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MathJax]/jax/output/CommonHTML/config.js
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发布
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MCP广场
社区首页 >专栏 >罕见:知名物理学者遭arXiv禁言并删稿,「科学辩论也要讲文明」?

罕见:知名物理学者遭arXiv禁言并删稿,「科学辩论也要讲文明」?

作者头像
新智元
发布于 2022-03-24 07:10:39
发布于 2022-03-24 07:10:39
4100
举报
文章被收录于专栏:新智元新智元


新智元报道  

来源:学术头条

【新智元导读】怎么在arXiv上传个论文还能被删?

2020 年 10 月 15 日,Nature 杂志以封面文章的形式发布了一篇关于常温超导的重磅论文,由美国罗切斯特大学物理系助理教授 Ranga Dias 带领的研究团队,创造出了一种碳质硫氢化合物固体分子,这种材料在约 15 摄氏度(288 K)和约 267 Gpa 的压强下表现出超导性。

(来源:Nature)

这一重磅成果的意义,不言而喻,但也引起了广泛的争议。

没过多久,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的理论物理学家 Jorge Hirsch 尝试向 Ranga Dias 团队询问实验的原始数据,并于 2021 年 8 月向 arXiv 和 Physica C 提交了自己的反对分析,而这篇文章的题目是《On the ac magnetic susceptibility of a room temperature superconductor: anatomy of a probable scientific fraud(关于室温超导体的交流磁化率:一个可能的科学欺诈的剖析)》。 但 2021 年 11 月,这篇质疑文章被 Physica C 删除,12 月被 arXiv 删除。原因是其中包含未经原团队许可发布的数据。 11 月 29 日,Dias 和另一位作者在 arXiv 上发布了对 Hirsch 质疑的回应,并公布了一些他们的原始数据。之后,Hirsch 根据这些原始数据提交了两篇新的分析论文,对提交了三篇对 Dias 研究工作回应的文章。

(来源:Science)

arXiv 管理员均拒绝了 Hirsch 的这五篇文章,也删除了 Dias 和其合作者的一篇论文,理由是「由于内容具有煽动性和不专业的语言」。 直到 2022 年 2 月, arXiv 在删除相关争议性论文之后,还禁止 Jorge Hirsch 在 6 个月内在平台发表新的论文,以及之前论文的修改版。 Hirsch 说,禁令「非常不公平」。「如果我不能发表论文,我就不能工作。」 Hirsch 本人甚至在给 arXiv 管理员的电子邮件中,为 Dias 的论文辩护。「它提出了科学论点,即应该允许科学界根据他们的优点来判断,而不是被你武断的自以为是的礼仪标准阻止这样做。」 对其他一些科学家来说,arXiv 禁止和删除论文等于扼杀科学辩论。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的物理学家 Nigel Goldenfeld 在电子邮件中写道:「关心这个问题,并拥有评估双方论点专业知识的科学家,应该被允许通过访问有问题的预印本来这样做。」 但 arXiv 的管理人员认为该决定与科学无关。「整个过程中没有一篇论文因为我们不喜欢科学内容而被拒绝,」阿姆斯特丹大学的物理学家、预印本平台董事会主席 Ralph Wijers 说, 「人们的情绪受到了太大的影响。他们变得尖酸刻薄。」 近 30 年前推出的 arXiv 是第一个主要的预印本知识库,已成为物理学家、天文学家、宇宙学家、数学家和计算机科学家的重要交流中心。而近年来,一些特定的学科和研究领域的预印本服务器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

预印本的吸引力是显而易见的。科学家们可以更迅速地传播他们的研究结果,提交预印本平台的文章通常会在提交后的一两天内发表,这就使得学术界对复杂科学进行近乎实时的讨论。年轻的研究人员可以向资助机构和招聘委员会表明,他们在等待草稿通过同行评议的同时,正在提高效率,为这个领域做出贡献。在预印本服务器上发表自己的研究结果,还意味着研究结果可以被广泛访问,而非只有通过付费才能获得访问权限。 虽然各个预印本服务器对稿件的筛选流程各不相同,但根据最新一项针对 44 个预印本服务器的分析研究,发现大多数预印本服务器都有质量控制系统,其中 75% 的服务器公开提供了关于其文章审查程序的信息,32% 的研究人员参与了对文章内容相关性等标准的审查。

(来源:arXiv)

但是,也并非所有提交的文章,都会被arXiv接受。目前,每月估计有 15,000 份文章的提交被接受,有大约 200 名志愿者版主,审查提交的内容,以确保它们涵盖社区感兴趣的合法科学研究。但,看起来不科学或使用「不专业」语言的论文可能会被拒绝。 arXiv 的科学主管 Steinn Sigurdsson 说,拒绝一般是「罕见的」,可能只占 1% 左右。牛津大学理论物理学家、arXiv 咨询委员会成员 Paul Fendley 说,适度筛查有助于确保论文不包含对其他科学家的谩骂。「如果我们允许这些东西,arXiv 和 Twitter 有什么区别?」 但是,也有物理学家担心管理者会做出武断的决定。剑桥大学物理学家 Brian Josephson 说,版主「似乎太热衷于」删除有争议的论文,「而且我们不知道他们的偏见可能是什么。」

参考资料:

https://www.science.org/content/article/preprint-server-removes-inflammatory-papers-superconductor-controversy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同步曝光计划,分享自微信公众号。
原始发表:2022-03-21,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分享自 新智元 微信公众号,前往查看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同步曝光计划  ,欢迎热爱写作的你一起参与!

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
暂无评论
推荐阅读
编辑精选文章
换一批
物理学家在arXiv上怒斥自然封面常温超导论文,被禁言6个月
选自Science 作者:Robert F. Service 机器之心编译 编辑:张倩、小舟 学术讨论本该是据理力争的,但是你礼貌吗? 在预印本平台上讨论学术问题也要文明、友好,这是 arXiv 刚刚给提交者上的一堂新课。 arXiv 诞生于 1989 年,这个开放的论文发布平台已经拥有超过 200 万份预印本,成为物理学家、天文学家、宇宙学家、数学家和计算机科学家的重要交流中心。预印本通常在提交后的一两天内出现,允许对复杂科学进行近乎实时的讨论。 在众多学科中,物理学家们接受 arXiv 的时间比其他领
机器之心
2022/03/16
5330
「室温超导」只是闹剧?Nature封面论文撤稿,作者否认造假,还开了家新公司
---- 新智元报道   编辑:LRS 【新智元导读】曾带给物理学界无限希望的「室温超导」研究,经过两年的质疑后被撤稿。但作者团队却极力反对判罚,认为自己没有造假,还转头开了家新公司准备商业化室温超导体。 2020年10月14日,科学界出了个超级重磅的大新闻! 美国罗切斯特大学物理学家Ranga P. Dias的团队在Nature杂志上发表了一篇论文,宣布发现了一种碳质硫氢化物(CSH),首次实现高压15℃的室温超导,成果直接给安排到了当期封面上,还成功入选《科学》评选的2020年十大突破。 论文
新智元
2022/09/29
7190
「室温超导」只是闹剧?Nature封面论文撤稿,作者否认造假,还开了家新公司
「室温超导惯犯」又被Nature撤稿!8位合著者联名举报,Dias:你们的博士学位也该撤销
11月7日,Nature发表官方声明,撤回今年3月Ranga Dias领衔的室温超导研究。
新智元
2023/11/13
2630
「室温超导惯犯」又被Nature撤稿!8位合著者联名举报,Dias:你们的博士学位也该撤销
21℃「室温超导」成世纪骗局?中科院物理所发布验证论文,没复现成功
---- 新智元报道   编辑:桃子 昕朋 【新智元导读】21℃室温超导如果是真的,那将是颠覆物理学的发现。3月9日,中科院物理所提交的一篇「室温超导」验证论文引网友围观。 21℃室温超导,难道又是一大骗局? 3月9日,中科院物理所在arXiv上提交了一篇论文对其结果进行了验证,登上了知乎热榜。 论文中,科学家合成的二元镥氢化合物(Lu4H23),能在71K(-202°C),218GPa条件下实现超导转变。 论文地址:https://arxiv.org/abs/2303.05117 与Ranga
新智元
2023/03/29
3220
21℃「室温超导」成世纪骗局?中科院物理所发布验证论文,没复现成功
AI炸翻物理学!21度室温超导预定诺奖?Nature撤稿教授反获OpenAI投资
---- 新智元报道   编辑:编辑部 【新智元导读】室温超导的物理学圣杯,被这位黑历史重重的美国科学家摘下了?不如让子弹再飞一会。 人类在21℃条件下实现室温超导了? 物理圈彻底炸了!北京时间昨天下午,一颗惊雷在美国拉斯维加斯举办的物理学会上炸响——高温超导疑似实现颠覆性突破。 会议上,美国罗切斯特大学物理学家Ranga Dias报告了这个室温超导研究的里程碑式突破。 假如这次Ranga Dias真的实现了室温超导,那全球的能耗问题,将从源头上解决——人类将利用电能获得巨大的力量。 如果再从根上掌
新智元
2023/03/29
3730
AI炸翻物理学!21度室温超导预定诺奖?Nature撤稿教授反获OpenAI投资
室温超导学术不端、多次Nature撤稿,这位印度裔学者被大学解雇
刚刚,纽约罗切斯特大学印度裔物理学家 Ranga Dias 的调查结果已经出来了,终止 Dias 在该学校的职位。
机器之心
2025/02/14
660
室温超导学术不端、多次Nature撤稿,这位印度裔学者被大学解雇
完整现场视频!21℃室温超导引爆物理圈,曾被撤稿研究再登Nature
机器之心报道 机器之心编辑部 若最终能够实现应用,我们就不用再担心电池没电了。 凝聚态物理学是当今物理最大、最重要的分支学科之一,凝聚态物理的「圣杯」之一就是高温超导。 本周二下午,在拉斯维加斯举行的美国物理学会(APS March Meeting)三月年度会议上,罗切斯特大学的物理学家 Ranga Dias 发表了一场座无虚席的演讲,他宣布他和他的团队已经实现了该领域的百年梦想:一种超导体,能在室温和接近常压的环境下工作。 如果谁能在室温条件下实现超导,就可以说开启了一场新的技术革命:人们对于演讲的兴趣
机器之心
2023/03/29
1850
完整现场视频!21℃室温超导引爆物理圈,曾被撤稿研究再登Nature
神仙打架!H-index作者手撕金属氢作者,《Nature》常温超导被指作假?
作者 | 维克多 编辑 | 岑峰 真·神仙打架! 近日,一篇Arxiv论文在物理圈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有多轰动呢?知乎上有人说,老板正在开着组会都没心思了。 “这个文献”的名字叫Comment on Nature 586,373(2020)by E. Sinder et al,名字简单粗暴。很明显,这是对一篇2020年的Nature旧论文有“不同看法”的文章。 Nature 586,373(2020)是什么样的一篇论文,为什么对这篇论文的质疑会引起业内的轰动? 这篇论文正是被作为2020年10月15日
AI科技评论
2022/03/03
8250
物理界炸了!21℃实现室温超导,Nature凌晨刊发撤稿团队新研究,赌城现场被人群挤爆
鱼羊 萧箫 发自 凹非寺 量子位 | 公众号 QbitAI 物理学界又被扔下一枚核弹! 还是因为那石破天惊、看上去分分钟要把诺奖斩获马下的四个字: 室温超导。 并且这次,来自罗彻斯特大学的Ranga Bias团队,给出的结果压强更低,临界温度更高: 新材料在约21℃的室温条件下,加压到1万个标准大气压就会出现超导现象。 p.s. 人类已经可以在5-6万个大气压下合成钻石。 在拉斯维加斯,最新成果的发布现场,小小报告厅里挤满了各路物理大牛。包括高温超导先驱朱经武教授,以及此前一直在质疑室温超导的日内瓦大学凝聚
量子位
2023/03/09
4420
物理界炸了!21℃实现室温超导,Nature凌晨刊发撤稿团队新研究,赌城现场被人群挤爆
Nature封面论文撤稿闹大了,认定首个室温超导体数据存疑!领域大佬尝试复现6次全失败,9位作者集体抗议无效
明敏 萧箫 发自 凹非寺 量子位 | 公众号 QbitAI 登上Nature封面的“首个室温超导体”重磅论文,突然被撤下了! 什么情况??? 要知道,这篇论文当时在学术圈引起了巨大轰动,剑桥大学、马普所等众多知名学者都表示这具有“里程碑”一般的意义。 并被Science评为2020年度十大科学突破之一。 研究发现了人类历史上第一种室温超导体,可以在15℃“高温”下无任何电阻地导电: 室温超导体的发现,不仅加速了超导磁体相关如粒子对撞机、核聚变等研究的进度,还可能真正降低我们平时生活中的电力传输损耗。 但
量子位
2022/10/08
5030
Nature封面论文撤稿闹大了,认定首个室温超导体数据存疑!领域大佬尝试复现6次全失败,9位作者集体抗议无效
物理学再失伟人!94岁诺奖得主、「上帝粒子」之父希格斯离世
1964年,他在新的研究中曾预言一种新粒子的存在——希格斯玻色子(Higgs boson)。
新智元
2024/04/12
1600
物理学再失伟人!94岁诺奖得主、「上帝粒子」之父希格斯离世
受8位合著者举报,引爆物理圈的室温超导论文被Nature撤稿,一作正接受调查
11 月 7 日,《Nature》杂志宣布,撤回今年 3 月 Ranga Dias 团队发表的室温超导论文。
机器之心
2023/11/08
2360
受8位合著者举报,引爆物理圈的室温超导论文被Nature撤稿,一作正接受调查
顶刊三连撤!Science撤回「天使粒子」论文,4名华人科学家遭质疑
近日,《科学》杂志撤回了一篇关于「天使粒子」的论文,理由是具有「严重违规和一致性问题」。
新智元
2023/01/07
4570
顶刊三连撤!Science撤回「天使粒子」论文,4名华人科学家遭质疑
中科院物理所已复现室温超导?韩国团队苦干20年,终于完成导师临终遗愿
不过暂未观察到悬浮现象,或许是由纯度问题导致,现在团队在卯足了劲加班加点提高样品纯度。
新智元
2023/08/07
3690
中科院物理所已复现室温超导?韩国团队苦干20年,终于完成导师临终遗愿
这次的"室温超导"爆炸性发现,会是人类的进步?
讲一个这几天物理学界的爆炸性新闻,虽然很多内容,超出了我的认知范围,但"不明觉厉",了解一下,扩展知识了。
bisal
2023/03/13
2820
这次的"室温超导"爆炸性发现,会是人类的进步?
首个室温超导体问世,为了发现它,科学家用废了几十颗钻石 | Nature封面
这就是来自罗切斯特大学的最新研究,他们设计出了一种新型氢化物,可以在这般「高温」下,无任何电阻地导电。
量子位
2020/10/27
6500
首个室温超导体问世,为了发现它,科学家用废了几十颗钻石 | Nature封面
Nature:为啥室温超导支棱不起来
引发全球热议的LK-99风波告一段落后,Nature的一篇资讯头条再次提及了“室温超导”。
量子位
2023/09/19
2580
Nature:为啥室温超导支棱不起来
15℃!人类首次实现高压下室温超导,研究登上Nature封面
「室温超导有可能实现吗?」这个问题困惑了人们许多年。而最新一期的 Nature 杂志封面研究给出了肯定的答案,该研究制造出了第一个无需冷却即可使电阻消失的超导体。
机器之心
2020/10/27
4030
15℃!人类首次实现高压下室温超导,研究登上Nature封面
3页论文被引用17915次!88岁物理学泰斗温伯格去世,霍金《时间简史》受他启发
杨净 发自 凹非寺 量子位 报道 | 公众号 QbitAI 这周末,整个物理学界都在哀恸! 世界上最伟大物理学家之一,粒子物理集大成者——Steven Weinberg (史蒂芬·温伯格)去世,享年88岁。 他建立了弱相互作用和电磁相互作用的统一理论,成为粒子物理标准模型的创立者之一,1979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除了物理学家这一身份外,他还化身科学大使,热衷于科学传播。 他所撰写《引力与宇宙学》、《最初三分钟》、《终极理论之梦》为各个领域的科学家、世界各地的科学爱好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霍金也曾受他启发撰
量子位
2023/03/10
3230
3页论文被引用17915次!88岁物理学泰斗温伯格去世,霍金《时间简史》受他启发
韩国造出世界首个室温超导体?127度实现超导,复现即锁定诺奖
假如这次发现为真,那么我们就能实现无损的能量传输,全球的能耗问题将从源头上解决,人类能利用电能获得巨大的力量。
新智元
2023/08/07
4210
韩国造出世界首个室温超导体?127度实现超导,复现即锁定诺奖
推荐阅读
物理学家在arXiv上怒斥自然封面常温超导论文,被禁言6个月
5330
「室温超导」只是闹剧?Nature封面论文撤稿,作者否认造假,还开了家新公司
7190
「室温超导惯犯」又被Nature撤稿!8位合著者联名举报,Dias:你们的博士学位也该撤销
2630
21℃「室温超导」成世纪骗局?中科院物理所发布验证论文,没复现成功
3220
AI炸翻物理学!21度室温超导预定诺奖?Nature撤稿教授反获OpenAI投资
3730
室温超导学术不端、多次Nature撤稿,这位印度裔学者被大学解雇
660
完整现场视频!21℃室温超导引爆物理圈,曾被撤稿研究再登Nature
1850
神仙打架!H-index作者手撕金属氢作者,《Nature》常温超导被指作假?
8250
物理界炸了!21℃实现室温超导,Nature凌晨刊发撤稿团队新研究,赌城现场被人群挤爆
4420
Nature封面论文撤稿闹大了,认定首个室温超导体数据存疑!领域大佬尝试复现6次全失败,9位作者集体抗议无效
5030
物理学再失伟人!94岁诺奖得主、「上帝粒子」之父希格斯离世
1600
受8位合著者举报,引爆物理圈的室温超导论文被Nature撤稿,一作正接受调查
2360
顶刊三连撤!Science撤回「天使粒子」论文,4名华人科学家遭质疑
4570
中科院物理所已复现室温超导?韩国团队苦干20年,终于完成导师临终遗愿
3690
这次的"室温超导"爆炸性发现,会是人类的进步?
2820
首个室温超导体问世,为了发现它,科学家用废了几十颗钻石 | Nature封面
6500
Nature:为啥室温超导支棱不起来
2580
15℃!人类首次实现高压下室温超导,研究登上Nature封面
4030
3页论文被引用17915次!88岁物理学泰斗温伯格去世,霍金《时间简史》受他启发
3230
韩国造出世界首个室温超导体?127度实现超导,复现即锁定诺奖
4210
相关推荐
物理学家在arXiv上怒斥自然封面常温超导论文,被禁言6个月
更多 >
领券
问题归档专栏文章快讯文章归档关键词归档开发者手册归档开发者手册 Section 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