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MathJax]/jax/input/TeX/config.js
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发布
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MCP广场
社区首页 >专栏 >中国“人造太阳”EAST实现1.2亿摄氏度燃烧101秒,我们离可控核聚变还有多远?

中国“人造太阳”EAST实现1.2亿摄氏度燃烧101秒,我们离可控核聚变还有多远?

作者头像
大数据文摘
发布于 2021-07-06 02:21:42
发布于 2021-07-06 02:21:42
6250
举报
文章被收录于专栏:大数据文摘大数据文摘

大数据文摘出品

可控核聚变是科幻作品中的常客。

  • 1997年,侦探惊悚片《圣徒》涉及到了冷聚变的阴谋;
  • 2004年,电影《蜘蛛侠2》中的奥克塔威尔斯博士利用核聚变拥有了毁灭性的能力;
  • 2008年,电影《钢铁侠》中钢铁侠的外骨骼集成了一套小型的聚变反应堆;
  • 2013年,设定在公元2077年的《遗落战境》影片中,聚变核电站已经为土卫六泰坦上的殖民地提供电力能源;
  • 2014年,《星际穿越》中主角乘坐聚变动力的太空飞船"持久"号从太阳系旅行到宜居星球去,其中每艘太空飞船上都有一个紧凑的托卡马克提供动力和电源。

可控核聚变在人类心目中的地位,从科幻作品中就可见一斑。

可控核聚变会承载人类如此多的想象,原因就在于核聚变能源的原材料在地球上几乎取之不竭,排放无污染,被视为可以解决能源问题的“终极答案”

1950年以来,人类就开始研究用于民用目的的受控热核聚变,到如今已经60多年过去了,人类依然在这条道路上不断向前探索,也取得了不少突破。

2021年5月28日,基于40多年努力,有“人造太阳”之称的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EAST)创造新的世界纪录,成功实现可重复的1.2亿摄氏度101秒和1.6亿摄氏度20秒等离子体运行,向核聚变能源应用迈出重要一步。

“人造太阳”1.2亿摄氏度成功“燃烧”100秒时,内部的红外影像(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

从“发展中国家最先进的托卡马克装置”到全球第一

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EAST)是国家发改委批准立项的“九五”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拥有类似太阳的核聚变反应机制,因此该设施也被称为“人造太阳”。

其运行原理就是在装置的真空室内加入少量氢的同位素氘或氚,通过类似变压器的原理使其产生等离子体,然后提高其密度、温度使其发生聚变反应,反应过程中会产生巨大的能量。

EAST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1991年3月正式立项的HT-7,作为“发展中国家最先进的托卡马克装置”,在1994年12月,完成了极向场控制系统后又进行了首次工程调试,获得首次等离子体。

在HT-7成功运行的基础上,“九五”国家重大科学工程--大型非圆截面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HT-7U在1998年立项。

1998年7月国家计委下达投资[1998]1303号文,同意由中科院主持,中科院等离子体物理所承担国家重大科学工程项目“HT-7U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 的建造。

2003年10月,为使国内外专家易于发音、便于记忆同时又有确切的科学含义,HT-7U正式改名为EAST (Experimental and Advanced Superconducting Tokamak)。

到2009年,世界上首个全超导非圆截面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EAST)首轮物理放电实验取得成功,标志着我国站在了世界核聚变研究的前端。

此后,EAST便不断取得突破性成果,成为该领域的全球领头羊。

2016年2月,中国EAST物理实验获又取得重大突破,实现在国际上电子温度达到5000万度持续时间最长的等离子体放电。

2018年11月12日,从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获悉,EAST近期实现1亿摄氏度等离子体运行等多项重大突破。

2021年5月28日,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的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EAST)创造新的世界纪录,成功实现可重复的1.2亿摄氏度101秒和1.6亿摄氏度20秒等离子体运行,将1亿摄氏度20秒的原纪录延长了5倍。

科研人员称新纪录进一步证明核聚变能源的可行性,也为迈向商用奠定物理和工程基础。

我们距离可控核聚变还有多远?

刘慈欣在《三体》一书中提到人类在22世纪掌握了可控核聚变技术,并且利用该技术发明出了太空飞船核聚变发动机,从而可以将飞船加速到光速的15%。

作为大家心目中的硬科幻作家,刘慈欣对于在本世纪人类能够实现可控核聚变也不乐观,广大网友喜欢说的“永远还有50年”的梗也说明了人们心中可控核聚变的难度之大。

从1939年,美国物理学家贝特通过实验证实核聚变以来,人类一直在不断探索着这个让太阳发光的原理的奥秘。

目前来说实现核聚变发电的两大难点是实现上亿度点火和稳定长时间约束控制,这中间涉及到大量需要解决的理论和实践的问题。

本次实现1.2亿摄氏度101秒等离子体运行,是中国首次在国际上采用全金属主动水冷第一壁、高性能钨偏滤器等关键技术,在实现可控核聚变的道路上算是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那么人类离可控核聚变还有多远?

根据“真·人在现场”的知乎大佬@闫某某的回答,在做到目前这个程度上之后,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

他认为:

理论上和实际上的困难都有,主要是实践上。聚变装置,越大,越有利于反应控制。但是,越大,工程难度也越大。 其次,是磁场,托卡马克采用磁约束,磁场强度是核心关键量,磁场越大,越能约束更好的等体,然后常态稳定的强磁场,仍旧难以获得。 再次,是加热,现在使用的加热方式,有欧姆加热,波加热,中性束加热等方式,都有优点,也都有局限,要更高的等体温度,恐怕还得再研究。 之后,是第一壁,杂质等。第一壁直接面对等体,到目前为止,什么是最好的材料还没有定论。而杂质种类众多,如何除杂难有定论。

在他看来,尽管未来路还是很长(还有很多头发要掉),但是

随着国家这些年不断加大投入,以及更大的装置落地实现,真的有种感觉,永远的50年正在变为49年。

正如苏联物理学家、托卡马克之父Lev Artsimovich的至理名言所说:

当整个社会都需要的时候,聚变就会实现。

相关报道: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61890685/answer/1910959347

http://www.xinhuanet.com/2021-05/28/c_1127504309.htm

HT-7 | All-the-World's Tokamaks - extras (wordpress.com)

https://baike.baidu.com/item/%E6%A0%B8%E8%81%9A%E5%8F%98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同步曝光计划,分享自微信公众号。
原始发表:2021-06-01,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分享自 大数据文摘 微信公众号,前往查看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同步曝光计划  ,欢迎热爱写作的你一起参与!

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
暂无评论
推荐阅读
编辑精选文章
换一批
1.2亿摄氏度!101秒!中国“人造太阳”创纪录,但仍可能受限于美国!
此次中国“人造太阳”实验将1亿摄氏度20秒的原纪录延长了5倍,刷新世界纪录,意味着人类让核聚变成为取之不竭用之不尽清洁新能源的努力,又取得了一次突破性进展。
悲了伤的白犀牛
2021/07/09
6870
中国可控核聚变技术,迎来1亿摄氏度燃烧100秒的关键挑战!
自从人类发现的了核能,一直在这个方向努力探索,希望实现人类的终级能源-可控核聚变。据新华网消息,我国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EAST)将于近期完成一轮升级改造,向芯部电子温度 1 亿摄氏度、100 秒长脉冲等离子体的科研新目标发起挑战。此前该“人造太阳”创造了 1 亿度运行 20 秒钟的记录,改造完成后有望大幅提高记录,实现巨大的技术跨越。
逍遥壮士
2021/04/29
9610
中国可控核聚变技术,迎来1亿摄氏度燃烧100秒的关键挑战!
中国「人造太阳」1.2亿摄氏度持续百秒,5倍时长打破可控核聚变世界纪录
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的“人造太阳”EAST以1.2 亿摄氏度的温度,持续“燃烧”了101秒!
量子位
2021/06/17
4100
「人造太阳」梦想更近一步:中科院实现可控核聚变重大突破,1.2亿摄氏度「燃烧」101秒创世界纪录
「罗辑指着空中的车流说:『看那些飞车,它们耗油或用电池吗?』大史摇摇头,『都不用的,地球上的石油早抽完了,那些车也不用电池,就那么着不停地飞,永远不会没有电,很带劲儿的东西,我正打算买一辆。』」
机器之心
2021/06/08
8820
中国「人造太阳」刚刚再破纪录:运行时间突破千秒,负责人:为稳态的聚变工程堆奠定基础
去年5月,EAST以1.2亿摄氏度等离子体维持“燃烧”101秒,一举将1亿摄氏度20秒的原世界纪录延长了5倍。
量子位
2022/01/14
6580
中国「人造太阳」刚刚再破纪录:运行时间突破千秒,负责人:为稳态的聚变工程堆奠定基础
8个月后,可控核聚变再次点火成功!输出能量突破3.5兆焦耳,打破纪录
去年12月14日,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LLNL)首次实现可控核聚变点火成功,为全人类摘下清洁能源「圣杯」。
新智元
2023/09/09
1.8K0
8个月后,可控核聚变再次点火成功!输出能量突破3.5兆焦耳,打破纪录
人类利用核聚变或许能够解决能源危机问题
众多的私营企业正在挑战国际热核实验反应堆的地位,而涉及核聚变项目的国家也已经多达35个。
镁客网
2018/12/18
4600
炸裂!微软2028年要用「人造太阳」核聚变供电,天网AI降临
---- 新智元报道   编辑:桃子 【新智元导读】2028年,如果微软用上核聚变,外加超强AI研发,必将是全球的game changer。 颤抖吧,人类! 2028年,微软将要靠「可控核聚变」为超强AI供能。 当地时间周三,核聚变初创公司Helion宣布,微软已同意从首座核聚变发电站购买电力。 值得一提的是,OpenAI创始人Sam Altman还是这家公司的早期投资者,这意味着什么? 无限能源+最强人工智能…… 搞不好,天网在1975年就来了,只不过我们每个人不知道。 当然了,这么重要的合
新智元
2023/05/15
2740
炸裂!微软2028年要用「人造太阳」核聚变供电,天网AI降临
史上首次,强化学习算法控制核聚变登上Nature:DeepMind让人造太阳向前一大步
DeepMind研究科学家David Pfau在论文发表后感叹道:「为了分享这个时刻我已经等了很久,这是第一次在核聚变研究设备上进行深度强化学习的演示!」
机器之心
2022/02/24
1.2K0
史上首次,强化学习算法控制核聚变登上Nature:DeepMind让人造太阳向前一大步
美国能源部宣布首次实现「核聚变点火」,是真突破还是搞噱头?和中国有何不同?
大数据文摘出品 周二,美国能源部周二宣布其下属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LLNL)国家点火设施的一个团队进行了历史上第一次可控核聚变实验,实现了“核聚变点火”(fusion ignition),创造了历史。 这个消息一出来,就在中外互联网引发了大量讨论。 因为普通人(包括文摘菌)在内,对于核物理方面的理解都是一知半解的,大家都有一个很朴素的认知——原子弹是核裂变、氢弹是核聚变,核聚变产生能量比核裂变要厉害,但是更难,现在人类只能做到可控的核裂变,不能实现可控的核聚变。 大家应该印象中还有一句话,得到2050
大数据文摘
2023/04/10
3170
美国能源部宣布首次实现「核聚变点火」,是真突破还是搞噱头?和中国有何不同?
今晚,见证历史!人类或首次实现,可控核聚变「重大科学突破」
美国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LLNL),从一个实验性核聚变反应堆中,让核聚变反应产生的能量多于了这一过程中消耗的能量。
新智元
2023/01/09
5230
今晚,见证历史!人类或首次实现,可控核聚变「重大科学突破」
核聚变领域获重大突破!我国新一代“人造太阳”首次放电
“1号电机、2号电机转速1480转每分钟,系统准备就绪;4号电机转速400转每分钟,系统准备就绪……中国环流器二号M装置首次等离子体放电实验开始!”12月4日14时02分,位于四川成都的中核集团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内,中国环流器指挥控制中心大屏幕上的蓝色电光闪烁。
huofo
2022/03/17
3240
核聚变领域获重大突破!我国新一代“人造太阳”首次放电
MIT创世纪核聚变刷新世界记录!高温超导磁体解锁恒星能量,人造太阳即将诞生?
「一夜之间,MIT团队将聚变反应堆的每瓦特成本几乎降低到了1/40,让核聚变技术在商用成为了可能」!
新智元
2024/03/13
2520
MIT创世纪核聚变刷新世界记录!高温超导磁体解锁恒星能量,人造太阳即将诞生?
DeepMind成功使用"深度强化学习"技术完美控制"核聚变反应堆"!
本文经AI新媒体量子位(公众号ID:qbitai)授权转载,转载请联系出处。本文约1400字,建议阅读5分钟DeepMind开发出世界上第一个深度强化学习AI。 DeepMind在蛋白质折叠问题上实现巨大突破后,目标又转向核聚变了。 最近,它开发出了世界上第一个深度强化学习AI——可以在模拟环境和真正的核聚变装置(托卡马克)中实现对等离子体的自主控制。 陌生名词不要急,后面马上解释。 这比传统的计算机控制要更高效且精准,成果登上今天的Nature。 作为强化学习最具有挑战性的一个应用,这一成果也对加速可
数据派THU
2022/03/04
5380
可控核聚变点火成功!35亿美元烧开20壶水,人类摘下清洁能源「圣杯」
在12月13日晚的新闻发布会上,美国能源部部长和LLNL的科学家们共同宣布了这项有关「无限清洁能源」的重大科学突破!
新智元
2023/01/09
4410
可控核聚变点火成功!35亿美元烧开20壶水,人类摘下清洁能源「圣杯」
商用可控核聚变堆实现在即,还是在陕西???
衡宇 萧箫 发自 凹非寺 量子位 | 公众号 QbitAI 国内首个商用可控核聚变堆将建成,还是在陕西??? 一觉醒来,可控核聚变要商用的消息就刷了屏,不少网友已经在脑补“是不是能用上可控核聚变发的电了”。 再仔细一看,事情似乎没那么简单—— 新闻里提到的这个商用化的可控核聚变项目,连装置都还没搭好…… 要知道,国外的ITER、国内合肥的EAST已经做了好些年了,可控核聚变“商业化”也只敢保守地提一句“三十年内实现”。 这个连装置都还在搭建中的可控核聚变堆,真就能成我国首个商用项目了? 陕西这个项目,究
量子位
2022/08/26
7610
商用可控核聚变堆实现在即,还是在陕西???
19倍超音速“大炮”轰出可控核聚变!成本仅为传统方法0.1%,腾讯已投资
金磊 丰色 发自 凹非寺 量子位 | 公众号 QbitAI 一把22米的“长枪”开了一炮,直接让可控核聚变大变天。 这把“长枪”,名字叫做Big Friendly Gun(BFG)。 它实则是由一家位于英国牛津的核聚变技术First Light Fusion (下文简称FLF)打造的超高速炮。 可以用每秒6.5公里的速度(19倍音速)向燃料靶发射弹丸,从而引爆核聚变。 重点来了。 这整个过程只花了不到4500万英镑,与传统的激光和磁性约束装置相比,成本是它们的千分之一! 这在世界范围内还是首次,网友直呼
量子位
2022/04/08
8160
19倍超音速“大炮”轰出可控核聚变!成本仅为传统方法0.1%,腾讯已投资
米哈游蔚来领投“人造太阳”项目!首轮融资4亿,北大物理系校友初创企业:走高温超导路线
鱼羊 丰色 发自 凹非寺 量子位 | 公众号 QbitAI 《原神》出品公司——米哈游如今的投资路数,真是越发“离谱”了。 继脑机接口之后,米哈游的最新投资,目光瞄向了商业化可控核聚变(又称人造太阳)—— 一家名为能量奇点的公司官宣,由米哈游和蔚来资本共同领投,他们已经完成金额近4亿元人民币的首轮融资。 公开资料显示,这家公司是一家聚变能源商业公司,聚焦于高磁场、高参数、标准化的高温超导托卡马克装置及其运行控制软件系统研发。 啊这,热门游戏厂商、话题造车新势力玩家,还与可控核聚变相关……莫非米忽悠这是奔着
量子位
2022/03/04
4160
首个深度强化学习AI,能控制核聚变,成功登上《Nature》
最近,DeepMind 开发出了世界上第一个深度强化学习 AI ,可以在模拟环境和真正的核聚变装置中实现对等离子体的自主控制。
AI科技大本营
2022/04/05
9200
首个深度强化学习AI,能控制核聚变,成功登上《Nature》
实验室再现太阳能量!美国宣布首次实现核聚变点火,35亿美元投资曾打水漂
机器之心报道 编辑:泽南、陈萍 可控核聚变实现「还要 50 年」,现在还剩多少年? 可控核聚变,终于首次实现了净能量增益。 在 12 月 13 日一场全球瞩目的发布会上,美国能源部(DOE)和能源部国家核安全管理局(NNSA)宣布,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LLNL)实现了聚变点火,在公布的结果中,他们首次在可控核聚变实验中实现核聚变反应的净能量增益,即通过核聚变产生的能量比激发聚变所需能量更多,在实验室就能再现太阳的能量。 12 月 5 日,国家点火装置的一个团队进行了史上第一个受控聚变实验,达到了科学
机器之心
2023/03/29
3710
实验室再现太阳能量!美国宣布首次实现核聚变点火,35亿美元投资曾打水漂
推荐阅读
1.2亿摄氏度!101秒!中国“人造太阳”创纪录,但仍可能受限于美国!
6870
中国可控核聚变技术,迎来1亿摄氏度燃烧100秒的关键挑战!
9610
中国「人造太阳」1.2亿摄氏度持续百秒,5倍时长打破可控核聚变世界纪录
4100
「人造太阳」梦想更近一步:中科院实现可控核聚变重大突破,1.2亿摄氏度「燃烧」101秒创世界纪录
8820
中国「人造太阳」刚刚再破纪录:运行时间突破千秒,负责人:为稳态的聚变工程堆奠定基础
6580
8个月后,可控核聚变再次点火成功!输出能量突破3.5兆焦耳,打破纪录
1.8K0
人类利用核聚变或许能够解决能源危机问题
4600
炸裂!微软2028年要用「人造太阳」核聚变供电,天网AI降临
2740
史上首次,强化学习算法控制核聚变登上Nature:DeepMind让人造太阳向前一大步
1.2K0
美国能源部宣布首次实现「核聚变点火」,是真突破还是搞噱头?和中国有何不同?
3170
今晚,见证历史!人类或首次实现,可控核聚变「重大科学突破」
5230
核聚变领域获重大突破!我国新一代“人造太阳”首次放电
3240
MIT创世纪核聚变刷新世界记录!高温超导磁体解锁恒星能量,人造太阳即将诞生?
2520
DeepMind成功使用"深度强化学习"技术完美控制"核聚变反应堆"!
5380
可控核聚变点火成功!35亿美元烧开20壶水,人类摘下清洁能源「圣杯」
4410
商用可控核聚变堆实现在即,还是在陕西???
7610
19倍超音速“大炮”轰出可控核聚变!成本仅为传统方法0.1%,腾讯已投资
8160
米哈游蔚来领投“人造太阳”项目!首轮融资4亿,北大物理系校友初创企业:走高温超导路线
4160
首个深度强化学习AI,能控制核聚变,成功登上《Nature》
9200
实验室再现太阳能量!美国宣布首次实现核聚变点火,35亿美元投资曾打水漂
3710
相关推荐
1.2亿摄氏度!101秒!中国“人造太阳”创纪录,但仍可能受限于美国!
更多 >
领券
问题归档专栏文章快讯文章归档关键词归档开发者手册归档开发者手册 Section 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