不够高,但他们是中国EDA产业的希望和火种。

华大九天: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直属企业,成立于2009年6月,具有三十年的技术积累,前身是华大集团EDA部门,专注于提供 专业的EDA软件、IP产品及相关解决方案,是国内规模最大、技术最强的EDA企业。在FPD领域,华大九天是成为全球唯一的能够提供全流程FPD设计解决方案的供应商,获得了大部分知名面板厂的市场份额。

芯愿景:成立于2002年,即将在科创板上市,坚持自主研发集成电路EDA软件,累计研发了6套EDA系统,共30多个软件,覆盖了集成电路工艺分析、电路分析和知识产权分析鉴定的全流程。

芯禾科技:成立于2010年,为半导体芯片设计公司和系统厂商 提供差异化的软件产品和芯片小型化解决方案,包括高速数 字设计、IC封装设计、和射频模拟混合信号设计等。、

广立微电子:成立于2003年,由硅谷归国精英和浙大资深科学家共同创立,技术来源于浙江大学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设计研究所,优势在于成品率分析和测试工具。

概伦电子:成立于2010年,开发了SPICE 建模工具BSIMProPlus 和低频噪声测试系统、业界独创的千兆级 SPICE 仿真器 NanoSpice Giga 和电路与工艺互动设计平台 MEPro等。公司在Spice Model领域一直是行业的领导者,全球拥有超过100多家客户,几乎覆盖了全部的主流代工厂和设计公司。

除了这五家企业之外,还有博达微科技、蓝海微科技、奥卡思微电等企业也在奋力追赶国外公司。

相信在中国芯片强国的时代背景下,半导体各个产业链强势崛起,取得全面突破指日可待,中国也将走出属于自己的EDA龙头企业。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同步曝光计划,分享自微信公众号。
原始发表:2020-05-24,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分享自 芯片工艺技术 微信公众号,前往查看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同步曝光计划  ,欢迎热爱写作的你一起参与!

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热度
最新
推荐阅读
领券
问题归档专栏文章快讯文章归档关键词归档开发者手册归档开发者手册 Section 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