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有许多小伙伴问我要入门 Python 的资料,还有小伙伴完全没有入门 Python 就直接购买了我的 pandas 专栏。因此我决定写几篇 Python 数据处理分析必备的入门知识系列文章,以帮助有需要的小伙伴们更好入门。
前言
本节将学习怎么使用元组表示多个值。马上开始吧。
最安全的集合——元组
我们知道使用变量很轻而易举地"保存"一个数据(数值或字符串),但很多时候更需要把一系列数据组织起来。
比如,表示一个人的信息数据,可能有姓名、年龄、身高,我们当然可以用3个变量分别表示,但这太笨拙。
此时我们可以使用元组,把数据"打包"起来:
那怎么拿到一个元组里面的某个数据?
我们可以通过索引进行数据获取:
这图可能会更清晰一些:
除此之外,还可以用负数表示"倒数第n个元素":
虽然轻而易举就可以从元组中提取元素,但是元组是不允许修改里面装的东西:
> 元组的不可修改性质,后续会说明其应用。目前只需要记住即可
切片获取
那如果我想获取前2个数据,我不就要写2次 person[x] ,这也太不科学了。
Python 提供一种简约方式用于有规律获取多个数据:
看这图:
由于第一个位置总是0,因此你可以不写开始部分,表示从头开始:
同样,结束部分也可以不写,表示直到结尾(此时的结果包含最后的元素):
切片还可以指定步长,让我们能够有规律提取元素:
步长还可以设置为负数,配合开始与结束位置为负数,即可实现反向切片:
切片可以简单实现序列的复制与反向排序:
拆解元组
如果我们希望从一个元组中获取多个值,python 提供一种拆包写法:
如果我们只需要后面2个值:
可能你会问,如果我用2个变量来拆解元组会怎么样?
这会报错:
> 本系列后续会介绍怎么在jupyter notebook 或 vsc 的交互模式中调试查错
总结
- 元组能够把多个数据"包起来"
- 访问元组内元素时,可以使用 元组[索引] 获取
- 使用切片,能够轻松以一定规则获取元素
- 注意不能修改元组中元素
下一节介绍 Python 中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