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小程序,Get更优阅读体验!
立即前往
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发布
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MCP广场
社区首页 >专栏 >AR市场为何频频“呼唤”苹果?

AR市场为何频频“呼唤”苹果?

原创
作者头像
Alter聊科技
发布于 2023-03-28 01:54:38
发布于 2023-03-28 01:54:38
4670
举报
文章被收录于专栏:Alter聊科技Alter聊科技

几乎每隔一段时间,坊间就会出现传出苹果即将推出AR或MR产品的消息,且不乏一些言之凿凿的证言。

借用罗永浩是“行业冥灯”的调侃,苹果已然成了印证AR行业成熟与否的明灯:苹果的每一个动向,都可能成为整个消费科技市场的风向标。就像智能手表、无线耳机等赛道所上演的,苹果的“进场”,常常预示着着产品体验超过了用户心中的及格线。

可问题在于,“苹果来了”一次次落空的背后,到底是谁在呼唤苹果,当真是“嗷嗷待哺”的普通消费者吗?

01 谁在搅动AR市场?

准确地说,AR眼镜并不算什么新物种。

早在2012年的时候,谷歌就推出了第一款AR眼镜Google Glass。傅盛在内的极客们不可谓不兴奋,甚至在猎豹上市敲钟时都全程戴着Google Glass,出圈程度丝毫不输同年上市的iPhone 5。

遗憾的是,在价格昂贵、功能鸡肋、侵犯隐私等一系列争议中,Google Glass的普及率并不高,项目在2015年被迫终止,后来还被《麻省理工科技评论》列入21世纪以来十大最烂科技产品的榜单。

当下的AR热,已经和谷歌没有太多直接关系,深究AR频频被舆论关注的原因,离不开两股关键力量:

一是智能手机厂商的试水。在全球智能手机销量下滑的大环境下,智能手机厂商被迫开辟第二战场,除了IoT领域的厮杀,AR眼镜也作为周边出现在手机厂商的产品序列中,而且不断有新玩家进场。

比如小米在2021年9月推出了小米智能眼镜探索版,华为在2022年12月的全场景新品发布会上推出了HUAWEI Vision Glass,努比亚在MWC 2023上发布了nubia Neovision Glass,以及OPPO的Air Glass系列、三星的Glasses Lite,就连在手机市场存在感式微的魅族,也宣布会推出AR眼镜。

二是元宇宙概念的利好。作为元宇宙的打开方式之一,AR眼镜可以说是和元宇宙捆绑最密切的赛道,不但趁机对消费者进行了不可或缺的前期市场教育,也催动了资本市场对消费级AR的紧密关注。

据不完全统计,国内多家AR企业在2022年拿到了亿元以上的融资,其中Rokid连续完成4轮融资,资金规模高达13.63 亿元;Nreal完成两轮融资,累计有7500万美元进账;奔着“相信 AR 就是下一代计算平台”再创业的罗永浩,也为新成立的“细红线”企业争取到了5000万美元的天使轮融资。

到底是手机厂商的进场重振了资本的信心,还是AR初创企业的崛起倒逼手机厂商构筑新护城河,答案不得而知。但可以笃定的是,有别于Google Glass的探索式创新,目前AR眼镜被赋予了足够高的期待,不仅被寄予“成为下一代计算平台”的愿景,还搭上了元宇宙的快车,俨然是不可错失的黄金赛道。

譬如一种颇为流行的说法:平均每过12年就会产生新的计算平台,单板电脑到PC到互联网,再到智能手机,皆遵循了这样的规律。而移动互联网已经延续了15年,无论是行业红利,还是用户的新鲜感都已经消磨殆尽,AR和元宇宙的“完美搭档”,势必会改变人们和信息的连接方式,创造出新的增长空间。

也有人试着套用Garnter新兴技术炒作曲线:AR眼镜在2012年萌芽后,在2016年出现了泡沫期,而后泡沫幻灭,行业开始进入恢复期,2022年或许就是AR技术和商业稳步向上的时间节点,一大片广阔的市场正在打开。

有理由相信,诱人的前景和故事是资本下注的重要原因,也是手机厂商开拓新产品线的主要目的,却选择性忽略了一个先天因素,即普通用户是否需要AR眼镜?现阶段是否还是一种伪需求?

02 消费者不愿买单

风还在吹,可普罗大众似乎并不“感冒”。

仅在2022年下半年,被资本宠爱的Nreal、亮亮视野、雷鸟创新、李未可、Rokid等品牌先后推出了自家的AR眼镜,价格已经被压缩到2000元以内。有网友调侃称:AR届的“iPhone”都还没面世,“Redmi”就先出来了。

只是低价并未换来可观的销量。根据Sigmaintell的数据,2022年全球AR头显出货约为34万台,预计2023年的出货量将达到48万台;另一家市场调研机构IDC的报告显示,2022年全球AR设备的出货量约27万台,其中消费级AR品牌的出货量为17万台。

也许会有人盯住市场的同比增长率,然后画出一张陡峭的指数级增长预测图,可在赤裸裸的销量数字面前,再高的增速都缺少说服力。即使是最乐观的34万台销量,AR眼镜所影响的也只是一小撮喜欢尝鲜的极客用户。

为何普通消费者不愿意买单?不妨试着从三个角度揭开AR眼镜隐藏在“资本宠儿”面具下的真实样貌。

首先是杀手级应用的缺失。

这似乎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曾有人用来解释Google Glass失败的原因,现在依然适用。不同的是,现在的AR眼镜已经被压缩到两三千元的价格,计算、感知和显示能力远超2012年,产品形态从一体式过渡到了分体式,“眼镜”的重量可以轻至40g以内,偏偏还是缺少用户愿意买单的杀手级应用。

其次是智能手机的阻碍。

许多AR眼镜在用户体验上描绘了诱人的场景,譬如身临其境的游戏、120寸巨幕观影、随时随地办公……可对于务实的用户来说,AR眼镜提供的所有功能,几乎都能在智能手机上满足,所谓的观影和游戏体验常常站不住脚。这恐怕也是杀手级应用缺失的“祸首”,先要越过一座用户体验非常成熟的“高山”。

最后是用户体验上的硬伤。

打开一些AR眼镜的产品介绍,诸如Birdbath、自由曲面、MicroOLED、眼前追踪等概念跃然纸上,每一个字眼都在阐述产品的奇妙体验。可在电商评论区以及第三方投诉平台上,时常可以看到戴着头晕、毁眼睛、没有售后、夹脑袋等吐槽,即使技术上已经“大跃进”,体验上的不成熟仍是无可否认的事实。

回到“计算中心”的话题上,计算平台的代际跃迁,绝非是靠时间来界定的,类似的故事或许可以打动资本,却无法说服普通用户。所谓的“计算平台”,远不是产品形态的改变,而是用户注意力的迁移,缺少杀手级应用、缺少差异化卖点、缺少可持续体验的AR眼镜,注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至少就目前来看,AR眼镜还处于“定方向”的初级阶段,摆在面前的有许多种方案,可能有一些是正确的方向,也可能都是误区。

这种试错和智能手机的屏幕大小、像素高低、摄像头数量等有本质的区别,倘若不能在办公、社交、娱乐等高频场景上打磨和优化出最优解,无法越过“能够正常使用”的最低门槛,仅仅用一些不合时宜的技术堆砌和“炫技”式的创新来“忽悠用户”,终归不能让普通消费者看到买单的必要。

03 市场是否在B端?

消费者还需要培养,To B能否行得通呢?

这个问题的答案并不难回答,因为AR眼镜已经在B端市场深耕多年。2016年行业进入低谷期时,AR眼镜创业者就集体看向了企业市场,包括汽车、能源、医学、教育、工业等领域,企业级用户对价格的容忍度更大,对“技术创新”也更加包容。

有别于C端市场娱乐为主的定位,AR眼镜在B端尝试扮演了生产力工具的角色。再确切一些的话,AR眼镜上的摄像头充当了佩戴者的“眼睛”,衍生出了人脸识别、远程协作、视频录制等应用,然后再匹配实际的生产场景。

比如在巡检领域,巡检工人可以戴着AR眼镜作业,通过识别设备上的二维码标签,AR眼镜可以自动记录工人的检查过程,对一些细节进行拍照,一旦发现了故障或隐患,还可以通过AR眼镜进行远程协助,远程专家借助AR眼镜传回的数据快速排查问题,效率远超传统的纸质巡检。

再比如远程培训,一些技能培训的课程中,如果学员们戴着AR眼镜上课,映入眼帘的不再只是文字、图文、视频、文档等资料,可能是1:1还原的3D素材,用三维的方式直观地介绍培训内容,譬如新产品上市的销售培训、对生产线安装操作工人的培训、建筑行业对桥梁结构的讲解等等。

这些应用场景并不缺少落地空间。三一重工等企业早已将AR眼镜用于远程维修作业、不少职业技术学院在工业实训课引入了AR设备、宝马等车企纷纷利用3D模型进行做新车上市的销售培训......某种程度上已经打开了B端市场

亿邦动力网曾报道称,大中华地区已经是微软Hololens增速最快的海外市场,其中远程指导和工业实训是最主要的销量引擎;前面提到的Rokid,在元宇宙的风口崛起前,一直在讲工业应用的故事;包括谷东科技、易现先进科技在内的创业公司,瞄准的都是工业3D和实训场景。

经不起琢磨的依然是数据。倘若IDC的调研数据没有问题,2022年全球销售了27万台AR 设备,去掉消费级市场的17万台,B端客户的购买力仅有10万台的规模,仍然属于小范围测试的长尾市场,并未真正走进生产环节。

原因并不难理解,AR眼镜在B端市场同样缺少刚性需求。以巡检为例,AR眼镜的故事看似丰满,最大的对手恰恰是智能手机的摄像头,扫码、拍照、录像、远程视频……没有任何功能是智能手机无法替代的。也许中大型企业愿意为新物种买单,大多数中小企业不难算清楚一笔经济账。

不排除AR眼镜和人工智能、3D建模等技术融合后,在B端市场呈现出更大的竞争力,演变出一些智能手机难以胜任的生产力。可就现阶段来说,AR眼镜的B端应用照旧有些鸡肋,想要撬开市场的难度仍然很大,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寻找体验、效率、价格的平衡点,B端甚至可能比C端更难点燃。

做一个总结的话,相较于消费级市场的“高度内卷”,看起来还是一片蓝海的B端市场,短期内也不会是理想的避风巷。

04 写在最后

有趣的是,AR行业的风还未被吹起,口水战却已经上演。

典型的例子就是对“市场第一”的争夺,雷鸟创新、Nreal、Rokid均在不同的报告中强调了“市场份额第一”的地位;有人直接套用智能手机市场早期的“中华酷联”说法,炮制出了“AR四小龙”的概念。

或许这才是AR市场的真实写照:在资本市场吸纳了上亿资金的明星企业,已经难掩心中的焦虑和躁动。

再加上ChatGPT已经掩盖了元宇宙的风头,整个行业再次进入到冷静期,腾讯、Pico都传出了解散XR团队的新闻,即使是All in元宇宙的Meta,也进行了万人裁员……市场的寒意正传递给产业链中的每一家企业。

而按照易观分析等机构的预测,消费级AR眼镜的成熟还要等到2027年前后,距离市场的爆发还有四五个年头,期间注定离不开质疑和争议,无形的焦虑、压力也将日渐增加。

沿循这样的逻辑,“苹果将推出AR产品”的一幕还将继续上演,毕竟在体验、应用和价格都不够成熟,小米、华为未能改写AR眼镜命运的局面下,苹果可能是为数不多可以提振行业信心的有利因素了。

原创声明:本文系作者授权腾讯云开发者社区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原创声明:本文系作者授权腾讯云开发者社区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
暂无评论
推荐阅读
编辑精选文章
换一批
中国市场需要一副AR眼镜吗?
相比VR,消费级AR眼镜仍需要探索“刚需”在哪里。 作者 | 来自镁客星球的王饱饱 中国元宇宙产业,又有了新故事可以讲。 8月23日,土生土长的AR眼镜方向创业公司Nreal官宣“杀回”中国市场,在晚间的发布会上正式推出了设备Nreal X和Nreal Air两款消费级AR眼镜,售价分别为4299和2299元人民币。目前,国内的消费者可以在天猫和京东上的Nreal官方旗舰店进行预购。 镁客网注意到,作为“元宇宙”最重要的终端设备类型之一,过去十年起起伏伏的AR眼镜近两年又重新回到了大众视野,并在To B和T
镁客网
2022/08/26
2650
中国市场需要一副AR眼镜吗?
XR风头再起,“三年定律”没完没了?
今年VR翻红,上一次风光还是在2019年,彼时Facebook也就是如今的Meta发售了第一代Oculus Quest,引得华为、苹果、微软等全球科技巨头纷纷下场,围绕VR/AR加大布局。
用户2908108
2022/12/17
3750
XR风头再起,“三年定律”没完没了?
杭州灵伴科技(Rokid)向文杰:从AI到 AI+AR,人机智能交互方式正在快速迭代 | 镁客·请讲
“想要AI更好地帮助到人,从交互方式来看,最好的方式不是语音交互,而是语音+AR交互。”杭州灵伴科技(Rokid)联合创始人向文杰表示。
镁客网
2023/01/04
5560
杭州灵伴科技(Rokid)向文杰:从AI到 AI+AR,人机智能交互方式正在快速迭代 | 镁客·请讲
被阿里猛砸3.8亿,一副“眼镜”如何破局“元宇宙”?
2022年半导体大会正式开启,点击图片立刻参与! AR赛道,青萍之末。 作者 | 来自镁客星球的王饱饱 巨头的入局往往决定着潮水的方向。 和去年字节跳动耗资近百亿收购Pico类似,近来阿里巴巴的一笔投资,让“元宇宙”赛道再迎“地震”。 3月底,中国混合现实(MR)科技创业公司Nreal(太若科技)宣布,由阿里巴巴领投,Nreal完成6000万美元(约3.8亿元人民币)的C+轮融资。 公司官网显示,Nreal是唯一一家在全球范围内推出消费级 AR 眼镜的公司, 目前已与10多家全球知名运营商建立合作伙伴关系
镁客网
2022/04/12
2830
被阿里猛砸3.8亿,一副“眼镜”如何破局“元宇宙”?
3天后,IMAX巨幕游戏机办公本,都能被我装兜里
Apple、谷歌、Meta等大厂竞相发布新品,但让消费者为之狂欢尖叫的那个“它”似乎还是没来。
量子位
2022/12/08
2730
3天后,IMAX巨幕游戏机办公本,都能被我装兜里
起大早赶晚集,谷歌布局AR还有机会吗?
(VRPinea 1月30日讯)紧跟着Meta、微软和苹果的步伐,近日谷歌被爆也将加入这场元宇宙战局。2021年12月底,有消息称,谷歌为组建一支“AR操作系统”团队,正大举招募相关人才。上周,有人发现前微软HoloLens光学架构师Bernard Kress的领英信息发生了变更,后本人证实已于2021年11月重新回归谷歌,并担任AR硬件光学工程总监一职。
VRPinea
2022/03/11
4900
起大早赶晚集,谷歌布局AR还有机会吗?
9月VR/AR行业投融资报:全球完成17笔,总金额超12亿元人民币
(VRPinea10月14日讯)据统计,今年9月XR行业全球共完成17笔融资并购,国内完成4笔,国外完成13笔,9月目前已知的全球融资并购总额约为1亿7100万美元(约合12亿2906万元人民币)。
VRPinea
2022/11/17
2510
9月VR/AR行业投融资报:全球完成17笔,总金额超12亿元人民币
响铃:不做丑陋的东西,AR眼镜Rokid glass有自己的进化逻辑
在极具科技感的概念惹足了一波眼球后,AR眼镜的消费级市场之路一直未有太多实质进步。1月9日,一年一度的CES在赌城拉斯维加斯如约而至,作为带有未来色彩的科技盛会,CES也成为诸多前卫科技产品的发布首选地,这其中就包括极具未来科技感的AR眼镜,来自中国的科技公司Rokid发布了消费级AR眼镜Rokid Glass。
曾响铃
2018/08/21
4190
响铃:不做丑陋的东西,AR眼镜Rokid glass有自己的进化逻辑
Rokid创始人祝铭明:元宇宙的本质、底层和核心技术 | MEET2022
今天,当人们反复谈及这个新兴概念时,总是会忍不住大谈畅想和未来,幻想这个虚拟世界会有怎样的新功能。
量子位
2021/12/22
5280
Rokid创始人祝铭明:元宇宙的本质、底层和核心技术 | MEET2022
赵晓光:Facebook是观察元宇宙行业最核心指标,苹果到MR或AR可能有三个阶段
“要站在比较高的高度看元宇宙,就是我们人类从物质时代进入到虚拟时代、精神时代,精神消费和满足实际上是未来人类主要的一个追求。”
科技旋涡
2022/03/30
2130
赵晓光:Facebook是观察元宇宙行业最核心指标,苹果到MR或AR可能有三个阶段
AR眼镜,能否重新定义商务办公?
(VRPinea 4月13日讯)在3月22日举办的2022钉钉发布会上,钉钉宣布将与国内AR硬件厂商Rokid达成合作,共同推出一套XR办公解决方案钉钉Workspace。目前,Rokid旗下的AR智能眼镜Air已经接入钉钉Workspace。当佩戴好该眼镜,开启钉钉后,用户就可以在虚拟空间中实现通讯、会议、文档等办公功能。
VRPinea
2022/04/14
5650
AR眼镜,能否重新定义商务办公?
用“芯”赋能“元宇宙” 高通推动XR行业打造沉浸式数字娱乐体验
  随着5G时代的到来,XR作为下一代移动计算平台,正在促进着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的融合,从而彻底改变我们工作、生活、学习和娱乐的方式。Oculus Quest 2的横空出世,让沉寂许久的VR行业再度进入了人们的视线,优秀的体验,合理的价格让人们再次看到了这个行业的希望。而整套生态系统中的核“芯”则是由在无线科技领域耕耘多年的高通带来的骁龙XR2平台。
科技旋涡
2022/03/30
2890
用“芯”赋能“元宇宙”  高通推动XR行业打造沉浸式数字娱乐体验
报告丨深度解读VR软件行业:2019年将超过硬件市场规模
导读: Virtuix Omni的“跳票”以及Magic Leap宣布推迟量产,让很多人多VR/AR的C端市场产生了怀疑。VR市场的发展有着背后的逻辑,C端的主要限制依旧在于硬件的性价比低和资金投入不足。下面是关于VR软件行业的深度报告。 Virtuix Omni的“跳票”以及Magic Leap宣布推迟量产,让很多人多VR/AR的C端市场产生了怀疑。VR/AR的B端应用偏重生产工具属性,更为刚需,将是AR增速最快的领域,而2C硬件尚未成熟,爆发期可能要晚几年。   VR市场的发展有着背后的逻辑,C端的主
钱塘数据
2018/03/02
1.3K0
报告丨深度解读VR软件行业:2019年将超过硬件市场规模
2022年元宇宙十大发展趋势
“元宇宙”成功入选由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发布的“2021年度十大网络用语”,由此足以可见元宇宙在2021年的火爆程度。展望2022,元宇宙又会呈现哪些趋势呢?
晓吾
2022/01/21
5930
2022年元宇宙十大发展趋势
刚融资1亿美元的rokid要玩儿开放,凭什么跟百度等巨头PK?
日前,外媒传来消息说:Amazon将全线下架包括Google Home、Nest系列产品在内的谷歌系智能家居硬件。Amazon在Echo大获成功后加速在智能家居市场布局,与谷歌竞争日趋激烈,最终上演了
罗超频道
2018/04/17
1K0
刚融资1亿美元的rokid要玩儿开放,凭什么跟百度等巨头PK?
2022,中国AR眼镜产业「迎春」:千帆竞技,百舸争流
进入2022,在“元宇宙”概念的猛烈加持下,AR眼镜不仅在商用场景得到重视,在消费级市场也迎来了广泛关注。
镁客网
2023/01/04
4710
2022,中国AR眼镜产业「迎春」:千帆竞技,百舸争流
热钱涌入,巨头入局,VR/AR行业离爆发还有多远?
  近日,在2021世界VR产业大会云峰会上发布的《虚拟现实产业发展白皮书(2021年)》(简称“报告”)显示,2021年1-9月,虚拟现实产业累计投融资金额已达到207.09亿元,投融资事件数量和融资金额均已超过以往历年全年的总额。
科技旋涡
2022/03/30
2760
热钱涌入,巨头入局,VR/AR行业离爆发还有多远?
GPT-4已来,你知道怎么才能使用chatgpt吗?
近期,AI 有点火!尤其是GPT-4发布以来,围绕ChatGPT相关话题,只增不减。
用户10437238
2023/04/06
5510
高通发布第一代骁龙AR2平台,打造功能强大的轻薄AR智能眼镜
11月17日消息,昨日高通公司在 2022骁龙峰会上发布了面向智能手机的新一代的骁龙8 Gen 2旗舰5G平台之后,今天高通推出了面向新一代功能强大的轻薄AR智能眼镜的骁龙AR2 Gen 1平台,这也是高通公司扩展现实(XR)产品的一部分。
芯智讯
2022/11/22
3930
高通发布第一代骁龙AR2平台,打造功能强大的轻薄AR智能眼镜
元宇宙发展几何?Rokid解析AR工业设计的科技与狠活
2021年的元宇宙,2022年的web 3.0,近期的chatGPT,科技的发展已经让我们感觉一日不上网就怕被时代狠狠抛弃。
云上计算
2023/02/07
5590
元宇宙发展几何?Rokid解析AR工业设计的科技与狠活
推荐阅读
相关推荐
中国市场需要一副AR眼镜吗?
更多 >
领券
问题归档专栏文章快讯文章归档关键词归档开发者手册归档开发者手册 Section 归档