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sic.py
#标识符:我们自己在写代码的时候,取的名字。命名的符号。
#项目名 project name
#包名 package name
#模块名 .py python 文件名
#规范:1.由字母数字下划线组成,但是不能以数字开头。
#2.见名知意
#3.不同的字母,数字之间,用下划线隔开,提升你的可读性
#4.不能用关键字 int if while
#注释:#单行注释 ctrl+/
#多行注释:成对的三个单/双引号 ''' '''
# a=2#赋值运算
# print(a)
#当你要使用某个变量的时候,确定它已经被定义和赋值。
#print(你要输出的内容) 输出函数 输出内容到控制台
class_boolen.py
#布尔值 bool boolean True False 首字母大写
#字符串:str 成对的 单引号 双引号 三引号的扩起来内容都是字符串
a='清菡'
b=0.02
#type(数据) 判断数据类型 int float str
print(type(a))
class_list.py
#列表 list 符号[]
a=[1,0.02,'hello',[1,2,3],True]
#1:可以存在空列表a=[]
#2:列表里面可以包含任何类型的数据
#3:列表里面的元素 根据逗号来进行分隔
print(len(a))
class_number.py
#数据类型 条件语句 循环语句
#数字:整型 浮点型
#整型:关键字 int
# a=10
#print(a*20)
#浮点数 关键字 float
#b=10.0
class_str.py
#字符串的使用
# s='hello!'
# s=' '#空字符串
#1:字符串里面元素:单个字母、数字、汉字、单个符号都称之为一个元素。
#len(数据) 统计数据的长度print(len(s))
#2:字符串取值:字符串名[索引值]
#索引:从0开始标记
# print(s[5])
# print(s[-1])
#字符串取多个值:切片 字符串名[索引头:索引尾:步长] 步长默认为1 #取头不取尾
#print(s[2:4:2]#2
#print(s[:4]#0 1 2 3
#print(s[3:])
# print(s[-1:-7:-1])
# # print(s[::-1])
# s=' hello!'
#字符串的分割 字符串.split(可以指定切割符号,切割次数)
# 返回一个列表类型的数据,列表里面的子元素都是字符串类型
#指定的切割符,被切走了
# print(s.split("l",1))
#字符串的替换 字符串.replace(指定替换值,新值,替换次数)
# s=' hello!'
# new=s.replace('o','@')
# print(new)
# s='666hello!666'
#字符串的去除指定字符,字符串.strip(指定字符)
#1:默认去掉空格 #2:只能去掉头和尾的指定字符
# print(len(s))
# new=s.strip("6")
# print(len(new))
#字符串的拼接 +保证+左右两边的变量值类型要一致
# s_1='下份工作'
# s_2='必定高薪'
# s_3=666#整数 str(数字)---可以强制转为str类型
# print(s_1+s_2+str(s_3))
#字符串格式化输出 % format
age=18
name='清菡'
score=99.99
#格式化输出1:format 特点{} 用这个{} 来占坑
# print("北京的{0},今年{1}岁了!".format(name,age))
#格式化输出2: % %s字符串 %d数字 %f 浮点数
print("北京的%s,今年%d岁!考试考了%.2f"%(name,age,score))
#%s 可以填写任何数据
#%d 只能填写数字(整型 、浮点数),只输出整数类型
#%f 可以填写数字
class_dict.py
#字典 dict 符号{} 花括号 无序
#1:可以在空字典a={}
#2:字典里面数据存储的方式:key:value
#2:字典里面value可以包含任何类型的数据
#3:字典里面的元素 根据逗号来进行分隔
# 4:字典里面的key必须是唯一的
# a={"class":"python",
# "student":50,
# "age":20,
# "teacher":"girl",
# "score":[99,88.8,100]}
#字典取值:字典[key]
# print(a["score"])
#删除pop(key) 指明删除的值的key
# res=a.pop("teacher")
# print(res)
a={"class":"python",
"student":50,
"age":20,
"teacher":"girl",
"score":[99,88.8,100]}
# 新增 a[新key]=value 字典里面不存在的key
# a["name"]="太阳"
# print(a)
# 修改a[已存在的key]=新value 字典里面已经存在的key
# a["age"]=18
# print(a)
class_if.py
#控制语句 分支分流 循环语句 for while
#判断语句 if..elif..else 关键字
# if 条件语句 (比较/逻辑/成员运算 均可)
# 2:字符串 元组 列表 字典 空数据==False 非空数据==True
# 3:直接用布尔值去控制 鸡肋
# s='hello'
# if 'O' in s:#当if后面的语句 满足条件 运算结果是True 那就会执行它的子语句
# print("恭喜你,成年了!")
#2:一个条件语句里面只能有一个if 和一个else else后面不能添加条件语句
# if 条件语句:
# 子语句
# else: 不能添加条件语句
#子语句
# age=20
# if age>=18:
# print("恭喜你,成年了")
# else:
# print("加油把")
#3:if elif 后面可以加条件语句
# if 条件语句:
# 子语句
#elif 条件语句:
#子语句
# else : 不能添加条件语句
#子语句
# input()函数 从控制台获取一个数据 获取的数据都是字符串类型
age=int(input("请输入你的年龄:"))
# age=20
if age >= 18:
print("恭喜你,成年了")
elif 18>age>0:
print("加油把")
else:
print("你的年龄输入有误,不能为负数")
class_list.py
#列表 list 符号[] 中括号
# a=[1,0.02,'hello',[1,2,3],True]
#1:可以存在空列表a=[]
#2:列表里面可以包含任何类型的数据
#3:列表里面的元素 根据逗号来进行分隔
#4:列表里面的元素,也是有索引,索引值从0
#5:获取列表里面的单个值:列表[索引值]
# print(len(a))
#6:列表的切片 同字符串的操作 列表名[索引头:索引尾:步长]
# print(a[0:5:2])
#我们什么时候才能用列表?
#列表是干嘛的?存储数据
#如果你要存储的数据是同一个类型的,建议用列表
# 如何往列表里面增加数据,可以添加任何类型的数据
#append 追加 追加在末尾 每次只能添加一个
# a=[1,0.02,'hello',[1,2,3],True]
# a.append("白天")
#insert 插入数据 想放哪就放哪 但是要指定位置——指定你元素的索引位置
# a.insert(2,"青草")
#删除pop()
# a.pop()#默认删除最后一个元素
# a.remove(1) #指定删除某个值
# a.pop(2)#传入索引值 就会删除指定索引位置的元素
# res=a.pop()#pop函数,会返回被删除的那个元素,函数return关键字
# print("a列表的值{0}".format(res))
#修改 a[索引值]=新值
a=[1,0.02,'hello',[1,2,3],True]
a[2]="星星" #赋值运算
print("a列表的值{0}".format(a))
class_operoter.py
#运算符 5大类
#算术运算符 + - * / %
# 模运算/取余运算 判断某个数 是偶数还是奇数的
# a=4
# print(a%2)
# 赋值运算符 = += -=
# a=5 #赋值运算符
# a-=3#a+=1 等同于 a=a+1 a-=1 等同于a=a-1
# print(a)
# 比较运算符 > >= < <= != == 6种比较关系
# 比较结果返回的值是 布尔值 True False
# a=10
# b=5
# print(a<b)
# print("get"!="GET")
# 逻辑运算符 and or 拓展:not
# 逻辑运算结果返回的值是 布尔值 True False
# and左右两边结果都为真才为真 只要有一个为假 就为假
# 真真为真 and
# or的左右两边结果都为假才为假 只要有一个为真 就为真
# 假假为假 or
# a=10
# b=5
# print(a>11 and b>4)
# 成员运算符 in not in
# 返回值 也是布尔值 True False 这两种情况
s='hello'
l=[1,2,3]
d={"age":18,"name":"阳光"}
print("age" in d)#字典 就是判断key
class_tuple.py
#元组 tuple 符号() 圆括号v
# a=(1,0.02,'hello',[1,2,3],True,(4,5,6))
# 1:可以存在空元组a=()
# 2:元组里面可以包含任何类型的数据 print(type(a))
# 3:元组里面的元素 根据逗号来进行分隔
# 4:元组里面的元素,也是有索引,索引值从0
# 5:获取元组里面的单个值:元组[索引值]
# 6:元组的切片 同字符串的操作 元组名[索引头:索引尾:步长]
# print(a[0:6:2])
# 操作数据库的时候,会存放条件
#元组不支持任何修改(增删改)
# a[2]="太阳"#TypeError: 'tuple' object does not support item assignment
# a=(1,0.02,'hello',[1,2,3],True,(4,5,6))
#
# b=[1,0.02,'hello',[1,2,3],True,(4,5,6)]
# b[5]='hello'
# print(b)
#如果你的元组里面只有一个元素的,要加一个逗号
# a=([1,2],)
# print(type(a))
class_for.py
# 循环 for while 关键字
#python for 循环语法:
#for 变量名 in 某个数据类型:(数据类型包含:字符串 列表 元组 字典 集合等)
#代码块
#in? 成员运算符 in
#for循环的循环次数 由数据的元素个数决定?
# s='hello'
# L=[1,2,3]
# d={"age":18,"name":'测试'}#字典类型的数据 是遍历访问的是key
# for a in s:#for循环挨个遍历访问s里面的每一个元素,然后赋值给a
# print(a)
# L=[5,6,9,3,7]
#利用for循环,完成列表里面所有数据的相加
# sum=0#存储我们的和
# for item in L:
# sum=sum+item
# sum=L[0]+L[1]+L[2]+L[3]+L[4]
# print("所有值的和:{0}".format(sum))
# d={"age":18,"name":'测试'}
# print(type(d.values()))#获取字典里面的所有value值
# print(d.keys())#获取字典里面的所有key值
# for item in d:#遍历的是key 字典名[key]
# print(d[item])
# for item in d.values():
# print(item)
# range函数 生成整数序列
#range(m,n,k) m头 n尾 k步长默认为1,取头不取尾
# range(1,5,1)
# range(1,6,2)
# #方便观察 把结果转成列表形式
# print(list(range(1,5,1)))
# print(list(range(1,6,2)))
# print(list(range(1,3)))
# print(list(range(8)))#头默认为0 从0开始
# for item in range(3):# 0 1 2
# print("循环次数")
# L=[5,6,9,3,7]
# 请利用for循环,根据L的索引值,打印出列表中每个元素的值
# #0 1 2 3 4 range(5)
# for i in range(5):# 0 1 2 3 4
# print(L[i])
# 请利用for循环和range函数,完成1-100整数相加和(包含1,和100)
sum=0#存储和
for i in range(1,101):#1-100的整数
sum=sum+i
print("所有值的和:{0}".format(sum))
# 嵌套循环 请把列表里面的每一个元素单独打印出来
# L=[["张三","李四","王五","河流"],["太阳","月亮","山河"]]
# for item in L:#每循环一次,拿到一个子列表,赋值给item
# for a in item:
# print("学生的名字是:",a)
class_while.py
# name=["tata","花花","lala","hehe"]
# username=input("请输入你的名字:")
# if username in name:#成员运算符
# print("用户名正确")
# else:
# print("用户名不正确")
# while 控制循环
# 语法:
# while 条件表达式:#逻辑 成员 比较 空数据(参照if语句) 布尔值
# 代码块
# 执行规律:首先判断while后面的条件表达式是否成立
# 如果是True 那就执行代码块,执行完毕之后继续判断---》如果是true 那就执行代码块,执行完毕之后继续判断
# 否则 不进入内部执行代码块
# 防止代码进入死循环,加一个变量来控制循环次数
# a=1#初始值
#
# while a<=10:
# print("现在输入的是第{0}次".format(a))
# print("无法结束循环")
# a=a+1
#
# sum=0#求和初始值
# a=1#循环的起始值
# while a<=100:
# sum=sum+a
# a = a + 1
# print("总数和是:",sum)
i=10
count=0
while i>0:
sex=input("请输入你的性别:")
if sex=='f':
i-=1#询问次数减去1
age=int(input("请输入年龄:"))
if 10<=age<=12:
print("恭喜你,可以加入足球队")
count+=1
else:
print("不满足加入条件")
else:
print("不满足加入条件")
i-=1
#
# if i ==0:
# break#结束循环 跳出循环
# else:
# continue#结束本轮循环,继续下一轮
python_function.py
# Python内置函数
# print input len type str int float list range
# pop append insert keys split replace strip
# remove clear
# 总结一下函数的特点:
# 可以重复使用
# 函数的语法.def 关键字
# 函数名命名的规范:小写字母 不能以数字开头 不同的字母之间下划线隔开
# def 函数名(参数1,参数2,参数3):
#函数体:你希望这个函数实现什么功能?
#调用:函数名()
# def qin_han(name='落叶'):#形参/位置参数
# print("{0}是普通人".format(name))
#
# #调用函数
# qin_han("英语")
# qin_han()
# 利用range函数请求出任意整数相加功能 写成一个函数
# 第一步 先用代码实现功能 还可以选取一组数据来证明自己的代码是否正确
# 第二步:变成函数 加def
# 第三步:提高代码的复用性
def add_numbers(m,n,k=1):
sum =0
for i in range(m,n,k):
sum=sum+i
print("求和值是:{0}".format(sum))
add_numbers(1,5)#1 2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