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MathJax]/jax/output/CommonHTML/fonts/TeX/AMS-Regular.js
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发布
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MCP广场
社区首页 >专栏 >Markdown 插入 LaTex 数学公式

Markdown 插入 LaTex 数学公式

作者头像
Skykguj
发布于 2022-09-09 03:46:51
发布于 2022-09-09 03:46:51
1.6K00
代码可运行
举报
文章被收录于专栏:Skykguj 's BlogSkykguj 's Blog
运行总次数:0
代码可运行

公式形式

一般公式分为两种形式,行内公式和行间公式。公式里,对单独某行的公式用显示格式,使用 \displaystyle 命令。若要全文都使用,可以在 "\begin{document}" 前加上 \everymath{\displaystyle}。行内公式:

63i=12i

行间公式:

对应的 Markdown 代码如下:

代码语言:javascript
代码运行次数:0
运行
AI代码解释
复制
$\sum_{i=1}^{63}{2^i}$
$$\sum_{i=1}^{63}{2^i}$$

常用符号

名称

大写

code

小写

code

alpha

A

A

α

\alpha

beta

B

B

β

\beta

gamma

Γ

\Gamma

γ

\gamma

delta

Δ

\Delta

δ

\delta

epsilon

E

E

ϵ

\epsilon

zeta

Z

Z

ζ

\zeta

eta

H

H

η

\eta

theta

Θ

\Theta

θ

iota

I

I

ι

\iota

kappa

K

K

κ

\kappa

lambda

Λ

\Lambda

λ

\lambda

mu

M

M

μ

\mu

nu

N

N

ν

\nu

xi

Ξ

\Xi

ξ

\xi

omicron

O

O

ο

\omicron

pi

Π

\Pi

π

\pi

rho

P

P

ρ

\rho

sigma

Σ

\Sigma

σ

\sigma

tau

T

T

τ

\tau

upsilon

Υ

υ

\upsilon

phi

Φ

\Phi

ϕ

\phi

chi

X

X

χ

\chi

psi

Ψ

\Psi

ψ

\psi

omega

Ω

\Omega

ω

\omega

上标与下标

上标和下标分别使用 ^ 与 _ ,例如 x2n表示的是:x2n。默认情况下,上、下标符号仅仅对下一个组起作用。一个组即单个字符或者使用 {..} 包裹起来的内容。如果使用 1010 表示的是010,而 1010 才是 1010。同时,大括号还能消除二义性,如 $x^5^6$

将得到一个错误,必须使用大括号来界定 ^ 的结合性,如 x56x56 或者 x56x56

括号插入

小括号和中括号

使用原始的 ( )、[ ]即可,如 (a+b)[x+y](a+b)[x+y]。使用\left(或\right)使符号大小与邻近的公式相适应(该语句适用于所有括号类型),如 (xy)(xy)

大括号和尖括号

由于大括号 {} 被用于分组,因此需要使用 \{ 和 \} 表示大括号,也可以使用 \lbrace 和 \rbrace 来表示。如 {ab}:ab{ab}:ab 表示 {ab}:ab 。尖括号用来区分小于号和大于号,使用 \langle 和 \rangle 表示左尖括号和右尖括号。如 x 表示:

上取整和下取整

上取整使用 \lceil 和 \rceil 表示。 如,。下取整使用 \lfloor 和 \rfloor 表示。如,。其中 l 代表左括号, r 代表右括号。

特殊数学符号

求和符号

表示:

积分符号

  \int 用来表示积分符号,同样地,其上下标表示积分的上下限。如,。  多重积分同样使用 int ,通过 i 的数量表示积分导数:  

连乘符号

,输出:

其他符号

  与此类似的符号还有:  

特殊函数与符号

三角函数  \sin x :   \arctan x :

比较运算符  小于(\lt ):  大于(\gt ):  小于等于(\le ):  大于等于(\ge ):  不等于(\ne ) :   可以在这些运算符前面加上\not ,如\not\lt :

集合关系与运算  并集(\cup ):   交集(\cap ):   差集(\setminus ):   子集(\subset ):   子集(\subseteq ):   非子集(\subsetneq ):   父集(\supset ):   属于(\in ):   不属于(\notin ):   空集(\emptyset ):   空(\varnothing ):

排列  \binom{n+1}{2k} :

  {n+1 \choose 2k} :

箭头  (\to ):  (\rightarrow ):   (\leftarrow ):   (\Rightarrow ):   (\Leftarrow ):   (\mapsto ):

逻辑运算符  (\land ):   (\lor ):   (\lnot ):   (\forall ):   (\exists ):   (\top ):   (\bot ):   (\vdash ):   (\vDash ):

操作符  (\star ):   (\ast ):   (\oplus ):   (\circ ):   (\bullet ):

等于  (\approx ):   (\sim ):   (\equiv ):   (\prec ):

范围  (\infty ):   (\aleph_o ):   (\nabla ):   (\Im ):   (\Re ):

模运算  (\pmod ):  如a \equiv b \pmod n :

圆点  (\ldots ):   (\cdots ):   (\cdot ):   其区别是点的位置不同,\ldots 位置稍低,\cdots 位置居中。

代码语言:javascript
代码运行次数:0
运行
AI代码解释
复制
$$
\begin{align}
a_1+a_2+\ldots+a_n \\ 
a_1+a_2+\cdots+a_n
\end{align}
$$

顶部符号  对于单字符,\hat x :  多字符可以使用 \widehat {xy} :  类似的还有:  (\overline x ):   矢量(\vec x):   向量(\overrightarrow {xy} ):   (\dot x ):   (\ddot x ):   (\dot {\dot x} ):

表格   使用 \begin{array}{列样式}…\end{array} 这样的形式来创建表格,列样式可以是 clr 表示居中,左,右对齐,还可以使用 | 表示一条竖线。表格中各行使用 \ 分隔,各列使用 & 分隔。使用 \hline 在本行前加入一条直线。 例如:

代码语言:javascript
代码运行次数:0
运行
AI代码解释
复制
$$
\begin{array}{c|lcr}
n & \text{Left} & \text{Center} & \text{Right} \\
\hline
1 & 0.24 & 1 & 125 \\
2 & -1 & 189 & -8 \\
3 & -20 & 2000 & 1+10i \\
\end{array}
$$

参考资料

https://www.jianshu.com/p/25f0139637b7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同步曝光计划,分享自作者个人站点/博客。
原始发表:2021 年 03 月,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分享自 作者个人站点/博客 前往查看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同步曝光计划  ,欢迎热爱写作的你一起参与!

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
暂无评论
推荐阅读
编辑精选文章
换一批
微服务与测试(一)
在去年的时候就提到了,在接下来的一年,测试必然会接触到微服务的测试,而在微服务测试的层次,首先需要了解的是微服务到底是什么,它的通信机制又是什么,对测试的挑战又是什么,面对微服务,我们应该以什么样的思路和态度来面对这些了?在本篇文章对微服务做一个简单的介绍。在后面的文章中会逐步的介绍里面的细节知识。
无涯WuYa
2019/05/16
1.3K0
微服务与测试(三)
在微服务的架构中,一般使用的是轻量级的通信方式,也就是基于HTTP的REST,也就是基于应用层的协议。就像在前面的文章中介绍中,微服务把一个单一的应用程序拆分成N个一组服务,这些服务来各自处理各自的外部请求,另外一点是这些服务会部署在不同的终端上运行,所以这些服务交互必须通过进程间的通信才能够完成,如下图:
无涯WuYa
2019/06/19
7700
微服务架构究竟应该怎么进行服务通信?
今天这篇,我们主要讲解微服务架构究竟应该怎么进行服务间通信,同步通信和异步通信各有哪些问题,又应该怎么解决这些问题。
brookwang
2022/06/24
1.4K0
服务端测试|单接口如何测试
在实际工作中,经常会面临针对单个微服务的测试或者是OpenApi中提供了某一个API进行测试。那么针对这部分只需要测试研发被提供的接口发送请求后返回协议状态码是200就可以了吗?很显然这种简单的测试模式一方面针对服务测试的覆盖率不全,第二是输出的测试报告也是很难让别人信服的。下面详细地阐述这部分的测试策略以及测试过程中需要考虑的各个点和测试范围。
无涯WuYa
2023/11/16
4020
服务端测试|单接口如何测试
微服务架构设计中的设计模式、原则及最佳实践
本文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用信息:我们将学习每一种具体的模式,为什么以及应该在什么地方使用;然后,我们将看下应用了这些模式的参考架构;接下来,我们将综合运用新学到的模式设计我们的架构;最后,我们将确定选用什么技术实现架构。
用户2781897
2021/11/10
5820
微服务篇:什么是同步式微服务
微服务可以通过事件(本书所建议的方法)实现成异步的形式,或者实现成同步的形式(同步服务通常出现在面向服务的架构中)。同步的微服务通常采用“请求–响应”的方法来实现,服务间通信直接通过 API 来满足业务需求。 ◆ 同步式微服务的缺点 同步式微服务有很多问题,这使得它们难以大规模地使用。这并不是说一个公司不能用同步式微服务来获得成功,Netflix、Lyft、Uber 和 Facebook等公司的成功就证明了这一点。但是也有许多公司使用过时的、混乱的意大利面式代码和单体应用发了大财,所以不要把公司的最终成功与
IT大咖说
2022/03/04
3910
Java 微服务中的聚合器设计模式示例
微服务架构中的聚合器设计模式是一种设计模式,用于通过聚合多个独立的微服务的响应来组成一个复杂的服务。它也是与SAGA、CQRS和Event Sourcing一起的基本微服务设计模式之一。当客户端请求需要跨多个微服务分布的数据或功能时,此模式是合适的。可以提高系统的性能和可扩展性通过允许每个微服务专注于特定任务并减少单个微服务的工作量。在本文中,我们将讨论如何使用各种方法在 Java 中实现聚合器微服务模式,例如异步通信、同步通信或两者的组合。我们还将提供代码示例来说明每种方法。
IT千锋教育
2023/05/31
6710
Java 微服务中的聚合器设计模式示例
什么是微服务,如何构建微服务
如今随着社交媒体的兴起,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应用程序变得越来越复杂,需要处理的任务也越来越多。
程序那些事儿
2023/03/07
4760
什么是微服务,如何构建微服务
服务端测试实战(一)
在基于敏捷的测试金字塔模型中,把测试的层次分为三层,其中最底层的是单元测试,中间层是API测试,最上面层次是UI层,基于saas化的架构模式以及新的思想层次,我们可以更加细化的,增加组件测试,具体如下图所示
无涯WuYa
2021/01/18
8520
漫谈微服务
微服务是一种软件架构风格,一种架构模式,提倡将单体应用划分为一组小的服务,服务之间互相协调,互相配合,为用户提供最终价值。
用户2937493
2019/09/11
7090
漫谈微服务
微服务之集成(四)
1. 寻找理想的集成技术 微服务之间通信的方式的选择非常多样化,但哪个是正确的呢?SOAP ? XML-RPC ? REST ? Protocol Buffers?后面会逐一讨论。 首先,我们要考虑
Vincent-yuan
2019/09/11
6900
微服务之集成(四)
详解微服务技术中进程间通信
在单体应用中,一个组件调用其它组组件时,是通过语言级的方法或者函数调用,而一个基于微服务的应用是运行于多个服务器上的分布式系统,每个服务实例是一个典型的进程。所以,如下图显示的,服务必须通过内部进程交互机制(IPC)进行交互。
肉眼品世界
2021/07/13
5800
详细描述微服务架构模式 | 微服务系列第三篇
虽然微服务通常是单独部署的,但大多数企业级微服务架构要求服务彼此交互以及与其他外部服务交互。 使用进程间通信(IPC)机制实现该通信。 根据应用程序的要求,微服务之间的通信可以是同步的或异步的。
魏新宇
2018/08/16
9810
详细描述微服务架构模式 |  微服务系列第三篇
微服务:服务间如何通信?
在微服务架构中,会将一个完整的应用程序拆分成一组服务。这些服务之间需要经过协作,通过接口调用,才能组成一个完整的应用。
oec2003
2022/06/14
3.3K0
微服务:服务间如何通信?
微服务:从设计到部署【笔记】
一、微服务简介 A.单体地狱 1.成功的应用有一个趋势,随着时间推移而变得越来越臃肿 2.复杂的单体应用本身就是持续部署的障碍 3.单体应用使得采用新框架和语言变得非常困难 B.微服务 — 解决复杂问题 1.思路是将应用程序分解成一套较小的互连服务。一个服务通常实现了一组不同的特性或功能。每个微服务都是一个迷你应用,包括了业务逻辑以及多个适配器 2.一些微服务会暴露一个供其他微服务或应用客户端消费的API,其他微服务可能实现了一个WebUI,在运行时,每个实例通常是一个云虚拟机(virtual machine,VM)或者一个Docker容器 3.他们之间的通信是由一个被称为API网关(API Gateway)的中介负责,API网关负责负载均衡、缓存、访问控制、API计量和监控 4.如果您想从微服务中受益,每一个服务都应该有自己的数据库模式,因为它能实现松耦合 C.微服务的优点 1.解决了复杂问题,把可能会变得庞大的单体应用程序分解成一套服务 2.这种架构使得每个服务都可以由一个团队独立专注开发 3.微服务架构模式可以实现每一个微服务独立部署 4.微服务架构模式使得每个服务能够独立扩展 D.微服务的缺点 1.微服务这个术语的重点过多偏向于服务的规模,有些开发者主张构建极细粒度的10至100LOC(代码行)服务,但小型服务只是一种手段,目标在于充分分解应用程序以方便应用敏捷开发和部署 2.微服务是一个分布式系统,使得整体变得复杂,开发者需要选择和实现基于消息或者RPC的进程间通信机制,模块间通过语言级方法/过程调用相互调用,这比单体应用要复杂得多 3.分区数据库架构,需要更新不同服务所用的数据库,通常不会选择分布式事务,不仅仅是因为CAP定理 4.测试微服务应用程序也很复杂,需要启动该服务及其所依赖的所有服务,或者至少为这些服务配置存根 5.实现了跨越多服务变更,在微服务中需要仔细规划和协调出现的变更至每个服务 6.部署基于微服务的应用程序也是非常复杂的 7.每个服务都有多个运行时实例,还有更多的移动部件需要配置、部署、扩展和监控,还需要实现服务发现机制,使得服务能够发现需要与之通信的任何其他服务的位置(主机和端口),需要开发人员能高度控制部署方式和高度自动化 二、使用API网关 A.客户端与微服务直接通信 1.问题:客户端的需求与每个微服务暴露的细粒度的API不匹配,公网下效率低下 2.问题:有可能使用了非web友好协议,一个服务可能使用了Thrift二进制rpc,而另一个可能使用AMQP消息协议,这些对浏览器还是防火墙都是不友好的,最好是在内部使用 3.缺点:难以重构微服务 B.使用API网关 1.API网关是一个服务器,是系统的单入口点,类似于面向对象设计模式中的门面(Facade)模式,封装了内部系统架构,并针对每个客户端提供一个定制API,还可用于认证、监控、负载均衡、缓存和静态响应处理 2.API网关负责请求路由、组合和协议转换,通常会调用多个微服务和聚合结果来处理一个请求,可以在Web协议(如HTTP和WebSocket)和用于内部的非Web友好协议之间进行转换 3.API还可以为每个客户端提供一个定制API,通常为客户端暴露一个粗粒度的API C.API网关的优点与缺点 1.主要好处是它封装了应用程序的内部结构,客户端只与网关通信,而不必调用特定的服务 2.缺点是它是另一个高度可用的组件,需要开发、部署和管理,API网关可能会成为开发瓶颈 3.重要的是更新API网关的过程应尽可能地放缓一些,否则,开发人员将被迫排除等待网关更新 D.实施API网关 1.在一个支持异步、非阻塞I/O平台上构建API网关是很有必要的。Node.js、Nginx Plus 2.API网关通过简单地把他们(请求)路由到适当的后端服务来处理一些请求。它通过调用多个后端服务并聚合结果来处理其他请求,API网关应该并发执行独立请求 3.使用传统的异步回调方式来编写API组合代码会很快使您陷入回调地狱,好的方式是使用响应式方法以声明式编写API网关代码 4.一个基于微服务的应用程序是一个分布式系统,必须使用一个进程间(inter-process)通信机制,有两种方案:一是使用基于消息的异步机制,如JMS、AMQP、ZeroMQ等;另一种采用了同步机制,如HTTP和Thrift;API网关需要支持各种通信机制 5.API网关需要知道与其通论的每个微服务的位置(IP地址和端口),需要使得系统的服务发现机制:服务端发现或客户端发现,API网关必须能够查询服务注册中心,该注册中心是所有微服务实例及其位置的数据库 6.当一个服务调用另一个响应缓慢或不可用的服务时,API网关不应该无期限地等待下游服务,如何处理故障问题取决于决定的方案和哪些服务发生故障 7.如果可以,API网关还可以返回缓存数据,通过返回默认数据或缓存数据,确保系统发生故障
硬核项目经理
2019/08/06
8290
微服务:从设计到部署【笔记】
微服务的进程间通信(IPC)
服务APIs使用版本语法来命名APIs的版本。版本语法包含三个部分:MAJOR.MINOR.PATCH。
charlieroro
2021/04/28
1.4K0
微服务的进程间通信(IPC)
微服务架构系列一:关键技术与原理研究
作者:zhilongwang(王志龙) 导语: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这个成语中的“为”念作wéi,阳平二声,是“修养,修为”的意思。成语的意思是:如果人不修身,那么
腾讯技术工程官方号
2019/08/16
3.4K0
微服务架构系列一:关键技术与原理研究
手机端本地服务与后端微服务的技术差异
以下是手机内部本地服务与后端微服务架构及通信协议的对比分析,结合两者的核心设计差异与技术实现特点展开:
用户2755790
2025/04/24
2050
【微服务架构】一文读懂单片到微服务架构的模式和最佳实践
在本文中,我们将学习如何使用设计模式、原则和最佳实践来设计微服务架构。我们将使用正确的架构设计模式和技术。 在本文结束时,您将了解如何在微服务分布式架构上设计系统以实现高可用性、高可扩展性、低延迟和对网络故障的弹性,从而处理数百万个请求。 Event-Driven Architecture 本课程将是软件架构设计的旅程,逐步将架构单片演变为事件驱动的微服务。 我们将从设计处理少量请求的电子商务整体架构开始软件架构的基础知识。 Journey of Design Architectures 之后逐步演
架构师研究会
2022/03/30
1K0
微服务架构:10个实用设计模式
从软件开发早期(1960 年代)开始,应对大型软件系统中的复杂性一直是一项令人生畏的任务。多年来为了应对软件系统的复杂性,软件工程师和架构师们做了许多尝试:David Parnas 的模块化和封装 (1972), Edsger W. Dijkstra (1974)的关注点分离以及 SOA(1988)。
程序员皮皮林
2024/11/21
8310
微服务架构:10个实用设计模式
推荐阅读
相关推荐
微服务与测试(一)
更多 >
交个朋友
加入腾讯云官网粉丝站
蹲全网底价单品 享第一手活动信息
领券
问题归档专栏文章快讯文章归档关键词归档开发者手册归档开发者手册 Section 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