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都是为了应用服务!物联网的发展极大的促进了各种形式的计算!
我们都很熟悉云计算,一种利用网络实现随时随地、按需、便捷地使用共享计算设施、存储设备、应用程序等资源的计算模式。比如大家熟知云计算系统由云平台、云存储、云终端、云安全四个基本部分组成。云平台从用户的角度可分为公有云、私有云、混合云等。
通过从提供服务的层次可分为基础设施即服务(Iaas)、平台即服务(Paas)和软件即服务(Saas)。
作为云计算算延迟、拥塞、低可靠性、安全攻击等问题的补充:边缘计算和雾计算甚至海计算等等开始被提出,以弥补云计算的一些短板问题!
雾计算(Fog Computing),简单来说,拓展了云计算(Cloud Computing)的概念,相对于云来说,它离产生数据的地方更近,数据、数据相关的处理和应用程序都集中于网络边缘的设备中,而不是几乎全部保存在云端。通俗一点讲:“雾计算”的名字源自“雾是比云更贴近地面(数据产生的地方)”。最初是由美国纽约哥伦比亚大学的斯特尔佛教授(Prof. Stolfo)起的,当时的意图是利用“雾”来阻挡黑客入侵,后来思科进行了理论性发展。
雾计算可理解为本地化的云计算
边缘计算可以理解为是指利用靠近数据源的边缘地带来完成的运算程序。边缘计算进一步推进了雾计算的「局部的处理能力」的理念,处理能力更靠近数据源。不是在中央服务器里整理后实施处理,而是在网络内的各设备实施处理。和雾计算相比的优点,由于性质单一的故障点比较少。各自的设备独立动作,可以判断什么数据保存在本地,什么数据发到云端。
还有:
霾计算:霾计算可以简单理解为垃圾云或雾计算,就是云计算和雾计算的对立面。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在2017年全球未来网络发展峰会上,就首次正式提到霾计算,将其作为一种新的计算方式定义,着重强调霾计算更接地气的一面,而不是那些缺点,赋予了霾计算更多积极的含义。
认知计算:人工智能领域的概念了,认知计算的一个目标是让计算机系统能够像人的大脑一样学习、思考,并做出正确的决策。
海计算:海计算(Sea Computing)是2009年8月18日,XX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molina在2009技术创新大会上所提出的全新技术概念。海计算为用户提供基于互联网的一站式服务,是一种最简单可依赖的互联网需求交互模式。用户只要在海计算输入服务需求,系统就能明确识别这种需求,并将该需求分配给最优的应用或内容资源提供商处理,最终返回给用户相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