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小程序,Get更优阅读体验!
立即前往
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发布
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社区首页 >专栏 >想要提高,你需要刻意练习

想要提高,你需要刻意练习

作者头像
王强
发布于 2019-03-04 08:27:33
发布于 2019-03-04 08:27:33
5810
举报
文章被收录于专栏:Python爬虫实战Python爬虫实战

序第一章 有目的的学习第二章 大脑的适应能力第三章 心理表征第四章 黄金标准第五章 在工作中运用刻意学习原则第六章 在生活中运用刻意学习原则第七章 成为杰出人物的路线图第八章 怎样解释天生才华第九章 用刻意练习创造全新世界

掌握一门技能或者想要提高,需要刻意练习。《刻意练习》这本书之前也看过一部分,但是由于举例过于繁琐,最后中途放弃,最近重新阅读完毕,提炼了本书的重点。此文虽不是一篇编程相关的文章,但是可以将其运用于编程实践当中。比如想要掌握链表,那么就把 LeetCode 网站上关于链表的题目刷完,彻底掌握链表操作。

  • “正确的练习”需要好导师、有目标、有反馈……
  • 如何进行高效的学习?我认为需要好的方法,坚持刻意练习,保证足够的强度,加上有效的教练为学习提供反馈。
  • 我发现身边的高人,他们有两项高于常人的本领:一是洞察问题的本领,二是解决问题的本领。
  • “长时记忆”是刻意学习的本质与指向
  • 长时记忆的培养要点
    • 赋予意义,精细编码
    • 提取结构或模式
    • 加快速度,增加连接
  • 从“情境学习”出发,当一名“认知学徒”
    • 找到学习共同体
    • 隐性知识显性化
    • 模仿榜样
    • 培养多样性
  • 利用身体与大脑的适应能力,通过正确的训练与练习,才可能拥有与众不同的能力与才华。
  • 学习不再是挖掘潜力的方式,而是发展潜力的方式,也就是说:我们可以创造自己的潜力。
  • “刻意学习”是提高表现与水平最有效的方法。

第一章 有目的的学习

  • 持续练习,突破极限
  • “天真的练习”只是反复的做某件事,带来的提高不大
  • “有目的的练习”的特点
    • 具有定义明确的特定目标
    • 专注
    • 包含反馈
    • 需要走出舒适区
  • 保持动机的因素
    • 有意义的正面反馈
    • 挑战自己,突破极限
  • 心理结构的构建可以避免短时记忆的局限
  • 将既有方法改进以便更适合自己,为我所用

第二章 大脑的适应能力

  • 大脑的结构与运行都会为了应对各种不同的心理训练而改变
  • 英国出租车司机研究
    • 在英国,当出租车司机时间越长,海马体越大
    • 出租车司机海马体后部越来越大
  • 经过足够的训练,大脑会对某些神经元的用途作出改变
  • 人类的身体有一种偏爱稳定性的倾向。
  • 挑战要适度,不可太过
  • 大脑对于处在舒适区之外却离得并不太远的“甜蜜点”上的挑战,改变最为迅速。
  • 训练大脑三个细节
    • 儿童和青少年的大脑比成年人更具适应能力
    • 长时间的训练可能会付出一定的代价,比如其他方面记忆力的下降
    • 由训练引起的认知和生理变化需要继续保持。如果停止训练,它们便开始消失
  • 刻意学习的目标不仅仅是发掘自己的潜能,而且要构筑它,以便变不可能为可能

第三章 心理表征

  • 心理表征特点
    • 全局观:既见树木,又见森林
    • 集中注意力在具体的招法上
  • 心理表征定义:心理表征是一种与我们大脑正在思考的某个物体、某个观点、某些信息或者其他任何事物相对应的心理结构,或具体或抽象。
  • 心理表征只应用于专为它们培养出来的技能
  • 短时记忆虽有局限,但却可以使人们迅速地处理大量信息
  • 经过大量练习,大脑中的神经回路已经改变,以创建高度专业化的心理表征,这些心理表征反过来使得令人难以置信的记忆、规律的识别、问题的解决等成为可能,也使得他们能够培养和发展各种高级的能力,以便在特定的专业领域中表现卓越。
  • 杰出表现的标志:在一系列事物中找到规律
  • 心理表征的好处
    • 预测未来
    • 无意识决策
    • 有助于解释信息
    • 有助于组织信息
    • 有助于制定计划 心理表征可以用来为很多行业和领域做计划,表征越好,计划就高效。
    • 有助于高效学习 技能与心理表征之间的关系是一个良性循环:你的技能越娴熟,创建的心理表征就越好;而心理表征越好,就越能有效地练习,以磨炼技能。
  • 精心创建的心理表征的一个主要优势是:你可以立即吸收和考虑更多的信息。
  • 杰出人物运用心理表征来提高技能水平,监测并评估自己的技能水平,在必要时调整心理表征,使之更加有效。
  • 思考
  • 武侠小说里的无招胜有招看来就是高手创建了心理表征:如果记得每一个招式,那是记忆;融会贯通之后,根据对手的招式做出相应的对策,这就是心理表征。

第四章 黄金标准

  • 拥有高水准训练水平领域的共同特点
    • 明确的绩效衡量标准
    • 竞争足够激烈
    • 行业有足够的积累
    • 有优秀的人担任导师、教练
  • 在有目的的练习中花费最长时间的人成为了杰出的人
  • 刻意学习的特点
    • 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和优秀的导师
    • 走出舒适区,挑战自己力所不能及的事情
    • 包含良好定义的特定目标
    • 有意而为之,完全的关注和有意识的行动
    • 包含反馈,并根据反馈做出调整
    • 既产生有效的心理表征,也依靠的心理表征
    • 致力于针对性地提高某技能的某些方面
  • 确定杰出人物:找到客观的、可复制的测量指标去衡量
  • 最有效的方法是找一位优秀的导师,因为导师提供反馈

第五章 在工作中运用刻意学习原则

  • 走出舒适区,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技能
  • 三种错误思想
    • 认为能力受到基因特征的影响,认为自己“不能”
    • 认为只要做某件事时间足够长,一定更擅长
    • 认为只要足够努力,一定会提高;只要足够刻苦,一定会更优秀 方向不对,努力白费
  • 如果你没有进步,并不是因为你缺少天赋,而是因为你没有用正确的方法练习。
  • 刻意练习则只聚焦于绩效和表现,以及怎样提高绩效和表现。
  • 心理表征有助于预测和应对突发情况

第六章 在生活中运用刻意学习原则

  • 找一位好的导师
  • 当导师已经不能让自己提高时,要换导师
  • 有目的的练习,并且专注其中
  • 没有导师,那么自己设计练习方法
  • 3F法创建心理表征 将技能分解成一些组成部分,以便反复地练习,并且有效地分析、确定你的不足之处,然后想出各种办法来解决它们。
    • 专注(focus)
    • 反馈(feedback)
    • 纠正(fix it)
  • 找到杰出人物—>复制本领—>根据反馈修正—>成功
  • 要越过停滞阶段,最好的办法是以新的方式挑战你的大脑或身体。
  • 停滞的时候,稍微逼迫自己一下,找到“停滞点”
  • 停滞的原因可能只是某一方面出问题了,专注于这一方面,攻克它
  • 能够长久保持动机的一个原因是可以从练习中获得乐趣
  • 意志力是不存在的
    • 不存在可以在任何情况下运用的一般的“意志力”
    • “天生才华”没有科学依据,也不存在
  • 要保持动机,要么强化继续前行的理由,要么弱化停下脚步的理由
  • 两件有益的事情
    • 身体保养,包括充足睡眠和身体健康
    • 将练习课的时间定在1小时左右
  • 一旦你已经练习了一段时间,并且可以看到结果了,这种技能本身就可以成为你动机的一部分。
  • 信念十分重要
  • 外部动机的一种最强烈的方式是社会动机,例如其他人的认可与崇拜
  • 将对同一件事情感兴趣的所有人聚集起来,或者吸引他们加入一个现有的团体,并且将团体的同志情谊和共同的目标作为达到你自己目标的额外动机
  • 精心设置目标可以在不停的练习中保持动机:细分目标并设置阶段性奖励

第七章 成为杰出人物的路线图

  • 成为杰出人物四要素
    • 1. 产生兴趣
    • 2. 变得认真
    • 3. 全力投入
    • 4. 开拓创新
  • 杰出人物成长三阶段
    • 大人以一种好玩的方式向孩子们介绍最终从事的行业或领域
    • 适当的表扬,增强孩子的动机
    • 帮助孩子创建心理表征
  • 心理适应能力比身体适应能力强

第八章 怎样解释天生才华

  • 总的来说,所谓“天生才华”,其实是长时间刻意练习的结果,某些神童的传说多少都有些夸大的成分
  • 训练时间比智商更重要
  • 有了足够的单独练习,区分两位棋手的最重要因素不再是他们的智商,而是心理表征的质量与数量,以及他们可以多么有效地运用这些表征。
  • 练习是决定某人在某个特定领域或行业中最终成就的唯一最重要因素
  • 高智商的人在开始阶段的优势更大一些

第九章 用刻意练习创造全新世界

  • 思考概念;寻找概念之间的联系;引导思考
  • 先以正确方式理解问题,然后想出可以运用哪些概念,接着再从那些概念中推断出答案
  • 教育领域,最有益的学习目标是那些帮助学生创建有效心理表征的目标
  • 课堂问题与学习任务的设计,还有一个目的:将学生适当推出舒适区
  • 在创建心理表征时获得的好处是,能够自由地开始探索那种技能,不需要别人的帮助
  • 所谓“练习人”,是反映人在一生之中能够通过练习来掌握自己的命运,使得人生充满各种可能

点击“阅读原文”访问完整思维导图,如果此图对您有帮助,欢迎点击如下图标,也可以免费克隆到自己的账号中,如果没有账号在公众号回复“思维导图”即可获取注册链接。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同步曝光计划,分享自微信公众号。
原始发表:2019-01-27,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分享自 C与Python实战 微信公众号,前往查看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同步曝光计划  ,欢迎热爱写作的你一起参与!

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
暂无评论
推荐阅读
编辑精选文章
换一批
任何细胞都有免疫特征
详见kegg数据库的官网 :https://www.genome.jp/kegg/pathway.html
生信技能树
2024/01/04
2920
任何细胞都有免疫特征
解析食管鳞癌化疗病人的单细胞转录组
分段式作文:5个常规治疗病人和5个化疗病人得到的单细胞数据,先初步分成上皮、基质和免疫,然后每一类继续细分,分别探讨
生信技能树jimmy
2022/06/13
8760
解析食管鳞癌化疗病人的单细胞转录组
基于非负矩阵分解的单细胞降维聚类分群
可以看到,在CD4和CD8的T细胞的各自矩阵内部降维聚类分群,这6个细分亚群都并不是泾渭分明的界限。听完分享才知道,原来作者这个时候的细分亚群其实并不关心它们内部是不是有不同的独立的单细胞亚群,仅仅是有这6个不同状态或者说发挥不同功能单细胞亚群。而区分它们的手段是非负矩阵分解,并不需要有很清晰的界限,只需要各个亚群的核心功能基因集有差异即可。
生信技能树
2022/03/03
3K0
基于非负矩阵分解的单细胞降维聚类分群
肿瘤样品的单细胞需要提取上皮细胞继续细分
然后每个亚群进行第二层次细分亚群,甚至第三层次,第四次分群,结构清晰明了。我们以上皮细胞亚群的 细分来举例说明每个分析点的工作量:
生信技能树jimmy
2021/10/20
4.2K0
肿瘤样品的单细胞需要提取上皮细胞继续细分
单细胞转录组揭示乳头状甲状腺癌起始与发展
文章关注肿瘤微环境:先初步分群,然后依次看了几个重要组成部分:thyrocytes、immune细胞群、基质细胞(fibroblasts 、endothelial cells)
生信技能树
2021/12/16
1.4K0
单细胞转录组揭示乳头状甲状腺癌起始与发展
单细胞转录组揭示肺腺癌特有的肿瘤微环境
揭示两种不同的肺腺癌微环境模式,基于微环境提供额外的预后信息,预测潜在的目标细胞群用于治疗
生信技能树jimmy
2021/12/02
9590
单细胞转录组揭示肺腺癌特有的肿瘤微环境
使用单细胞技术发文章不要纠结于样品数量
所以,现在很容易看到动辄几百个样品的单细胞课题,比如2021年初的来自中国39家研究所和医院的研究人员携手合作,深入分析了新冠病毒(SARS-CoV-2)感染后的免疫反应。他们对来自196例新冠肺炎(COVID-19)患者及对照的284个样本(总共146万个细胞)进行了单细胞RNA测序,发表于Cell主刊,题目为“COVID-19 immune features revealed by a large-scale singlecell transcriptome atlas**”。又或者是2023年9月的题为“An invasive zone in human liver cancer identified by Stereo-seq promotes hepatocyte–tumor cell crosstalk, local immunosuppression and tumor progression”的研究论文,利用Stereo-seq和scRNA-seq两种技术,其中仅仅是Stereo-seq就有共计98张切片,如果市场价5万,这个就是500万经费啦,当然了,真实收费可能是一两万就足够了,即使是这样的内部价也是一两百万科研经费哦。
生信技能树
2023/09/04
3380
使用单细胞技术发文章不要纠结于样品数量
Cell research | 单细胞测序技术高逼格研究思路
2020年7月,Nature子刊Cell research发表了一篇鼻咽癌单细胞测序研究的最新成果。该研究由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深圳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与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强强联手,首次在单细胞水平上构建了鼻咽癌肿瘤微环境图谱,从肿瘤细胞的异质性和免疫细胞的多样性着手,挖掘了鼻咽癌预后相关分析特征和治疗靶点,为鼻咽癌的精准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生信交流平台
2022/09/21
1.1K0
Cell research | 单细胞测序技术高逼格研究思路
纯粹的恶性肿瘤细胞也是可以harmony整合的
参考我前面介绍过 CNS图表复现08—肿瘤单细胞数据第一次分群通用规则,这3大单细胞亚群构成了肿瘤免疫微环境的复杂。绝大部分文章都是抓住免疫细胞亚群进行细分,包括淋巴系(T,B,NK细胞)和髓系(单核,树突,巨噬,粒细胞)的两大类作为第二次细分亚群。但是也有不少文章是抓住stromal 里面的 fibro 和endo进行细分,并且编造生物学故事的。
生信技能树jimmy
2024/02/22
2990
纯粹的恶性肿瘤细胞也是可以harmony整合的
人类乳腺癌单细胞及空间分辨率图谱
乳腺癌可以根据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 ER)、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 PR)的表达以及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的过度表达或HER2基因ERBB2的扩增,分为三种广泛的亚型:luminal (ER+,PR+/−);HER2+(HER2+,ER+/−,PR+/−);和三阴性乳腺癌(TNBC;ER−PR−HER2−)。乳腺癌还根据使用PAM50分为五种“内在”分子亚型:luminal(LumA和LumB)、HER2富集(HER2E)、基底样basal-like和正常样normal-like。
生信技能树jimmy
2023/11/18
4980
人类乳腺癌单细胞及空间分辨率图谱
单细胞水平的肿瘤异质性可以如何计算?
后期单细胞领域卷起来了,纯粹的图谱肯定是没有新意啦,或者说海量的公共的单细胞转录组数据已经可以无限制任何人免费获取,这样的话大家要想分析出不一样的地方,就需要想办法给没有课题设计的项目找到分组信息!
生信技能树
2024/01/17
3300
单细胞水平的肿瘤异质性可以如何计算?
张泽民课题组的泛癌层面NK单细胞水平分群及其标记基因能带动一波数据挖掘文章吗
算起来就差nature杂志啦,而且都在针对于肿瘤相关单细胞数据集的挖掘。通常我们拿到了肿瘤相关的单细胞转录组的表达量矩阵后的第一层次降维聚类分群通常是:
生信技能树
2023/09/04
5220
张泽民课题组的泛癌层面NK单细胞水平分群及其标记基因能带动一波数据挖掘文章吗
胃上皮细胞单细胞亚群
参考我前面介绍过 CNS图表复现08—肿瘤单细胞数据第一次分群通用规则,这3大单细胞亚群构成了肿瘤免疫微环境的复杂。比如 Clin Cancer Res 2021; 的文章《Spatially Distinct Reprogramming of the Tumor Microenvironment Based On Tumor Invasion in Diffuse-Type Gastric Cancers 》,就是如此的第一层次降维聚类分群:
生信技能树jimmy
2022/04/18
1.4K0
胃上皮细胞单细胞亚群
只有单细胞转录组数据的肿瘤类器官研究(肝癌)
我常见系统性梳理过 2014到2018期间的癌症领域的单细胞研究,可以说是少得可怜,都是broad研究所的基于smart-seq的,在脑瘤,黑色素瘤,头颈癌有CNS文章发表。同样的是这个时间段, 类器官也是在每个癌症领域都有了CNS文章,比如 :
生信技能树
2024/04/13
1760
只有单细胞转录组数据的肿瘤类器官研究(肝癌)
单细胞测序在肿瘤研究中的新进展,文献集锦
肿瘤是指机体在各种致瘤因子作用下,局部组织细胞增生所形成的赘生物,肿瘤细胞会出现不同于正常细胞的代谢变化,并形成不同的谱系,导致肿瘤内异质性。目前我们对肿瘤细胞克隆多样性及其在癌症中发生的重要生物学过程中的作用的认识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标准的基因组技术,如微阵列和二代测序技术等,需要一定量的DNA或RNA作为输入材料,以报告来自复杂细胞群的平均信号。但这些方法平均来自多个亚群的突变,会掩盖住在肿瘤进展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的、罕见肿瘤克隆信息的存在。
生信交流平台
2022/09/21
8480
单细胞测序在肿瘤研究中的新进展,文献集锦
癌旁的正常组织都是naive的CD4和CD8阳性T细胞吗?
因为目前单细胞价格仍然是居高不下,所以很少有实验能覆盖全部的样品类型,一般来说能选择其中三两个组就很好了,比如:
生信技能树
2022/07/26
8260
癌旁的正常组织都是naive的CD4和CD8阳性T细胞吗?
不同癌症的类器官培养后的单细胞转录组数据差异大吗(胰腺癌和胆管癌)
样品数量并不多,但是还试图涉及两个癌症,可能是因为病人比较特殊吧,一个病人可以同时患胰腺癌和胆管癌。但是全文并没有过多涉及到胰腺癌和胆管癌的对比,主要是关注于类器官培养后的单细胞转录组数据差异。
生信技能树
2024/04/13
1190
不同癌症的类器官培养后的单细胞转录组数据差异大吗(胰腺癌和胆管癌)
不同泛癌单细胞数据挖掘研究的髓系免疫细胞细分亚群一致性如何
但是能达到cns级别实在是太难了,刚刚刷到了云南大学的髓系免疫细胞的泛癌研究,就只能是发表在NC上面,标题是:《A single-cell pan-cancer analysis to show the variability of tumor-infiltrating myeloid cells in immune checkpoint blockade》,纳入的样品数量是a total of 192 tumor samples from 129 patients,只关心里面的tumor-infiltrating myeloid cells (TIMs) 即可,涉及到8种癌症。如下所示的髓系免疫细胞细分亚群:
生信技能树
2024/07/26
2340
不同泛癌单细胞数据挖掘研究的髓系免疫细胞细分亚群一致性如何
都2023了你的普通单细胞转录组还想发高分就只能是稀有疾病了
这个Molecular Cancer期刊大家应该是不陌生了,是BMC(隶属于Springer Nature)旗下 ,2002年在英国创刊;2021年的期刊影响因子为41.444,在肿瘤学排名7/245,生化与分子生物学排名3/296。
生信技能树jimmy
2022/11/24
6610
都2023了你的普通单细胞转录组还想发高分就只能是稀有疾病了
胃腺癌肿瘤微环境免疫细胞分析
胃癌是世界上最常见的五种肿瘤之一,也是全球第三大致命癌症。胃腺癌 (gADC) 的生长、侵袭和转移是复杂的动态过程,不仅涉及肿瘤组织固有的遗传异常,还涉及肿瘤与免疫细胞在肿瘤微环境(TME)中的相互作用。
生信技能树jimmy
2022/06/13
9210
胃腺癌肿瘤微环境免疫细胞分析
推荐阅读
相关推荐
任何细胞都有免疫特征
更多 >
LV.0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领券
问题归档专栏文章快讯文章归档关键词归档开发者手册归档开发者手册 Section 归档
查看详情【社区公告】 技术创作特训营有奖征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