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发布
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MCP广场
社区首页 >专栏 >新研究用机器学习模型自动分类睡眠阶段,准确率超96%

新研究用机器学习模型自动分类睡眠阶段,准确率超96%

作者头像
大数据文摘
发布于 2019-12-18 07:44:30
发布于 2019-12-18 07:44:30
1.3K0
举报
文章被收录于专栏:大数据文摘大数据文摘

大数据文摘出品

来源:sciencedaily

编译:徐玲

现在机器学习已经不满足于对日常生活进行取材学习了,研究人员把研究“魔爪”伸向了睡眠时间。

筑波大学(University of Tsukuba)的研究人员结合两种流行的机器学习方法,创造了一种新的人工智能程序,可以自动对老鼠的睡眠阶段进行分类。

该算法被称为“MC-SleepNet”,其准确率超过96%,并且对生物信号中的噪声具有很高的鲁棒性,使用此系统自动标注数据可以极大地帮助睡眠研究人员分析实验结果。

利用机器学习对睡眠阶段分类

研究睡眠的科学家经常使用小鼠作为动物模型,以更好地了解大脑活动在各个阶段的变化方式。这些阶段可分为清醒,REM(快速眼动)睡眠和non-REM睡眠。

在此之前,研究人员对睡眠中小鼠的脑电波进行了监测,结果得到了大量的数据,这些数据需要手工费力地贴上标签,通常是由学生组成的团队完成,这是研究的一个主要瓶颈。

现在,筑波大学的研究人员已经推出了一种程序,可以根据小鼠的脑电图(EEG)和肌电图(EMG)信号自动对其经历的睡眠阶段进行分类,该信号分别记录大脑和身体的电活动。 他们结合了卷积神经网络(CNN)和长短期记忆(LSTM)递归神经网络这两种机器学习技术,以实现超越现有最佳自动方法的准确性。

机器学习在医学与计算机科学相结合的重要应用方面,是一个令人兴奋的新研究领域。它使我们能够基于标记的示例对新数据进行自动分类。”通讯作者Kazumasa Horie解释说。

在寻找未知模型方面很有价值

当要寻找的模型不为人所知时(例如睡眠阶段),这特别有价值。算法可以“学习” 如何在不经过明确编程的情况下做出复杂的决定。在该项目中,由于使用了大数据集,因此准确性非常高。

迄今为止,它拥有超过4,200种生物信号,是所有睡眠研究中最大的数据集。 此外,通过实现CNN,该算法对个体差异和噪声表现出很高的鲁棒性。

这项工作的主要进展是将任务划分为两种机器学习方法。首先,使用CNN从大脑和身体的电活动记录中提取感兴趣的特征。然后将这些数据传递给LSTM,以确定哪些特征最能说明小鼠正在经历的睡眠阶段。

资深作者Hiroyuki Kitagawa说:“我们很乐观地将这项工作转化为人类睡眠阶段的分类。”同时,该程序已经可以加快研究人员在睡眠领域的工作,这可能会使人们对睡眠的运作方式有更清晰的了解。

相关报道:

https://www.sciencedaily.com/releases/2019/12/191203094818.htm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同步曝光计划,分享自微信公众号。
原始发表:2019-12-13,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分享自 大数据文摘 微信公众号,前往查看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同步曝光计划  ,欢迎热爱写作的你一起参与!

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
暂无评论
推荐阅读
编辑精选文章
换一批
利用机器学习算法对实验室小鼠的睡眠阶段自动分类
今天Rose小哥分享一篇关于利用机器学习算法MC-SleepNet对小鼠睡眠阶段自动分类方面的研究。
脑机接口社区
2020/07/01
7210
新研究用AI预测癫痫发作,准确率达99.6%
癫痫(其英语为Epilepsy,源自古希腊文中的动词 “ἐπιλαμβάνειν”,意为“折磨”),对于我们来说并不是一种陌生的病症。这是一种长期性神经系统疾病,可由脑电图确诊大脑皮质神经细胞异常。
大数据文摘
2019/12/18
1.7K0
新研究用AI预测癫痫发作,准确率达99.6%
脑机接口与深度学习
脑机接口(BCI)是一种系统,可将受试者(人类或动物)的大脑活动模式提取并转换为用于交互式应用程序的消息或命令。脑活动模式是通过脑电图(EEG)获得的信号。
脑机接口社区
2020/06/30
1.4K0
牛津大学开发AI框架,通过识别REM睡眠障碍来预测帕金森病
帕金森病是一种影响全世界超过1000万人的神经退行性疾病,传统的诊断方法是发现缓慢的运动,如静止的震颤,肢体颤抖,肌肉僵硬。但要及早发现并不容易。目前还没有针对帕金森症的具体、客观的诊断测试。
AiTechYun
2018/12/13
7280
牛津大学开发AI框架,通过识别REM睡眠障碍来预测帕金森病
eLife:一个开源、高性能的自动睡眠分期工具
近年来,对于人类睡眠的临床和社会学测量需求越来越多,但与其它已经实现高自动化分析的医学领域不同的是,基础和临床的睡眠研究仍然依赖人眼目测打分。基于人工的评估体系耗时、单调,且已被证实可能出现主观偏倚。作者开发出了一种已经过30000+小时源于世界不同人种的多导睡眠图记录数据验证的新型算法,可以提供精确匹配人工赋分准确度的睡眠分期功能。此工具简洁易用开源免费,对计算机运行要求低,希望以此实现自动化睡眠分期。
悦影科技
2022/10/11
1.7K0
你睡觉时大脑真在自动学习!首个人体实验证据来了:加速1-4倍重放,深度睡眠阶段效果最好
梦晨 发自 凹非寺 量子位 | 公众号 QbitAI 睡前随便看了几页书或几个单词,一觉醒来发现居然印象很深刻。 不知道你是否有过类似经历? 科学家们一直都想好好研究一下这个现象,但此前一直受到技术条件限制,难以在夜间采集人类脑内较弱的神经活动信号。 随着最近脑机接口数据无线传输技术的发展,机会终于来了。 在志愿者参与的实验中,研究人员首次获得了睡眠中人类大脑运动皮层“重放”白天活动的直接证据。 论文一作、哈佛医学院的Daniel Rubin表示: 我们的发现非常不可思议,他(志愿者)基本上是在睡觉时自动
量子位
2022/06/27
4420
你睡觉时大脑真在自动学习!首个人体实验证据来了:加速1-4倍重放,深度睡眠阶段效果最好
NeurIPS 2019论文解读:学习一个模仿小鼠视觉系统的CNN
当前的基于 CNN 的图像识别模型确实能在许多任务中得到很高的识别准确率、也得到了许多实际应用,但 CNN 模型的泛化性和鲁棒性仍然远逊于人类视觉 —— 面对经过细微修改的、或者带有噪声的图像,人类的视觉识别几乎不受影响,而 CNN 的识别准确率则可能大幅波动;场景和视角也能显著影响 CNN 的表现,更别提从很少的样本学习物体识别了。
AI科技评论
2019/11/26
4500
意念加AI算法「复原」每个手指,智能义肢登上Nature子刊封面
近日,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了一种全新的机械臂控制方法,它利用人工智能为被截肢者提供前所未有的准确操纵能力。研究人员结合了神经工程学和机器人学的专业知识,使得穿戴者可以控制机械手的每个手指,并在穿戴机械手时自动抓起物体。这项新技术在包括 3 名被截肢者和 7 名肢体健全受试者的概念验证研究中获得了成功。
机器之心
2019/09/17
6090
意念加AI算法「复原」每个手指,智能义肢登上Nature子刊封面
CNN+LSTM--一种运动想象分类新模型
说到运动想象(motor imagenation, MI), 我们都很熟悉,它是指个体在心理上模拟给定动作时的动态状态。如何通过运动想象的脑电信号来分类个体的心理意图,一直是研究人员关注的重点,MI信号可以用于控制外部设备,如大脑控制的机器人、大脑控制的外骨骼、自动驾驶汽车等, 因此提高MI信号的分类准确性是极其有意义的。
脑机接口社区
2023/02/14
3.4K1
CNN+LSTM--一种运动想象分类新模型
Nature子刊重磅综述:机器学习在神经退行性疾病诊疗中的应用
摘要:对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有效治疗存在巨大的需求。神经元变性的复杂性和患者群体的异质性给这些疾病的早期诊断工具和有效治疗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机器学习是人工智能的子领域,它使科学家、临床医生和患者能够应对其中的一些挑战。在这篇综述中,作者讨论了机器学习如何实现医学图像的早期诊断和解释,以及新疗法的发现和发展。机器学习的不同应用具有一个统一的主题,即集成多个高维数据源,这些数据源都提供了对疾病的不同看法,并自动推导出可操作的见解。
悦影科技
2022/05/09
1.6K0
脑机接口新「胶水」问世,人机融合「半机器人」新突破
尽管半人半机器的「半机器人」目前只存在于电影中,但近年来,很多脑机研究都在向着电子与身体融合的方向发展,而且取得了不小的进步。
新智元
2020/08/28
9790
脑机接口新「胶水」问世,人机融合「半机器人」新突破
你睡着了吗?不如起来给你的睡眠分个类吧!
最近的五个月,我花了一些时间来磨练自己的机器学习的技巧,完成的项目来自于一个以提高每个人夜间睡眠质量的法国公司,他们的提出来的一个全新的挑战。我们对睡眠不够重视,现在在我们人口中已经产生了量化的后果。直线下降的表现,注意力缺乏,记忆力紊乱......都是缺乏睡眠时会产生的后果。医学上的解决方案是头上带一个带子,它能在夜晚很活跃地刺激你的脑部,监控你的睡眠,并且提供不同的能让人轻松入睡的项目。如果您非常好奇,想要更深入地研究睡眠在我们生活中真正的重要性,我推荐现在在伯克利加州大学的教授Matthew Walker的《为什么我们需要睡觉?》。这本书在很多方面都让我很吃惊,给读者提供了很多原则和建议,来理解和提高睡眠,因此也影响到了日常生活。
AI研习社
2019/05/07
6000
你睡着了吗?不如起来给你的睡眠分个类吧!
智能假手与机器人融合可以灵活抓取物品
洛桑联邦理工学院(EPFL)的科学家们开发了新的方法来改善对机器手的控制,该方法将单个手指控制和自动化结合起来,以提高抓取和操作能力。研究者将神经工程学和机器人学之间的跨学科结合在3名截肢患者和7名健康受试者上成功进行了测试。
脑机接口社区
2022/09/22
5130
智能假手与机器人融合可以灵活抓取物品
研究人员使用宽场脑成像技术研究意图控制,探索更好的脑机接口使用方式
通过我们对外部物体的感官体验,可以有效地控制外部物体。为了研究因果关系的学习和影响方式,研究人员设计了一种使用宽场钙信号(wide-field calcium signals)的脑机接口(BMI)任务。老鼠学会了在任意一对大脑皮层区域的活动模式来引导视觉光标到目标位置以获得奖励。正常相关的大脑区域可以快速重新配置,以一种依赖于感觉反馈的方式对光标施加控制。当熟练(经过多次训练后)的动物控制游标时,较高的视觉皮层参与度更高。当老鼠控制游标时,高级视觉皮层的个体神经元对游标的反应比被动观看游标时更强烈,当游标接近目标位置时,反应最强。因此,因果关系受控对象的表示对意图和接近对象的目标很敏感,从而有可能增强感官反馈以实现更流畅的控制。
脑机接口社区
2022/08/17
5980
研究人员使用宽场脑成像技术研究意图控制,探索更好的脑机接口使用方式
Cell 子刊 | 深度睡眠脑电波调节胰岛素敏感性促进血糖调节
缺乏高质量的睡眠会增加一个人患糖尿病的风险。然而,为什么会这样仍然是一个不解之谜。
生信宝典
2023/08/30
2920
Cell 子刊 | 深度睡眠脑电波调节胰岛素敏感性促进血糖调节
AI算法可以通过脑电图读数检测睡眠障碍模式
脑电图(EEG)使用放置在头皮上的电极测量大脑中的电活动。睡眠专家可利用它来诊断和评估神经系统疾病,这可能是一项繁琐的工作,需要在数小时记录的大脑活动中注释峰值和低谷需要专门的训练和充分的耐心。
AiTechYun
2018/07/27
6730
CNN实现“读脑术”,成功解码人脑视觉活动,准确率超50%
【新智元导读】研究人员开发出以人脑为模型的深度学习算法,来破解人类大脑。相关研究发表在最新一期Cerebral Cortex,研究人员构建了一个大脑如何解码信息的模型,根据参与者的大脑活动,该模型能够以50%的精确度预测她所看到的东西。 人工智能让我们离科幻小说里的“读脑机器”更近了一步。现在,研究人员开发出以人脑为模型的深度学习算法,来破解人类大脑。首先,他们建立了一个大脑如何解码信息的模型。三名女性花费了数小时观看几百条短视频,功能性核磁共振机器测量了视觉皮层和其他地方的活动信号。一个用于图像处理的人工
新智元
2018/03/21
1.2K0
CNN实现“读脑术”,成功解码人脑视觉活动,准确率超50%
前沿 | 生物神经网络与机器学习的碰撞,Nature论文提出DNA试管网络识别手写数字
科学家们已经从 DNA 中开发出一种人工神经网络,能够识别嘈杂和高度复杂的分子信息。
机器之心
2018/07/26
3220
前沿 | 生物神经网络与机器学习的碰撞,Nature论文提出DNA试管网络识别手写数字
孩子,别熬夜了,伤DNA
Cell子刊《Molecular Cell》的一项最新研究表明:包括人在内的多种生物平时积累的DNA损伤,会在睡眠状态下被加速修复。
量子位
2021/12/02
3890
孩子,别熬夜了,伤DNA
诺奖团队最新研究:独居太久容易睡眠不足、暴饮暴食 | Nature
博雯 发自 凹非寺 量子位 报道 | 公众号 QbitAI 独居一时爽,但长时间独居,真的会爽到《天上飞》吗? 不见得。 最近,来自洛克菲勒大学(The Rockefeller University)的生物学家们发现: 独居久了,竟然会导致暴饮暴食、睡眠不足! 除此之外,他们还通过实验发现了疑似“孤独感开关”的神经元。 能手动激活,人为创造“孤独感”的那种! 孤独的果蝇也吃得多,睡得少 实验发生在生物学家的祖传好友,果蝇身上。 和人类一样,果蝇也是一种群居性动物,平均每天睡眠16个小时。 团队里的Wanh
量子位
2023/03/01
1920
诺奖团队最新研究:独居太久容易睡眠不足、暴饮暴食 | Nature
推荐阅读
相关推荐
利用机器学习算法对实验室小鼠的睡眠阶段自动分类
更多 >
领券
问题归档专栏文章快讯文章归档关键词归档开发者手册归档开发者手册 Section 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