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发布
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MCP广场
社区首页 >专栏 >量子通信原理解释

量子通信原理解释

作者头像
birdskyws
发布于 2019-07-04 02:47:14
发布于 2019-07-04 02:47:14
2.3K0
举报

作者:罗恩齐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0919153/answer/336816289 来源:知乎

那什么是量子通讯?

量子通讯,更严格的讲应该叫做量子加密通讯,这样称呼的话就没有那么多的歧义了。

在通讯的时候,我们为了让信息保密,不被别人知道,常常会对信息进行加密。

image

有一个密钥,是只有A和B知道的,利用这个密钥,A把信息进行处理加密变成一段密文,这样就算其他人截取了密文也不能知道A想传递的信息是什么。而B收到信息之后,利用手上的密钥把密文解密,就又得到了明文,知道A想传递的信息是什么。

可是经典的加密通讯,非常可能被破解,敌人可能通过破解或其他途径得知你们密钥,这样就可以随意窃听你们想传递的信息。

而量子加密通讯,理论上可以做到让敌人永远无法破解你们的通讯。

image

量子加密通讯有两条传输通道,一条传递纠缠粒子对(通常是纠缠光子),一条利用电磁波传输经典的信息。

image

第一步,A和B首先对依次收到到纠缠光子对进行处理,通过一组随机生成的偏振片。看是否能通过得到一组数据。

image

第二步,A和B互相把自己所用的偏振片组通过经典信息途径传递传递给对方,这样偏振片不相同的那些数据就被舍弃,A和B就得到了一组完全相同的,只有他们自己知道的密钥。

image

第三步,B将所得到密钥的一部分发给A,A检测如果和自己的密钥相符,那么就证明这个过程中没有其他人在监听,两边的数据是有效的。(这一步后面会解释。)

image

第四步,A将想传递的信息通过密钥加密成密文,通过经典途径传递给B,B用密文解密得到明文。

以上就是量子加密通讯的过程。

这里要说明一下。

在经典的通讯中,我是可以截取本来应该发给B 的信息,然后伪造完全相同的信息再发给B,这样A和B就无法发觉有人在监听。

而在量子通讯中,因为粒子的量子状态是无法复制的,一旦有人拦截了本应该发给B 的纠缠光子,他是无法复制出完全相同的一列光子发给B的,那么第三步中,A就会发现B发给自己数据和自己手上的数据不相同,立刻可以发现有人在监听。

所以说,从理论上,量子加密通讯是无法被破解的,可以做到绝对的安全。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同步曝光计划,分享自作者个人站点/博客。
原始发表:2019.07.02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分享自 作者个人站点/博客 前往查看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同步曝光计划  ,欢迎热爱写作的你一起参与!

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
暂无评论
推荐阅读
编辑精选文章
换一批
真相?谎言?告诉你一个真实的量子通信(中篇)
而B通过解密算法(加密算法的逆运算),和密钥,进行相应的“逆运算”,把密文翻译还原成明文。
鲜枣课堂
2019/07/22
8270
真相?谎言?告诉你一个真实的量子通信(中篇)
量子之盾—打造防窃听和安全的量子通信系统
量子计算作为攻击的矛,RSA等公钥密码的安全性变得十分脆弱,PKI(公钥基础设施)这座大厦岌岌可危。为了应对这种挑战与威胁,一些研究机构开始致力研究和设计更安全的盾——抗量子密码体制算法(传输门:量子之矛——后量子计算时代你的系统还安全吗?)除此以外,还有其他措施吗?答案是肯定的。十分有意思的是,量子计算可以攻击传统密码(特别是公钥密码);而量子通信却能抵抗量子计算。概括来讲“量子之矛可攻传统之密码,而量子之盾却可抵量子之矛”。
绿盟科技研究通讯
2019/12/11
1.6K0
量子之盾—打造防窃听和安全的量子通信系统
量子通信的相关知识
量子通讯(Quantum Communication)是指利用量子效应加密并进行信息传输的一种通讯方式。量子通讯主要涉及:量子密码通信、量子远程传态和量子密集编码等,这门学科已逐步从理论走向实验,并向实用化发展。高效安全的信息传输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基于量子力学的基本原理,量子通讯具有高效率和绝对安全等特点,并因此成为国际上量子物理和信息科学的研究热点。量子通讯是经典信息论和量子力学相结合的一门新兴交叉学科,与成熟的通信技术相比,量子通讯具有巨大的优越性,具有保密性强、大容量、远距离传输等特点
用户5777378
2019/07/08
1.1K0
量子通信的相关知识
量子密钥分发技术介绍
量子(Quantum)属于一个微观的物理概念。如果一个物理量存在最小的不可分割的基本单位,那么称这个物理量是可量子化的,并把物理量的基本单位称为量子。现代物理中,将微观世界中所有的不可分割的微观粒子(光子、电子、原子等)或其状态等物理量统称为量子。
tinyfisher
2019/11/20
4.6K0
量子密钥分发技术介绍
清华大学副教授马雄峰:量子密钥分发网络优化及安全性
本文介绍了量子密钥分发的概念,对比了量子密钥分发网络的基本结构,并阐述了对未来发展的期望。
数据派THU
2020/10/26
1.3K0
清华大学副教授马雄峰:量子密钥分发网络优化及安全性
重磅!潘建伟团队实现18个量子比特纠缠,再度刷新世界纪录!
【新智元导读】中国在量子计算领域再次取得里程碑式突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团队在国际上首次实现18个光量子比特的纠缠,刷新了所有物理体系中最大纠缠态制备的世界纪录。该成果应用价值极大,表明我国继续在国际上引领多体纠缠的研究。
新智元
2018/07/31
4520
重磅!潘建伟团队实现18个量子比特纠缠,再度刷新世界纪录!
量子通信,怎样保障信息安全?
日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潘建伟院士、陆朝阳教授等完成的“多自由度量子隐形传态”名列2015年度国际物理学领域的十项重大突破榜首。 而北京到上海的2000公里量子通信干线也在紧
新智元
2018/03/13
1.3K0
量子通信,怎样保障信息安全?
“墨子号”实现1200km量子通信
今天在arXiv看到潘建伟老师组贴出了星地量子通信的最新实验结果arXiv 1707.00542(2017)。 赶紧下载尝个鲜,先睹为快。
光学小豆芽
2020/08/13
6130
“墨子号”量子卫星最新实验结果汇总
最近几天,“墨子号”量子卫星的实验结果纷纷出炉,其中有一篇已经正式发表于Science(封面文章),另外两篇估计还在审稿,已经贴在了arXiv上。都说title是一篇文章的眼睛,窥一斑而见全豹,先贴出几篇文章标题截图,
光学小豆芽
2020/08/14
6700
前沿 | 潘建伟团队用6个光子实现18个量子比特纠缠,再次刷新世界纪录
据介绍,潘建伟及其同事陆朝阳、刘乃乐、汪喜林等通过调控六个光子的偏振、路径和轨道角动量三个自由度,实现了 18 个光量子比特的纠缠。该成果以「编辑推荐」的形式于 6 月 28 日发表在国际物理学权威期刊《物理评论快报》(PRL)上:
机器之心
2018/07/26
5090
前沿 | 潘建伟团队用6个光子实现18个量子比特纠缠,再次刷新世界纪录
全球首架“量子无人机”从南京大学起飞
量子纠缠时,如果一个纠缠状态中的粒子被观测那么一定会导致这种纠缠态的坍塌,量子通信的安全就是使用了量子纠缠的这个特性实现的。
大数据文摘
2019/07/02
8600
全球首架“量子无人机”从南京大学起飞
密码学知识总结
  很喜欢这种开放性题目的作业,每个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来选择相应的题目。也是一个锻炼自主学习能力的机会。   学习密码学用图片可以很难直观地展现算法的流程,推荐一本书《图解密码技术》,书中有大量的图片,可以用来入门。
yifei_
2022/11/14
7330
量子通讯扫盲
2016年8月16日凌晨1:41,备受瞩目的中国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在酒泉成功发射升空。中国发射全球首颗量子卫星,这不仅仅是中国迈出构建量子通信网络的第一步,也是一个非常好的用于做远距离纠缠分发和量子隐形传态的基础科学研究的平台,为探索自由空间量子通信技术打下良好的基础。 量子是什么? 量子(quantum)是现代物理的重要概念。最早是M·普朗克在1900年提出的。他假设黑体辐射中的辐射能量是不连续的,只能取能量基本单位的整数倍。后来的研究表明,不但能量表现出这种不连续的分离化性质,其他物理量诸如角
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
2018/03/08
7120
—从三体到量子计算导读
本文作者 : 腾讯网络平台部服务器平台架构师,专家攻城狮。14年加入腾讯,之前在华为工作13年,多年从事平台软件和硬件的研发。加入腾讯后,在服务器平台中心负责服务器技术架构设计、新技术预研、新技术导入等工作。目前也是中国开放数据中心委员会填写3.0的项目经理,主导天蝎3.0的技术架构和标准工作。 编者语 量子计算最近这几年热度不断提高,2015年再次被燃爆,一个貌似离我们这个时代还很远的事物,已经迫不及待要跳出来显摆一下自己的强大了。于是herry就花了些时间,对量子计算的行业发展近况做了一些学习,
腾讯技术工程官方号
2018/01/26
1.4K0
原来如此:光量子芯片与光量子芯片冷敷贴的区别!
很多人不了解光量子芯片,光量子芯片冷敷贴,光量子冷敷贴的区别?究竟这中间藏着什么样的玄机呢?
云上计算
2023/05/11
4480
原来如此:光量子芯片与光量子芯片冷敷贴的区别!
【能量-时间纠缠】量子加密可被攻破?
论文作者实验室介绍:该论文的主要作者来自瑞典林雪平大学电子工程实验室(ISY)通信安全密码学小组。该实验室主要致力于量子密码学和最先进的经典密码学的研究。实验室主任为Jan-Åke Larsson,也是论文的通讯作者之一。实验室当前主要致力于QC(量子密码学)的授权问题。该实验研究的项目之一,也是刚刚启动的项目就是对一个特定编码技术——“能量-时间”纠缠技术的研究。QC系统通常需要贝尔测试来验证其量子系统的安全性。他们近期发现“能量-时间”纠缠技术需要更比标准贝尔不等式更严密的测验来验证。项目目的之一就是评
新智元
2018/03/13
1.1K0
潘建伟团队再次刷新世界纪录:实现18个光量子比特纠缠
夏乙 问耕 发自 凹非寺 量子位 出品 | 公众号 QbitAI 又一个突破诞生! 中国科大宣布在国际上首次实现18个光量子比特的纠缠,刷新了所有物理体系中最大纠缠态制备的世界纪录。 没错,刷新这个纪
量子位
2018/07/19
4620
【重磅】潘建伟团队实现城际量子传输,全球量子网络走进现实
【新智元导读】中国科技大学的潘建伟团队和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的 Tittel 团队,本周在 Nature Photonics 刊文,使用独立开发的反馈和同步机制,分别进行了量子隐形传态实验。其中,中国的张强、潘建伟团队在合肥,使用的是电信网络波长的光,目的是为了减少在信号光在光纤中失去强度的速度。加拿大卡尔加里团队使用了 795 纳米波长的光,这使他们的量子隐形传态实验速度比中国团队快,但保真度较低。新智元编译了巴黎量子计算中心的量子物理学研究者Frédéric Grosshans 发表在 Nature 上的
新智元
2018/03/23
9740
UK DN AS NN WG UX AA:这是一条加密推送!
大数据文摘出品 编译:毅航、JonyKai、小鱼 无论你是从敌后战线发送报文或在猫咪图片里隐藏信息,用密文传递秘密信息已经有数个世纪的历史了。 本文介绍了一些最令人惊叹的密码,跟着文摘菌一起来涨知识吧。 提示:文末有彩蛋哦! 在Mark Frary的新书《密码破译》(De/Cipher)中,介绍了历史上50个最有趣的密码和它们的破译者,包括从古希腊人到布莱切利公园的密码专家。 Mark Faray展示了这些密码的原理以及破译方法。但怎样的密码才能算有趣呢?下面是Mark Faray心目中的十佳密码。 De/
大数据文摘
2018/06/29
7000
虚数不虚,中科大潘建伟团队首次严格确认量子力学中复数的必要性
中科大潘建伟潘建伟、陆朝阳、张强等,与济南量子技术研究院等单位合作的新成果再登顶刊《物理评论快报》。
量子位
2022/12/08
4280
虚数不虚,中科大潘建伟团队首次严格确认量子力学中复数的必要性
推荐阅读
相关推荐
真相?谎言?告诉你一个真实的量子通信(中篇)
更多 >
领券
问题归档专栏文章快讯文章归档关键词归档开发者手册归档开发者手册 Section 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