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小程序,Get更优阅读体验!
立即前往
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发布
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MCP广场
社区首页 >专栏 >四种常见的系统架构,目前你处于哪个阶段呢?

四种常见的系统架构,目前你处于哪个阶段呢?

作者头像
xcbeyond
修改于 2020-08-10 02:47:53
修改于 2020-08-10 02:47:53
3.2K0
举报
文章被收录于专栏:技术那些事技术那些事

如果一个软件开发人员,不了解软件架构的演进,会制约技术的选型和开发人员的生存、晋升空间。这里我列举了目前主要的四种软件架构以及他们的优缺点,希望能够帮助软件开发人员拓展知识面。

一、单体架构

单体架构比较初级,典型的三级架构,前端(Web/手机端)+中间业务逻辑层+数据库层。这是一种典型的Java Spring mvc或者Python Drango框架的应用。其架构图如下所示:

单体架构

单体架构的应用比较容易部署、测试, 在项目的初期,单体应用可以很好地运行。然而,随着需求的不断增加, 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开发团队,代码库也在飞速地膨胀。慢慢地,单体应用变得越来越臃肿,可维护性、灵活性逐渐降低,维护成本越来越高。下面是单体架构应用的一些缺点:

复杂性高:以一个百万行级别的单体应用为例,整个项目包含的模块非常多、模块的边界模糊、 依赖关系不清晰、 代码质量参差不齐、 混乱地堆砌在一起。可想而知整个项目非常复杂。每次修改代码都心惊胆战, 甚至添加一个简单的功能, 或者修改一个Bug都会带来隐含的缺陷。

技术债务:随着时间推移、需求变更和人员更迭,会逐渐形成应用程序的技术债务, 并且越积 越多。“ 不坏不修”, 这在软件开发中非常常见, 在单体应用中这种思想更甚。已使用的系统设计或代码难以被修改,因为应用程序中的其他模块可能会以意料之外的方式使用它。

部署频率低:随着代码的增多,构建和部署的时间也会增加。而在单体应用中, 每次功能的变更或缺陷的修复都会导致需要重新部署整个应用。全量部署的方式耗时长、 影响范围大、 风险高, 这使得单体应用项目上线部署的频率较低。而部署频率低又导致两次发布之间会有大量的功能变更和缺陷修复,出错率比较高。

可靠性差:某个应用Bug,例如死循环、内存溢出等, 可能会导致整个应用的崩溃。

扩展能力受限:单体应用只能作为一个整体进行扩展,无法根据业务模块的需要进行伸缩。例如,应用中有的模块是计算密集型的,它需要强劲的CPU;有的模块则是IO密集型的,需要更大的内存。由于这些模块部署在一起,不得不在硬件的选择上做出妥协。

阻碍技术创新:单体应用往往使用统一的技术平台或方案解决所有的问题, 团队中的每个成员 都必须使用相同的开发语言和框架,要想引入新框架或新技术平台会非常困难。

二、分布式应用

中级架构,分布式应用,中间层分布式+数据库分布式,是单体架构的并发扩展,将一个大的系统划分为多个业务模块,业务模块分别部署在不同的服务器上,各个业务模块之间通过接口进行数据交互。数据库也大量采用分布式数据库,如redis、ES、solor等。通过LVS/Nginx代理应用,将用户请求均衡的负载到不同的服务器上。其架构图如下所示:

分布式架构

该架构相对于单体架构来说,这种架构提供了负载均衡的能力,大大提高了系统负载能力,解决了网站高并发的需求。另外还有以下特点:

降低了耦合度:把模块拆分,使用接口通信,降低模块之间的耦合度。

责任清晰:把项目拆分成若干个子项目,不同的团队负责不同的子项目。

扩展方便:增加功能时只需要再增加一个子项目,调用其他系统的接口就可以。

部署方便:可以灵活的进行分布式部署。

提高代码的复用性:比如service层,如果不采用分布式rest服务方式架构就会在手机wap商城,微信商城,pc,android,ios每个端都要写一个service层逻辑,开发量大,难以维护一起升级,这时候就可以采用分布式rest服务方式,公用一个service层。

缺点 : 系统之间的交互要使用远程通信,接口开发增大工作量,但是利大于弊。

三、微服务架构

微服务架构,主要是中间层分解,将系统拆分成很多小应用(微服务),微服务可以部署在不同的服务器上,也可以部署在相同的服务器不同的容器上。当应用的故障不会影响到其他应用,单应用的负载也不会影响到其他应用,其代表框架有Spring cloud、Dubbo等。其架构图如下所示:

微服务架构

易于开发和维护:一个微服务只会关注一个特定的业务功能,所以它业务清晰、代码量较少。开发和维护单个微服务相对简单。而整个应用是由若干个微服务构建而成的,所以整个应用也会被维持在一个可控状态。

单个微服务启动较快:单个微服务代码量较少, 所以启动会比较快。

局部修改容易部署:单体应用只要有修改,就得重新部署整个应用,微服务解决了这样的问题。一般来说,对某个微服务进行修改,只需要重新部署这个服务即可。

技术栈不受限:在微服务架构中,可以结合项目业务及团队的特点,合理地选择技术栈。例如某些服务可使用关系型数据库MySQL;某些微服务有图形计算的需求,可以使用Neo4j;甚至可根据需要,部分微服务使用Java开发,部分微服务使用Node.js开发。

微服务虽然有很多吸引人的地方,但它并不是免费的午餐,使用它是有代价的。使用微服务架构面临的挑战。

运维要求较高:更多的服务意味着更多的运维投入。在单体架构中,只需要保证一个应用的正常运行。而在微服务中,需要保证几十甚至几百个服务服务的正常运行与协作,这给运维带来了很大的挑战。

分布式固有的复杂性:使用微服务构建的是分布式系统。对于一个分布式系统,系统容错、网络延迟、分布式事务等都会带来巨大的挑战。

接口调整成本高:微服务之间通过接口进行通信。如果修改某一个微服务的API,可能所有使用了该接口的微服务都需要做调整。

重复劳动:很多服务可能都会使用到相同的功能,而这个功能并没有达到分解为一个微服务的程度,这个时候,可能各个服务都会开发这一功能,从而导致代码重复。尽管可以使用共享库来解决这个问题(例如可以将这个功能封装成公共组件,需要该功能的微服务引用该组件),但共享库在多语言环境下就不一定行得通了。

四、Serverless架构

当我们还在容器的浪潮中前行时,已经有一些革命先驱悄然布局另外一个云计算战场:Serverless架构。

Serverless架构

2014年11月14日,亚马逊AWS发布了新产品Lambda。当时Lambda被描述为:一种计算服务,根据时间运行用户的代码,无需关心底层的计算资源。从某种意义上来说,Lambda姗姗来迟,它像云计算的PaaS理念:客户只管业务,无需担心存储和计算资源。在此前不久,2014年10月22日,谷歌收购了实时后端数据库创业公司Firebase。Firebase声称开发者只需引用一个API库文件就可以使用标准REST API的各种接口对数据进行读写操作,只需编写HTML+CSS+JavaScrip前端代码,不需要服务器端代码(如需整合,也极其简单)。

相对于上两者,Facebook 在2014年二月收购的 Parse,则侧重于提供一个通用的后台服务。这些服务被称为Serverless或no sever。想到PaaS(平台即服务)了是吗?很像,用户不需要关心基础设施,只需要关心业务,这是迟到的PaaS,也是更实用的PaaS。这很有可能将会变革整个开发过程和传统的应用生命周期,一旦开发者们习惯了这种全自动的云上资源的创建和分配,或许就再也回不到那些需要微应用配置资源的时代里去了。

Serverless架构能够让开发者在构建应用的过程中无需关注计算资源的获取和运维,由平台来按需分配计算资源并保证应用执行的SLA(服务等级协议),按照调用次数进行计费,有效的节省应用成本。ServerLess的架构如上图所示。其优点如下所示:

低运营成本:在业务突发性极高的场景下,系统为了应对业务高峰,必须构建能够应对峰值需求的系统,这个系统在大部分时间是空闲的,这就导致了严重的资源浪费和成本上升。在微服务架构中,服务需要一直运行,实际上在高负载情况下每个服务都不止一个实例,这样才能完成高可用性;在Serverless架构下,服务将根据用户的调用次数进行计费,按照云计算pay-as-you-go原则,如果没有东西运行,你就不必付款,节省了使用成本。同时,用户能够通过共享网络、硬盘、CPU等计算资源,在业务高峰期通过弹性扩容方式有效的应对业务峰值,在业务波谷期将资源分享给其他用户,有效的节约了成本。

简化设备运维:在原有的IT体系中,开发团队即需要维护应用程序,同时还要维护硬件基础设施;Serverless架构中,开发人员面对的将是第三方开发或自定义的API 和URL,底层硬件对于开发人员透明化了,技术团队无需再关注运维工作,能够更加专注于应用系统开发。

提升可维护性:Serverless架构中,应用程序将调用多种第三方功能服务,组成最终的应用逻辑。目前,例如登陆鉴权服务,云数据库服务等第三方服务在安全性、可用性、性能方面都进行了大量优化,开发团队直接集成第三方的服务,能够有效的降低开发成本,同时使得应用的运维过程变得更加清晰,有效的提升了应用的可维护性。

更快的开发速度:这一点在现在互联网创业公司得到很好的体现,创业公司往往开始由于人员和资金等问题,不可能每个产品线都同时进行,这时候就可以考虑第三方的Baas平台,比如使用微信的用户认证、阿里云提供的RDS,极光的消息推送,第三方支付及地理位置等等,能够很快进行产品开发的速度,把工作重点放在业务实现上,把产品更快的推向市场。

但ServerLess架构也有其缺点:

厂商平台绑定:平台会提供Serverless架构给大玩家,比如AWS Lambda,运行它需要使用AWS指定的服务,比如API网关,DynamoDB,S3等等,一旦你在这些服务上开发一个复杂系统,你会粘牢AWS,以后只好任由他们涨价定价或者下架等操作,个性化需求很难满足,不能进行随意的迁移或者迁移的成本比较大,同时不可避免带来一些损失。Baas行业内一个比较典型的事件,2016年1月19日Facebook关闭曾经花巨额资金收购的Parse,造成用户不得不迁移在这个平台中产生一年多的数据,无疑需要花费比较大的人力和时间成本。

成功案例比较少,没有行业标准:目前的情况也只适合简单的应用开发,缺乏大型成功案例的推动。对于Serverless缺乏统一的认知以及相应的标准,无法适应所有的云平台。

目前微服务架构在四种架构中处于主流地位,很多应用第一、第二种架构的企业也开始慢慢转向微服务架构。到目前为止微服务的技术相对于二三年前已经比较成熟,第四种架构将是未来发展的一种趋势。如果你喜欢我的文章,欢迎关注我的简书,后续我将教会大家利用spring cloud和docker轻松愉快的构建微服务。

本文系转载,前往查看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系转载,前往查看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
暂无评论
推荐阅读
编辑精选文章
换一批
四种软件架构,看看你属于哪个层次
如果一个软件开发人员,不了解软件架构的演进,会制约技术的选型和开发人员的生存、晋升空间。这里我列举了目前主要的四种软件架构以及他们的优缺点,希望能够帮助软件开发人员拓展知识面。
DevOps时代
2019/05/17
1.6K0
四种软件架构,看看你属于哪个层次
深度解析四大主流软件架构模型:单体架构、分布式应用、微服务与Serverless的优缺点及场景应用
🐯 大家好,我是猫头虎!在这个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软件架构的演进无疑扮演着关键角色,尤其是对我们软件开发者来说。如何选择合适的软件架构,如何权衡其优缺点,无疑是我们每个开发者都要面临的问题。今天,我将深入探讨四种主流的软件架构:单体架构、分布式应用、微服务架构以及Serverless架构。我们将一起探讨它们的核心思想、优劣势以及典型的应用场景,帮助大家更精准地定位到适合自己项目的架构模型。希望这篇博客能够在你的技术道路上点亮一盏指路灯,并为你在软件架构的道路上披荆斩棘!💻🚀
猫头虎
2024/04/09
6.9K0
深度解析四大主流软件架构模型:单体架构、分布式应用、微服务与Serverless的优缺点及场景应用
云原生架构-架构师之路(十九)
云原生架构 基于云原生技术,指将 云应用中的非业务代码部分进行最大化的剥离,让 云设施接管项目中大量非功能特性(如弹性、韧性、安全、可观测性和灰度等)。把质量属性 和 业务功能完全分离,我们自己的公司只关注业务代码,至于质量属性交给云。
用户9919783
2023/09/05
2.2K0
云原生架构-架构师之路(十九)
服务架构的演进之路:从单体应用到Serverless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技术的进步,软件架构经历了从单体应用、面向服务架构(SOA)、微服务架构到Serverless架构的演变。每一步的演进都是为了更好地应对日益增长的业务需求和用户基数。接下来,我们将一起回顾这段旅程,看看每个阶段是如何推动技术的发展的。
井九
2024/10/12
2440
迈向云原生:名企FreeWheel应用架构演进
👆点击“博文视点Broadview”,获取更多书讯 FreeWheel是美国传媒巨头康卡斯特(Comcast)集团旗下的高端视频广告技术供应商,90%以上的美国主流电视媒体和运营商都在使用FreeWheel的广告平台和技术。本文将带你了解名企FreeWheel核心业务系统研发团队将单体应用改造成云原生微服务应用的演进之路。 01 何为云原生应用 2010年,WSO2的创始人Paul Fremantle提出了云原生(Cloud native)一词。经历了10多年的发展和技术变革,云原生的定义和内涵都有了很
博文视点Broadview
2023/04/19
3770
迈向云原生:名企FreeWheel应用架构演进
云原生架构总览
傍晚时分,你坐在屋檐下,看着天慢慢地黑下去,心里寂寞而凄凉,感到自己的生命被剥夺了。当时我是个年轻人,但我害怕这样生活下去,衰老下去。在我看来,这是比死亡更可怕的事。--------王小波
山河已无恙
2023/03/02
2.7K0
云原生架构总览
浅谈5 种典型的云原生架构反模式
反模式是随着项目的推进演变而来的,主要的原因,如重大需求调整,但架构没有对应的变化,性能和安全需求对当前架构的硬性改变,团队或组织强行调整技术等。本文将为大家讲解云原生架构中常见的反模式。
CNCF
2021/07/30
4830
浅谈5 种典型的云原生架构反模式
猫头虎分享: 探索软件系统架构的革新之路
在这篇博客中,我们将深入探讨软件系统架构的发展与革新。从单体应用到微服务,再到云原生架构,每一步都标志着技术的进步和思维的转变。对于软件工程师、架构师以及技术爱好者而言,这篇文章将提供关键的知识点和技术细节,帮助理解和把握架构设计的脉络。涵盖了微服务、容器化、DevOps、云计算等多个关键词,本文将是你理解软件架构演变的完美指南。
猫头虎
2024/04/07
1680
猫头虎分享: 探索软件系统架构的革新之路
微服务系统架构
回忆一下微服务架构是如何进化产生的,最早出现的是单体应用架构,后来为了具备一定的扩展和可靠性,就有了垂直拆分架构,也就是加了个负载均衡,而到现在的微服务架构则是进一步在探讨一个应用系统该如何设计才能够更好的开发、管理更加灵活高效。
GreatSQL社区
2023/02/24
3640
Serverless架构:用服务代替服务器
还记得在十多年前,SaaS鼻祖SalesForce喊出的口号『No Software』吗?SalesForce在这个口号声中开创了SaaS行业,并成为当今市值520亿美元的SaaS之王。今天谈谈『No Server』有关的事, 继OpenStack、Docker 、MiscroService、Unikernel、Kubernetes和Mesos之后,ServerLess正成为Google、AWS乃至创业公司暗战的新战场,它能否成为云计算领域的颠覆性趋势? 我相信大家也会存在一些疑问: Serverless到
yuanyi928
2018/04/02
3.8K0
Serverless架构:用服务代替服务器
微服务系统架构
回忆一下微服务架构是如何进化产生的,最早出现的是单体应用架构,后来为了具备一定的扩展和可靠性,就有了垂直拆分架构,也就是加了个负载均衡,而到现在的微服务架构则是进一步在探讨一个应用系统该如何设计才能够更好的开发、管理更加灵活高效。
GreatSQL社区
2022/05/30
2400
《前端Serverless:面向全栈的无服务架构实战》-- 1.Serverless综述(笔记)
IaaS:Infrastructure as a Service,基础设施即服务。
爱学习的程序媛
2022/10/27
8980
《前端Serverless:面向全栈的无服务架构实战》-- 1.Serverless综述(笔记)
系统架构演变:SOA、微服务架构的区别和联系
点击上方“芋道源码”,选择“设为星标” 管她前浪,还是后浪? 能浪的浪,才是好浪! 每天 10:33 更新文章,每天掉亿点点头发... 源码精品专栏 原创 | Java 2021 超神之路,很肝~ 中文详细注释的开源项目 RPC 框架 Dubbo 源码解析 网络应用框架 Netty 源码解析 消息中间件 RocketMQ 源码解析 数据库中间件 Sharding-JDBC 和 MyCAT 源码解析 作业调度中间件 Elastic-Job 源码解析 分布式事务中间件 TCC-Transaction
芋道源码
2022/03/08
1.5K0
云计算进化进行时,Serverless会成为终极形态吗?丨科技云·视角
继OpenStack、Docker、MiscroService、Unikernel、Kubernetes和Mesos之后,Serverless正成为Google、Amazon乃至创业公司暗战的新战场。
科技云报道
2022/04/14
2920
云计算进化进行时,Serverless会成为终极形态吗?丨科技云·视角
一次吃透Serverless技术:Serverless的模式+技术前景,终生受益
回顾软件技术发展的历史,我们会发现“抽象、分解、集成、复用”的主题贯穿始终,行业的每一次更新换代都伴随着更高程度的软件服务模式的抽象,并随之引起IT行业的商业模式革新。
愿天堂没有BUG
2022/10/28
5670
一次吃透Serverless技术:Serverless的模式+技术前景,终生受益
3.5 架构管理
多种因素驱动着技术架构复杂性不断增大,要做好运维管理难度将呈指数增大。在运维过程中,运维需要持续推进架构的优化,比如应用与数据库在服务器层面分离,利用集群部署方式提升并发能力,数据库读写分离提升数据库性能,反向代理及CDN加速提升前端访问速度,拆分业务或数据库提升性能,同步改异步方式提升并发能力,有损服务与降级提升故障恢复能力等。发挥运维核心价值,不仅要保障基础设施层面的高可用,还要不断向业务侧深入,加强软件架构管理能力。同时,架构是运维数字世界的骨架,沉淀了团队众多专家的经验,是一项核心资产,需要在运维侧建立架构管理的工作机制,沉淀架构资产,达到持续提升业务连续性、加快软件交付速度、提高服务质量、提升客户体验的运维价值创造。
彭华盛
2021/07/28
1K0
2020:我们处在一个什么样的技术浪潮当中?
在软件架构领域,经历了从单体应用到 SOA 再到微服务; 在云计算领域,经历了从虚拟机到容器; 在数据库领域,从关系数据库到 NoSQL 再到 NewSQL; 在大数据领域,从批处理到流处理; 在运维领域,从手工运维到 DevOps、AIOps; 在前端领域,从 jQuery 到 React 等三大框架; ……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新兴的领域如 AI、区块链等等,开启了一波又一波的风口。
一个会写诗的程序员
2019/08/20
9110
微服务和 Serverless 如何强强联合?
导语 | 微服务与 Serverless 被不少开发者称为“天作之合”,在当前的微服务体系中,Serverless 的定位是什么?Serverless 在微服务分布式应用中又是如何落地的?本文由腾讯云微服务产品中心技术总监 韩欣 在 Techo TVP 开发者峰会 ServerlessDays China 2021上的演讲《腾讯云微服务在 Serverless 的探索实践》整理而成,向大家分享团队中 Serverless 技术在实际开发过程与用户场景中的落地与思考。 点击可观看精彩演讲视频 一、
腾讯云开发者
2021/07/15
2.6K0
应用技术架构 —— 无服务器架构
2012 年,iron.io 首次提出 Serverless 概念。2014 年,AWS 发布 Lambda 开启 Serverless 商业化时代,AWS Lambda,最早被大众所认可的 Serverless 实现。随后各大云厂商争相推出自己的 Serverless 服务、框架或工具。
学习中心
2023/03/22
2.9K0
(译)无服务器架构
无服务器运算,或者简单说无服务器,是软件架构界的一个新热点。三大云——亚马逊、谷歌以及微软都在无服务器方面下了重注,我们会看到很多的书籍、开源项目、会议以及软件供应商,都不约而同的关注这一主题。但是什么是无服务器?是否值得重视?为什么值得重视?本文中我希望能在这一问题方面给读者一些启迪。
崔秀龙
2019/07/23
3.4K0
(译)无服务器架构
推荐阅读
相关推荐
四种软件架构,看看你属于哪个层次
更多 >
领券
问题归档专栏文章快讯文章归档关键词归档开发者手册归档开发者手册 Section 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