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发布
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MCP广场
社区首页 >专栏 >聊聊Spark的分区

聊聊Spark的分区

作者头像
大数据学习与分享
发布2020-08-10 11:13:01
发布2020-08-10 11:13:01
4900
举报

通过上篇文章【Spark RDD详解】,大家应该了解到Spark会通过DAG将一个Spark job中用到的所有RDD划分为不同的stage,每个stage内部都会有很多子任务处理数据,而每个stage的任务数是决定性能优劣的关键指标。

首先来了解一下Spark中分区的概念,其实就是将要处理的数据集根据一定的规则划分为不同的子集,每个子集都算做一个单独的分区,由集群中不同的机器或者是同一台机器不同的core进行分区并行处理。 Spark对接不同的数据源,在第一次得到的分区数是不一样的,但都有一个共性:对于map类算子或者通过map算子产生的彼此之间具有窄依赖关系的RDD的分区数,子RDD分区与父RDD分区是一致的。而对于通过shuffle差生的子RDD则由分区器决定,当然默认分区器是HashPartitioner,我们完全可以根据实际业务场景进行自定义分区器,只需继承Parttioner组件,主要重写几个方法即可

以加载hdfs文件为例,Spark在读取hdfs文件还没有调用其他算子进行业务处理前,得到的RDD分区数由什么决定呢?关键在于文件是否可切分! 对于可切分文件,如text文件,那么通过加载文件得到的RDD的分区数默认与该文件的block数量保持一致; 对于不可切分文件,它只有一个block块,那么得到的RDD的分区数默认也就是1。 当然,我们可以通过调用一些算子对RDD进行重分区,如repartition。 这里必须要强调一点,很多小伙伴不理解,RDD既然不存储数据,那么加载过来的文件都跑哪里去了呢?这里先给大家提个引子——blockmanager,Spark自己实现的存储管理器。RDD的存储概念其实block,至于block的大小可以根据不同的数据源进行调整,blockmanager的数据存储、传输都是以block进行的。至于block内部传输的时候,它的大小也是可以通过参数控制的,比如广播变量、shuffle传输时block的大小等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同步曝光计划,分享自微信公众号。
原始发表:2019-11-24,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分享自 大数据学习与分享 微信公众号,前往查看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同步曝光计划  ,欢迎热爱写作的你一起参与!

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热度
最新
推荐阅读
领券
问题归档专栏文章快讯文章归档关键词归档开发者手册归档开发者手册 Section 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