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发布
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MCP广场
社区首页 >专栏 >Twitter的分布式自增ID算法snowflake (Java版)

Twitter的分布式自增ID算法snowflake (Java版)

作者头像
allsmallpig
发布2021-02-25 11:31:09
发布2021-02-25 11:31:09
1.3K00
代码可运行
举报
文章被收录于专栏:allsmallpi博客allsmallpi博客
运行总次数:0
代码可运行

转载自 https://www.cnblogs.com/relucent/p/4955340.html

概述

分布式系统中,有一些需要使用全局唯一ID的场景,这种时候为了防止ID冲突可以使用36位的UUID,但是UUID有一些缺点,首先他相对比较长,另外UUID一般是无序的。

有些时候我们希望能使用一种简单一些的ID,并且希望ID能够按照时间有序生成。

而twitter的snowflake解决了这种需求,最初Twitter把存储系统从MySQL迁移到Cassandra,因为Cassandra没有顺序ID生成机制,所以开发了这样一套全局唯一ID生成服务。

结构

snowflake的结构如下(每部分用-分开):

0 - 0000000000 0000000000 0000000000 0000000000 0 - 00000 - 00000 - 000000000000

第一位为未使用,接下来的41位为毫秒级时间(41位的长度可以使用69年),然后是5位datacenterId和5位workerId(10位的长度最多支持部署1024个节点) ,最后12位是毫秒内的计数(12位的计数顺序号支持每个节点每毫秒产生4096个ID序号)

一共加起来刚好64位,为一个Long型。(转换成字符串后长度最多19)

snowflake生成的ID整体上按照时间自增排序,并且整个分布式系统内不会产生ID碰撞(由datacenter和workerId作区分),并且效率较高。经测试snowflake每秒能够产生26万个ID。

源码

(JAVA版本的源码)

代码语言:javascript
代码运行次数:0
运行
复制
按 Ctrl+C 复制代码
 
 
  按 Ctrl+C 复制代码

参考

https://github.com/twitter/snowflake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同步曝光计划,分享自作者个人站点/博客。
原始发表:2018/06/26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分享自 作者个人站点/博客 前往查看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同步曝光计划  ,欢迎热爱写作的你一起参与!

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热度
最新
推荐阅读
目录
  • 概述
  • 结构
  • 源码
  • 参考
领券
问题归档专栏文章快讯文章归档关键词归档开发者手册归档开发者手册 Section 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